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院

行院

"行院"一詞最早見於宋人著述,原本是"本行"的意思,但其後又衍生出"散樂"或"百戲"之意以及與之相關的人的含義。

簡介

"行院"一詞最早見於宋人著述,原本是"本行"的意思,但其後又衍生出"散樂"或"百戲"之意以及與之相關的人的含義。行院之人既要承應官府,又要以色事人,但其"主業"卻是以藝娛人。行院不等同於娼妓,二者之間只是"部分重合";行院也不等同於樂人,而只是"下屬於"樂人。同時,由於娼妓與樂人之間也是"部分重合"的關係,所以在元明時期,從事娛樂行業的人一身而兼行院、樂人、娼妓三種角色的情況非常普遍。
近代以來,最早對“行院”一詞作出較為科學解釋的是王國維先生,他在《宋元戲曲史》中講到:“行院者,大抵金元人謂倡伎所居,其所演唱之本,即謂之院本云爾。”

名詞釋義

湖南洪江古商城開放妓院煙館湖南洪江古商城開放妓院煙館

行院

(1).妓院。亦借指妓女。 宋 馬莊父 《孤鸞》詞:“陌上叫聲,好是賣花行院。” 元 張可久 《普天樂·收心》曲:“姨夫暗攢,行院鬭侃,子弟先赸。”《水滸傳》第二十回:“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耍笑;從小兒在 東京 時,只去行院人家串,那一個行院不愛他?”
(2).同行,行幫。 宋 車若水 《腳氣集》卷上:“ 劉漫塘 云:‘向在 金陵 ,親見小民有行院之説,且如有賣炊餅者自別處來,未有其地與資,而一城賣餅諸家便與借市,某送炊具,某貸麵料,百需皆裕,謂之護引行院,無一忌心。’”
(3). 元 明 時代對戲劇演員的俗稱。亦借稱戲班。 明 劉兌 《鍾玉女嬌紅記》:“你到這裡沒甚么管待。叫了幾個行院,動些樂器,飲數杯酒咱。”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更以行院姣女,飾之繡縚畫繭,緑絁紅兜,扮演故事,謂之抬閣。”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人事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