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秧歌

蔚縣秧歌

蔚縣秧歌:亦稱蔚州梆子,產生於舊之蔚州(即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靈丘縣一帶),流行於河北張家口地區和山西省雁北、晉北地區。早期的蔚縣秧歌是用“訓調”(民歌)演唱,以“兩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常在農村的“社火”中演出。代表劇目為《賣豆腐》、《借冠子》、《瞎子觀燈》等。

基本信息

簡介

蔚縣秧歌:亦稱蔚州梆子,產生於舊之蔚州(即河北蔚縣和山西廣靈、靈丘縣一帶),流行於河北張家口地區和山西省雁北、晉北地區,並遠及內蒙古自治區一些旗縣。蔚縣秧歌的產生年代不詳。早期的蔚縣秧歌是用“訓調”(民歌)演唱,以“兩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常在農村的“社火”中演出。代表劇目為《賣豆腐》、《借冠子》、《瞎子觀燈》等。

山西梆子流入河北,蔚州是主要通道之一,因之蔚縣秧歌深受其影響,不僅吸收了梆子的袍帶大戲,並借鑑了梆子的音樂體制。在唱腔中除保留了民歌體的“訓調”外,還產生了由梆子聲腔演變而來的各種板式。
據今存李家淺村戲樓的舞台題壁記載,清道光十九年(1839)農曆二月二十八日,蔚縣城東鄉西合營的秧歌孫慶班,曾在此演出過《回龍閣》(《回籠鴿》)、《魁花玉》(《葵花峪》)、《打瓦罐》、《迎親》、《賣肉》、《別窯》、《八卦》、《高平關》、《響馬》、《別宮》、《招親》、《下山》、《下書》、《重圓》、《三貴》、《玉杯》等戲。題壁人為西合營段祥。上列劇目中,既有蔚縣秧歌初期的劇目,如《打瓦罐》、《迎親》等,也有從梆子腔移植來的劇目,如《八卦》、《下山》等。這些劇目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還經常上演。由此可見,最遲在清道光時期,蔚縣秧歌已完成了由“兩小戲”向行當齊全的大戲轉化的過程。

詳解

蔚縣秧歌,亦稱蔚州梆子、蔚劇,它產生於蔚縣,流行於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晉北地區,並遠及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些旗縣,是深受當地民眾所喜愛的一個地方劇種。蔚縣秧歌早期是用“訓調”(民歌)演唱,以“兩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常在農村“社火”中演出。

蔚縣秧歌的劇目約二百餘出,有《回龍閣》、《打瓦罐》、《八卦》、《下山》、《賣豆腐》、《借冠子》等,且《打餅》、《捉虎》等劇目鮮見於其他劇種。山西梆子流入河北,蔚縣是主要通道之一,蔚縣秧歌深受其影響,不僅吸收了梆子的袍帶大戲,並且借鑑了梆子的音樂體制,在唱腔中產生了由梆子腔演變而來的各種板式。蔚縣秧歌的唱腔是由[頭性]、[二性]、[三性]、[介板]、[滾白]五種基本板式和[導板]、[蹲板]等輔助板式,以及附屬於某些基本板式的特殊腔兒組成。“訓調”的句式結構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樂句組成的單一樂段,同一“訓調”可演唱多段唱詞,呈分節歌形式,今存二十餘種。其前奏與間奏過門採用打擊樂或打擊樂與弦樂相結合的形式,唱腔節奏可分為慢板、中板、快板三種類型。蔚縣秧歌文場由板胡、笛、三弦等樂器組成,武場由板鼓、大提鑼、鐃鈸、小鑼等樂器組成。蔚縣秧歌中作為伴奏使用的曲牌有絲弦曲牌約二十首,嗩吶曲牌約十首,絕大部分是借用晉劇、山西北路梆子河北梆子的曲牌,具有本劇種特點的為數不多。鑼鼓點共有七十餘種,常用的約有二十餘種,由開唱鑼鼓和伴奏動作鑼鼓兩部分組成,也多是由梆子腔劇種移植而來。

