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口

髯口

戲曲舞台上,生、淨、末、醜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又稱“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兩腮和頦下部分生長的鬍鬚的象徵物。髯口是用犀牛尾、馬尾、細尼龍絲或假髮製成的。它是代表劇中人物年齡、性別、性格的一種不可少的化裝裝飾。髯口的種類很多,有滿髯:三綹髯、扎髯、二濤髯、丑三髯、八字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嘴髯、虬髯、一戳髯、王八髯等等。

簡介

髯口髯口

戲曲舞台上,生、淨、末、醜各行角色所戴假鬍鬚的統稱,又稱“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兩腮和頦下部分生長的鬍鬚的象徵物。它是代表劇中人物年齡、性格的一種不可少的化裝裝飾。

概述

(圖)髯口髯口

髯口的種類很多,按劇中人的年齡、身份、面貌和性格的不同而定。僅根據顏色、式樣的不同,會意而命名。

製作材料:髯口是用犀牛尾、馬尾、氂牛毛或人發製成的,近年來在技術上進行了革新,採用尼龍作為原料。早期的髯口似用細繩所拴,三綹髯、滿髯都較短,緊貼面頰,接近寫實。後來改用銅絲作掛鈎,趨向誇張、裝飾,式樣上也逐漸豐富。清末以來,又有各種改良髯口,其掛鈎較細,緊貼邊,全都露口,尺寸也較短。這在某些劇種如越劇及某些新編歷史戲中用得較多。

色彩:髯口的色彩主要包括(即灰色)、三種。各式髯口的色彩,以區別角色的年齡。一些行貌怪異、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紅髯、紫髯、藍髯、紅黑二色、紅白二色髯的。個別劇種還有戴紅黃藍白黑五色髯(如粵劇金兀朮方臘、東海龍王用的“扎髯”),這種過於怪異的髯口未能流行。

式樣:髯口還可以通過其形狀、樣式、長短、疏密來表示劇中人的年齡、身份、容貌和所處的境遇。髯口的式樣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樣又比長髯豐富。髯口的常用式樣,加上色彩的不同和尺寸上的若干區別,就有了許多變化,故戲曲劇團常備髯口有數十種之多。髯口中還有一些是專人專用的,如關羽,原戴三髯,後為突出表現他的美髯,創製出五綹髯,用人發製成,為關羽專用,故又稱“關公髯”。三國戲中的另一個人物──司馬師,戴的黑滿髯上要另加一縷紅髯,以表現他患眼瘤,長須為流血所污。水滸戲中的劉唐,在所戴黑扎或黑二濤髯中夾幾綹紅髯,稱為“劉唐髯”。

作用:髯口不僅是遮蓋演員演唱時口型的美化手段,也是一種刻畫人物心情與神態的藝術工具。演員通過各種髯口的表演技巧,可以以優美的身段造型,來刻畫人物。髯口還可以通過其形狀、樣式、長短、疏密及顏色來表示劇中人的年齡、身份、容貌和所處的境遇。

種類

(圖)髯口虬髯

現在戲曲舞台上常用的髯口式樣,主要有以下十多種:

三髯:簡稱“三”。長髯分三綹,適於表現文雅、清俊的人物,多用於生角扮演的各種文武角色

滿髯:簡稱“滿”。是連腮長髯的誇張表現。主要用於體格壯實的上層人物。生、淨腳色所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形象均有戴滿髯的,但淨角用的滿髯又比生腳所用長些,最長的人發黑滿有70多厘米。滿髯又有黑、黲、白、紫顏色之分。黑色一般表示壯年,黲色一般表示老年,白色一般表示鬚髮皆白年過花甲的老人,紫色則表示生理特徵。黑滿:如《鍘美案》劇中,包拯所戴的髯口。黲滿:如《宇宙鋒》劇中,趙高所戴的髯口。白滿:如《大保國》劇中,徐延昭所戴的髯口。紫滿:如《甘露寺》劇中,孫權所戴的髯口。

扎髯:簡稱“扎”。是露口的滿髯,即將滿髯中間一片剪與嘴齊,下邊另有一片吊在頦下,適於表現性格粗豪、好勇狠斗的人物,為淨腳專用。戴扎髯的角色,都要在鬢邊插“耳毛子”。扎髯有黑、黲、白、紅顏色之分。黑扎:如《李逵探母》劇中的李逵。黲扎:如《造白袍》劇中的張飛所戴的髯口,因為這時張飛已近老年。白扎:如《界牌關》劇中的王本超所戴的髯口。紅扎:如《穆桂英》劇中的孟良所戴的髯口。

