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國語

國語,即標準漢語。國語是中國不同民族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主要通行於中國大陸長江以北地區,長江以南則一般不說國語,因為各地都有漢語方言,不依賴於國語”。其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通行廣東話,中國台灣地區在官方場合也使用國語,但是口音與大陸的國語略有差別。國語英文"Mandarin"來自葡萄牙語。現今國語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官方用語,也是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使用國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國語是"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國語在中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謂:大陸官方(包括港澳):國語;台灣官方:國語;海外華人:華語;學術界:現代通用漢語。

基本信息

簡介

漢語國語,既中國的現代標準語言,又稱華語,國語等,指通行於中國各地及海外華人的共同語言。為現代漢語中各地通用的書面語和交際口語。國語容現代漢語的北方漢語語法和北京話語音為一身,並成為現代漢語的官方語和教學,媒體等的通用語言。漢語國語是新加坡共和國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國語和規範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非官方語言)的法定地位。

歷史沿革

據記載當時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們都已經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愿。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孔子在魯國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秦朝具體用什麼語言無法考證。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為南朝沿襲。

最早能夠找到的官方推廣共同語政策在隋代。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之下,漢族習俗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心想恢復漢族禮樂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復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包括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

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事實上,根據中古音韻所擬的唐詩讀音,便與今日的粵語極為相近,指粵語為唐代正音並不為過。
——參見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之附錄《唐詩擬音舉例》,中華書局,1956。

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

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元代盛行雜劇和散曲,這是兩種接近口頭語言的新的文學形式。
著名的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都是大都人,他們的作品《竇娥冤》、《漢宮秋》、《西廂記》等反映出當時大都話的面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根據元雜劇的用韻編寫的,書中歸納的語音(聲母、韻母、聲調)系統已經相當接近今天的北京話,因此,大都話成為近代國語開始形成的最原始基礎。

明朝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準音,並深遠地影響到直至今天的中國語言形態。加之六朝以來漢人文化上的優越意識,清代中葉之前歷朝的中國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官話為標準。明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後,南京話又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有明一朝,始終以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北京官話通行範圍小,地位較低。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話仍然是清代官場和知識分子階層的主流官話。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北京官話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時候,北京官話的影響逐漸超過南京官話,最終在北洋政府時期以北京話為基礎確立國語。作為漢語官方標準語的南京官話在民國時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中國深受刺激。19世紀末中國的文化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國語這個名詞得到傳播。1909年清政府把官話稱為國語。1911年清朝學部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案》,以京音為準的官話為國語,取代原來明代官話《洪武正韻》的地位,並加大力度推廣。