蔚縣秧歌行當齊全,分紅(老生)、黑(又分大花臉、二花臉)、生(小生)、旦(又分青衣、小旦、刀馬旦、破臉旦)、醜等行。小生與旦可唱“訓調”,紅唱“訓調”較少,黑則不唱“訓調”。梆子腔類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當唱腔結構大致相同。蔚縣秧歌用蔚縣方言演唱,其演唱多用真假聲相結合的發音方法,即中低音區用真音,高音區用假音,加上曲笛、板胡、三弦等主奏樂器,在不影響鏇律的同時,均可充分發揮個人演奏技巧,奏出近似復調的即興樂曲。

歷史

鹹豐之後,蔚縣秧歌發展迅速,至清末民初,已很興盛,此時湧現了一大批深為當地民眾歡迎的藝人。如九斤子(本名吳乾)以唱工稱著,有謂其唱【大悠板】(即【頭性板】),能夜傳十里;余如陳珠子(本名田鳳寶)、小紅鞋(名李春,以蹻功見長)、跟心子(名趙枝)、徐才(藝名鷂子生,長於武技)、徐義(身段、架子功好,擅演《高平關》)、寶子(名徐永泉,唱做兼優)、王貴、王徹(笛師)、張進功(琴師)、李昆揚(藝名一捆秧)、浪破碌碡、李善等。民國以後,著名藝人有劉海珍、王世寬、王蕊、張仲等。
蔚縣秧歌早期的班社是以村為單位的季節性組織,做為“社火”的組成部分,由村“神誕社會”統一籌管,人員也只限本村村民,屬自娛式的純業餘團體。至今,蔚縣仍有一百多個此類的“社火”秧歌班。其中歷史最久的是蔚縣北水泉鎮南井頭村的秧歌班,自清道光年間建班後,一直保留至今。
隨著蔚縣秧歌的不斷發展,許多業餘班社於清末開始湧向外村鎮演出,逐漸出現了亦農亦藝的半職業戲班。這類班社稱“檔子班”、“抱股班”和“聯村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此類班社在蔚縣尚有二十多個。其中以鹿骨班(由蔚縣西部和廣靈、陽原兩縣藝人組成,善演文戲,以唱功贏人)和莊克永寧寨班(以蔚縣東部藝人為主,除擅唱文戲外,還兼能武戲)影響最著,成為蔚縣秧歌的兩大中心。清末民初,以寶子、鎖關、浪破碌碡、海珍紅、徐義等組成的“檔子班”,曾進入張家口市,在大興園演出,頗受歡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蔚縣秧歌演出了配合戒菸運動的《菸鬼顯魂》和反映蔚縣農民革命鬥爭的《聯莊會》,是為蔚縣秧歌演出現代劇目之始。
1958年8月1日,成立了專業蔚縣少年蔚劇團,使蔚縣秧歌得到新的發展,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青少年演員,出現了屈登梅等第一代女演員。1978年該團解散。1979年中共蔚縣煤礦黨委,將散失的演職員請回,於1980年成立了蔚縣煤礦劇團。此時農村的業餘劇團也恢復了演出。
蔚縣秧歌的劇目,約有二百餘出,其中有以唱“訓調”為主的秧歌劇目,也有以唱“梆子”為主的梆子戲。像《打餅》(演武大郎潘金蓮的故事)、《捉虎》(演靳德山夫婦捉虎,小丑小旦戲)等,鮮見於其他劇種。
蔚縣秧歌的樂隊,文樂有板胡、笛、三弦等,武樂有板鼓、大提鑼、鐃鈸、小鑼等。
蔚縣秧歌的行當,初期由小生小旦小丑組成,後受梆子戲影響,行當逐漸齊全。分紅(老生)、黑(又分大花臉、二花臉)、生(小生)、旦(又分青衣、小旦、刀馬旦、破臉旦)、醜等行。各行當的唱腔,小生與旦腳可唱【訓調】,紅唱【訓調】較少,黑則不唱【訓調】。【梆子腔】類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當唱腔結構大致相同。

危機

做為一個古老小劇種,目前蔚縣秧歌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困難,一是後繼乏人,老藝人紛紛離世,青年人很少有願意學習這種聲腔、程式都較為古老的藝術;二是由於當今藝術形式的多樣化,造成其演出市場萎縮,演出團體大量減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