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講戲

平講戲

平講戲是閩劇的前身之一,最早起源於屏南,流行於福建東北部一帶,它用當地方言演唱,道白唱腔平俗如講話,因而得名。平講戲源於明末清初的"馱故事",又稱"肩頭棚"。表演時,小演員化裝成戲中角色,由人馱在肩上,敲鑼打鼓邊走邊演。這種民間小戲比較簡單原始,後來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評話調,進而逐步增加樂器伴奏。清中葉,四平戲、徽調、亂彈、囉囉腔等外地聲腔的江湖班長年流動於閩東廣大農村。因藝人操的是外省聲腔,俗稱"官腔",難為當地民眾接受,他們便大量招收當地弟子學戲,在語言上間用鄉音。當地小戲班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又爭相聘請江湖藝人教戲,吸收江湖老戲劇目和江湖曲調。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於江湖班多為本地演員,舞台語言也漸趨地方化,出現純用當地方言演唱的劇種,道白"平白如講",故稱"平講戲"。

簡要概述

平講戲平講戲詞
平講戲是由明末清初時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並結合屏南民間的“馱故事”表演藝術逐漸形成的。棠口鄉際頭村張志慎於清初最早創立的平講班,是屏南境內平講戲的萌芽。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棠口鄉龍源村辦平講戲班購置的兩箱31件古戲裝,採取輪流保管的形式,至今完好,內有等角色服飾等,是福建省1949年以來所發現的數量最多、有明確年代記載的古戲裝。到清末民國初年全縣每80人就有一人參加戲班,是真正的農民戲。後台器樂有毛胡指吶等,更有就地取材的刀鞘板。平講戲用當地方言演唱,與鄉村自娛自樂的小戲合流組成日趨規範、古樸通俗的平講班,因其道白、腔調平俗如講話,故而得名“平
平講戲平講戲
講”。平講戲唱的是土俗的農民調,它的音律大多來自民間歌謠及《江湖迭》、《柴牌調》等數十種民間小調,讓觀眾猶如置身清溪翠谷聽山歌,又如坐在大院嘮家常,緊緊貼近百姓生活,與村民相融互動,很適合農民口味,在屏南興盛一時。清末民初,平講戲班遍地開,土腔胡琴四處響,只有10餘萬人口的山區小縣卻有大大小小近百個村莊創辦平講戲班120多個,參加戲班演出的有2000餘人。由於各種因素,平講戲如今同其他傳統戲種一樣逐漸走向了衰落。

平講戲的音樂源於民間歌謠,吸收四平腔以及亂彈的逗腔、洋歌等唱腔,以語改腔或改腔用語;一人唱,眾人和,逐漸形成地方特色。鏇律以方言結合板眼扣緊,易學易懂。其早期的樂器因陋就簡,方便實用,特色樂器有刀鞘板、無月大鑼、毛胡、平面低音鑼、指吶等。平講戲的唱詞道白以屏南方言押韻,如《馬匹卜換妻》中的“老對老,赤瓜(黃瓜)合面豆,你六十三、我七十四,兩個齊齊老”。“後生對後生(年青),桃李養滿山”,這些通俗易懂而又貼近生活的台詞,是屏南平講戲之所以能夠一度興盛的積極因素之一。歷史上平講戲多數是以村名或班主姓名為班名,如四坪的“潘光蠻班”、際頭上村的“際水班”、棠口村的“棠溪班”等。其中黛溪一帶湊班的“一衡班”被譽為“平講一”,亨譽閩東和福州地區。

角色行當

屏南平講戲,初期表演的多是反映民間家庭生活的小戲,如:《贈金釵》、《贈寶塔》、《雙子會》、《雙釘判》等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角的“三小戲” ,著重突出生、旦、醜的角色行當。到清乾隆後期,平講戲進入發展階段,劇目也引進了《下三關》、《下凡間》、《三官堂》等宮廷大戲,角色行當隨之發展為生、旦、淨、末、醜,分為三大面行。

一、生面行
小生:(包括童生):扮演成年未婚的男性青年,未成年的男性少年 ;

平講戲平講戲

武生:一般扮演習武的男性青年或壯年角色
占生:(又稱鬚生):扮演30—40歲中的男性角色;
老生:扮演50歲以上的男性老年人物角色。

二、旦面行
小旦:扮演未出閣(出嫁)的少女角色;
花旦:扮演青年女性(多為少婦、丫環)角色;
占旦:(又稱夫旦):扮演已出嫁的中年婦女角色,因全身穿著青色的衣裙,故又稱“青衣” ;
老旦:扮演50歲以上的女性老年人物角色。

