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Plum Performance Award)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一評,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 該獎始創於1983年,原稱梅花獎,自第14屆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自第11屆起增設二度梅並評出首度獲得者茅威濤、劉芸,自第17屆起增評民間職業劇團的演員,自第19屆起增設梅花大獎並評出了第一位獲得者尚長榮,這些獲獎演員活躍在中國各地,成為戲劇戰線上的主力軍,為該劇種的繼承與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基本簡介

(圖)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獎項名稱: 中國戲劇梅花獎

其他名稱: 梅花獎

創辦時間: 1983年

主辦單位: 《中國戲劇》雜誌社 中國戲劇家協會 中國文聯

中國戲劇梅花獎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戲曲話劇歌劇、舞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梅花大獎(三度梅)。

自第11屆起增設二度梅,自第14屆起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自第17屆起增評民間職業劇團的演員,自第19屆起增設梅花大獎並評出了第一位獲得者尚長榮,自23屆起梅花獎的評選工作按照《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的通知,由一年一屆改為兩年舉辦一次。

獎項介紹

(圖)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梅花獎為一年一度,自1983年起訖今已舉辦了十五屆,共有301人(次)獲獎,其中戲曲201人、話劇72人、歌劇23人、舞劇5人,另有6人兩度獲獎(二度梅)。中國京劇院的女演員李維康、劉長瑜獲得了第一屆梅花獎。梅花獎的宗旨是為了表彰和獎勵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較大貢獻的中青年戲劇演員,樹立勤學苦練、銳意創新、勇於攀登藝術高峰的楷模,促進表演藝術水平不斷的提高,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戲劇事業。第六年梅花獎評選結束後,都舉行隆重的頒獎活動。除獎勵梅花獎獲得者外,還組織本屆獲獎者到基層演出,同時進行藝術經驗交流,切磋技藝,互相學習,不斷進步。

參評簡要

(圖)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梅花表演獎:表彰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
一度梅:參評演員年齡不超過45周歲,每屆評選名額為20名;
二度梅:已獲梅花獎的演員且年齡未超過55周歲,有新劇目、新創造,可以再次參評梅花獎(簡稱“二度梅”),名額為2名;
三度梅:即“梅花大獎”,已獲得“二度梅”且年齡不超過65周歲,並創作演出有較大影響的新劇目、在表演藝術上形成獨特風格的演員,可申報參評“表演大獎”,為非常設獎項,每次評選1名。

以上信息源自《中國戲劇獎章程》。隨著中國戲曲、戲劇事業的發展,在實際評選中有所突破,如第十七屆出現了5個“二度梅”,第二十三屆同時誕生了2名“梅花大獎”獲得者。

淵源宗旨

(圖)中國戲劇梅花獎創立於1983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創立於1983年

當時,經歷了10年浩劫的中國戲劇舞台蕭條沉寂,演員青黃不接。為了使戲劇表演藝術重新煥發青春,中國戲劇家協會《戲劇報》即《中國戲劇》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設立了我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戲劇事業為宗旨的戲劇大獎——梅花獎,

獲獎名單

註:以下為歷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所在院團為當時獲獎者當時的單位。

第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4年)15人

戲曲:

崑曲
張繼青 江蘇省崑劇院
京劇 葉少蘭 北京部隊戰友京劇團
蒲劇 任跟心
山西省臨汾蒲劇院
川劇 曉艇 四川省成都市川劇院
京劇 劉長瑜
中國京劇院
京劇 李維康
中國京劇院
蒲劇 郭澤民 山西省臨汾蒲劇院
評劇 谷文月 中國評劇院
河北梆子 劉玉玲 北京市青年河北梆子劇團
評劇 劉蔓玲 吉林省長春市評劇院

話劇:

李雪健 空政話劇團
尚麗娟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劉文治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
馮憲珍 中央實驗話劇團
蔣寶英 河北省承德話劇團

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5年)17人

戲曲: 茅威濤、茅善玉、洪雪飛、楊淑蕊、劉萍、遲小秋、尚長榮、孫毓敏、張學津、侯少奎
話劇: 周玲、蘇金榜李邦禹、梁彥、羅歷歌
歌劇: 季小琴、房新華

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6年)16人

戲曲: 裴艷玲、汪世瑜、王立軍、於盛樂、閻桂祥、李光、梁谷音、李東橋、林為林、張惠雲

話劇:

