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現

春光乍現

春光乍現有兩層含義:一為詞語,二為同名電影。電影《春光乍現》是由米切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導演的,史蒂芬麥克黑,瓦內莎·立德格拉夫,大衛·海明斯,約翰·卡斯特爾等主演的影片。

釋義

原義

原義是春天的陽光剛剛露臉(春天剛剛來臨)。
“……情人節在戀人們整整一年的翹首企盼中姍姍而來。在這樣一個春光乍泄的日子裡,最能打動戀人心扉的事,莫過於選一件新穎的禮物送給他(她),讓他(她)明白你的心意。”(搜狐IT2004/2/12)比喻事物初次出現;初次面世。
“昨晚,在央視重頭節目《藝術人生》再次對陳凱歌導演的採訪中,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呂布與貂蟬》,終於春光乍泄,初次展現電視螢幕,……令國內各界人士完全震撼。”(新浪娛樂2001/11/26)

現義

現常指女子(偶爾也指男子)無意中露出了身體的某個敏感部位。
“由於迷你裙太短,雖然佳麗已穿上打底褲,但跳舞時仍有不少春光乍泄的場面”(南方網2003/7/8)
“可能是因為太過投入,瞿穎的衣服差點從右肩滑落,她連忙停住舞步,把話筒從左手換到右手,快速將衣服拉了起來,避免了‘春光乍泄’。”(《華商報》2004/1/8)又引申為泄露秘密。
“這讓製片公司頓時方寸大亂,擔心整個影片的賣點都提前‘春光乍泄’,因此公司的宣傳發行計畫都臨時改變。”(《瀋陽今報》2004/1/19)

同名電影

基本資料

片名:春光乍泄/春光乍洩/春光乍現/Blowup/Blow-Up/BlowUp/
主演:史蒂芬麥克黑 Stephen McHattie 瓦內莎·立德格拉夫Vanessa Redgrave 大衛·海明斯 DavidHemmings 約翰·卡斯特爾 John Castle Jane Birkin Julian Chagrin
片長:111 分鐘
類型:劇情驚悚懸念
地區:英國 義大利
導演:米切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年份:1966年11月
語言:英語

春光乍現春光乍現
級別:Australia:M/Canada:14A Finland:K-16 Italy:VM14 /Sweden:15/ UK:15UK:X USA:Unrated
影片簡介:攝影師托馬斯是個玩世不恭的年戀中的男女的一系列照片。這個名叫簡的女人發現後近乎瘋狂,甚至不惜獻身地要得到這些照片的底片,似乎這些底片將泄漏什麼秘密。托馬斯懷疑之下放大了照片,在極其細微之處,他相信自己發現了一次謀殺,而簡即是這次神秘謀殺的關鍵人物。影片的其餘部分都是托馬斯為了證實自己的構想而採取的種種行動。但他的調查取證是徒勞的,一切證據都不能明確證明什麼,仿佛這只是一場幻覺的挑釁
導演介紹: 義大利導演。20歲之前很傾心建築模型,後來著迷戲劇。曾經試圖拍攝精神病院的紀錄片,這一經驗使他後來作品提倡內在的寫實主義,同時也預示著他以後的作品將關注人的精神狀態的病態和異化。1939-1940年擔任羅馬權威電影雜誌《電影》的編輯。在羅馬實驗電影中心短時間學習之後,開始撰寫劇本。
1940年開始拍攝各種短片和紀錄短片。1950年找到後台老闆,開拍劇情長片處女作《愛情故事》,偏離流行的新現實主義,關注於人際關係,視覺上也發展出“反電影”傾向,即一種“內心電影”。《蝕》、《放大》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紅色沙漠》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作品簡化甚至捨棄敘事和戲劇衝突,展現複雜而神秘的氛圍,將沉思和意象置於故事和人物之上,用浮動又沒有出路的思緒、只有謎面沒有謎底的謎語,給人不安定的感覺。精彩對白

托馬斯:有人被殺了,你…… 倫:好吧,好吧。
托馬斯:聽著,我在公園拍的那些照片……
一女子走進房間

春光乍現春光乍現
托馬斯:我以為你在巴黎的。
女子:我是在巴黎。
倫:來,吸一口。
托馬斯:我要你看看屍體。我們必須去給它拍照。
倫:我不是攝影師。
托馬斯:我是。
倫:他怎么了?你在公園看到了什麼?
托馬斯:什麼都沒有看到。演員介紹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1937年1月30日生於英國倫敦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麥可爵士及弟弟科林、妹妹琳思均為演員。在倫敦中央音樂和舞蹈學校畢業後,於1957年登上舞台,次年同父親一起在影片《面具後面》中飾演父女。1966年以《摩根》勇奪坎城影后桂冠,兩年後以《伊莎多拉》再獲坎城影后頭銜。1994年又以《殺手悲歌》榮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1977年以《朱莉亞》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另外,她還曾以《摩根》、《伊莎多拉》、《波士頓人》、《蘇格蘭女王瑪麗》和《霍華德莊園》先後五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近年亦以性格演員姿態接演了《碟中諜》、《慧星撞地球》等商業影片。2003年因在《長夜漫漫路迢迢》中的表演而獲得了一個托尼獎的最佳女演員獎,1962年與英國導演托尼·理察森結婚,育有兩女,1967年離異後,她便與意藉男星弗郎哥·內羅雙宿雙飛,但終以分手收場。

