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部

“菊部”(菊壇)泛指梨園行。傳說宋高宗時,內宮有位技藝高超的菊夫人,能歌善舞,精通音律。宮中稱為‘菊部頭’。此說源於南宋周密《齊東野語》。故戲班和戲曲界也叫‘菊部’或‘菊壇’。

由來

“菊部”(菊壇)泛指梨園行。傳說宋高宗時內宮有菊夫人,善歌舞,精音律,宮中稱為“菊部頭”,“菊部”之稱源出於此。 宋代時將宮廷內歌舞伎的班首稱做“菊部頭”。很多學者和戲劇家也習慣把戲曲界雅呼為“菊壇”,如丁秉燧先生著述的《菊壇舊聞錄》、劉東升所著《菊部賞花記》等都是關於梨園記事的作品;1921年易俗社赴武漢演出,時報界評價演員劉箴俗時說到:“有過人之才,歐梅之風,將來菊部爭勝,梨園傑出,合歐陽予倩、梅蘭芳鼎足而立,有厚望焉”。“菊壇”的意思由此可窺。

出處

宋高宗 時宮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稱“菊部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為 仙韶院 之冠,宮中號為 菊部頭 。” 元 宋無 《宮詞》:“ 高皇 尚愛梨園舞,宣索當年 菊部頭 ”。後因以“菊部”為戲班或戲曲界的泛稱。 清 趙翼 《青山莊歌》:“法曲猶傳菊部箏,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蕭蟄庵》:“ 蕭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連數日。”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 陳森書 號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聞見事為書三十回。”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