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級軍官

校級軍官的軍銜按級別依次為分為: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 作用等同身份證,是軍官表明身份的有效證明。一般都註明了姓名、出生年月、所在部隊、軍銜等,上有照片並加蓋所屬單位公章。各軍種綬帶的顏色都有明確的規定,如陸軍規定各兵種和專業兵綬帶的顏色是:鮮紅色----炮兵、工兵,黃色----裝甲兵、騎兵,桔色----通信兵,鈷藍色----化學兵,深藍色----航空兵,步兵藍----步兵,綠色----憲兵、專業參謀,深綠色----特種部隊,磚紅色----運輸兵,等等。

校級軍官

校級軍官的軍銜按級別依次為分為: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 作用等同身份證,是軍官表明身份的有效證明。一般都註明了姓名、出生年月、所在部隊、軍銜等,上有照片並加蓋所屬單位公章。

綬帶

用於連掛勳章、獎章和略表的帶子。通常以絲綢製作,有規定的顏色和花紋。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勳章和獎章皆配有繡帶。前蘇聯規定其勳章和獎章配有綬帶,在向機關、團體、部隊授勳時,將綬帶系在他們的旗桿上,個人可佩裹有相應綴帶的略章,以代替勳章和獎章。美軍規定,在參加慶典時可在穿常服和禮服的情況下佩帶綬帶。各軍種綬帶的顏色都有明確的規定,如陸軍規定各兵種和專業兵綬帶的顏色是:鮮紅色----炮兵、工兵,黃色----裝甲兵、騎兵,桔色----通信兵,鈷藍色----化學兵,深藍色----航空兵,步兵藍----步兵,綠色----憲兵、專業參謀,深綠色----特種部隊,磚紅色----運輸兵,等等。 一般三年調職四年調軍銜的校官一般在付營到正師之間跨度大營級有水平3-4差不多調一級(在這裡一級是從副職到正值,營級到團級算兩級)

少校是一些國家軍隊校級軍官中的軍銜稱號。該詞源於拉丁文“大的”“職位較高的”“年長的”等辭彙,是一個古老的軍事術語。

16世紀,西班牙軍隊最先把少校作為軍銜稱號使用。後來,少校這一軍事術語傳人德國,開始只是作為對擔任一定職務人員的稱呼,如少校與“城市”一詞搭配,即指城市事務管理者,與“鑰匙”一詞搭配,則指負責要塞門戶開關的人。以後德國在建立常備軍時,少校便作為軍銜稱號使用。1698年,俄國為新制團的指揮人員和在俄軍中服役的外國人設定了少校軍銜,13年後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規軍中也開始設定此銜。18世紀至19世紀,俄國一度將少校區分為一級少校和二級少校兩個級別,還把少校與崗位相搭配來表示一種固定的職位,如“基地少校”“門衛少校”等。

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均設有少校,為校官中最低的一個級別,一般為副營長的編制軍銜,有的國家也規定為營長或特種兵連長的編制軍銜。

中國軍銜制歷史中,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民政府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有設立少校軍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