王領、丁嘉麗、張家昭、閃增宏
歌劇: 彭麗媛、李小護

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7年)21人

戲曲:

計鎮華、華文漪、塗玲慧、湯玉英、馬蘭、田桂蘭、蔡正仁、王鳳芝、雷英、張寄蝶、岳美緹、

華雯、王玉蘭、王芝泉、李二娥

話劇: 呂曉禾、王宇、梁冠華、張國立、溫玉娟
歌劇: 楊洪基

第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8年)21人

戲曲:

馮玉萍、石小梅、楊至芳、武俊英、馬玉璋、宋丹菊、劉芸、蔡瑤銑、趙葆秀、霍俊萍、

戴春榮、馬少良、高翠英、劉秀榮、王奉梅

話劇: 奚美娟、宋國鋒、周野芒、韓童生、張秋歌
歌劇: 劉維維

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89年)23人

戲曲:

王萬梅、葉金援、左大玢、郭彩萍、馮剛毅、沈健瑾、雷保春、曾靜萍、鄧敏、陳美蘭、

古小琴、朱世慧、楊春霞、王清芬、沈鐵梅

話劇: 劉遠、王巍、宋潔、李放、盧志啟
歌劇: 萬山紅、郭衛民
滑稽戲: 張克勤

第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0年)22人

戲曲:

牛淑賢、黃孝慈、馬淑華、許愛英、虎美玲、于魁智、辛寶達、陳智林、張靜嫻、言興朋、

李秀雲、王樹芳、李靜文、周龍、張幼麟

話劇: 賈占紅張志中、楊青、魏積安、譚宗堯
歌劇: 張積民、陳素娥

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1年)22人

戲曲:

白淑賢、胡小鳳、楊乃彭、栗桂蓮、薛亞萍、宋轉轉、胡和顏、李金枝、楊赤、林繼凡、

李喜華、谷秀榮、丁凡、胡錦芳、蘇國璋、陳俐、王永光、鄧宛霞馬文錦、王繼珠、

馬忠琴、王海波

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2年)31人

戲曲:

王玉珍、鄧沐瑋、田蔓莎、邢美珠、劉趙黔、杜玉梅、李維銓、吳國華、邱玲、宋麗、

張虹、張愛珍、陳瑜、陳巧茹、陳淑敏、黃小午、黃新德、崔連潤

話劇: 寧才、李琦、楊樹田、吳珊珊、宋丹丹、鍾浩、夏軍、瞿萬臣、濮存昕
歌劇: 金曼、顧欣、唐德君
滑稽戲: 顧薌

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3年)22人

戲曲:

小香玉、馬惠民、劉海波、關靜蘭、李經文、李樹建、張鳳蓮、陳乃春、陳淑芳、楊仲義、

周雲娟、侯丹梅、賀小漢倪同芳、章蘭

話劇: 王麗雲、王學圻、王曉梅、劉燕、賈玲珍
歌劇: 米東風、秦魯鋒

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4年)19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茅威濤、劉芸
戲曲:

李仙花、喻海燕、梁偉平、馬莉莉、王藝華、史敏、張曼君、陳少雲、李龍斌、

龍紅、王蓉蓉、秦雪玲

話劇: 朱茵、周紅、馬路、呂涼
歌劇: 按金魚

第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5年)19人二度梅1人

二度梅: 白淑賢
戲曲:

陳霖蒼、李 萍、孟廣祿、王 芳、何 玲、歐凱明、史佳花、張志紅、陳韻紅、張富光、

王紅麗、崔建華、景雪變、楊鳳一

話劇: 張九妹、趙亮、王麗華、蔡金萍
歌劇: 雷岩

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6年)22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尚長榮、裴艷玲
戲曲:

彭蕙蘅、小王彬彬、李梅、崔彩彩、鞠小蘇、蕭德美、郭明娥、曹汝龍、吳鳳花、朱巧雲、

梁國英、楊俊、周樺、劉靜、李勝素、魏海敏

話劇: 楊樹泉、徐帆、夏志卿、楊念生、王彥波
歌劇: 韓延文

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7年)22人

戲曲:

