劇種

劇種

劇種jùzhǒng(type of drama; genre of drama)即戲曲劇種,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在其中,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它戲曲劇種有:崑曲、高腔、梆子腔、河北梆子、晉劇、蒲劇、雁劇、上黨梆子、秦腔、二人台、吉劇、 龍江劇、越調、河南曲劇、山東梆子、淮劇、滬劇、滑稽戲、 婺劇、紹劇、徽劇、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贛劇、採茶戲、漢劇、湘劇、祁劇、湖南花鼓戲、粵劇、潮劇、桂劇、彩調、壯劇、川劇、黔劇、滇劇、傣劇、藏劇、皮影戲等。其實前線和金門之間早就用各種特殊的形式‘通’了。

基本信息

分類簡介

京劇

京劇大師,梅蘭芳京劇大師,梅蘭芳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豫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京劇為榜首)。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

京劇的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的唱腔的特點是曲調豐富,鏇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

特點,能充分發揮各行演員的特長和創造性。表演在繼承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及其他地方戲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藝術手段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

豫劇

豫劇豫劇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豫劇為榜眼)。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它流傳於河南及鄰近各省的部分地區,目前除河南外,山東、江蘇、安徽、山西、河北、湖北、北京、陝西、四川、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台灣等省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是21世紀後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是河南民歌小調與秦腔、崑曲、蒲洲梆子等劇種結合而形成的。以梆子按拍、節奏鮮明。豫劇分別有豫東調和豫西調兩個支派,豫東調以商丘、開封為中心,音調高亢、唱腔一般多用假嗓為主,稱“上五音”;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音調較低,唱腔一般用真嗓,稱為“下五音”。

越劇

越劇:尹桂芳越劇:尹桂芳

流行於浙江、上海以及江蘇、江西、安徽等地。1910年前後,嵊縣一帶的民謠、山歌在餘姚秧歌班的影響下發展形成。從全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與京劇、豫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越劇為探花)。當時形式簡單,伴奏用篤鼓和檀板,故稱“的篤班”或“小歌班”,演唱《賣婆記》、《箍桶記》等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後逐步流入桐廬、富陽、海寧、杭州等地,1916年進入上海,並吸收紹劇唱腔和京劇的舞蹈以豐富其表演藝術,時稱“紹興文戲”。初全部由男演員演出,1923年後出現全部由女演員組成的“文武女班”。抗日戰爭期間,“女班”在上海有較大發展,“男班”及男女合演漸趨淘汰。

評劇

評劇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
評劇的前身是河北省東部灤州一帶的對口“蓮花落”。蓮花落是一種化妝坐唱的形式,劇目有《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等。東北的蹦蹦(二人轉)傳入關內後,蓮花落藝人吸收了蹦蹦的音樂、劇目和表演等,使說唱形式的對口蓮花落成為帶有表演的蓮花落,這就是評劇的雛型;因此,後來人們有時稱評劇為“蹦蹦”或“蹦蹦戲”。1909年“蓮花落”進入唐山後,受到煤礦工人的歡迎,被稱為“唐山落子”。接著由於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所以被命名為“平腔梆子戲”,簡稱評劇。再後又吸收了京劇、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藝術,使評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黃梅戲

黃梅戲使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清道光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以演唱“兩大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吸收青陽腔和徽劇的音樂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演出了大戲。主要唱腔,大戲有平詞、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戲多用各自獨立的唱腔。由於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流行,用當地方言講唱,形成了獨特風格,所以曾被稱為“懷腔”。

東北地方戲

在東北地區二人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人表演的戲曲劇種。音樂部分基本上沿用二人轉,擯棄了曲藝色彩,增加了戲劇性。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演出較普遍。

秦腔

流行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源於陝甘一帶的民間曲調和宋金元的鐃鼓雜劇,形成於明代中葉。曾受崑腔、弋腔、青陽腔的影響,以梆子擊節,音調高亢、激越,長於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

邕劇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百色、欽州等地。清道光、鹹豐年間形成於古名邕州的南寧,故名“邕劇”。系在賓陽戲和武鳴老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屬皮黃系統。唱腔和劇目與桂劇相近,也吸收粵劇的一些藝術因素。表演純樸粗獷,武打有“大過山”、“跳椅”、“滾藤牌”等特殊技術。解放前已漸趨湮沒,解放後獲得新生。

