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

袁術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仲家皇帝。人稱偽帝。漢司空袁逢之子,袁紹從弟。曾任漢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前將軍。董卓進京專權,袁術攻擊南陽,自薦為南陽太守。在州不修法度,為百姓之患。後與兄長袁紹鬧矛盾,北結幽州公孫瓚,遭袁紹、曹操夾擊。袁術抵擋不住,率眾襲擊九江,自封揚州刺史。建安二年(197年)在壽春稱仲家皇帝,國號仲家,肆意搜刮民財,採選後宮,驕奢淫逸,把江淮一帶弄得殘破不堪。建安四年(199年)被曹操部下劉備所破,在投奔袁譚的途中病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袁術袁術

袁術出身東漢世家,號稱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為司空袁逢之嫡長子。由於袁術的庶兄袁紹是其伯父袁成的養子,因此史書普稱袁術為袁紹的堂弟,其實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袁紹母親是婢女,袁紹的地位相當低賤。《典略》載瓚表紹罪狀曰:“紹母親為婢使,紹實微賤,不可以為人後,以義不宜,乃據豐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損辱袁宗,紹罪九也。”所以袁術才是四世三公的嫡系繼承人。也可以看出,《三國志》是仰紹抑術的,一是因為袁術是漢末群雄中第一個僣號稱天子的人,被忠漢人士視為叛逆。二是陳壽是褒揚曹操和袁紹這一邊,而袁術當時與袁紹、曹操敵對。所以作一定程度的醜化。對袁術的敗績大書其名,勝績隱而不提。袁家正統是袁術而非袁紹,從年輕時的官職大小就可看出:《三國志·袁術傳》說:“袁術舉孝廉,除郎中,歷職內外,後為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英雄記》曰:“幼使袁紹為郎,弱冠除濮陽長,有清名。”

南陽發跡
《後漢書·袁術傳》說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舉孝廉,累遷至河南尹,虎賁中郎將。”董卓入洛陽後,卓欲廢漢帝,表袁術為後將軍,袁術懼禍逃往南陽,遂有南陽之眾。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引兵從術。於是劉表薦袁術為南陽太守。南陽戶口尚數十百萬,術兵力為群雄之首。但是他不修法度,以鈔掠為資,奢姿無厭,百姓患之。《後漢書·袁術傳》:“術表堅領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袁術負責在後方運糧。因為戰線太長糧食不足,所以術在南陽橫徵暴斂、不修法度,當地百姓頗患之。由於孫堅是歸袁術節度,所以討董首功當是袁術了。

進攻袁紹

後來孫堅進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紹以會稽周昕為豫州刺史,想奪取孫堅的地盤,袁術引兵擊退周昕。正好袁紹想立劉虞為帝,但是袁術行事放縱,不願意見到成年的漢朝皇帝,於是託辭公義不贊同袁紹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積怨翻臉,袁術轉而與幽州公孫瓚以及陶謙結盟,袁術為盟主,與紹相互爭霸。術一方曾一度占據上風。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紹,袁術怒罵他人寧可追隨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長袁紹)也不追隨自己,還寫信給公孫瓚說袁紹不是袁氏子孫。後來孫堅征討劉表戰死,術同朝廷任命的正統兗州刺史金尚向兗州,術屯封丘。之後袁術得到黑山賊的餘部以及匈奴於扶羅等助戰,與曹操戰於匡亭,但是大敗。袁術退保雍丘,南回壽春,守將陳瑀不讓其入城,袁術退守陰陵,集合軍隊攻擊陳瑀,陳瑀逃回下邳。袁術又率領餘部前往九江郡,殺死了楊州刺史陳溫而自領揚州牧,又兼稱徐州伯。李傕入長安後,想交結袁術為援,於是授左將軍,假節,進封陽翟侯。

淮南復興

194年攻劉備。《三國志·袁術傳》:“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英雄記:“陶謙故將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布取下邳,張飛敗走。備聞之,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袁術打敗了劉備,占領了徐州廣陵等地。以吳景為廣陵太守。建安元年春正月195年,曹操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曹操外出時遇袁術部曲追殺,幾乎被殺死。《魏略》:“曹真本姓秦,養曹氏。或雲其父伯南夙與太祖善。興平末,袁術部黨與太祖攻劫,太祖出,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開門受之。寇問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

漢末天子

袁術一直認為神秘預言書:“代漢者當塗高。”說的就是自已,故袁術從孫堅處獲得玉璽後,197年即於壽春稱天子(袁術從未稱帝,曹操在自明本志令說袁術因自己仍在,所以只稱天子而不稱帝:“人有勸(袁)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名號仲家(《三國志·魏書第六·董二袁劉傳》的裴注引《典略》作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是袁術稱天子的行為,惹來曹操的反感,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術等於否定了曹操手上的天子正統地位。