幕後製作

走出義大利
1966年安東尼奧尼離開義大利來到倫敦拍攝了他第一部國際合作的影片《放大》,這是他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而這部作品也標誌這安東尼奧尼最大意義上的成功,無論是從藝術角度,或是商業角度。
影片從主題和表現手法等各方面都展示了導演嶄新的電影創作理念,與之前的作品《蝕》《奇遇》等相比較,會發現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對人與人間不可交流的疏離主題的一貫探索,以及對中產階級無處不在的孤獨感的描述,而代之以對60年代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觀照。在影象和鏡頭運用上也以輕快簡潔的視覺替代了以往慣於運用的空鏡頭以及長鏡頭來解讀現代生活。

春光乍現春光乍現
安東尼奧尼在《放大》中對於現代生活元素的表現,輔之以簡潔暢快的鏡頭語言,以及充滿懸念感的敘事動力,加之電影宣傳上的聳人聽聞(在該片海報上,導演赫然寫道:“殺人無罪,愛情無意義。”)使得本片最終在英美兩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人們在《放大》中看到了離自己很近的典型的六十年代生活:性解放、享樂主義、漠不關心、嬉皮士文化、以及現代倫敦令人倍感親切的日常生活氛圍。成為他作品中最為賣座的一部,並令他再次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的殊榮。
存在與虛無
然而,儘管《放大》有著商業電影光怪陸離的外表,安東尼奧尼卻並沒有放棄他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的終極命題“存在”。影片以一樁離奇命案表達出對現實不可知論的哲學命題,而骨子裡則流露出安東尼奧尼自三部曲和《紅色沙漠》之後,對現代文明又一次悲觀的質疑,以及對“存在”虛無本質的肯定。
安東尼奧尼曾經說:“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可能會觸及事物的真相。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會出現。”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起家的他很敏銳地覺察到新現實主義所遺漏的另一種真實,那種隱藏在可見現實之後的真相,那種事物外貌之下的不確切。因此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事件的過程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對人的影響,他摒除了邏輯結構,也摒除了對於背景的分析性描述,而著力於人物的狀態與感受。
在《放大》之前安東尼奧尼是以人物的情感狀態和在世界中的變化來探索“真實”,可是他越是執意於以影像探尋真實,真實的面目似乎越是模糊,他認為“在某個時刻,我們掌握了真實,但真實稍縱即逝”。從《放大》開始,安東尼奧尼的思考轉向了“真實”本身,“真實”是什麼?它是否代表著事物的存在?真實(存在)與假象(虛無)間的界限在何處,它們到底是一對矛盾還是相依而生?
春光乍現春光乍現
而對於存在與虛無的探討最終導致了他的作品在高度細節寫實的同時又加入了大量荒誕的成分。影片末尾無聲的網球比賽,這個經典的華彩段落使影片超越了生活的表象,以一種抽象的形式重建了現實。這種假定性所製造的虛擬的真實用荒誕不經的形式去捕捉與呈現隱藏在現實中的荒謬,也意味著導演對於絕對真實的懷疑。
空間、地點、環境
空間環境一向以來都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放大》中建築高聳的現代城市影象,封閉的攝影棚,昏暗的沖印室,以及空空蕩蕩的公園等,甚至在很多時候起著主宰作用。這裡的空間可以是三維或二維,也可以是自然或人工,當然安東尼奧尼很善於用色彩將環境改造並賦予它們以特定的意義。通過鏡頭的運動,這些不同的空間和地點產生著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不斷連線並轉換著。
《放大》中的空間都蘊含著特定的意義和功能。嬉皮學生穿梭遊蕩在現代城市中;封閉的攝影棚內,托馬斯如主宰一切的上帝命令著模特們,被玻璃櫥窗分割成一塊塊的模特只是托馬斯眼中的現代裝置品;沖印室是托馬斯製造虛幻的世界;冰冷空蕩的公園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交易和可怕的謀殺。安東尼奧尼對於空間的運用,有時候成為敘事的推動力,而有時候則通過對空間的凝視,大量的重複鏡頭、多角度拍攝以及慢鏡頭等來中斷敘事,產生現代派的間離感,引導觀眾去思考,去透過變形的空間洞悉自我所存在的物質世界。幕後花絮

·1981年布萊恩·狄帕瑪導演,約翰·屈伏塔主演的《凶線》的故事概念就來自於本片。
·本片獲得1967年第20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春光乍現春光乍現
·影片的配樂由融合了爵士的鍵盤手赫比·漢考克(HerbieHancock)所擔任,並在1986年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另外幾首歌都是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團體或藝人所作或演唱,例如Yardbirds的“Stroll On"、Tomorrow的主題曲"Blow-Up"以及愛之匙合唱團(Loving Spoonful)的暢銷曲"Did You Ever HaveTo Make Up Your Min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