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戲

梅林戲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後,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其唱腔優美、行當齊全、表演粗獷,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個性。

歷史淵源

梅林戲梅林戲
梅林戲是從宋朝開始興起,據說泰寧狀元鄒應龍在任禮部尚書時,為豐富泰寧的民間文化,專門挑選了家鄉的一班鄉民到京都學習宮廷舞蹈和宮廷娛樂文化。返鄉後,把所學知識與當地的儺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匯,創編泰寧土戲。土戲在清朝乾隆年間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徽調的傳入使土戲得到升華。當時泰寧朱口梅林一富寡婦周氏,在其壽辰時請了徽戲,感覺徽戲發展的較為系統、全面,就籌錢聘請徽班藝人為家鄉藝人傳藝,使徽調與泰寧土戲交相輝映,內容日趨豐富,因傳藝地在梅林,便起名為梅林戲,從此土戲便為梅林戲所取代,並在那時得到迅猛發展。當時,還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噹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擔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可見當時福建泰寧人對戲劇的熱愛及梅林戲蓬勃發展的情景。

藝術特點

大腔戲粗獷古樸,唱腔結構為曲牌連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時大小嗓結合,"字多腔少,一洲百盡"。唱詞多為長短句格式,屬中洲音韻。鑼鼓是大腔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戲班一般由15人組成。舞台陳設很簡單,僅有一桌二椅,化裝用色也只有紅、黑、白三種。服飾則根據不同角色,

梅林戲梅林戲
設計出別具一格的"順套",成為大腔戲的象徵性服飾。
梅林戲的唱腔與江西贛劇、浙江婺劇有淵源關係,但始終未改變泰寧地方語言和民間小調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韻味。其唱腔皮簧撥子吹腔為主,尚有南詞北調、弦索、徽州詞、浙江調、四平調、青板、小調等;樂器分文樂、武樂。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揚琴嗩吶竹笛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小鑼大小鈸等。
梅林戲的表演亦有獨特的風格,古樸、粗獷。腳色行當比較齊全,有"五門十七行頭","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表演風格古樸粗獷,具有嚴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服裝和化裝比較樸素。表演中有類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還有"耍撩牙"、"葉火變裙"、"變臉"、"耍叉"、"挺殭屍"、"下高台"等眾多的傳統特技。

代表劇目

梅林戲梅林戲
梅林戲劇目豐富,已收集記錄的有130多個;移植古裝有44個;泰寧本縣創作古裝戲5個;移植演出現代戲有40個,本縣創作現代戲28個。經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三十多個。《紅色交通員》、《葵花向陽開》、《金雞高唱》、《陽光大道》、《紅楓崖》、《一家親》、《翠竹滿山》、《護苗》、《紅花滿園》、《貶官記》、《關公怒》、《水歡魚躍》、《山高霧重》等劇目,參加福建省市調(匯)演都獲得不同的獎項。

藝術保護

泰寧的梅林戲是中原文化與閩越古文化結合的藝術標本,

梅林戲梅林戲
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泰寧採取措施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林戲:
組建梅林戲研究隊伍,開展對老藝人嫡傳技藝的搶救工作,對梅林戲藝術價值進行調查研究,聘請戲劇名家指導,出版研究論著。
將梅林戲基礎知識編撰成教育讀本,進入國小課外課程,加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識。
結合當地旅遊特色,編排反映泰寧人文歷史、地理民俗、禮儀宗教等地域特色的大型戲,打造藝術精品。
採取劇團入股或招商引資等方式,成立旅遊文化服務公司,實現梅林戲產業化發展。

人才培養

對梅林戲老演員黎秀珍來說,梅林戲是他的“命根子”。從13歲入行,到現在年近花甲,近五十年的舞台生涯,梅林情緣已經融入了他的血脈。他在注重藝德的同時,更注重對年輕演員的培養。

