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鵬舉起義

郝鵬舉起義,1945年11月,陳毅派宋時輪等人到剛被國民黨收編的郝鵬舉部做工作,讓郝率部起義。

基本簡介

郝鵬舉起義】1945年11月,陳毅派宋時輪等人到剛被國民黨收編的郝鵬舉部做工作,讓郝率部起義。12月,陳毅、饒漱石等在嶧台公路旁的米莊又與郝鵬舉進行過秘密會談,華東局書記饒漱石代表黨中央正式通知郝鵬舉立即率部起義。在中共政治、軍事壓力下,1946年1月9日,郝鵬舉率其部隊2萬多人在台兒莊附近的馬蘭屯宣布起義,並向全國發出反內戰通電。郝鵬舉起義後,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該部被改編為華中民主聯軍,郝鵬舉任司令員,新四軍聯絡部長朱克靖任政治委員。

不義之徒郝鵬舉

見風轉舵,二十年換四個主子

郝鵬舉,字騰霄,1903年5月出生於河南閿鄉縣(今靈寶)。在河南洛陽第四師範學校畢業後,投筆從戎,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他從馮氏的傳令兵乾起,以精明機智受到賞識,一直升到少將旅長。1924年春,時任西北邊防督辦的馮玉祥,派郝鵬舉到蘇聯基輔炮兵學校深造,與留蘇的中共黨員朱克靖相識。郝回國後,先後任西北軍二十五師炮兵團長、軍參謀長等職。可以說,馮玉祥對郝鵬舉厚愛有加,郝也成為馮玉祥鞍前馬後的親信。可是,在1930年爆發馮、閻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馮節節敗退的情況下,郝鵬舉卻聯合河南籍同鄉密結幫派,背叛了待他恩重如山的馮玉祥,反戈一擊,帶人倒向蔣介石。
對這個雜牌軍中的人物,由於他不是黃埔嫡系,所以並不被蔣介石倚重看好。1937年安排他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手下,做了箇中校副官。後任中央軍校西安分校少將總隊長。期間郝鵬舉參加了國民黨的秘密特工組織“藍衣社”,想以此效忠蔣介石,同時討好胡宗南。儘管他曲意逢迎,極盡巴結之能事,但始終得不到也是出身黃埔的胡宗南的信任。於是郝鵬舉情緒極端失落,開始散布對胡的不滿,又因與軍官家屬發生“桃色事件”被胡宗南下令將其逮捕關進監獄。郝鵬舉買通看押人員得以逃脫。
1940年3月,汪精衛公開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郝鵬舉見時機已到,就給汪寫信,陳述自己目前處境艱難,表示擁護他提出的和平救國主張。正好汪精衛急需一批為他賣命效勞的人,於是在1942年2月任命郝鵬舉為偽武官公署中將參贊武官長,併兼任由汪精衛親任團長的中央陸軍將校訓練團教育長。1944年1月13日,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決定在徐州成立“淮海省”,並任命郝鵬舉為省長兼保全司令、徐州綏靖公署中將主任。他秉承汪偽旨意,網羅了4個軍、7萬多人的兵力,積極反共,與八路軍、新四軍分庭抗禮。他曾指使漢奸文人在報紙上發表《郝鵬舉論》,用以自吹自擂,表示對日本“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隨著汪精衛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郝鵬舉又立即轉向,給蔣介石頻送秋波,寫信表示“效忠”。蔣介石雖然曾與汪精衛勢不兩立,但在日本宣布投降後,內戰開始和用人之際,決定“不計前嫌”,對汪偽人員實行“安撫”政策,所以便任命郝鵬舉為第23集團軍新編第6路軍總司令。這樣一來,郝鵬舉又搖身一變,由一個汪偽漢奸成為了“國軍”的高級將領,又秉承國民黨的旨意占領了徐州。

