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戲

侗戲

侗戲是我國民間戲曲中的戲種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並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多流行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等縣的侗族村寨。侗劇是在侗族民間說唱藝術“嘎錦”(敘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礎上,接受漢族的戲曲影響而形成。

基本信息

概述

侗戲侗戲

侗戲,侗族的戲曲劇種。最早形成於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一帶,後流傳到廣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區。

形成

侗劇是在侗族民間說唱藝術“嘎錦”(敘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礎上,接受漢族的戲曲影響而形成。“嘎錦”,演員自彈自唱,夾用說白來敘述故事,內容多半為侗族的傳說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長歌。短歌為抒情民歌,長歌為敘述故事的說唱。“嘎錦”,演員自彈自唱,夾用說白來敘述故事,內容多半為侗族的傳說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長歌。短歌為抒情民歌,長歌為敘述故事的說唱。侗戲大致在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形成。

劇目

侗戲的劇目,主要有兩部分。一是描寫漢族生活的劇目,大多從漢族戲曲中進行移植;一是描寫侗族生活的劇目。後者如《吳勉》,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吳勉率領人民起義抗糧抗稅,不幸被俘,不屈而死。《秦娘美》,寫珠郎與娘美相愛,地主銀宜欲霸占娘美,謀殺珠郎,娘美設計刺殺銀宜,為愛人報了仇。《門龍》,描寫門龍離家十八年未歸,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從,直等門龍歸家,夫妻團聚。此外,還有《雪妹》、《乃桃補桃》、《金漢》、《莽子》等。清嘉慶、道光年間,由侗族民間說唱形式“嘎錦”(侗語,即敘事歌)和“擺古”結合而成。1870年左右,自貴州沿都柳江傳入廣西。最初僅有兩人坐唱,後發展為走唱。道光年間,黎平縣臘洞寨侗族秀才吳文彩和吳文彬等根據漢族唱本編成《梅良玉》、《鳳姣李旦》等侗劇腳本。之後,民間業餘戲師又先後創作了許多本民族題材的劇目,如《門龍》、《三郎五妹》、《珠郎娘美》等。很多侗寨都有業餘侗戲班,代代相傳。侗戲早期的表演頗有特色,角色到台前唱完一句後,在過門中繞∞字形回到台中靠後方端坐的“掌本”戲師面前,聽取提示的唱詞,然後再到台前演唱。丑角在台上比較活躍,有獨特的程式,不論從左右方向出場,都只能向里跳躍,叫做“跳丑角”。1949年後,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美道》、《芒遂》、《劉知遠》等,編演的現代戲有《侗家兒女》、《民族團結的花》等。其中《珠郎娘美》已攝製成影片。

曲調

侗戲的主要曲調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稱普通調,用於敘事性唱詞,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稱哭調、淚調。此外,在有些劇目中,花旦或醜還常採用侗歌、漢族民間曲調等。主奏樂器為二胡,還有牛腿琴、琵琶、月琴、低胡、揚琴等。打擊樂器有鼓、鑼、鈸、小鑔,但只在開台、催台及角色上下場時用以伴奏。 侗戲大約產生於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由黎平縣臘洞村侗族歌師吳文彩始創,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吳文彩在侗族長篇說唱敘事歌的基礎上,根據漢族說唱本《二度梅》編制出第一部侗戲《梅良玉》。之後,侗戲不斷吸取桂劇、彩調、祁陽戲、貴州花燈戲等其他戲曲劇種的營養,逐漸提高和完善,最終演變成表演有說有唱、曲調豐富、別具風格的獨立劇種。

代表劇目

侗戲侗戲
侗戲流傳的劇目較多,來源也比較廣。侗族廣為流傳的琵琶歌、民間故事和漢族故事,都是改編侗戲的素材。漢族戲曲劇目,也經常被改編和移植成侗戲。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珠朗娘美》、《劉美》、《金俊與娘瑞》等;根據漢族故事改編的劇目有:《陳世美》、《梁祝姻緣》等;歷史故事劇有:《吳勉王》、《李萬當》等;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有;《生死牌》、《十五貫》、《白毛女》等;創作的現代劇目有:《團圓》、《二十天》、《一個南瓜》、《楊娃》、《好外孫》等。這些劇目故事情節與其它劇種的劇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結構與格式卻按侗戲的特點編寫。侗戲劇本詞句生動,韻律嚴格,講究尾韻、腰韻、連環韻,一齣戲,也就是一首敘事長詩。與其它劇種比較,侗戲在這方面別具一格。

《丁郎龍女》

它是侗族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它說的是侗族窮後生丁郎砍柴回家,從牧童手中救了一條金絲鯉魚,原來被救的金絲鯉魚是東海龍王的女兒,她為報答丁郎救命之恩與丁郎結為夫妻。

三年來男耕女織,生活越來越好。這時丁郎的表妹素梅挑唆丁郎與龍女關係,說娶龍女三年還沒有後代是違背古理的報應。姑媽家的姑娘,本應嫁給舅家崽。

丁郎聽後變心,終於娶素梅做小,至此龍女受欺挨打,艱辛創立的家業也被丁郎、素梅霸占了。後來龍王得信,派蝦兵蟹將接龍女回宮。素梅因搶龍女包袱被蝦兵蟹將嚇得掉進滾滾大江。丁郎嚇得癱倒在地,眼睜睜看著人去財散。