三、花面行
大花:扮演中年有特性的男性角色;
二花:扮演有武功的青壯年烈性人物角色;
三花:扮演各種年齡的滑稽人物角色(包括丑旦)。

此外,還有雜角行,如扮演兵卒、店家、稍公、地保、廟祝、小和尚、車夫等劇中的次要人物。

表演身段

平講戲平講戲
旦角一般右手不離胸,離胸宜近不宜遠,舉手不過奶;出手食指要微彎,指物要轉腕。腳踏“丁字步”,行走“蓮花步”,急走“挪台步“(用左右腳尖緊接腳跟挪動)。演趕路時的準備動作是左手摸髮髻,右手摸腳跟。進出門檻時是右腳提跨,左腳跟進。坐位時身稍側,淺交腳。出場時臉朝後台,直至台桌邊才轉身面向台前亮相,接著撿領、撿袖,然後用“貼步”行到台前,念詞後轉身到台桌前坐下報白。
大花(淨角)出台時用“大冒”,即“三下步”,左手捏住右手袖子,遮面至台桌邊甩袖亮相,雙手捋,瞪轉眼珠,用“八字步”行至台前,念詞後轉身大步到台桌前或登上案桌坐下道白。
武生出台時多是在後台喊一聲“喴”,後台打擊樂起“大冒”介,“三下步”用袖遮面至台桌邊亮相,整、捋須、撿袖,腳踏“八字步”到台前“奠降”、“開堂”,然後轉身上將台報白。
馬夫(武生)出台演洗馬動作(跳台),先開馬欄、牽馬、脫、洗馬身、取料餵馬、上鞍、試騎、系馬,最後請將出台。
武生在戰場上對陣作戰動作有碰陣殺、雙過背殺、三隻花、四條槍、滾刀、六朴股、七股亂、雙捷、托頭、八股點、洛索、加上殺、光腹殺等打法。“一衡班”演員能“翻跟斗”、“滾地爬”、“跳過頭”,還有採用屏南武術結合的武打形式。
三花出台動作有孩兒步、翹鬍子、轉眼珠、龜頭相、倒頭步(倒身用雙手行走)等。
老生在表演追趕時有“擺須”的動作,踏一步擺左邊,再踏一步擺右邊,從慢到快,表示艱難。
青鬚生(占生)表演氣憤時有“吹須”的動作,雙手抱肩,全身抖動,眼珠突出。
“蓄氣”是平講戲表演中通用的動作。劇中人物遇到不幸、受到驚嚇或死亡時表演“蓄氣”,將面轉向後台,快速在兩頰抹些茶油,然後吸氣入,把凹下去,眼珠先動後而不動,呼吸停止,最後仰倒於地,表示昏厥或死亡。

屏南平講戲的身段科介,在初期比較定式常化,易學易演。但到清末以後,因受亂彈和閩劇的新化影響,也有新的發展。

唱腔分類

平講戲唱腔分洋歌、江胡、小調和其它雜曲四個部分。
一、 洋歌
洋歌源於閩東北民間歌謠,是平講戲的主體唱腔,保留了弋陽腔“一人唱,眾人和”的演唱形式,鏇律與方言結合甚緊,易懂易學。板式有一眼板和散板兩種,唱散板時僅以“刀鞘板”敲節拍與過門,偶爾間插鑼鼓和道白。多襯詞,要幫腔,幫腔曲調多以八度大跳後大二度上下行走向為特色。如:6 6 5 5 6等。
洋歌由“柴牌”和“訴牌”兩類曲牌組成。
〈一〉柴牌類曲牌分為慢板柴牌平板柴牌急(緊)板柴牌長尾柴牌柴牌調五種。
〈二〉訴牌類曲牌分為訴迭慢板訴牌兩種,均由柴牌派生而來。
訴牌為上下句結構,根據劇情的需要進行反覆。其節奏自由,曲調簡潔,平白如話,鏇律還可根據唱詞的感情和字數,作相應的增減,是敘事、抒情等大段唱腔的常用曲牌。
慢板訴牌雖有一定的板式,但無嚴謹的結構,根據劇情需要可增減樂句,也可間插鑼鼓。常在句逗前出現切分音或延留音,加上“哭頭”適宜於哭訴,哀求等聲面。 “哭頭”有三十六哭頭之說,但大都失傳,所存不多。
柴牌迭是由訴迭與各種柴牌聯串頭用而得名,常用於敘事和抒情。
二、江湖
江湖是吸收外來聲腔四平亂彈童謠山歌號子說唱音樂)發展而成,是平講戲唱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常用曲調有:
(一)南柯調有角調式和羽調式二種,散板和一眼板相給和,幫腔用嗩吶伴奏,常與南柯迭聯串頭用,也可單曲演唱,適用於悲哀,驚慌的場面。
(二)南柯迭散板可自由反覆,聯串於兩支南柯調之間。
(三)平板訴牌羽調式,一眼板,多為單曲反覆演唱,適用於大段敘述,可增腔減字,為摧緊節奏常用簡短的打擊樂代替過門。
(四)緊板散板徵調式,原為旦腳用於情緒低沉,動作緩慢的表演唱段,後常以緊拉慢唱的形式來表現高亢,粗獷的情緒,不拘行當,用於緊張,激昂,強烈的場面。
平講戲每戲必唱一曲《四平仔》,以示繼承“江湖班”的唱腔,不忘師承之義。
三、小調
即經過方言化的外來民歌和本地民間小調。其曲調優美流暢,婉轉動聽。這部分唱腔,風格與“洋歌”、“江湖”有所不同。多用歌舞場面或戲中的說唱,表演。常用的曲牌有看燈調瑟琶調遊春打花鼓過關採茶調十不親看花等。
四、其它雜曲
雜曲有來自亂彈的漁婆歌紐絲,它們是節奏自由的散板,用緊拉慢唱的形式,來表達激昂、強烈、緊張、悲涼等情緒;有曲調詼諧配以醜腳滑稽表演的斜調,有敘述強,頓挫,鏗鏘有力的八仙調平調;有上下結構,曲調流暢的橫調及四句頭結構的奈何調。 有來自逗腔的共園調;有來自洋歌的賞花、山坡羊、趕船歌等;還有來自亂彈的滂水調。這些曲調平講戲吸收後,經歷代藝人因方言改腔或因戲劇內容的需要,不斷進行改造。衍化從而獨有特色。

傳統劇目

平講戲平講戲
平講戲的劇目,主要從江湖十八本發展起來,傳統劇目有“三十六本頭”,後期發展到50多個劇目。常演的劇目有《雙封侯》、《雙狀元》、《贈寶塔》等,此外有折子戲《樓台會》、《小方卿唱道》、《雲頭送子》等。