梅林戲梅林戲
一方面,把有潛力的演員送到上海淮劇團、上海京劇團、江山藝校、上海戲劇學院等院校劇團培訓,讓他們拓寬視野,更新知識,共送出五批100多人次;另一方面,他採用請進來的方式,聘請了省京劇團、江西贛劇團等名家演員到梅林戲劇團來教授基本功,提高演員的素質。在劇團內,則實行傳幫帶,對潛質好的演員,做到口傳身教。
通過培訓,劇團的演藝人才成長了起來,到目前為止,梅林戲劇團出現了錢學蓮馮有才肖文龍魏緒蘭等五位國家級演員。錢學蓮是現任團長,專攻花旦刀馬旦,不僅扮相好,表演細膩到位,而且唱腔高亢,富有穿透力,完全繼承了梅林戲粗獷剛健的風格,曾在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上獲演員獎。馮有才是現任副團長,專攻花臉,扮相詼諧幽
梅林戲梅林戲
默。副團長肖文龍則繼承了梅林戲老生的慷慨激昂,目光炯炯有神,扮相粗獷大方。他們都是梅林戲劇團的頂樑柱。
2002年,劇團首次從河北吳橋招收了一批共9名國小員。這批小演員在吳橋都已學藝3年以上,基本功紮實。劇團除了課餘時間安排戲劇表演、訓練外,還將他們安置到城區中國小就讀,為他們配備了一名藝校畢業的中專生負責文化輔導和飲食起居。這批小演員的加入,為梅林戲今後的發展進行了有效的人才儲備。

市場開拓

梅林戲梅林戲
梅林戲因民俗而起,但不能只靠民俗生存。只有創新,才能使梅林戲具有更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演出市場。而創新又源自哪裡呢?黎秀珍說:“要在戲裡戲外找,把演出市場定位在基層農村。”
在戲裡找,就是從表演藝術中找出梅林戲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為此梅林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在舞台語言方面,梅林戲除保留幾齣傳統的經典曲目外,一改土官話為國語,這樣不僅掃除了語言障礙,更增加了觀眾群,拓寬了流傳地域;在表演方法上,一改古裝戲拖泥帶水的表演方式,大膽地借鑑和吸收了歌舞、話劇小品等表演手法;在劇本創作上,根據不同時期和要求,與時俱進打造精品劇目,如為做好廉政宣傳,編排了《挽救》;為宣傳抗洪救災,編排了《車站十分鐘》;為服務旅遊,編排了《上清溪》、《三壽星賀太平年》;為宣傳黨員先進性教育,編排了《張仁和》等等。這些劇目,雅俗共賞,不僅吸引了老年觀眾,也贏得了年輕人的市場。
在戲外找,就是到各地去找演出市場。當《貶官記》一炮打紅後,
梅林戲梅林戲
梅林戲劇團在省里影響巨大。但精品得走進市場,才會有經濟效益。於是梅林戲劇團採取送戲出去、請演出公司進來考察的方式,讓梅林戲劇團獲得了很大的市場。1987年,黎秀珍在省里開會,聽說閩東演出市場很好,就請當地的演出公司經紀人來泰寧考察。到蒼南演出,想不到一場演出後,劇團就得到了一個月的契約。在閩南市場,泉州演出公司當初只簽訂了五天的契約,但演出後,劇團得到了三個月的契約。就這樣,他們以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市場,也贏得了觀眾。目前,他們的演出市場已經由開始的泰寧縣周邊有限的幾個縣,拓展到足跡遍布閩浙贛粵四省的廣大農村,一年下來要演出300餘場,年收入達50餘萬元。
泰寧是著名的旅遊縣,梅林戲劇團以此為契機,在縣裡的扶持下,籌建了金湖風情演藝館,精心編排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劇目,如《梅林謠》、《看大戲》等民俗表演,適應各個層面的觀眾。劇團的演出不僅豐富了泰寧縣的旅遊文化,而且藉助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把梅林戲帶到全國各地,實現梅林戲發散性的傳播與發展。

獲得榮譽

梅林戲梅林戲
1992年,它被選拔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新編戲目《貶官記》獲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演員黎秀珍獲優秀表演獎;1996年《關公怒》獲省第20屆戲劇會演劇目獎、導演獎、編劇獎;2002年《求騙記》獲省第22屆戲劇會演劇目獎、導演獎、編劇獎、音樂設計獎。2004年小戲《冤家》獲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銀獎。2005年為配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而編排的新編現代梅林戲《張仁和》贏得了民眾的好評。2003年劇團也因此榮獲“全國首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活動先進劇團”榮譽稱號。由此,梅林戲由山村的小戲場,走向了全國的大舞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