民國

辛亥革命之後,國語這個詞得到當時北洋政府的承認,成為民族共同語的稱呼。但是,清王朝的覆滅使北京官話的標準音地位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因此,民國初期出現兩場關於國語的爭論。
1912年12月由蔡元培任總長的教育部成立讀音統一會籌備處,由吳敬恆(稚暉)任主任,並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8條。規定讀音統一會的職責是為審定每一個字的標準讀音,稱為“國音”。每個字的音素定下來之後,還要制定相應的字母來代表每一個音素。
1913年,新建立的民國政府制定的老國音雖以北京音為主,但為了兼顧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話的特徵,如有入聲等。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平翹、前後鼻、尖團區分、部分音調按照北京話,而部分韻母、入聲音調按照南京話,成為一個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複合國語。
1918年(民國7年)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為原則,包括保持入聲特徵,主要由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混合提取創造。南京大學(前身為國立東南大學與南京高師)教授張士一發表《國語統一問題》,其主張以北京話作為國語標準基礎的意見得到當時多數人支持。
當時來自北方直隸省的著名語言學家王照(“官話合聲字母”的發明人)對於會員構成非常不滿,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來自無錫的就有5人。經過激烈爭論,最後決定會議實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個會員一票。當時對於一省一票制度爭論也很激烈,來自江蘇的汪榮寶聲稱,“若每省一表決權,從此中國古書都廢了。”王照反問:“此語做何解釋?”汪不語,王照接著質問:“是否蘇浙以外更無讀書人?”北方會員堅決要求每省一票,威脅說如果通不過就自行解散退出會議。最後在教育部代部長董鴻煒推動下,終於通過了一省一票制度。這個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讀會議結果的關鍵。該會從清代李光地的《音韻闡微》中選出一批比較常用的漢字,對每個字都用每省一個表決權、多數票決定的辦法,在1913年審定了6500多個漢字的讀音,又對”俚俗通行”的漢字和化學新字、度量衡譯音字等600多個,同樣審定了讀音。這樣審定的漢字讀音用當時新制定的注音字母注音,稱為“國音”。
國音統一會議終於在5月22日閉幕,由於會議期間爭吵激烈,會議的議長吳敬恆在4月22日辭職,接任的王照也在5月7日後請了病假,臨時由直隸的王璞主持會議。當時對於濁音和入聲尤為激烈,江蘇代表汪榮寶誇張地說:“南人若無濁音及入聲,便過不得日子。”同樣是江蘇的代表、會議議長吳敬恆也語出驚人:“濁音字甚雄壯,乃中國之元氣。德文濁音字多,故其國強;我國官話不用濁音,故弱”。會議過程中,對有爭議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則的多數票決定“國音”。整體來說,最後的結果還是以北京官語音為“基礎”,同時吸收其它方言的語音特點(主要參考南京語音),如區分尖團音和保留入聲。這次會議審定的漢字讀音被後人稱之為“老國音”。並從1918年開始推行。
1918年錢玄同發表《中國今後的文字問題》,號召“廢孔學不可不廢漢文”,提出以國語羅馬字代替漢字的主張。1923年,錢玄同在《國語月刊》第一卷《漢字改革專號》上發表〈漢字革命〉長文:“我敢大膽宣言:漢字不革命,則教育決不能普及,國語決不能統一,國語的文學決不能發展,全世界的人們公有的新道理、新學問、新知識決不能很便利、很自由地用國語寫出。何以故?因漢字難識、難記、難寫故;因僵死的漢字不足以表示活潑潑的國語故;因漢字不是表示語音的利器故;因有漢字作梗,則新學、新理的原字難以輸入於國語故”。緊隨其後,一大批留過洋的知識分子,諸如蔡元培、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周辨明、許錫五等人,紛紛發表漢字拉丁化的文章,提出羅馬字拼音的方案,掀起了“國語羅馬字運動”的浪潮。所謂國語羅馬字,就是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漢語的聲、韻、調。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國音”的比較複雜的語音成分就成了它的最大障礙。因此,主張國語羅馬字的學者,要求統一漢字語音,以北京音為標準,修改國音,去掉“老國音”的尖音和入聲等語音成分。
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為“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支持國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兩派。國音是主要“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京音是“純以北京話為標準”。兩派爭吵非常厲害。於是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布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回響,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1920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馬裕藻、周作人、劉復、錢玄同、胡適等人提出的議案《國語統一進行方法》,其中第三項為“統一國語既然要從國小校入手,就應該把國小校所用的各種課本看作傳布國語的大本營,其中國文一項尤為重要”。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和江蘇全省師範附屬國小聯合會相繼做出了定北平語音為標準音的決議,最後由“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將國音確立了“以北平讀法為標準音”,即“新國音”,並開始在全國學校推廣。1921年,中華國音留聲機片及國語留聲機片先後發行,確定了國音聲調。中華國音留聲機片由王璞在上海發音,陰陽上去依北京聲調,入聲短而不促,仿自北京讀書音。國語留聲機片是趙元任在美國發音,上海商務印書館製作發行,陰陽上去依北京聲調,入聲則為標準南京音。
胡適在教育部第三屆國語講習班、南開學校、南開大學、教育部第四屆國語講習所講授《國語文學史》。1927年4月北京文化學社以南開油印本講義作底本出版《國語文學史》。胡適說“我以為中國將來應該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單音太多,決不能變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需先用白話文字來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後把白話的文字變成拼音的文字”。胡適1918年寫《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將文學革命的目標歸結到“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十個大字,又加以解釋曰:“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國語。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發達。”“真正有功效有勢力的國語教科書便是國語的文學,便是國語的小說詩文劇本。…中國將來的新文學用的國語,就是將來的標準國語。這就是說:我們下手的方法,只有用全力用白話創造文學。白話文學的真美被社會公認之時,標準化的國語自然成立了。”《教育部令第八號》通令國小讀本“宜取普通語體文,避用土語,並注重語法之程式。”北京大學國文系以胡適、周作人、余平伯的散文以及徐志摩的詩歌為教材,極大的推動了新文學運動。到了“五四”運動以後,文學革命和國語運動的髙潮掀起,北京教育部也竭力提倡國語,白話語體徹底占領了國小教育的陣地。
1924年北京臨時政府成立,章士釗任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反對國語運動和新文學,與以南京東南大學為中心的學衡派形成夾擊國語運動與新文學運動的聲勢。錢玄同的學生魏建功在《國語周刊》上發表《打倒國語運動的攔路虎》一文。
1928年錢玄同提出“請組織《國音字典》增修委員會案”。7月12日,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成立“國音字典增修委員會”,王璞、趙元任、錢玄同、黎錦熙、汪怡、白鎮瀛等六人為起草委員,逐字審改《國音字典》,正式採用北平地方音編成《國音常用字彙》取代《國音字典》。後來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國音就被修改為京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纂的《國音常用字彙》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彙》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即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並非必字字尊其土音”。1935年,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改組為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進行國語的全面普及和推廣教育工作。1932年之後的國語廣播,都採取了以《國音常用字彙》為標準的形式。1937年,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辭典《國語辭典》由黎錦熙、錢玄同主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出版。