從江湖班傳入的劇目有:《雙封候》、《雙綾帕》、《雙金花》(又稱《雙狀元》)、《雙串錢》、《雙玉盃》、《雙救駕》、《雙釘判》,以上劇目全稱“七雙”戲
《贈寶塔》、《贈金釵》、《贈寶鏡》、《贈寶爐》、《贈寶刀》、《贈珠球》、《贈白扇》(又稱《白扇記》)、《贈三寶》,以上劇目合稱“八贈”戲
還有“二十一雜”戲,如《兩登科》、《兩重恩》、《三官堂》、《三義緣》、《七封書》、《鈺寶帶》、《玉麒麟》、《牙牌會》、《鴛鴦帕》、《失金印》、《種葵花》、《錦裙會》、《南柯山》(又稱《朱賣臣》)、《義男恩》、《探關山》、《八寶帶》、《清風亭》、《三奇緣》、《七國志》、《花針記》、《三仇恨》。
從亂彈戲改編的劇目有:《虹橋路》、《古賢閣》、《摩天嶺》、《棋盤山》、《紅裙記》、《鴉片記》。
其它劇目有:
《采 桑》《破 曹》《求 壽》《教 子》《送 子》 《空 城》《偷 桃》《拜 壽》《雙珠球》《雙附馬》《雙子會》《雙爬城》《贈寶珠》《贈寶帶》《贈寶釵》 《金八仙》《金寶爐》《陳頭會》《湘江會》《景崗會》 《金印會》《月台會》《下河東》《下凡間》《玉蟆蚨》 《小登基》《大登基》《大紅袍》《小補缸》《大補缸》 《燔關山》《看鰲山》《天台山》《回靈閣》《龍鳳閣》 《風養亭》《秋風亭》《花被傳》《包公傳》《三枝剪》 《三志堂》《三英雄》《三結義》《三代榮》《五峰嶺》 《七手巾》《掌鞋記》《飄沙記》《朱沙記》《藥榮記》 《打虎記》《豬肚記》《黃金台》《征平西》《失鈺環》 《繡鴛鴦》《鴛鴦樓》《鴛鴦帶》《乾坤帶》《楊八妹》 《信之番》《征西岐》《催錢糧》《界牌關》《開金鎖》 《奏香連》《送京娘》《種葵花》《帕骨牌》《討魚稅》 《揚州擂》《仙女配》《探王洋》《攝魂瓶》《買鯉魚》 《打花鼓》《全家福》《崑山縣》《三仙慶賀》《八仙慶賀》 《李安打朝》《明鏡報仇》《五代同堂》《長蛇大陣》《湘子渡妻》《劉錫得子》《渭水方賢》《汾陽拜壽》《金童買酒》《過江殺相》《借雲破曹》《走火從良》《回衙寫狀《賢妹探監》《山伯十送》《開紫金鎖》《開弓買茶》《楊八妹渡河》《馬匹卜駁妻》《日紅割股孟》。

劇種特點

平講戲,自清中葉以來竟發展成為地方劇種的獨特奇葩,其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語言通俗,道白平如講,唱詞方言韻。如《馬匹卜換妻》中的“老旦”白:“奴共爾老對老,赤瓜(黃瓜)合面豆;伊後生對後生,桃李結滿山”。這些接近於生活的台詞,觀眾易聽易懂,適合於當時農村沒有文化的農民觀眾需求,促進了平講戲在農村這塊廣闊的土地上紮根開花。
二:是平講班人數少,每班只有二十多人,易於接待;“行頭”少,

平講戲平講戲藝術家
每班只有三擔服裝道具,來往方便;戲資低,村民負擔輕。鑒於此,邊遠山區常往來,大村小村都能演,適應於當時屏南交通閉塞、經濟落後的山區文化活動。
三:是平講戲以俗文化面貌出現,沿著民俗之道挺進,為民俗活動編演的吉祥戲如《八仙慶賀》、《三星慶賀》、《雲頭送子》、《東方朔偷桃》等小戲,曾為農村每年的迎神結社活動添花加彩,而且年年演,村村演,不厭膩,成為民俗活動不可缺少的內容。
四:是平講戲的劇目內容適應於下層廣大民眾的欣賞需要。如“七雙”與“八贈”等戲的內容,以抑強扶弱、除暴安良為主鏇律,對千百年來迫害男女婚姻封建制度,給予無情的揭露和痛駁,引導廣大青年以正確的人生觀對待自己的婚姻大事,因而深受廣大青年觀眾的歡迎。
五:是依靠民眾力量辦班,按地方風俗,平講班可以發動“戲迷”為平講班捐款捐物,籌集資金,稱為“貼掌班”,有的“戲迷”為了村里辦好戲班,竟捐出乾谷三五擔,以及香紙、雞鴨、酒菜等物資。同時,為了鼓勵子弟認真學戲,“戲迷”們還分別贈送“戲角”(演員)的衣服、被帳、鞋襪、毛巾和雨傘等日用品。而“戲角”又不計報酬,大大地減輕了辦班的經濟負擔。
六:是平講班多為業餘性質,其“戲角”是一村一族的農民子弟組成,一貫堅持農閒演出農忙耕種,不誤生產,符合農村農民的文化活動規律,能得到民眾的支持。
以上幾點是屏南平講戲發展的主要因素。

歷史沿革

一、屏南平講戲的形成

據地方戲研究辦公室人員兩年來的調查和有關資料的記載,平講戲是由明末清初時流行於閩東北民間的“馱故事”,亦稱“肩頭棚”的表演藝術演變而成。時演員多為一村、一族的少年子弟,表演時是將小演員(兒童)化妝成戲中的各種人物角色,由大人馱在肩上,敲鑼打鼓,一邊走一邊演,以招引觀眾。他們到達曠地廣場後,便用繩子拉起圍界,演員在繩圈內表演,觀眾站在繩圈外觀看,因此又稱“牽草索”或“地下棚”班,當時也有班社組織,但多為季節性的短班。這種民間表演藝術形式比較簡單原始,唱腔多吸收當地民歌俚曲,如柴牌、訴疊、遊春調、採茶、花鼓調、花燈調,以及道腔釋樂等。演唱時只用“刀鞘板”(木製的砍柴刀鞘)配合鑼鼓打出節奏,以一人唱眾人和的唱腔表演;進而才逐步增加了管弦樂伴奏,所用樂器有“毛胡”(毛竹筒做的琴)、“指吶”(小鎖吶)。常演的劇目有《打花鼓》《看花燈》、《採桑》、《掌鞋記》、《馬匹卜換妻》等以小生、小旦、小丑應工的“三小戲”,表演動作質樸粗獷,而且接近於生活。服飾化妝也很簡陋,一般以印花土布縫製戲衣(在旦角腰間加條彩帕)。小丑只在兩頰畫個白圓蛋,再插上兩條鼻須即可上台,小生、小旦只用“廈門桃”(一種桃紅色水粉)在眉心、嘴唇和兩頰上各捺一點紅就上場表演。
到了清中葉,四平、徽調、亂彈、囉囉(京戲)等外來聲腔的班社,長期流動於閩東北廣大農村,由於它們沒有固定的演出地點和住處,一向浪跡江湖,故統稱“江湖班”。有支民謠唱道:“江湖班,日日爬高山,喝稀粥,啃薯乾。鑼鼓響好威風,龍袍披身做大官,走下台來乞丐般。”由於“江湖班”是來自省外,藝人操的是外省聲腔(弋陽腔),俗稱“官音”,因語言隔閡,難為當地民眾所接受,因此,“江湖班”便大量招收本地子弟學戲,在戲曲語言上兼用鄉音(地方話)演唱戲文。在此同時,屏南地方小戲(又稱“小曲”)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就競爭相聘“江湖班”的藝人來教戲,同時大量吸收“江湖班”的劇目和曲調,使原來簡單粗陋的民間小戲逐步得到完善與提高,行當角色從原來的“三小戲”發展到6個、9個和12個的戲班,進而又形成了“江湖班”與屏南民間小戲合流一體的班社,以“官音”與當地方言摻雜演唱的形式。由於“江湖班”藝人的老化,各地班社戲角多為本地人,演出的戲漸趨地方化,隨著就出現了純用屏南方言演唱的劇種,時稱為“平講戲”。
二、屏南平講戲的發展