197年稱天子的袁術,因為成為眾矢之的,不久就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的叛盟與打擊。首先是孫策在江東脫離袁術而自立,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並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書信後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親戚),使得袁術喪失廣陵、江東等大片土地,勢力為之ㄧ挫;其次是呂布大敗袁術軍,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曹操在袁術侵陳時,大敗袁術,袁術再度奔逃到淮南。另外謝承後漢書曰:“值袁術僣號,兄弟忿爭,天下鼎沸,群賊並起,陳與比界,奸慝四布,駱俊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後術軍眾飢困,就俊求糧。俊疾惡術,初不應答。術怒,密使人殺俊。”術得陳糧草後,當時舒仲應為術沛相,術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仲應悉散以給饑民。術聞怒,陳兵將斬之。仲應曰:“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術下馬牽之曰:“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之邪?”這時,袁術在第二次遭到曹操擊潰後,於197年冬季碰上大旱災與大饑荒,實力嚴重受損,江淮之間處處可見人吃人的慘劇。為了重整士氣,術以周瑜為居巢長,以臨淮魯肅為東城長,並且有了沛相舒仲應散糧救饑民的故事,但軍隊衰敗無法逆轉,後來仍然發生軍亂與部曲雷薄、陳蘭等率軍自立的事件。呂布派許汜、王楷求救於袁術,術乃嚴兵為布作聲援。後呂布被其部將所擒而投降,被曹操處斬。

天災人禍
時天旱歲荒,士民凍餒,術由是遂衰。又術既稱天子,淫侈滋甚,媵御數百。部曲陳簡、雷薄叛變,掠糧草奔於灊山。術於199年投奔袁紹長子,時任青州刺史的袁譚的路上為劉備軍所擋下,術不得過,復走壽春。六月,至江亭,坐簀床而嘆曰:“袁術乃至是乎!”因憤慨結病,嘔血而死。術從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壽春,率其部曲奉術柩及妻子奔廬江太守劉勛於皖城。孫策破勛,得術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並術、勛妻子。術女入孫權宮,子曜仕吳為郎中。

經典名言

1、紹復與術書曰:“前與韓文節共建永世之道,慾海內見再興之主。今西名有幼君,無血之屬,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覆信!但當使兵往屯關要,皆自蹙死於西。東立聖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見戮,不念子胥,可復北面乎?違天不祥,原詳思之。” 術答曰:“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賊卓因危亂之際,威服百寮,此乃漢家小厄之會。亂尚未厭,復欲興之。乃雲今主‘無血之屬’,豈不誣乎!先人以來,奕世相承,忠義為先。太傅公仁慈惻隱,雖知賊卓必為禍害,以信徇義,不忍去也。門戶滅絕,死亡流漫,幸蒙遠近來相赴助,不因此時上討國賊,下刷家恥,而圖於此,非所聞也。又曰‘室家見戮,可復北面’,此卓所為,豈國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讎,況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滅卓,不識其他。”

2、術與珪俱公族子孫,少共交遊,書與珪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爭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歸。今世事紛擾,復有瓦解之勢矣,誠英乂有為之時也。與足下舊交,豈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實為吾心膂。”

3、術會群下謂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君意如何?”眾莫敢對。主簿閻象進曰:“昔周自后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歷史評價

1、陳壽《三國志》:“袁術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2、《後漢書》:“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尊己陵物。”

3、劉備推讓徐州時說:“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陳登回答:“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孔融也勸說:“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三國志·先主傳》)

4、陳圭:“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子登策之,比之連雞,勢不俱棲,可解離也。”(《三國志·呂布傳》)

家庭

兄弟

袁術袁氏族譜

袁遺

袁紹(同父兄,從兄)

袁胤(弟)

妻子
馮氏(馮方女)

子女
袁耀(子)

袁夫人(女)


袁氏(袁耀之女,後為孫權之子孫奮的妻子)

族人
袁隗(袁術叔父)

楊彪(楊修是袁術的外甥,證明術有姐姐或者妹妹與楊彪結婚。)

何夔(術兄山陽太守袁遺的母親,是夔姑姑也。)

人物遺蹟

公路浦:在江蘇省淮陰城西。《水經注·淮水》“淮陰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術向九江,將東奔袁譚。路出斯浦,因以為名焉。”

公路城:潁水東側有公路城,汝水別瀆又東逕公路台北,皆袁術所築也。

袁術固:一名袁公塢,在縣(偃師)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記》曰:“少室山西有袁術固,可容十萬眾。一夫守隘,萬夫莫當。”

公路壘:在縣(偃師)南三里。袁術與曹公相拒處。

公路澗:合水東北流,注於公路澗,世俗音。號光祿澗,非也。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淵而不流,故溪澗即其名也。又曰:九山溪水北逕袁公塢東,蓋公路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

墓址:袁術墓位於安徽省長豐縣楊公廟鎮西南3公里處。孤堆回族鄉蔡圩村閻家小集,有個袁氏孤堆,相傳為袁術墓地。已被考古學家證實。

軼事典故

路中捍鬼

袁術擔任長水校尉時,奢淫無度,騎乘豪華的車馬,氣勢壓人,百姓編綽號諷刺他說:“路中悍鬼袁長水”。

陸郎懷橘

陸績自幼聰明過人,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輩,孝敬父母。6歲那年,於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贈的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於懷中。臨行告辭、躬身施禮時橘子落地。袁術問道:“陸郎作賓客怎么還藏著橘子?”陸績跪而回答:“留三隻橘子欲回去送給母親品嘗。”袁術聽罷驚奇不已。

十八路諸侯

秦末,項羽、劉邦滅亡暴秦,進入關中。項羽假借楚後懷王之名,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了十八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 ,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 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
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