丑三髯:是三髯的縮短變細,人物兩腮及唇部,各長一綹比較稀薄的短細黑色的鬍鬚。適於表現寒酸或猥瑣的文人、小官吏。為醜腳專用,如《打漁殺家》劇中的葛先生。

二濤髯:即較短的滿髯,崑曲直稱“短滿”,用於體格壯實的下級官吏、家院之類人物。過去崑曲用得較多,現在舞台上不甚講究,一般中軍、家院也多戴滿髯了。黑二濤:如《群英會》劇中,魯肅所戴的髯口。黲二濤:如《失印救火》劇中,白懷所戴的髯口。白二濤:如《四進士》劇中,宋士傑所戴的髯口。

夾嘴髯:即較短的扎髯。崑曲中的二面用得較多,一般不插“耳毛子”,表現人物的範圍要比扎髯寬泛。

一字髯:是人物的兩鬢、兩腮與上唇部位,生長著一排相連的整齊的極短的滿髯,形如一字。故名。分黑、紅、白三種顏色。黑一字:如《穆柯寨·燒山》一場,焦贊所戴的髯口。紅一字:如《穆柯寨·燒山》一場,孟良所戴的髯口。。白一字:如《法門寺》劇中,老和尚所戴的髯口。

二字髯二字髯

二字髯:是極短的扎髯。“一字”與“二字”大都表現不事修飾的粗魯人物,以及不蓄鬚的僧人。崑曲《千忠戮·慘睹》中的建文君,即戴黑一字(也有戴黑二字的),表現他在流亡途中,裝作僧人模樣,剪去了長須。

虬髯:即二字髯而濃密蜷曲者。崑曲叫“卷絡二字”。舊時《山門》中的魯智深戴黑一字,後改戴虬髯,更有利於表現人物豪放不羈的性格特色。如《野豬林》劇中的魯智深所戴的髯口。

八字髯:兩撇短須,形如八字,故名。多用於醜扮的師爺、江湖術士一流人物。上髭八字:如《三盜九龍杯》劇中的楊香武、《白水灘》劇中的抓地虎均用此口面。下髭八字:如《拿高登》劇中的賈斯文,或某些劇中的店家、禁卒所用。

二挑髯:兩撇短須向上挑起,形如倒八字。多用於武丑扮演的武藝高強而又幽默、機敏的人物。

吊搭髯:又稱“八字吊搭”,即在八字髯的基礎上,下頦又吊有一綹短須,懸空搖盪。多用於性格詼諧或者品行不端的文人。有黑、黲、白顏色之分。黑吊搭:如《群英會》劇中的蔣乾所戴的髯口。黲吊搭:如《金玉奴》劇中的金松所戴的髯口。白吊搭;如《法門寺》劇中的劉公道所戴的髯口。

四喜髯:是形容人物兩鬢和唇部,長著四撮不整齊的鬍鬚。顏色 是白的。一般表現社會地位低下的勞動人民的化裝裝飾。如《空城計》劇中的老軍、《秋江》中的艄翁所戴的口面。

五撮髯:又稱“四喜吊搭”,即在四喜髯的基礎上,又加下頦的一綹鬍鬚。“四喜”與“五撮”多用於醜扮的各種下層人物,如樵夫、船公、禁卒、老軍等。個別醜扮的將領,為表現其性格幽默和不事修飾,也用這類髯口,如程咬金

一戳髯:是人物在上唇正中部位,生長著一撮尖翹髭著的鬍子。如《三盜九龍杯))劇中的王伯彥所戴的髯口。

王八髯:是形容人物兩鬢、兩腮與上唇部位,生長著一排相連的鬍子。它中間的須梢較長,兩邊的須梢較短,而且不甚整齊。如《十字坡》劇中的大解差、《四進士》劇中的姚庭椿所戴的口面。

京劇服飾知識介紹

京劇服飾,行話稱其為“行頭”,包括服裝、、靴鞋及一些隨身飾物,是京劇舞台人物造型的主要部分之一。

京劇知識·京劇服飾

京劇是中國近代戲曲的代表,其舞台服飾也是京劇藝術極具特點且最能吸引觀眾的特定手段。本任務介紹京劇服飾知識,做本任務相關詞條要求配圖。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