平講戲平講戲
經調查發現,自清初以來,有115個村莊辦過平講戲,從屏南平講戲的班社發展情況來看,可分為萌芽階段、發展階段和鼎盛階段。
1、萌芽階段
自清康熙至乾隆年間(1662——1796)的130多年中,是屏南平講戲的萌芽階段,當時是處於“官腔”改用方言的改革時期,全縣只發現龍氵示上村和下村(今際頭村)、九洋謝厝下大碑以及忠洋蘭溪等村辦有平講戲。
龍氵示 上村平講班,據際頭下村張氏族譜記載和相傳,建於康熙初年,該班前身是耿精忠與龍崗寨張良瑞兄弟策劃反清復明時引進來的“江湖班”逐漸衍成。該班的名旦張志慎,生於明末崇禎庚辰年(1640年),卒於清康熙丁酉年(1717年),他二十歲從藝,三十歲成名,後人稱他為平講戲一代宗師。他於清康熙九年(1671年)遷居龍氵示下村,是際頭下村溪頭族張氏開基始祖,至今繁養15代330多年。
清乾隆十年(1746年),九洋謝厝辦有平講班。該村恩貢謝昌朝之子謝天鑒,當時正在攻讀詩書,因愛好娛樂,在課餘時間經常到祠堂里去看教戲,時間久了就學會唱詞道白,戲師傅發現他是個戲劇人才,就想方設法把他強逗入班,後來成為一名出色的旦角,並能改編劇本,他為平講戲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清嘉慶年間的際頭下村八家族紳士張旭偃(1733—1802年),他家財豪富,又愛好雅樂,招收一批當地弟子,創辦平講家班,培養出一大批平講戲人材,逢年過節、婚喜壽慶,常演戲慶賀。乾隆十六年的知縣李應明在招舉鄉賢耆賓時,特賜“赤松煙霞”匾額一塊給予褒獎。
2、發展階段
自清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51年)的60多年中,是屏南平講戲的發展階段,由於用方言唱詞道白,觀眾易聽易懂,也易學易傳,又接近於生活,適應於當時文化落後的農村文化活動,全縣發現有際頭龍源西村鄭佳山後峭石亥窯白玉前圪長坋古廈下地大碑際下樓下里楊厝里後塘周佳山高溪熙嶺四坪謝厝坑裡忠洋北圪等20多個班社。
龍源村嘉慶初年辦的平講班,至今保藏有兩箱31件古戲裝,登記清單的《交頭簿》上寫著清嘉慶丙寅十一年(1806年)的年號。該村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又辦“吉祥慶”平講班,還保藏一件領口上寫有“清道光二十八年”年號的衤莽袍。光緒十五年(1889年),該村的“新玉利”平講班,曾到福安岩下村演出了《贈寶塔》、《贈金釵》、《贈寶珠》和《贈寶爐》等九本戲。龍源村保藏的古戲裝樣式獨特,袖闊襟寬,刺繡精美,是福建省自1949年以來所發現的數量最多,並有明確年代記載的古戲裝,從而證實了我縣平講戲的悠久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和近年來三次深入熙嶺鄉四坪村調查發現,四坪村潘姓祖先是於元朝末期從江西宜黃八角井徙遷而來,至今23代五百多年歷史。據該村的平講戲老藝人潘光渭(生於清宣統三年,即1911年),於1984年4月時口述,該村的平講戲可追溯到“潘光閩班”。他才10歲時,潘光閩已是80多歲的戲師傅了,正是道光年間屏南平講戲興盛時期的藝人。繼“潘光閩班”的是“潘永萬班”,大約在鹹豐年間(1851—1861年),當時潘光渭才十二三歲,潘永萬已經70多歲。繼“潘永萬班”的是“潘永玉班”,大約在光緒中期。潘永玉後為潘光渭的師傅,潘永玉死後,由潘光渭的父親潘永玄繼任班主(掌班頭),潘光渭也成為教戲師傅。這個代代相傳的潘姓平講班,一直辦到1985年才停止演出。
3、鼎盛階段
自清鹹豐、同治至民國中期(1861——1931年)的70多年中,是屏南平講戲的鼎盛階段,全縣發現有謝厝洹溪洋頭天塗山壋管洋梅花地南灣里汾溪牛山頭上大碑龍源仕洋山嶺孔源白凌安溪樟嶺七步街上梨洋際下周佳山四坪棠口等63個班社,僅有十來戶人家的東山崗、新竹洋、大坪亭、半村、坂頂、前里坪、木臭兜等小村也辦起平講班,曾有民謠唱道:“東山崗,平講班,台搭後門山,丈夫去做戲,婦女管田山,演過六月四,還有八月三。”
同治四年(1872年)七月,屏南平講戲“枯洋平講班”曾到壽寧廷家洋村演出《贈寶扇》、《贈金釵》、《三代榮》等戲。光緒四年(1878年)六月,漈水村(甘漈下村)的“和昇平講戲班”,曾到壽寧縣官田洋村忠平王廟為神誕演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九洋謝厝村的“新合興”平講班,曾到古田東路一帶演出(古田東路許多古戲台牆壁上有記載)。清末至民國初,還有大碑村徐有辛教的“徐海仔班”(該班能兼演亂彈戲)。此外有後峭村的“張公積班”、章嶺村的“鄭阿福班”、硋窯村的“高白弟班”、白玉村的“韓麥鍫班”、羅紗洋村的“楊家修班”、韋溪村的“鄭肅仔班”等以班主姓名為班名的平講班,以及“際頭班”、“棠溪班”、“龍源班”、“鄭佳山班”、“忠洋班”、“坑裡班”、“天塗班”、“洹溪班”等以村名為班名的平講班,當時到各地演出都享有盛名。 尤其是千米高山的“天塗班”,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時敢在際頭下村與羅源縣的“新民樂”閩劇班唱對台戲(俗稱“賽台”)。第一天晚上“新民樂”班演出《馬諾一日君》,“天塗班”便演出《李安打朝》,意思是你演做皇帝,我就演打皇帝,以劇情來壓倒對方。連續演了五個晚上,“天塗班”都能選出針對“新民樂”班的劇目,而且每晚都是讓“新民樂”班先上演,到“天塗班”演出時多在下半夜,但觀眾沒有一個退場。際頭民眾最後評論是各有千秋,可見當時“天塗班”的表演水平是相當不錯的。
至新中國成立前,全縣發現有115個村莊辦過平講戲,由此可見,屏南堪稱戲劇之鄉。

