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派

郝派

淨行演員郝壽臣繼承黃(潤甫)派,對架子花臉的表演有一定的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稱為“郝派”,是20年代以來淨行三大流派之一。

簡介

《荊軻傳》《荊軻傳》
淨行演員郝壽臣繼承黃(潤甫)派,對架子花臉的表演有一定的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稱為“郝派”,是20年代以來淨行三大流派之一。

藝術成就

《天水關》《天水關》
其藝術成就表現在做、念和唱法等方面。郝壽臣唱工方面的特色在《坐寨·盜馬》《李七長亭》《夜審潘洪》《沙陀國》等劇中有較集中的表現。念白方面,郝壽臣講究字韻和氣魄,並把念白同做工、神情緊密結合,大段念白響亮沉著,對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氣口的輕重均有細緻的區分和很好的結合,以念工吃重的劇目如《黃金台》《專諸別母》等,都是郝派的代表作,後者以悲壯雄渾、沉摯樸厚的念白塑造的專諸形象,更富感染力。郝壽臣演曹操戲,著力於外形的刻畫,通過較大幅度的形體動作將曹操的奸詐權智的性格與其威嚴驕橫的身分統一起來,如《戰宛城》認侄一場對張繡的矜持、含蓄,《灞橋挑袍》對關羽的持重謙抑,《青梅煮酒論英雄》對劉備的大度、籠絡等,都雍容大方,不同凡響。郝壽臣的武功基礎稍差,武打以善於藏拙,走邊、開打均以大方簡淨見長,與他結實凝鍊的總體風格一致。

代表劇目

《除三害》《除三害》
郝派劇目較黃派寬泛,《捉放曹》、《戰宛城》、《青梅煮酒論英雄》、《灞橋挑袍》、《漢津口》《逍遙津》等曹操戲,《黃金台》、《忠孝全》、《法門寺》等太監戲及《贈綈袍》、《紅逼宮》、《打曹豹》、《瓦口關》、《除三害》、《夜審潘洪》、《野豬林》、《打龍棚》、《連環套》等均有特色,並有創演劇目《荊軻傳》、《桃花村》及《牛皋招親》等。郝派傳人有王永昌、袁世海、李幼春、周和桐等,其中袁世海能博採眾長,並借鑑其他行當(如麒派老生)的表演,形成自己的風格,於郝派花臉藝術中又樹一幟,劇目也進一步擴大,其《將相和》、《華容道》、《野豬林》、《九江口》。等,在唱、念、做各方面都別具一格。

京劇流派知識介紹

流派,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流派的多樣化,是藝術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京劇藝術自不例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