《珠郎娘美》

傳說百年以前,在峰巒起伏的黔東南古州(今榕江)的三寶鎮上,有一對青年男女,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兩人在“行歌坐月”中產生愛情,破銅錢定下終身,但娘美的母親遵循侗族姑舅表婚的婚俗,已將娘美許配給舅家的兒子,所以他倆只得逃婚到從江的“八百貫洞”(八百戶人家的貫洞)的貫洞寨落腳,娘美被當地一個叫銀宜的財主看中,逼婚不成,買通封建款老公萬,設計在款會上(“款”是古老侗族農村中一種社會組織,“款”有大、小,小款由三五個至一二十個村寨組成,若干小款合為一大款,根據款約處理款內有關生產、婚姻、債務以及偷盜等事,以維護公共秩序。大款帶有軍事聯盟的性質。)殺害了珠郎,反誣珠郎是外面派來的奸細,並哄騙娘美說珠郎是讓下河人殺的。後來娘美知道真相,在江箭坡辨骨處引誘銀宜為珠郎埋骨,說誰能幫她把珠郎屍體埋了,就嫁給誰。在銀宜提著鋤頭挖坑時,娘美趁機將銀宜殺死,替珠郎報了仇。

代表人物

侗戲侗戲
吳文彩(1798—1845年),侗族,清嘉慶三年(1798年)生於黎平縣茅貢鄉臘洞寨。文彩少時讀過私塾,粗識漢字,家境貧寒,務農為生。文彩在青年時期即顯示出不凡的歌才,在與青年男女對歌時對答如流,他把侗族起源傳說編成“祖源歌”,把侗族的習俗禮儀、道德風尚編成“勸世歌”,把男女青年的交往編成“情歌”。其歌詞優美,情真意切,音韻和諧,四方侗族青年都尊稱文彩為歌師傅。文彩中年時,受漢族戲劇的啟發和影響開創了以侗裝扮相,用侗語介白,用二胡鑼鼓伴奏侗歌唱詞和獨特步調等表演形式的侗戲。文彩創造的侗戲,演員均由民眾自願組合,唱腔分“平板”、“哀調”和“仙腔”,表演完全民族化。他把漢族的故事《硃砂記》、《二度梅》等改編成《梅良玉》、《鳳姣李旦》等劇本,在侗鄉廣為傳唱,深受侗族民眾歡迎。侗族很快由此流傳到外地,黔湘桂交界的從江、通道、三江等處的侗寨相繼建立侗戲班子,逢年過節,村寨之間交流演出,蔚然成風,千里侗鄉亦公認文彩為“侗戲師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文彩在家去世。鄉人在文彩家鄉修建紀念碑和紀念亭,至今尚存。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文化部將侗戲列為國家的獨立劇種,文彩為侗戲鼻祖。

藝術特點

表演風格

侗戲侗戲
從表演風格來看,侗戲的表演比較樸實。基本的舞台調度便是兩人對唱時,每唱完最後一句,在音樂過門中走橫“8”字交換位置,然後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覆至一段唱詞結束。這時候如果場上有兩個以上的演員,便分組走橫“8”字。侗戲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式等方面均不與其它劇種相同,具有濃厚的侗族特點。侗戲的服飾、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礎上加以美化而成。

侗戲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語,戲師們採取生活中的有韻的語言進行加工提高,使舞台語言藝術化並與唱詞的格律協調。因此侗戲中的道白與眾不同,一般都帶點韻。

表現手法

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侗戲一般分場不分幕,劇中時空轉換頻繁,都依靠演員上下場來體現,場次分得細,一齣戲通常有幾十場。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如《珠朗娘美》、《劉美》等。在改編漢族故事的時候,劇名也做這樣的處理。如漢族戲曲《二度梅》,侗戲便改成《陳杏元》,《白兔記》則叫《劉志遠》。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唱詞韻律

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侗戲班

春節前後侗寨之間有青年互相交往,民眾互相集體作客的習慣,在這些活動中,侗戲班的演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侗族地區,多數村寨都有民眾自己組織的業餘侗戲班,(最初只有男性,後來才有姑娘參加。)侗戲班人數不定,十餘人即可組成一個戲班。侗戲班裡,有受人尊重的戲師,又有一批熱心唱侗戲並喜愛與鄰寨開展交往活動的年輕人。過去,侗族沒有文字,戲師們有的用心記的辦法,把整出甚至數出戲都記在腦子裡,然後傳教給演員,也有的利用漢字記音,把傳統的侗戲借用漢文字紀錄下來,成為侗家自己的侗戲本。有名望的戲師在農閒時還經常被請到外寨去教戲。

侗戲沒有專門班子,全由民眾自由結合,且可時合時離,純屬業餘。在演員中沒有嚴格行當,惟小丑獨特。劇中曲調分為兩種:一是“平板”或稱“普通板”、“胡琴板”;一是“哀調”或稱“哭調”。還有“仙腔”和“戲曲大歌”。

保護

2006年,侗戲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道侗族自治縣文化局為項目保護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