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

文昭(1680-1732),清宗室。字子晉,號紫幢,又號薌嬰居士、北柴山人、檜棲居士。鎮國公百綬子。清初詩壇領袖王士禎的入室弟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特命宗室應鄉試,他因在後場用了《莊子》語句,遂被放居。文昭就此索性辭俸家居,掃軌謝客,學道作詩。他一生肆力為詩,有雕蟲深愧壯夫為,嘔出心血也不辭的自況,今有《紫幢軒詩》三十二卷流傳。兼通繪事,花卉寫生得法於陳淳。著薌嬰居士集。作有《八旗畫錄》、《清畫家詩史》、《讀畫輯略》。

基本信息

創作特點

文昭詩作獨闢蹊徑,大量運用去雕琢少文飾的曉暢語言。刻畫和記錄市井間純真古樸的風土人情。他的這類作品,與大多數滿族人的審美習慣相投契,也為後世滿族作家長期熱衷:於都市民俗題材創作的傳統開了先河。

範例

《見城中少年》描繪了清初滿族少年的異樣風采:

鷺翎繒笠半垂肩,小袖輕衫馬上便。

偏坐錦鞍調紫鷂,腰問斜插樺皮鞭。

《八月》借用俚語,以中間粗兩頭細的玩具戛戛,來形容秋日氣候特徵:

四時,最好是八月,單夾綿衣可亂穿。

晌午還熱早晚冷,俗語喚作戛戛天。

即使是《校獵行》這類當時滿族詩人常涉及的題目,經文昭寫來,也烘托起濃郁的風俗氛圍:

朔方健兒好馳騖,擒生日踏城南路。

怒馬當風勢如飛,耳立蹄蹻不肯駐。

大箭強弓身手熱,一時殺盡平原兔。

穿心貫腋血縱橫,錦鞍倒掛紛無數。

君不見,獨孤信,會獵歸來日已暮,側帽馳馬人爭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