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錘花臉

銅錘花臉

銅錘花臉又稱正淨、大花臉、唱工花臉、銅錘和黑頭。戲曲中花臉的一種,偏重唱工﹐因《二進宮》中的徐延昭抱著銅錘而得名。後泛稱偏重唱功的花臉腳色為銅錘花臉。亦省稱“銅錘”。

基本信息

角色介紹

京劇花臉是行當“淨”的俗稱。花臉里又分大花臉、銅錘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摔花花臉……大花臉是正淨的俗稱,過去講大花臉多以銅錘花臉指代,唱功較多,重頭戲較多,有時也簡稱為“銅錘”。銅錘和黑頭的稱呼來自京劇人物徐延昭和包公。《二進宮》里的花臉徐延昭,手裡拿一柄銅錘,屬典型的唱工花臉,所以人們把銅錘作為唱工花臉的代名詞。包公戲都以唱工繁重見長,例如《打龍袍》、《赤桑鎮》、《鍘美案》等,包公都勾著黑臉,因此黑頭也就成了唱工花臉的代名詞。另外,像《草橋關》里的銚期、《白良關》里的尉遲恭、《牧虎關》里的高旺,還有《大回朝》里的聞太師等,都是以唱工為主的花臉戲,都屬於所謂正淨的範疇。

角色由來

“黑頭”包拯 “黑頭”包拯

最早的是19世紀初的“何(桂山)派”銅錘花臉。銅錘花臉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是徐延昭,他在唱戲時常抱著銅錘,所以就把這一行當稱為銅錘花臉。 銅錘花臉的名稱來源於徐延昭這個角色。徐延昭是明代故事戲《龍鳳閣》中的年邁老臣,他手中抱著一柄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銅錘,在劇中有高難度的大段唱腔,是唱工花臉的代表角色,所以人們就把善於演唱的花臉角色叫做銅錘花臉了。

銅錘花臉也就是唱工花臉,扮演的多是朝中重臣,如包公、姚期等①,這類人物一般端莊穩重,剛直不阿。與架子花臉相比,他們的動作較少而唱段很多,在表演上也沒有架子花臉那樣誇張的表情和身段,念白時,大多使用韻白。銅錘花臉也畫有各式臉譜,戴的鬍子多是不露出口部的滿髯。

京劇流派知識介紹

流派,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流派的多樣化,是藝術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京劇藝術自不例外。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京劇行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