柳子戲

也叫“弦子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河南的部分地區。舊稱“柳子腔”,是由河南、山東一帶流行的山坡羊、黃鶯兒、打棗竿、柳子等弦索小曲於明末清初發展而成,並用加“滾”的唱法。傳統劇目《黃桑店》、《掛龍燈》、《玩會跳船》等,風格均較古老。曲調分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等四大類,偶亦演唱轉調與崑調。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笙、笛,後來又增添了琵琶、排笙等。

南昌採茶

起源於清道光年間南昌民間的“花燈”和“十二月採茶調”,經燈戲、三腳班、半班等階段而於清末形成。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等。音樂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與短弓兩種,而短弓又有頓弓、顫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

淮海戲

舊稱“淮海小戲”、“小戲”。戲曲劇種。流行於江蘇泗陽、沭陽、灌雲及連雲港等地。始於清末,以地攤形式演出,後逐漸發展成為舞台劇。曲調質樸優美,以“拉魂腔”見長。伴奏樂器以板制三弦為主,因而俗稱“三括子”。

眉戶

又作“迷糊”,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盛行於關中地區,同時流行於山西、四川、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
眉戶,一說因其主要曲調是由秦嶺腳下的眉縣、戶縣的民歌小調組成,因地得名;一說因眉戶曲調悱惻纏綿,悅耳動聽,頗有迷人之感,故而亦稱“迷糊”
眉戶的語言十分通俗生動,音樂風格又很質樸。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長短不等的句子組成。眉戶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海笛輔之,逐漸加入揚琴、二胡、提琴和部分中、西管樂打擊樂器基本與秦腔相同。

拉場戲

也叫“小落子”。戲曲劇種。由曲藝二人轉發展而成,故習慣上也稱“二人轉”。傳統劇目有五十多出,以《回杯記》、《梁賽金擀麵》、《寒江關》、《二大媽探病》等影響較大。解放後編演的現代劇有《光榮燈》、《新婆媳》等。

彩調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分地區。原稱“調子”或“採茶”,約有兩百多年歷史。解放後定名為“彩調劇”。是在廣西民間歌舞和說唱文學基礎上形成,曾與湖南花鼓戲、江西採茶戲、雲南花燈戲互相影響。音樂唱腔大多輕鬆活潑,生活氣息較濃,表演時載歌載舞,富有地方色彩。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就是在彩調音樂、表演基礎上創作的。

莆仙戲

原名"興化戲",流行於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和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因為發源地過去隸屬於興化府而得名。興化戲在明代中葉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發展,50年代初改稱"莆仙戲"。
莆仙戲是在古代"百戲"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作為宋元南戲的古老劇種,儘管莆仙戲在近代以來曾受到閩劇、京劇以及文明戲的某些影響,但由於聲腔、方言和欣賞習俗等因素,卻一直保持著它獨特的風貌,不被其它劇種所同化。這個劇種,在保存古老劇目、音樂曲牌、演出儀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藝術形態令人驚嘆稱絕。

遼劇

遼劇原於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生成於300多年前,發展為遼南影調戲至今已有50多年。道白清晰,唱腔優美,既有皮影古韻,又有現代唱腔,深受遼南地區乃至遼寧全省觀眾的喜愛。2002年1月被遼寧省確定為唯一的地方劇種。

呂劇

呂劇是從說唱形式的“坐腔揚琴”演變而來。發源於魯東北地區的廣饒、博興一帶;流布于山東全省各地,並流行於、江蘇、安徽等省部分地區。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主要板腔有四平、二板,另外有娃娃腔等部分曲牌穿插運用。音樂唱腔質樸通俗,深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錫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發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流行於江蘇南部及上海等地。長於抒情,具有濃郁的江南特色和水鄉情趣。基本曲調有“老簧調”、“鈴鈴調”、“大陸板”、“長三調”、“哭調”、“老旦調”等。

高甲戲

從明末清出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傳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角色方面,文戲的青衣、文生和花旦的表演主要以梨園戲科步動作為基礎,優美細膩,舞蹈性強;武生、武旦、老生和淨角的表演則帶有濃厚的京戲色彩。高甲戲的服裝與京戲相同,只是叫法有所不同而已。臉譜化妝最初只有紅黑白三色,後期摹仿京劇的化妝。

淮劇

淮劇是江蘇的主要劇種之一,產生距今約二百年歷史。
淮劇土名又叫“三伙子”,可說明它是從三個方面形成的:一是香火戲,它有一批職業演唱人員,從事祈神求福的迷信活動;二是民間說唱,如打響板沿門賣唱的“門嘆詞”,唱些小詞書上的片段和流行的各種民間小調、秧田號子、工鼓調等;三是徽劇,也就是流行於里下河的徽班。這三方面逐步結合,尤其是受徽劇的影響,淮劇形式逐漸形成,並有專業班社流動演出。