艱難策反,他在進退維谷中起義

儘管郝鵬舉的部隊被蔣介石以“改編”為名,由4個軍縮編為4個師,但他也認了。因為他深知自己的部隊不是老蔣的嫡系,而且也不會讓他留在後方徐州。果不然,他剛戴上“總司令”的頭銜,就接到開赴“剿共”前線台兒莊的命令。
台兒莊位於津浦鐵路與隴海鐵路交匯地帶,連線蘇北和魯南,是徐州的門戶,京杭運河的咽喉,歷來屬兵家必爭之地。1945年12月中旬,蔣介石授意徐州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派大軍北犯我解放區。其兵力部署卻是犧牲雜牌、保存嫡系:左路為國民黨嫡系部隊陳大慶的15集團軍,沿津浦路向北;中路為馮治安的33集團軍,從徐州賈汪推進;交戰必攻的右路為郝鵬舉的新編第6路軍,從台兒莊一線北進。總計10個師、20多萬人,妄圖攻占魯南解放區。為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中共中央派新四軍軍長兼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組織津浦前線指揮部,並從華中抽調新四軍的1縱、2縱、7縱及魯南的8師、濱海的9師等部隊,把阻擊的重點首先放在了軍事咽喉台兒莊。
這樣,郝鵬舉便處在一個險境:前面是英勇善戰的新四軍部隊,後面是裝備精良的國民黨正規軍,這個雜牌軍夾在中間,隨時有被戰火吞噬的危險。此時的郝鵬舉對蔣介石讓自己來台兒莊十分不滿,也受夠了其嫡系人員的敲詐勒索。令他特別不能容忍的是,顧祝同讓他打頭陣當炮灰,他進,其他兩路就跟著進;他停,他們就停,完全把他當成一個戰場賭注和吸引打擊的目標。顯然是想借共產黨之手剪除異己。他到了進退維谷的地步。他不想在戰場上不明不白地被消滅,保住實力另謀出路方為上策。於是他寫信並派政治部副主任張潤三與陳毅聯繫(張和陳毅是同學關係),表達了想投誠的想法。
12月29日,陳毅派了津浦前線指揮部參謀長宋時輪、徐州工作委員會書記趙卓如和魯南區黨委城工部長王少庸前往郝鵬舉駐地談判。他們希望郝識破國民黨借刀殺人的險惡用心,要他當機立斷率部起義,但郝以條件不成熟予以推託,並提出要面謁陳毅。1946年1月4日,陳毅在山東嶧縣與郝鵬舉見了面。陳毅講明了中共對起義部隊的政策以及起義後部隊的番號、編制、給養等問題,郝鵬舉頻頻點頭。但起義的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郝鵬舉畢竟是一個反動的偽軍頭目,在顧祝同的命令下,他對我魯南嶧縣、棗莊發動了進攻。
時任國民黨第33集團軍副司令的中共特別黨員張克俠(河北省獻縣人,1929年入黨,率部起義後為解放軍三野第33軍軍長,建國後曾任林業部副部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84年7月病逝——筆者注),此刻看到蔣介石簽署的一道要“把改編的和未改編的汪偽軍隊全部解散”的密令,感到策動郝鵬舉起義的時機到來了。他也到台兒莊與郝鵬舉做了一次開誠布公的長談,曉明利害,力促他下決心起義,並帶他面見陳毅。
見到陳毅後,陳毅對郝鵬舉詳細闡明了當時形勢和解放軍的政策,他說歡迎蔣軍官兵到解放區來,來後的一切由解放軍供給……郝仍是彷徨不已,態度模稜。最後,郝答應關於起義的事再和派去的人具體商談。