三、屏南平講戲的衰弱原因

平講戲平講戲
民國後期,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農村中的青年為了躲避抓丁派款,幾乎都跑到閩北深山裡去當“柴夫”。農村幾乎破產,人民生活陷入極度的貧困中,沒有能力辦戲班,班社大減,全縣只有鄭佳山、龍源、四坪、洹溪、洋頭、天塗等“湊班”戲,每年正月為神誕演戲慶賀。
因受“抗戰”的影響,農村物價高漲,一斤食鹽價達20斤乾谷,煤油(當時叫洋油)一斤價值50斤乾谷。而平講班每場戲資只有五至十斗(30~70斤)大,到沿海地區演出 ,每場只得一擔鹹苗。戲衣價格和租金昂貴,多數平講班收不夠付,“掌班”虧損嚴重,沒敢再辦平講班。
由於亂彈班的時髦,以及由平講、儒林、江湖等戲結合融匯而成的多腔戲“閩劇”漸露頭角,其表演藝術、服裝道具新穎,使單腔粗獷的平講戲顯得陳舊老化,沒有新生感染力,觀眾逐漸減少。
平講戲自身受束縛,由於絕大多數“掌班”(班主)都是平民百姓,缺乏辦戲資本,無能力更新戲衣道具,多數平講戲班是租用亂彈班退下來的戲裝,跟不上觀眾欣賞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平講戲初學班的戲角都是本村本族的農民子弟,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不識字,接受能力差,培養戲角成才艱難,後繼無人。造成多數班散人走。有的名角為了多收入,就改唱亂彈與旁水(後稱閩劇),離開平講班,使平講戲質量下降甚至停演。以上幾點是屏南平講戲衰落的主要原因。

四、建國後屏南平講戲的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的指導下,平講戲才獲得復甦。1953年至1956年,政府文化部門舉辦了三次農村文藝匯演,全縣有20多個劇團參加演出。其中平講戲就有鄭佳山下七房、龍源、西村、四坪、天塗、周厝、周佳山等村的業餘劇團參加演出,並得到人民政府的鼓勵與支持。但到五十年代後期,因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國家處於暫時困難時期,境內所有平講戲和其他地方戲全部停止演出。
到1977年,黨中央提出撥亂反正,重申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屏南的戲劇又似雨後春筍一樣蓬勃發展,全縣又有四坪、恩洋、天塗、北圪、龍源、西村等平講班活躍在境內。龍源村的平講戲班曾到周寧、寧德的阰鄰村莊演出,直到1983年才停演。四坪村的平講班一直堅持到1985年才散班。
2000年以來,在縣委宣傳部的重視領導下和省委宣傳部、省藝術研究所的關心指導下,開展了四平戲、平講戲和杖頭木偶戲等“三戲”的搶救挖掘工作,恢復了棠口鄉“安溪平講戲木偶戲團”,編演了平講木偶劇《江姑伏虎記》、《賣花記》、《贈珠球》等劇目參加縣委宣傳部在城中禮堂舉辦的“三戲”調演,受到福建省、市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班社情況