柳琴戲

柳琴戲是江蘇省主要劇種之一,分布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因其唱腔有拉魂動魄的魅力,故民間一直稱其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始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當地的民間音樂及毗鄰地區的劇種音樂,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備唱腔體系,內容豐富多姿,腔調高亢華麗為觀眾鍾愛,百聽不厭。

南詞

“南詞”原為坐唱曲藝,清代由蘇州傳入福建。南平南詞即以這種唱腔與南平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融合,經民間藝人和專業文藝工作者的傳教、整理、挖掘,發展形成了劇種,上世紀50年代初搬上舞台。因劇種年輕,以國語為劇種語言,著重編演現代戲,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歡迎。

上黨落子

上黨落子是山西省東南部(古上黨郡地區)的一個地方劇種。因為是在山西省黎城縣境內發展和形成的,所以又稱黎城落子。上黨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個支流。1954年冬,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二分團代表全區參加了山西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之後,被定名為上黨落子。

滬劇

滬劇是上海地方戲曲劇種,它形成於上海,主要流布於上海、蘇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區,屬灘簧系統。
滬劇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帶農村的田頭山歌,初名花鼓戲,進入城市後改稱本地灘簧,亦名"本灘",二十世紀20年代始有"申曲"之稱,40年代初又出現了滬劇稱謂,至抗戰勝利後才通稱滬劇,是一個較年輕的戲曲劇種。
在上海風行的劇種很多,但只有滬劇才是唯一產生並壯大於上海的地方戲。它源於民間,語言生動,音樂柔和,委婉動聽,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情調。

雲南花燈

雲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主要流行於雲南省境內漢族聚居地區和漢族、少數民族雜居區。在農村和小城鎮尤為流行。在昆明就有“有煙火的村子就有花燈”的說法。據不完全統計,雲南流行花燈的縣達八十餘個。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花燈逐漸形成十個支系: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騰衝花燈。它們彼此大同小異,基本特色相似。此外,在貴州的盤縣、興義和四川的會理一帶也有雲南花鼓流行,它們在劇目、音樂、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處,似有血緣關係,但因多年來分頭髮展,已各自形成獨立的劇種。

三跳道情

宜興三跳道情小戲,以宜興地名取名。其前身為江南太湖地區流行的“說因果”,後來在宜興紮根、發展,演唱時因以竹板、木板伴奏,故稱為“三跳道情”。宜興三跳道情小戲,用宜興方言演唱,形成自己表演形式美、聲腔演唱美和地方語言的藝術特色。特別是豐富的曲調和優美的唱腔,使得它善於敘事、長於抒情,有利於戲劇矛盾的推進和戲劇人物的刻畫,是太湖西岸獨特的一種戲曲形式。

海門山歌劇

海門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南靠長江,近鄰上海,號稱上海北大門,清代中葉後,江南移民把吳歌傳入,經海門勞動人民世代口頭傳唱,發展成為流傳於境內的海門山歌。1958年8月,海門縣政府在省、地兩級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專業的海門山歌劇團,一個嶄新的劇種出現於舞台,活躍於江海之濱。海門山歌劇曲調優美樸實,清新流暢,鄉土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是江西省最具地方特色的劇種之一,據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是在贛南民間燈影和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有傳統劇目一百多出,在閩、粵、湘、桂等地頗有影響。贛南採茶戲具有濃郁的贛南鄉土氣息和客家特色,唱腔優美動聽,語言詼諧幽默,表演則以活潑靈巧的高矮步、扇子花、單長水袖載歌載舞的表演有別於其他劇種而獨具特色。贛南採茶戲的優秀劇目有四小金剛《哨妹子》、《補皮鞋》、《釣蛉》、《老少配》。四大金剛《反情》、《大勸夫》《上廣東》、《賣雜貨》以及大型傳統戲《九龍山摘茶》小戲《試妻》、《雙打龍鳳刀》等。

陝北說書劇

陝北說書,是流傳在陝北黃土高原的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有九調和十八調之說。男女同腔同調,說似唱,唱似說,人物跳進跳出,鏇律委婉動聽。主奏樂器為三弦或曲項琵琶。近年來由延安曲藝館給予改革嘗試,將陝北說書搬上舞台,發展為陝北說書劇。