為促進起義事宜,1946年1月7日,陳毅決定與郝鵬舉再次會見。見面地點選擇在嶧台公路邊上的米莊。這次參加會面的還有華東軍區政委、華東局書記饒漱石,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等領導同志。饒漱石代表黨中央正式要求郝鵬舉就在這幾天起義,並談到起義後給予他優厚的待遇,保證他的部隊不變,不願留者可以回家,並發給路費等。他總算答應了。
陳毅的爭取和各路策反力量的艱苦工作,產生了預期的效果。同時,強大的軍事壓力也接踵而至,我軍不失時機地發起津浦路徐州、濟南段戰役,殲滅國民黨軍28000餘人。這也給郝鵬舉一個直接的壓力。他別無選擇。起義前,郝鵬舉把他的副司令從徐州調來,並把該部在徐州的軍官家眷都接到了台兒莊。
1946年1月9日,郝鵬舉率所部4個師、一個特務團共兩萬餘人,在台兒莊前線宣布起義。起義後改番號為中國民主聯盟軍,並發表《退出內戰擁護民主宣言》。
郝鵬舉還給毛澤東發去致敬電,中共中央回復了賀電。新四軍軍部及山東軍區主要領導陳毅、張雲逸、饒漱石等1月19日賀電說:“我們在此目標下,願意與將軍共策前進,為實現獨立自由民主與強盛的新中國而奮鬥。”
郝鵬舉起義後,首先拜見了陳毅,請求派人到他的部隊進行改造,並懇切邀請陳毅看看他們的部隊,說這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
陳毅同志當即答應了他的要求,並嘉勉他棄暗投明反內戰的義舉,是勇敢的正義行動,值得欽佩,值得歡迎。陳毅說:“和平民主是民心所向,內戰獨裁,極不得人心。人心向背,決定著目前蔣軍雖強終必失敗,我軍雖弱一些,終必勝利。”又說,“你們已選定的民主道路是正確的,希望你們堅定地走下去。我們一定以友軍相待,決不會歧視你們。我們既然是朋友就要講信義。經過實踐檢驗一段時間以後,你們如果感到不合意,什麼時候要走,告訴我一聲,我們以禮相送,走的時候希望將我們派去的同志送還我們,這是我們的君子協定。”
陳毅和郝鵬舉商定,將他的部隊開往解放區山東莒南縣休整。司令部設在城南於家莊。在地方黨政機關組織下,民眾騰房鋪草,打掃庭院,送水送糧,歡迎部隊進村。新四軍秘書長朱克靖率文工團進行了慰問演出並講話。
為教育改造這支隊伍,將其改名為華中民主聯軍,納入我軍序列。陳毅任命與郝熟悉的朱克靖為該部政治委員。朱克靖,字竹懿,1895年生於湖南醴陵,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北京大學、莫斯科東方大學。曾參加南昌起義,任第九軍黨代表(朱德為軍長)。後任山東軍區聯絡部部長兼新四軍秘書長。早年留蘇時與郝鵬舉相識。
一個月後陳毅又派出第二批幹部到郝部工作,出發前陳毅特別交代說:“郝鵬舉是一匹烈馬,他有進步的一面,也有反動的一面。我們一定要做好兩種準備,既要從壞處著想,又要向好處爭取,盡最大努力,騎好這匹烈馬。”
以後,郝部在解放區開始整訓並享受到優厚的待遇,郝鵬舉還在報紙上發表《對解放區的觀感》,稱:“我們既然是人民的武力,那么我們在思想上,行動上,就要完全和人民的利害配合起來,當著人民要我們流汗,我們就流汗,人民要我們流血,我們就流血。”九、十月份,國民黨“還鄉團”侵擾解放區,郝鵬舉命令部隊突襲,打死打傷頑軍百餘人。