平講戲老藝人張賢讀
古峰鎮:
長坋平講班:1886年左右辦班,班主葉武官,導演別名叫(炎巴頭)。主要演員:陸維勇陸溪坪妹陸阿吉弟陸維永等。當時該班曾到周寧、寧德等地演出。
木臭兜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35年左右,班主導演無考證,主要演員有謝貴忠高章雨謝貴代謝素增等。
古廈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20年至1924年,班主不祥,導演陸炎巴頭,主要演員有陳鴨母陳本堅陳道南、陳立為、張紅鐘、陳立備、黃光遠等。
屏城鄉:
下地平講班:(1875-1919)。
里汾溪平講班:(1920-1924)演員有徐胡漢徐世寶
里汾溪平講班:(1965-1967)班主徐立模、徐立貴。導演徐建興(大碑人)。主要演員有:徐立模、徐和春、徐立貴、徐傳久、徐陳青、徐立余、徐家瑞、徐立德、徐壽棉、徐中國等。在本縣範圍演出《贈金釵》、《小登科》等劇目。
大碑平講班:(1946-1948)班主是徐流梓等十人。導演是徐建興、吳明慶(下牛山人)、楊仰仔(風林人)。主要演員有:徐建興、葉齊根、徐興高、除邦長、徐連玉、徐劉庫、徐興濤、宋阿贈等。演出劇目是《下三關》、《下河東》、《贈金釵》、《秋風亭》、《藥茶記》等。在屏南、寧德等地演出。
半村平講班:(1905-1927)班主與導演姓名不祥,主要學演員有熊世角、熊林波、熊貞用、熊炳經、熊必清等。
棠口鄉:
安溪平講班:(1875-1920)。
大坪亭平講班:清光緒初年。
仕洋平講班:(1900-1935)主要演員:陳馬求張寶禎
小章平講班:(1925-)。
旺坑平講班:(1926-1930年)。
後地平講班:光緒初年。
龍源平講班:嘉慶十一年(1906年)。
“吉祥慶”平講班: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
“新玉利”平講班:光緒十五年(1989年)。
龍源平講班: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辦班,主要演員有:金匏頭陸榮蘇、陸修西、陸修膽、陸家堅、陸修騰、陸榮求、陸家旺、陸修顏、陸林貴等。
龍源平講班:1948年辦班,主要演員有:陸仁蘇陸修庫、陸家旺、陸修岩、陸華二、陸林貴、陸家容、陸家養、陸老棟、陸享新、陸永福、陸修西、陸承姜、陸享明、陸享耀、陸華四、陸福星、陸胡章、陸久匏等。
龍源平講班:(1979-1983年),主要演員有:陸仁瑞、陸何頌、陸家旺、陸林村、陸修獅、陸享成、陸寶珠(女)、陸享芳(女)、張雄英(女)、陸享茶(女)、陸享姐(女)、陸修葉、陸修余、陸修德、陸享友、陸道展等。
孔源平講班:(1875-1898)。
東山崗平講班:清光緒年間。
際下仔平講班:(1905-1926)導演張大述。主要演員:張邦主、黃雲、張邦川、吳禎錫、張邦火、黃雲來、張鄭虎、張積龍、張龍保、張邦椆等。演出劇目是《三官堂》、《贈寶塔》、《贈珠球》等。到過周寧建甌、古田等地演出。
新竹洋班:(1927-1941)初學班為,主要演員有:張忠奔、張鄭機、鄧治富、張鄭洋、鄭金基、石世友等。演出劇目是《別窯》、《柴榮登基》等。在棠口、代溪和寧德縣演出。
西村新樂興班:(1927-1938)導演陳馬求(仕洋人),司鼓陳馬求,頭把琴甘鄭來(洋頭寨人)。主要演員有:葉阿美、葉大取、葉大灼等。演出劇目是《贈寶塔》、《贈珠球》、《棋盤山》、《雙子會》、《雙釘判》等。到過古田、寧德、周寧等地演出。
西村平講班:(1948-1955)導演高承慶(硋窯人),司鼓鈺仔(程地人)。主要演員:葉清美、葉傳興、葉建坪、葉傳韓、張維碧、石後興、葉回民、葉建柱、張求壽、葉清順、陸修穗、葉久雙等。演出劇目是《玉麻胡》、《楊八妹》等十多本戲。到過古田、寧德、周寧等縣市演出。
龜溪平講班:(1928-1937)導演胡良衛(周佳山人),主要演員:葉積緩、葉齊根、葉積壽、葉志務、張正源、葉積丁、石林武、鄭福仔、周紅紅、陸宗軒等。演出的劇目有《贈三寶》、《回龍閣》、《錦裙會》等。演出的範圍有寧德、福安、壽寧、古田等地演出。
龜溪平講班:(1947-1951)導演高承慶(硋窯人),主要演員有:鄭貴贊、葉海發、陸維弟、鄭長壽、鄭業賜等。演出的劇目有《贈金釵》、《贈寶塔》、《秋風亭》、《下三關》等。
山嶺平講班:(1931-1937)導演陳克術(下七房人)主要演員有:張阿富、吳豐杖、吳豐田、張阿整、蘇理賀、吳豐求、周家操、吳豐旺等。演出的劇目有《金寶爐》、《鈺寶帶》、《信元香》、《三英雄》等。到過屏南、周寧、寧德等地演出。
棠溪平講班:(1909-1919)班主周其傳周承西。導演周奕海。主要演員有:周榮茂、周坑頭、周其務、黃夏傳、周以惠、周其禮、周榮據周以智等。
龍際平講班:清康熙初年,主要演員張志慎
平講儒家班:嘉慶初年,班主張旭偃
際頭班:(1918-)班主和導演姓名不祥,主要演員有:黃鄭水、黃同愛、黃鄭久、張尊務、張元喜、張阿吉、張阿備、張喜解、黃布賓、張鄭意。黃鄭牆等。

雙溪鎮:
鄭山平講班:(1944-1945)班主鄭彩新。導演鄭金賜。司鼓鄭馬算,頭把琴魏阿錘(周寧人)。主要演員:鄭業振、鄭阿姆仔、鄭金流、鄭風櫃、張家貢、鄭弟三、鄭業亭、鄭胡嫩等。演出的劇目有《贈寶塔》、《兩登科》、《百鳥圖》、《雙玉杯》等。在本縣、周寧、政和等地演出。
鄭山平講班:(1949-1956)班主鄭壽寧,導演周存眾(周厝人)。司鼓陸敬央(上七房人),頭把琴陳伯弟(周寧人)。主要演員:鄭業產、鄭業新、鄭彩新、鄭朝裔、鄭朝像、鄭業回、鄭流通、鄭豐修、鄭胡養等。演出的劇目有《花被傳》、《失金印》、《兩重恩》等十多本戲。在本縣、周寧、福安等地演出。
上七房平講班:(1925-1928)班主由陸育幫等十二人組成。導演高白弟(硋窯人),司鼓陸敬海(北山人),頭把琴彭維年。主要演員:陸邦和、陸邦守、張經稱、陸敬硋、陸邦歲、何明黨、陸邦中等。主要演出《贈寶鏡》、《繡鴛鴦》等九本戲,在本縣和寧德縣等地演出。
七步街平講班:(1948-1951)初學班,班主陳澤班瑙。導演鄭胡養、鄭朝美(鄭山人)。司鼓陸敬央,頭把琴張友富(仕洋人)。主要演員:陳奕鈺、陳奕東、黃金霖、陳寧德、陳敬銓、陳其祥、陳奕棉、陸修新、陳奕信、陳甘棠、陳浙江等。演出的劇目有《征西岐》、《文武星》、《失金印》等八本戲。
後峭平講班:約在1903年左右辦班。班主和導演姓名不祥,只記得五個主要演員他們是:張侍嚴、張家濟、張官籌、張阿來、阿八仔等。
後峭平講班:1918年辦班,班主張公積。主要演員有:張傳嚴、張胡嶺、張傳富、張傳漢、張傳圪、張傳言、張經乾、張傳近、張宜年等。演出的劇目有《鴛鴦樓》、《贈珠球》等。
樟嶺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22年班主鄭阿福。主要演員有:張存柳、張仙贈、鄭道福、鄭道板、鄭道茲等。
北村平講班:(1931-1933年)。
深洋平講班:(1931-1935年)。
嶺下鄉:
梨洋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03-1905),主要演員姓名只記得二人,他們是陸積富陸雲祥