唐元才、倪惠英、謝 濤、成鳳英袁淑梅、翁國生、張艷玲、趙一青、胡新中、許娣、

張建敏、竇鳳琴、劉丹麗

話劇: 尹鑄勝、扎西頓、劉美華、吳京安、齊麗華
歌劇: 車 英、孫麗英、麼 紅
舞劇: 張丹丹

第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8年)25人二度梅1人

二度梅: 顧薌

戲曲:

董成、王平、許荷英、梁耀安、楊麗瓊、曹秀琴、謝群英、賈粉桃、蔣淑梅、李海燕、

李春華、卓佩麗、張春玲

話劇: 張騰、程桂蘭、寧曉志、張立君、張頁川、張金元
歌劇: 李彩勤
舞劇: 劉晶、楊霞、金寶龍、山翀、趙青

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1999年)21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陳霖蒼、黃孝慈
戲曲:

陶琪、姚志強、董翠娜、張保平、趙秀治、陳輝玲、曾昭娟、楊秀薇、張建琴、雷通霞、

王振義、朱桂芹、李 萍、趙秀君、周衛華、顏永江

話劇: 李珊珊、楊春榮、李敬慧、何冰
歌劇: 王靜

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面名單(2000年)35人二度梅5人

二度梅: 沈鐵梅、宋國鋒、馮玉萍、丁嘉麗、朱世慧
戲曲:

張火丁、韓再芬、錢惠麗、王少媛、馮詠梅、吳國華、單仰萍、李雪梅、金不換、史紅梅、

蔡建庭、張紹榮、董柯娣、張 克、王陽娟、侯紅琴、梁維玲、王向陽、楊紅麗、武凌雲、孟科娟

話劇: 倪大宏、吳 軍、孫紅雷、孫海英、康愛石、王瑤、張治中、李嵐、馬小矛、蕭虹
歌劇: 孫毅、李海珍、陳淑敏

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2001年)28人二度梅4人

二度梅: 任跟心、李仙花、崔連潤、梁冠華
戲曲:

李宏圖、裴永傑、董圓圓、陳學希、趙永偉、胡嫦娥、李潔、劉萍、劉玉鳳、凌燕、 孫存蝶、

彭艷琴、耿巧雲、譚建勛、梁淑卿、李佩紅、鄭曼莉、舒錦霞、李娟、李鼎、 苗文華

話劇: 王虹、吳燕琳殷延平溫麗琴、王衛國、張凱麗、冷佳

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2002年)35人二度梅6人梅花大獎1人

梅花大獎: 尚長榮
二度梅: 霍俊萍、張靜嫻、濮存昕、劉秀榮、張騰、馮剛毅
戲曲:

宋昌林、吳亞玲、張建國、艾金梅、周東亮、章瑞虹、李莎、陳曉紅、張樹萍、趙海英、

徐秀芳、曾慧、武利平、林奮、韓劍光、汪荃珍、傅藝萍、柳萍、梁素梅、楊益琨

陳素琴劉莉莎、張曉東、陳雲霞

話劇: 陳希光、強音、田水、肖雄、丁霄漢、王羊、高 俠、賈雨嵐、張璐
歌劇: 王輝
音樂劇: 鄭磊

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2003年)23人二度梅3人

二度梅: 王紅麗、田蔓莎、劉玉玲
戲曲:

賈文龍、王書龍、王珍如、王洪玲、瓊霞、孫勇波、張彩萍、彭青蓮、崔光麗、王錦文、

劉惠欣、陳 春、徐金仙、王桂榮、李新花、李丹瑜、楊帥學

話劇: 楊立新、張豐毅、朱衡、曾擁軍、姚居德
歌劇: 劉燕燕

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名單(2004年)23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何冰、陳智林
戲曲:

趙志剛、張慧芳、陳澄、趙媛媛、石曉亮、吳晶晶、李淑勤、李政成、李小鋒、楊紅霞、李文、魏春榮、

袁慧琴、趙立華、邊肖、齊愛雲、申小梅、黃美菊、吉有芳、王杭娟、蕭雅

話劇: 王曉英
歌劇: 戴玉強

中國文學獎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