新中國

1949年主持教材工作的葉聖陶力主將國小“國語”科改稱“語文”。
1950年《國小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規定:“所謂語文,應是以北京音係為標準的國語和照國語寫出的語體文。”“講解用的語言,仍用以北京音係為標準的國語,不用方言土語。”《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草案(初稿)》和《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草案)》再次強調:“教給兒童的語言必須是規範化的漢民族的共同語言。這種語言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國語。推廣國語是國小語文科的一項重要任務。”“第一是詞的聲音。這首先要求依照國語的語音進行教學;在方言區域須特別注意正音工作。”
在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國語”,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國語、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的社論,文中提到:“新中國的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國語”。
1955年11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向全軍發出了《關於在軍隊中推行漢字簡化、推廣國語和實現語言規範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發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和各級師範學校大力推廣國語的指示》。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國語的指示,並補充了對國語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定義從語音、辭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國語的標準。“國語”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套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國語標準音的主要採集地。“國語”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義。
1982年,呂叔湘在人民日報上呼籲推廣國語,提出“所有學校都應該是推廣國語的陣地”、“中學是推廣國語的重點”。
1990年國家語委明確以廣東、福建兩省和上海市作為南方方言區推廣國語的重點地區。
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畫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國語”。1991年派出專門的調查組深入廣東、福建的一些地區做了較為深入的調查研究,就兩省推廣國語的工作提出建議。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施行,確立了國語“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國語和規範漢字。”“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國語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2014年9月21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河北省政府共同舉辦的全國推廣國語宣傳周重點活動在河北省灤平縣舉行。
2014年是國務院確定全國推廣國語宣傳周17周年。李衛紅說:“17年來,國民語言文字套用能力顯著增強,目前全國有70%以上的人口具備國語套用能力,95%以上的識字人口使用規範漢字,中華民族幾千年書同字、語同音的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國語是以北京話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與會專家認為,推廣國語不是要人為地消滅方言,而是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閡,以利於社會交際。

灤平采音

特徵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國語標準音的主要採集地(一些語詞當地極少使用則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當時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派出的語言專家,他們在為制定中國通用語言規範進行取音考察,在灤平的金溝屯鎮、巴克什營鎮、火斗山鄉三地進行了語音採集。作為全國規範,國語需要音節口型順暢,聲調簡明,易於分辨,甚至要求語速適中,氣流連貫,韻味充足,
適於廣播、演講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適合作為推向全國的公共用語。從後來國語的規範來看,灤平日常的語言非常符合這些標準。灤平話音準分明,字正腔圓,語調比當時的北京話要“硬”一些,顯得直接、清晰、明確,尤其是沒有北京胡同音那種兒化、省字、尾音等發音習慣,易於學習推廣。1955年10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召開,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定為“國語”。