路下鄉:
芳院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13年,班主李新發。主要演員有:陳鄭堂、李頂朝、李伏雁、李尚品、李其旺、李新庭、李觀斌、李觀部等。
義佳山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879年左右,班主鄭雲泰。主要演員有:鄭雲泰、鄭雲像、鄭勇等。
門裡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14年左右,司鼓胡良衛(周佳山人),小生由陳趙宜扮演。
羅沙洋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23年,班主楊家修。主要演員有:楊國銓、楊隆養、楊鄭球、楊壽喜、楊隆行等。
楊厝里平講班:光緒甲子年。
楊厝里平講班:民國十八年(1930年),導演楊仰仔
長橋鎮:
下牛山平講班:(1919-1949)。
遠坵平講班:(1911-1959)。
龍江平講班:光緒中期,班主包鄭松
周佳山平講班:(1958-1960年),導演胡阿褀。主要演員:胡庭建、胡繼則、胡南洋、胡瑞芝、胡錦雲、包望眉、胡開明、胡繼鎮、胡嶺柄、胡繼勤、胡道明、胡久貽等。
周佳山平講班:(1961-1962)班主胡嶺柄,導演胡阿褀。司鼓熊慶仔(下半山人)、甘鄭來(洋頭寨人)。主要演員大部分系60年原班人馬,再加胡開明、胡先賜、胡江西、胡南洋等。演出劇目有《姻緣判》、《棋盤山》等。