深入虎穴,爭取工作做到最後一分鐘

蔣介石對郝部在前線起義非常惱火;但他深知郝鵬舉是一個唯利是圖、有奶便是娘的不義之徒。他一面派密使威脅,一面又公開拉攏。1946年4月3日,一架塗有“青天白日”徽記的飛機,在郝部駐地上空拋撒傳單和《告六路軍將士書》,封官許願,極盡誘降之能事。
看到國民黨軍隊開始向解放區大舉進攻,郝鵬舉又產生了動搖,對新四軍的態度也傲慢起來。他在一次大會上講:“我們是民主聯軍,是與八路軍、新四軍合作的。有人說,我們投降八路軍,這是不對的。誰再這樣說我們就割他的舌頭……”這年6月,郝鵬舉向陳毅提出到前線“打蔣介石”的要求,陳毅看出了他有可能投蔣的企圖,但仍然對他進行挽救,要他組織20多名將校級軍官,到華東軍區駐地臨沂參觀。軍區首長熱情接待了他們,讓他們會見了抗日老人和山東省參議長,參觀了部隊。但郝鵬舉再次提出到前線去。陳毅本著“來則歡迎,走則歡送”方針,讓他選擇自己的前途,便同意了他們開赴前線。這樣,郝部便離開莒南縣南下,總部設在竹庭縣的徐班莊,4個師分駐在周圍,其中1個師延伸到白塔埠一帶。離此十幾公里的連雲港海州城駐紮著國民黨第九綏靖區的部隊。
陳毅覺察到郝鵬舉此次南下的企圖,及時報告了中共中央,6月11日中央來電指示:“對郝部採取一貫寬大政策,來則歡迎,去則歡送,即不用武力強迫改造。”於是陳毅派人、寫信、打電報再三規勸郝不要出爾反爾,喪失人格,背叛人民。
為進一步爭取和感化郝鵬舉,陳毅決定再次深入虎穴。6月下旬他親臨郝部駐地竹庭縣(今連雲港市贛榆縣)徐班莊,對高層指揮官發表講話,希望他們認清形勢,識大義,顧大局,不要被蔣軍的氣勢洶洶所迷惑。他說,只要你們願意站在人民一邊,我黨和人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我們有過君子協定,如果你們感到不合意,請告訴我們一聲。我們的政策是來則歡迎,去則歡送,我們一定以禮相待;但有一條,假如你們要走,必須將我們派去的同志安全地交還給我們,我們還是朋友嘛!
在此期間,郝鵬舉玩起了兩面派手法。他一方面故作姿態,公開了蔣介石給他的密信,驅逐蔣的密使。8月8日還向全國發表“反獨裁,反內戰”通電,9月9日又發表通電稱:“本軍現為人民之武裝,當為人民而犧牲”。1947年1月9日在紀念起義一周年時,郝鵬舉還發表文章和演講,他說:“蔣介石獨夫及其爪牙薛岳……陰謀陷我將士於不義,在前線上亦曾不斷對我各個幹部進行誘惑工作;然而我軍將士一個一個皆志如鐵石,心比冰雪”。又給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電報說:“今後誓在中共及鈞座領導下,與八路軍新四軍親密團結,竭盡愚誠,為人民服務,擁護民主政府,獻身自衛戰爭,雖肝腦塗地,在所不辭。”並揚言“包打”駐連雲港的國民黨軍隊,還向政委朱克靖提出參加共產黨的要求——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
可是幾天后他卻策劃了一個陰謀,計畫1月15日趁“補行”起義一周年紀念活動之機,對陳毅下毒手。據郝的同僚張潤三後來證實,郝“向各級機關發出請柬,企圖趁陳毅等都到了,他好來一個一網打盡,作為向蔣介石送的一份禮物。因為陳毅及各機關首長都沒來,只派來一些代表,所以這個陰謀才沒有得逞。”(張潤三:《郝鵬舉其人》)
其實從去年6月郝部南移後,叛變活動便日益加劇。9月隨著國民黨的大舉進攻和“兩淮”失守,郝鵬舉叛變決心已下。他派自己的政治部主任、軍統特務劉承暗與新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密談,薛給郝送上“第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魯南綏靖區司令”的頭銜。又通過薛岳向老蔣討價還價,還投書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又親赴徐州與陳誠密談。此間,國防部保密局長毛人鳳還通過郝鵬舉的老熟人、新編第五路軍總司令吳化文與郝接觸磋商。他與老蔣達成了政治交易。
儘管陳毅覺察到他的陰謀活動,但不放棄任何爭取的機會。這年春節時,陳毅將郝鵬舉等二十餘人邀請到軍部臨沂,以禮相待,談酒論詩,曉以利害。郝鵬舉被感動得痛哭流涕,當即給毛澤東、朱德發去電報,要求“配合萊蕪戰役,爭取立功悔過”。
陳毅很清楚郝鵬舉是在表演。他們離開臨沂前,陳毅囑咐政委朱克靖說,郝鵬舉遲早要反,大敵當前,他不仁,我們不能不義。能爭取一分鐘就要爭取一分鐘,決不能打第一槍。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深入虎穴啊!朱克靖堅定地表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果不出所料,郝鵬舉從臨沂返回駐地不久,便看到國民黨軍隊向蘇北、魯南解放區瘋狂進攻,並占領了多處城鎮據點。郝鵬舉以為共產黨大勢已去,時機已到,便撕下了最後的偽裝。
1947年1月26日,郝鵬舉以新四軍來電話叫他去談話欲將其扣押為藉口,與副司令畢書文、參謀長劉伯陽密謀,決定立即倒戈。當晚18時,他召集營以上軍官開會,下達了深夜出動、拂曉前到連雲港海州城下集結的命令。
次日,郝鵬舉在連雲港就任國民黨第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魯南綏靖區司令官,同時宣布“還軍與國”,率部公開叛變,重新投靠了蔣介石。

