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曲》

這幅描寫大軍凱旋的歷史畫卷,使人聯想到唐代前期國力強盛。試想一支千軍萬馬的軍隊,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就不能夠整齊地在市街上前進,連樓頭彈箏少婦都絲毫不受驚動。詩里還再現了唐代都城長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這支強大的軍隊,維護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從樓頭少婦的眼中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尚武風氣。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晉以來以及南北朝長期分裂的痛苦教訓,整軍經武,保持了國家的統一與強盛。在這兩首詩中,一種為國立功的光榮感,很自然地從一個征人家屬的神態中流露出來,反映出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王昌齡詩《青樓曲》

基本信息

【名稱】《青樓曲》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齡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青樓曲
白馬金鞍隨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少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漫綰上青樓。金章紫綬千餘騎,夫婿朝回初拜侯。

作品鑑賞

王昌齡《青樓曲》組詩共兩首。第一首詩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兩個場景:一個是白馬金鞍上的將軍,正率領著千軍萬馬,在長安大道上行進,越走越遠,到後來就只見地上揚起的一線飛塵;一個是長安大道旁邊的一角青樓,樓上的少婦正在彈箏,那優美的箏聲並沒有因樓外的熱烈場景而中斷,仿佛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場景是那么熱烈、雄偉,給人以壯麗的感覺;後面的場景又顯得端莊、平靜,給人以優美的感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後互相映襯,對照鮮明。
詩人是怎樣把這兩個不同的場景連線在一個畫面上的呢?這就是通過樓頭少婦的神態,將長安大道上的壯麗場景,從她的眼中反映出來。表面上她似乎無動於衷,實際上卻抑制不住內心的欣羨,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著那馬上將軍和他身後的隊伍,直到飛塵滾滾,人影全無,還沒有收回她的視線。
這少婦與馬上將軍的關係,可從《青樓曲二首》的第二首詩中找到答案。原來那馬上的將軍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來,封侯拜爵,就連他部隊里許多騎將都受到封賞。他們經過馳道回來時,把滿路楊花都吹散到御溝里去了。把這兩首詩合起來看,前一首描繪的是一支皇家大軍凱旋的場景。因為這次勝利的不平常,連皇帝都親自出迎了,作為將領的妻子,她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詩人未用一句話直接抒寫她內心的激動,而是寫她從樓頭“遙見”的熱烈場景,讀者卻可想像到她看到這熱烈場景時的內心感受。這正如北宋詩人梅堯臣對詩創作所概括的兩句話:“狀難寫之境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長楊是西漢皇家射獵、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宮是漢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漢都城長安的近郊。盛唐詩人慣以漢武帝比唐玄宗。詩人是借用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圖景反映盛唐時期的現實面貌。
這幅描寫大軍凱旋的歷史畫卷,使人聯想到唐代前期國力強盛。試想一支千軍萬馬的軍隊,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就不能夠整齊地在市街上前進,連樓頭彈箏少婦都絲毫不受驚動。詩里還再現了唐代都城長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這支強大的軍隊,維護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從樓頭少婦的眼中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尚武風氣。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晉以來以及南北朝長期分裂的痛苦教訓,整軍經武,保持了國家的統一與強盛。在這兩首詩中,一種為國立功的光榮感,很自然地從一個征人家屬的神態中流露出來,反映出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於濆詩《青樓曲》

基本信息

【名稱】《青樓曲》
【年代】晚唐
【作者】於濆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青樓曲
青樓臨大道,一上一回老。
所思終不來,極目傷春草。

作品簡析

於濆對封建社會的女性寄予了更深刻的同情。在他的四十五首詩歌作品中女性題材就有十題十一首。這首《青樓曲》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首。此詩是描寫倡女所思不見、青春漸老的苦悶,表達了對封建社會女子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作者簡介

於濆
(832-?)唐代詩人。字子漪,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公元861年(鹹通二年)登進士第,曾奔走於陝西、河南、江蘇、浙江和北方邊塞等地,一生鬱郁不得其志,沉淪下僚,官終泗州判官。與劉駕、曹鄴等皆不滿於當時詩壇拘守聲律、輕浮華艷的綺靡詩風,曾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 ”。其詩擅長 五古,短小精悍,質樸剛健,邊塞詩也寫得深沉痛切,獨具一格。辛文房指出於濆等晚唐詩人“能反棹下流,更唱瘖俗”(《唐才子傳》)。《全唐書》錄其詩四十五首,編為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