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是指在一個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種體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現在同一套曲內。元中葉以後,成規漸被打破。在同一宮調內,可選取若干音律相互和諧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錯使用,聯成套曲。南戲如《宦門子弟錯立身》,散曲如沉和的《瀟湘八景》,都曾使用南北合套。明清時套用尤廣。

概述

南北合套是戲曲音樂中的術語。按曲牌聯套體的結構形式將南曲北曲組成的套曲。雜劇南戲形成初期,雜劇只用北曲,南戲只用南曲,二者不得混用。據《錄鬼簿》載:“以南北調合腔,自和甫始,如《瀟湘八景》、《歡喜冤家》等曲,極為工巧。”沈和甫系元雜劇中期作家,上述《瀟湘八景》系散曲,戲曲中最初用南北合套者,見於南戲《小孫屠》(《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明初雜劇作家賈仲明《呂洞賓桃柳升仙夢》全劇中使用了南北合套,構成旦、末對唱,進一步發揮了南北合套的藝術功能。至崑山腔興起之後,南北合套的使用範圍日益廣泛。

起源

南北合套是戲曲音樂中的術語。按曲牌聯套體的結構形式將南曲北曲組成的套曲。雜劇與南戲形成初期,雜劇只用北曲,南戲只用南曲,二者不得混用。
《錄鬼簿》載:“以南北調合腔,自和甫始,如《瀟湘八景》、《歡喜冤家》等曲,極為工巧。”沈和甫系元雜劇中期作家,上述《瀟湘八景》系散曲,戲曲中最初用南北合套者,見於南戲《小孫屠》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明初雜劇作家賈仲明在《呂洞賓桃柳升仙夢》全劇中使用了南北合套,構成旦、末對唱,進一步發揮了南北合套的藝術功能。至崑山腔興起之後,南北合套的使用範圍日益廣泛。

形式

構成合套中的南曲與北曲必須同一宮調(即同一調高);每個套曲又多以兩個調式為主,如〔粉蝶兒〕合套以徵調式、角調式為主,〔醉花陰〕合套又以宮調式、羽調式為主。合套的形式有:
①由各不相重的北曲與南曲交替出現,如《瀟湘八景》
②在一套北曲里,反覆插入同一南曲曲牌,如《小孫屠》是在北曲〔新水令〕套曲中反覆插入南曲〔風入松〕;
③在一套北曲里,插入幾支不同南曲曲牌,如《雷峰塔》的《水斗》,是在北曲〔醉花陰〕套曲中插入南曲〔畫眉序〕、〔滴溜子〕、〔鮑老催〕等五支曲牌。在所有南北合套中,北曲始終占主要部分。

元朝統一中國,打破了南北隔絕百餘年的局面,為南北合套的產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色彩繽紛的南北合套不僅促進了戲曲中曲牌聯套體音樂的發展,也為藝術家突出人物性格、強化戲劇衝突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手段。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