血債血還,一舉活捉不義之徒

郝鵬舉背信棄義,我華東野戰軍決定將其消滅。
考慮到郝部駐紮在老百姓中間,部隊里還有不少我軍幹部,所以陳毅又寫信、打電報,警告郝鵬舉迅速離開內戰戰場,不要進攻解放區,責令送還我軍派去工作的同志。然而卻遭到郝鵬舉的拒絕。
叛變的那晚,郝鵬舉從總部給政委朱克靖打電話,說有事相商,請他到司令部來一趟,如果不能來,他可以親自去。朱雖知道此刻“有事”凶多吉少,但為了按陳毅要求“最後一分鐘”爭取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按時赴會。他剛進軍部院子,郝便當即變臉,叫衛兵上來捉拿,隨行的一名參謀在反抗中壯烈犧牲。許多政工幹部與前來拘捕的敵人進行激烈戰鬥,除少數人脫險,大部分都被扣押。朱克靖同志的妻子康寧和兩個孩子也在家中同時被捕。
他們連夜把朱克靖和4名中共聯絡員押送到徐州,再送往南京作為投靠蔣介石的“見面禮”。朱克靖同志落入魔掌後,先後關押在徐州、蘇州、南京監獄。國民黨報紙上大肆宣傳朱的被捕,甚至造謠說“郝鵬舉在戰場活捉新四軍秘書長朱克靖”。國民黨保密局找人利用“同學”、“同鄉”關係進行勸降,又用刑折磨,但朱克靖同志始終堅貞不屈。他在獄中作詩道:“一顆為民心,萬古終不泯。壯士非無淚,不為斷頭流。身心許黨國,一死何足愁!”
不久,我黨我軍老資格的高級幹部朱克靖同志被秘密殺害於南京東郊,時年52歲。
陳毅、粟裕聞此噩耗深為震驚,他們沒料到郝鵬舉竟這樣喪盡良心,當即發誓“血債血還”!
他們給郝鵬舉發電譴責他的不義行為,再次規勸他不要進攻解放區;同時制定了“郝部北進時予以殲滅”的作戰計畫。
然而郝鵬舉拒絕嚴正警告,率所部開至隴海東段白塔埠以北地區,擔任魯南會戰國民黨主力右翼掩護任務,1月29日開始北進參加前線作戰。並搶占了苘莊湖、駝峰、魯蘭等村鎮,扣押了我參加糧食工作會議的幹部100餘人。
此時,國民黨以重兵由隴海、膠濟兩鐵路南北對進,企圖在臨沂地區與華東野戰軍決戰。為引誘進攻臨沂之敵東援,創造殲敵戰機,華野決定發起白塔埠戰役。陳毅司令員簽發了經中央軍委審查的作戰方案:“第一,以第二縱隊進擊白塔埠、房山街之郝鵬舉部,誘右路敵東援或待中、左路敵放膽北進,然後視機殲其一路……”
華野二縱司令員兼政委韋國清接受作戰命令後,於1947年2月3日晚率領三個師由山東郯城南下,頂風冒雪,晝夜兼程,5日晚到達白塔埠,將郝鵬舉的部隊包圍。6日晚我軍第4師、縱隊特務營、濱海軍區第1團擔任主攻,第5師、第6師實施圍殲。
郝鵬舉組織部隊進行頑抗並企圖突圍。
2月7日,經過一天激烈戰鬥,郝部大部被殲。郝鵬舉成了瓮中之鱉,束手就擒。
白塔埠一戰,不僅活捉了郝鵬舉,還俘虜了第3師師長和大部官兵,共殲滅郝總部及第2師、第4師6000餘人;還解放了被占領的東海縣大部分地區,震懾了徐州的西線之敵,為下一步的萊蕪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激戰中我軍也付出了一定代價。
2月10日,毛澤東同志又為中共中央起草致陳毅、饒漱石、粟裕、譚震林電:“慶祝你們殲滅郝部及俘虜郝逆之大勝利,有功將士予以嘉獎。”