甘棠鄉:
梨坪平講班:辦班約在1925年左右,班主鄭高賢。主要演員吳意祥、鄭阿嫩、周意仔、謝明娥等。
梅花地平講班:民國初期。
王林平講班:(1893-1895)演員有胡貞祥等。
際下和升班:光緒四年(1878年)辦班,演員甘桂元、甘培飛等。
際水平講班:1924年辦班,班主甘德龍。打鼓佬“阿肚濟”。主要演員:甘秋耀、甘北京、甘南京、甘錫堤、甘生平、甘福寧等。
洋頭寨平講班:1909年左右辦班。主要演員:甘景蘇、包坤正、甘景成、甘來福、甘國成等。
新田平講班:1930年左右辦班。主要演員:李光增、李享宗、李梨仔、李五弟、李福州、李享團等。
瑞雲平訐班:1930年左右辦班。主要演員:姚活回、姚仁靈、姚作開等。演出劇目《大紅袍》。
浙洋平講班:(1933-1935)班主吳應仔(彩虹人),導演吳清雲(彩虹人)。主要演員:李太、李久識、李鄭花、李田慶、李久潘等。
枯洋平講班: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上山登平講班:(1962-1963)班主黃天津。導演毛傑仔(管洋人)、陳其美(嶺里人)。主要演員:黃資鏗、黃資相、吳我壽、黃雙霖、黃乃春、黃乃明、黃我躬、黃乃錐、黃資準、黃壽長、李明正、黃乃芳等。
熙嶺鄉:
四坪村平講班:1999年福建省戲曲志記載的“潘光閩班”、“潘永萬班”、“潘永玉班”約在清鹹豐鼐間(1851-1861),縣戲研辦人員在四平村調研時已查不到具體的演員姓名。
四坪村燔華雲平講班:辦班在1923年。班主潘永玄。主要演員:潘光排、潘華雲、潘盛弟、潘板柿、潘阿州、潘華煦等人。該班曾到寧德、福安、霞浦、壽寧、古田、羅源等地演出。
四坪平講班:(1978-1985)班主潘華橋、潘華智、潘家的。導演:張補缸(恩洋人)、余養禎(古田人)。司鼓何大守(洹溪人)。主要演員:張美英、潘華央、潘國由、謝眉妹、張秀桃、吳紅妹、潘家的、張禮鮑、潘華嵩等36人。演出的劇目有《金寶爐》、《雙封候》、《雙子會》等10多本戲。現存劇本有《銓寶帶》、《攝魂瓶》。到過古田、寧德、福安、壽寧、周寧等地演出。該班也是屏南平講戲最後演出的班,從1985年以後屏南就沒有平講班了。
程地平講班:辦班約在1905年左右,導演張銓仔。主要演員:張劉波、張大夏、張芳仔、吳禎錫、張劉享等。
嶺里平講班:辦班約在1928年。主要演員有:陳其泰、陳其傾、陳其湯、陳其卓、陳其忠、陳其要等。
圪頭平講班:(1932-1935)班主謝劉弟。主要演員有:謝大總、謝立貝、謝志遠、謝立佬、謝立啟、謝志安。謝立騎等。
代溪鎮
謝厝平講班:乾隆初年約1736年辦班,主要演員謝天鑒
“新合興”平講班: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辦班。
謝厝平講班:辦班約在1803年左右。主要演員有:謝江漢、周萬排(周厝人)、周存眾、(周厝人)、鄭爾活(康里人)等。
周厝平講班:(1947-1948)班主周存眾,導演周存彪。司鼓“阿夾”,頭把琴楊杖勇(天峰人)。主要演員有:周萬回、胡敬輓(梨洋人)、周萬排、“鍾仔”、楊枝可(天峰人)、熊明慶(牛山人)等。
周厝平講班:(1954-1956)班主周萬夸、周萬丈、周萬桃、周大德等。導演周存眾。主要演員:周代麗、周代教、周萬衡、周代闊、周代裔、周萬便、同萬鴻等32人。該班只在縣內演,還有部分服裝、道具保留在村委會。
天峰平講班:1915年左右,主要演員有:楊枝和、楊宗理、楊長攝、楊家灼等。
天峰平講班:1930年,導演周存彪,又叫缺鼻師(周厝人)。主要演員有:楊枝輝、楊宗神、楊宗黨、楊宗實、楊枝榮、楊宗訪、楊宗煥、楊宗妙、楊宗可、楊宗韓、楊枝相等。
天峰平講班:(1949-1951)導演鄭連河(泮地人)。司鼓胡昌精(梨洋人)。主要演員:楊枝淡、楊枝復、楊立注、楊枝協、楊枝堂、楊宗要、楊枝定、楊書奢、楊宗行、楊二月二等。其演出《雙綾帕》、《秋風亭》等十二本戲。
忠洋平講班:辦班約在1927年。班主韋知考韋桂杖。主要演員有:韋知篆、韋順周、韋眉仔等。
邱厝平講班:辦班約在1914年。主要演員有:邱登伍、韋正亭、邱登術等。
洹溪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38年,導演何大鈿。主要演員:何大閹、何信芳、何大曉、何大釵、何上抵、何大值、何上來、何毛人要(三花角)等。
洹溪平講班:(1947-1949)導演何上宜。司鼓何大鈿,頭把琴楊杖勇(天峰人)。主要演員:何順鶴、何大守、何大振、何大廠、何大全、何上產、何大昌,因自然村小,演員不足去北圪村請5個演員,洋頭村請6個演員。
洹溪平講班:(1962年)導演何大守。本班演員大多數是47年原班演員,又到時外村請了10多人,全班共36人。曾到古田、寧德等地演出。現存劇本有《珍珠衫》、《走火從良》已被縣戲研辦取存。
一衡平講班:(1890-1925)主要演員有:何上田、何上宜、鄭坤穎、鄭連河、張茂廣、張瑞顯、周存眾、王開燕、孫芳藝、林枝波等。
饒厝平講班:(1908-1920)。
饒厝平講班: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
北圪平講班:(1922-1932年)主要演員有:吳重陽、吳存金、吳瀏泄等。
洋頭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29年左右。主要演員有:張鄭管、鄭昌號、陳昆贈、張凱章、張正雄、張凱鋸等。
洋頭平講班:辦班時間在1949年,班主張昌鐵。導演陸敬管(梨洋人)毛傑仔(梨洋人)。主要演員:韋孝鎖、張達新、鄭新芍、張正流、張凱奕、張昌記等。演出《贈金釵》、《三代榮》、《文武星》等劇目。到過古田、寧德等地演出。
洋頭平講班:(1976-1977)主要演員:張新傍。
坑裡平講班:(1890-1918)年陸續辦過平講班。主要演員:鄭佛仔、鄭紅林、鄭爾暖。
壽山鄉:
顯洋(硋窯)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30年左右,班主高白弟。主要演員有:高承慶、高鼎鏟、高奴才等。
白玉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10年左右。主要演員有彭大險、彭傳益、鄭常規等。
白玉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30年左右。導演孫方義(官嶺人)。主要演員:彭守旦、鄭呈秋、彭存智、鄭常正、彭存思等。
白玉平講班:(1948-1949)班主有十個人。導演是高承慶(硋窯人)、韓傳益。司鼓楊妹澤(天峰人),頭把琴蘇枝師(壽山人)。主要演員有:彭東本、彭常爾、鄭陳林、張榮成、韓世銀、陸劍宜、彭存內、韓世論、彭存憾等。演出劇目有《龍鳳閣》、《下凡間》、《大登基》等。到過周寧、寧德等地演出。有10多本劇本在“文革”中被燒。
白凌平講班:辦班時間約在1924年。導演彭麥鍫。主要演員有:彭田印、彭馬休、彭常兜、彭常侶等。
白凌平講班:(1948-1949)班主彭麥東、彭存點。導演彭麥鍫。主要演員:彭瑞竹、彭存守、彭伏秀、彭存雄、彭有蓋、彭宗德、彭存鋍、彭存孔等。演出的劇目有《贈金釵》、《雙封候》等。到過寧德、周寧等地演出。
茗園平講班:白凌茗園自然村,從清光緒年間至1949年這期間共辦過三次平講班。具體班社、演員姓名未落實清楚。該村與寧德市交界。最興旺時期有600多人。目前只有40多人。保留有古厝、古物。
前圪平講班:約在1843年左右辦班,導演韓派行。主要演員有:蘇游 富、韓昌物、韓鴨母等。據該村韓派氣老人說。韓派行曾到福寧府教過戲。
前圪平講班:(1936-1940)班主韓昌賀韓澤潤,導演高白俤、高承慶(硋窯人)。打鼓佬彭馬秋(白凌人),頭把琴韓彌勒。主要演員:韓昌濤、韓彤順、韓昌聲、韓澤溪、韓昌墨、韓傳鳥、韓昌成、張阿初、韓昌淨等。該班曾到周寧、寧德等地演出。
此外,還有雙溪鎮的前洋、宜洋、吳家山;壽山鄉的太保、上洋、柏山、官壽兜;嶺下鄉的開源、富竹、錦夏;屏城鄉的上大碑、坑頭、陸地、後井、後龍溪;長橋鎮的慈雲、前里坪、坂頂、後圪、過溪、官洋、上牛山、岺洋、高溪;路下鄉的後塘、路下;甘棠鄉的樓下里、前院、會溪;熙嶺鄉的前梨洋、前塘、管洋;代溪鎮的樟源、玉洋、泮地、後章、達善溪、恩洋、古院、官嶺、南山等41個村在不同時間辦過平講戲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