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禿

郭禿是古代對傀儡子的俗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俗名傀儡子為郭禿,有故實乎?’答曰:‘《風俗通》云:“諸郭皆諱禿。”當是前代有人姓郭而病禿者,滑稽戲調,故後人為其象,呼為郭禿。’”參見“郭郎”。

出處

“郭禿”出自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俗名傀儡子為郭禿①,有故實科?”答曰:“《風俗通》云:‘諸郭皆諱禿。’當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禿者,滑稽戲調②,故後人為其象,呼為郭禿,猶《文康》象庚亮耳③。”
【譯文】 有人問:“俗稱傀儡戲叫郭禿,有什麼典故嗎?”我回答說:“《風俗通》上面講;姓郭的人都忌諱禿字。當是前代人有姓郭而患禿頭病的人、善於滑稽調笑、所以後人就製作了他的形像,它叫做郭禿,就像《文康》樂舞中出現的庚帝的形像一樣。
【注釋】 ①傀儡子:即傀儡戲、現在通稱作木偶戲。②戲調:開玩笑。③《文康》:樂舞名。又名《禮畢》。因扮演晉太尉庚亮亮諡號為文康,故名。
【評語】以醜取寵者,古已有之,不過當今那些精幹此道者,當令其祖宗刮目相看。

歷史

郭禿是傳統傀儡戲(木偶戲)中常見的人物,推其由來,是北齊(公元550─557年)高緯所好的「郭公」。北朝士大夫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書證》中載:「俗名傀儡子為郭禿」,證明北齊或更早的年代,民間已將傀儡子稱為「郭禿」。他又引《風俗通》中「諸郭皆諱禿」來表明「郭禿」的由來,推斷前朝「有姓郭而病禿者」因一生善於「滑稽戲調」,後人以傀儡模仿他的表演,而稱之「郭禿」。
唐朝概稱傀儡戲為「郭郎」。宋人又稱之為「郭郎」或「鮑老」。元明之際成形的陝西合陽提線木偶戲,至今仍能看到流傳數輩的「來報子」(癩皰子)形象;其「發正禿」的臉譜造型近似戲曲中的丑角,可演多角,其特點是幽默風趣的滑稽表演。據當地老藝人說,「來報子」原姓郭。看來,「來報子」仍保留了北齊「郭禿」的痕跡。
「郭禿」的造型詼諧惹笑,演出滑稽風趣,對白或唱詞諷刺幽默,娛樂了人們千百年,成為歷久不衰的木偶名人。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