當面痛斥,一首詩直刺叛逆心窩

郝鵬舉就擒後,於2月13日被押解至臨沂城東的前河灣村。這裡地處沂河東岸,與臨沂城隔河相望,是華東野戰軍總部所在地。他要求謁見“新四軍陳軍長”。陳毅也想再次會會這個忘恩負義之人。
2月19日的“新華社魯南電”,發表參加這次接見的記者張劍采寫的《陳軍長賜見郝逆鵬舉談話記》,記錄了當時他們對話的歷史性場面:
郝鵬舉見著陳軍長,即說:“萬分對不起人民,對不起軍長,今天能見軍長一面,雖死無憾,不知軍長能原諒我嗎?”
陳軍長答:“請坐下慢慢談。”
郝此時手足無措,感愧交集,眼淚奪眶而出。
陳:“我這裡明白告訴你:對於你們拖走部隊是料定了的,對於拖走後如敢反噬定可迅速緝拿歸案懲辦也是早料定了的;我又可以告訴你,對於你們拖走部隊時,竟捕殺我派去的聯絡人員,則出乎我之意料,因為我不料人之無良心竟到了這種地步!”
郝俯首點頭頓足嘆息作答:“對於臨走槍殺軍長派來之聯絡員一事,完全是禽獸行為,本人不知道,是部下乾的,我不能控制部下,罪該萬死。”
陳:“目前你既然到了此地,一切應由人民處理,還能夠保全、能夠寬恕的地方,人民定可準予考慮。不過你做的事太壞,太對不起人民,太違反人情,再次背叛國家民族,罪惡實在太大,要看人民是否能寬恕你。我立刻送你到後方去,聽候發落好了。”
陳軍長談話至此,即令退,郝俯首辭出。連呼:“一切由我負責,我太對不起人民,對不起中共,對不起軍長……”
整個會見過程,陳毅有理有節、淋漓如刀的痛斥,使得郝鵬舉無地自容。陳毅隨後奮筆疾書,作了一首《示郝鵬舉》,直刺這個叛賊的心窩:
教爾作人不作人,
教爾不苟竟狗苟。
而今俯首爾就擒,
仍自教爾分人狗。
1947年4月初,國民黨重兵合擊臨沂,陳毅指揮華東野戰軍運籌帷幄,撤至萊蕪、新泰、蒙陰一線隱蔽待機。魯南地區軍民則撤往更遠的後方渤海解放區,郝鵬舉及其部分軍官也被押解隨行。他將要被送往中共渤海區委、八路軍渤海軍區所在地——山東省濱州,接受審判和處理。
負責押解郝鵬舉一行的是華東軍區政治部秘書長、魯南區黨委城工部長王少庸。
濱州城南有一條河叫小清河。押解人員在過河時,突然遭遇國民黨飛機的轟炸阻擊,郝鵬舉趁機逃跑,被王少庸和戰士們擊斃在河灘上。這個一生首鼠兩端、反覆無常的人終得到應有的下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