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線戲

合陽線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是合陽縣獨有的古老地方劇種,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1957年後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戲相區別,一度曾稱為“線腔戲”。

介紹

合陽線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來報子”,有“郭禿”遺痕,因而它歷史悠久。合陽線戲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線5至7根(頭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線長約1米(名為“低線”); 七十年代後舞台更新,藝人在高空操作,“高線”出現。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提、撥、勾、挑、扭、搶、閃、搖八種技法,使偶人幾乎可以做出各種生活與舞蹈動作,神態逼真。早期舞台約15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兩側上下場。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來逡巡,莫不應節,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明末清初的戲曲家李灌,曾對合陽線戲的木偶結構、造型、唱腔進行大膽改革,並專門為其撰寫劇本。王武汗、“六六子”、黨文輝等,都是名噪一時的藝人。新銳王紅民、肖望峰等,創作了端椅子、寫奏章、閃扁擔等不少高難動作,屢獲褒獎。
線腔傳統劇目頗豐,大致分為愛情戲歷史戲公案戲三類,約500餘種,向有“十二鴛鴦”、“十二龍鳳”、“二十四卷”、“七十二圖”之說,常演《西廂記》、《謫仙樓》、《金琬釵》等膾炙人口的精彩劇目,本戲後還加演詼諧幽默的折子戲。
合陽木偶,造型古樸,唱腔激越,具三秦大地慷慨悲壯之風,至今光彩依舊。

相關連線

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