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臉

三花臉

三花臉是傳統戲曲中丑角的俗稱。亦指現實生活中卑微的壞人。老舍《四世同堂》三二:“在漢奸里,老二也不過是個小三花臉兒,還離大白臉的奸雄很遠很遠。”也指丑角的臉譜。老舍《四世同堂》四五:“雖然心中曉得是非善惡,而以小不忍亂了大謀,自動的塗上了三花臉。”

簡介

三花臉 三花臉

與淨角的面部化妝相比,丑角的化妝面積小,只限於面部中心,故稱小花臉、三花臉。三花臉是與勾整臉的大花臉和勾半截臉<元寶臉)的二花臉相對而官。在丑角的化妝中,覆蓋臉部面積與角色性格、氣質有關。《望江亭》的楊衙內,《打魚殺家》的教師爺, 《十五貫》的婁阿鼠, 《秦瓊賣馬》的王老好,《連升店》的店家,《秋江》的艄翁等,身份下性情不同,臉上勾繪粉塊的面積與形狀也不一樣。

丑角的面部化妝,除去豆付塊臉、腰子臉和棗核臉等幾種臉譜外,還可、以在臉上加繪各色臉紋和其他簡單圖案。如《女起解》劇中的崇公道,《空城計》劇中的老軍, 《甘露寺》劇中的喬福,在額頭、眼角、面頰等處,勾若千條白色膚紋,稱曰老三花臉。為強調角色的某些特徵,在人物臉上加繪雜色線紋和圖形,如《四傑村》劇中的瞎子朱彪,在左右眼皮上橫豎抹兩道黑線條,《荷珠配刪中的窗戶棱,用藍、白線條在面部勾一“井”宇的格形圖案, 《打花鼓》劇中的漢於,在面部勾一龜形。此種臉譜叫做“雜臉”。

故事

唐明皇在梨園中教練歌舞藝人非常投入。有一次,他的愛妃楊貴妃也來到梨園看排練。唐明皇很高興,便下旨把在朝的文武大臣和宮娥彩女都叫了來,讓他們都扮成戲中人物。大家扮好了,只有一個“老郎神”沒人扮。因為這是個丑角,滑稽幽默,別人演不好。唐明皇看看,脫下龍袍,說,就讓朕親自來扮演吧。
大家演的很快樂,唐明皇扮演的老郎神更是出色。當時有幾隻燕子飛過頭頂,拉了一泡黑白相間的屎,正好落在唐明皇的臉上。唐明皇興趣正濃,沒有多想,只是用手抹了一把,一下子弄成了一個白花臉,引得大家哄然大笑。唐明皇更加洋洋自得。
從此以後,唐明皇的花白臉就成了丑角的臉譜。
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丑角便成了梨園行角色之首。化妝時,丑角不提筆開臉,別的角色不準動手,戲班演員犯了規,必須由丑角調解或問罪。

花臉

花臉”,又稱“淨”。京劇的淨,主要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於一般、有突出特徵的男性人物。這類人物按性格來說有正直、剛毅、勇猛、粗獷、魯莽、狡詐、殘暴、愚蠻等;按年齡來說,長者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幼者有十來歲的少兒;按身份地位來說,上有帝王將相,下有庶民屠夫。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說是形形色色的人物。 這些人物的性格、品質或相貌特徵,是藉以特定的臉譜來表示的。也就是根據人物性格、品質、相貌的不同,和紅、黑、白、黃、紫、綠、藍等顏色,按固定的圖案,進行面部化妝。

這種面部化妝,稱作“勾臉”。臉譜不僅僅只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是表示對人物褒貶的手段。比如紅臉大多是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黑臉大多是表現正直、勇敢或魯莽的人物,白臉大多是表現奸險狡詐的人物,紫臉大多是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黃臉大多是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藍臉大多表現勇猛頑強的人物。 淨,分為文淨和武淨。一般有黑臉、老臉、奸白臉、架子花臉等。 黑臉,由於包拯是剛直不阿、秉公辦案、執法如山的典範,而在京劇中包拯勾畫的是黑臉,因此以包公為代表的黑臉,表示性格剛直、鐵面無私的人物。 老臉,主要扮演男性老年人,勾畫紅、藍、紫、粉、黃等顏色,在腦門上又畫出一塊與臉膛前不同的色彩。如《華容道》中的關公,勾畫的是紅臉。 奸白臉,是扮演陰險、兇殘、狡詐之徒,都是老奸巨猾的反面人物。奸白臉勾半截臉,在白臉的眉間及眼角處,勾畫幾道黑紋,以突出其老而奸的特徵。奸白臉都掛或黑、或白的髯口,以示其老。 架子花臉,扮演的人物性格除剛強、勇猛、魯莽之外,還有純真、詼諧之氣。如張飛李逵。還要突出樂觀、幽默與風趣。因此,舞蹈性強、做工繁重是架子花臉表演特點之一。

京劇行當知識介紹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創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不同而異。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