九江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明末清初,廣泛流傳於九江縣內及九江府轄各縣,故名九江採茶戲。曲分南河、北河兩個流派,本劇為流傳九江縣一帶的南河派採茶戲。聲腔分為平板、花腔、漢腔、雜腔、曲牌等五大類。原演出時,不用弓弦樂器伴奏,而以打擊樂,樂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員在樂隊前台演唱,眾人後台幫腔。

概念來源

“戲曲劇種”這一概念確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是用來區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不同種類的特定稱謂。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域與地域之問,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傳統戲曲藝術形成了各自獨有的特色。

具體分布

北京市:京劇北昆西路評劇北京曲劇
河北省:河北梆子評劇絲弦老調哈哈腔河北亂彈武安平調武安落子西調蔚縣秧歌隆堯秧歌定縣秧歌四股弦唐劇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黨梆子鑼鼓雜戲耍孩兒戲靈邱羅羅上黨皮黃上黨落子永濟道情戲洪洞道情戲、臨縣道情戲、晉北道情戲、襄武秧歌、壺關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縣秧歌孝義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劇
遼寧省:海城喇叭戲、遼南影調戲蒙古劇、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二人轉、吉劇、新城戲、黃龍戲。
黑龍江省:龍江劇
陝西省:秦腔、漢調二黃、阿宮腔合陽跳戲合陽線戲、陝西碗碗腔、陝西老腔、眉戶戲、弦板腔、陝西道情戲、陝南花鼓戲、陝南端公戲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隴劇高山劇、影子腔、甘南藏戲
青海省:青海藏戲、青海平弦戲
河南省:豫劇曲劇、河南越調、南陽梆子、墜子、大平調二夾弦懷梆、懷調、大弦調羅戲、卷戲、河南曲劇、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戲、樂腔、五調腔、南陽大調曲子。
山東省:山東梆子棗梆萊蕪梆子東路梆子柳子戲呂劇茂腔、柳腔、五音戲、柳琴戲、兩夾弦、四平調
江蘇省:崑曲、淮劇、揚劇、通劇、淮海戲、錫劇、蘇劇、丹劇、丁丁腔、淮紅劇、海門山歌劇、越劇。
安徽省:黃梅戲、徽劇、青陽腔、岳西高腔、安徽目連戲、安徽戲、廬劇、安徽端公戲沙河調、泗洲戲、墜子戲、含弓戲、蕪湖梨簧戲文南詞、皖南花鼓戲、鳳陽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淮劇、嗨子戲。
上海市:越劇滬劇滑稽戲奉賢山歌劇
江西省:贛劇、戈陽腔、盱河戲、東河戲、寧河戲、瑞河戲、宜黃戲贛南採茶戲、萍鄉採茶戲、萬載花燈戲、撫州採茶戲、吉安採茶戲、寧都採茶戲、贛東採茶戲、九江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武寧採茶戲、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閩劇、平講戲、庶民戲詞明戲、大腔戲、閩西漢劇、北路戲梅林戲、右詞南劍調、小腔戲、三角戲、閩西採茶戲、南詞戲、閩西山歌戲、薌劇、打城戲、竹馬戲、遊春戲、肩膀戲、越劇
台灣省:歌仔戲。
廣東省:粵劇、潮劇、正字戲白字戲廣東漢劇、西秦戲、花朝戲、粵北採茶戲、東昌花鼓戲、雷劇、梅縣山歌劇、粵西白戲、臨劇。
海南省: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邕劇、絲弦戲、廣西師公戲彩調劇、牛娘劇、桂南採茶戲、廣西壯劇、廣西苗戲、廣西侗戲。
湖南省:湘劇祁劇、常德漢劇、衡陽湘劇巴陵戲、辰河戲、湘昆、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湘西花燈戲、湘西陽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零陵花鼓戲師道戲湘西苗劇、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漢劇荊河戲、南劇、湖北越調山二黃、湖北高腔、楚劇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陽新採茶戲、遠安花鼓戲、襄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梁山調、鄖陽花鼓戲、隨縣花鼓戲堂戲、文曲戲、鄂西柳子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曲子戲。

四川省:川劇四川燈戲四川曲藝劇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滇劇、雲南花燈戲、昆明曲劇、關索劇、傣劇、白劇雲南壯劇彝劇
貴州省:黔劇貴州本地梆子貴州花燈劇貴州侗戲、貴州布依戲、貴州苗戲、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藏劇。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