史源

2016年10月23日《國語最標準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這個小縣城》報導:回答一個謎題,北京專家進村採集語音為什麼選擇灤平縣?地理上並不屬於中心的灤平,為什麼人人能說一口標準的國語?
600多年形成標準音
200多年的歷史斷層,“洗”掉了灤平原先的方言;滿清旗民在灤平開田建莊,又讓灤平成為北京官話的推廣區。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作出了一個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決策:遷都北京。固守長城,在長城外很大範圍形成軍事隔離區,實際上也是一片無人區,而灤平就處在這個無人區的最南邊。
清朝,包括皇家內務府直管的皇莊、王府直管的王莊和八旗各級官兵所有的旗莊,紛紛建立“口外莊田”。
“口外建莊”的過程,恰好與北京官話的普及同步。這一過程也需要追本溯源。早在明朝,官方語言為南京官話,以金陵雅言為標準音,以《洪武正韻》為規範。永樂年間遷都北京,移入數十萬人口,隨之而來的南京官話又成為當時北京官話語音的基礎。——滿清入主北京以後,朝廷積極學習漢文化特別是語言文化。滿族人學說的北京話,逐步成為清代推廣的新的北京官話。這個時期,恰好是滿清旗民在灤平開田建莊的高峰時期。
王國平認為,莊田與京城交往密切,受當時北京官話影響較大。灤平既然像是空白磁帶,大量來源多樣的移民沒有強勢方言,通用的就是清朝推廣的北京官話,可以說在清朝時灤平就是北京官話推廣的先行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灤平話,受北京官話影響很深,演變中也具備了自己的特點,比如直接、清晰、明確。也許這些恰好符合推廣的標準吧。”從清末到民國,再經過新文化運動,影響廣泛的北京官話最終成為新中國國語的前身。

名稱

學術界:現代標準漢語

英語:Mandarin/Putonghua

mandarin的來歷

引自:利瑪竇《中國傳教史》譯本的幾個問題

利瑪竇《中國傳教史》(此為台北譯本的書名,北京譯本名為《利瑪竇中國札記》)

國語被英語翻譯為“mandarin”,並非“滿大人”的諧音。早在明朝,最早和中國官方打交道的歐洲人--葡萄牙人就已用此詞來指稱中國官員。至於後來歐洲各國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來指稱明朝官員甚至清朝官員,以及中國官話、國語等,應是在前引利瑪竇的《全集》之文的影響下才普遍流行的。注意:國語是在明清才被英語翻譯為“mandarin”的。

西方人所用的名稱mandarino,是從葡萄牙文之動詞mandar來的,意思是“指揮、管理。”《札記》則說:“所有的軍職或文職大臣都稱官府(Quonfu),意思是司令官或主管,雖然他們的尊稱或非官方稱呼是老爺(Lau-ye或Lau-sie),意思是指主人或父親。”

葡萄牙人稱中國官員為Mandarin,是由Mandando或Mando Mandare而來,即指揮或命令,現在歐洲都知道中國官吏的這個頭銜。由此可知,英文的Mandarin及義大利文的mandarino來源於葡文的mandarim,而mandarim則由葡文mandar(命令)、mando(權力、命令、軍權、 裁決)等派生出來的。

現存最古的澳門平面圖(約繪於1615~1622)已標有葡文“mandarim”一詞,可見明朝萬曆年間葡萄牙人已將中國的官員稱為“mandarim”,但在1749年的澳門平面圖中則把前山寨用兩種文字分別標作“LaCaseBlanche Maison Du Mandarin”、“t Witte Hof , Huizdes Mandaryn”。這說明mandrin及mandaryn等為mandarim的轉寫。

歷史沿革國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辭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國語的標準,那么這些標準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並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國語並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仍有許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和(he)”說成“han”,把“蝴蝶(hudie)”說成“hudiěr”,把“告訴(gaosu)”說成“gaosong”,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區的人難以接受。另外,北京話里還有異讀音現象,例如“侵略”一詞,有人念“qīn lue”、也有人念成 “qǐnlue”;“附近”一詞,有人念“fujin”,也有人念成“fