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巾醜

方巾醜是京劇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頭戴方巾的文人,故稱。

簡介

戲曲角色名。京劇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頭戴方巾的文人﹐故稱。

詳解

方巾:1.明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2.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醜:醜(④⑤醜)chǒu地支的第二位,屬牛。用於計時:丑時(凌晨一點至三點)。傳統戲劇角色名

方巾醜,頭上戴著一頂方巾,身上穿著褶子,有的手裡還拿著把扇子,邁著四方步,舉止緩慢文雅。

一般是一些有文化的人,這些角色表面上文質彬彬,可是帶點迂腐的酸氣,例如《群英會》里的蔣乾、《烏龍院》里的張文遠等。

第二種是袍帶醜,指扮演的是官階比較低的小官,戴著紗帽,穿著官衣,例如《審頭刺湯》里的湯勤、《六月雪》里的山陽縣知縣等,都屬於這類角色。

《戲劇腳色名詞考·方巾醜》:“這個名詞也是百年以來才有。性質與文丑一樣,不過是因為《桃花扇》中的柳敬亭、《刺梁》的萬家春、《群英會》的蔣乾、《打麵缸》的師爺等等,都是頭戴方巾,所以又起了個名字,叫‘方巾醜’。”

方巾醜,頭上戴著一頂方巾,身上穿著褶子,有的手裡還拿著把扇子,邁著四方步,舉止緩慢文雅。一般是一些有文化的人,這些角色表面上文質彬彬,可是帶點迂腐的酸氣,例如《群英會》里的蔣乾、《烏龍院》里的張文遠等。第二種是袍帶醜,指扮演的是官階比較低的小官,戴著紗帽,穿著官衣,例如《審頭刺湯》里的湯勤、《六月雪》里的山陽縣知縣等,都屬於這類角色。

京劇行當知識介紹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創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不同而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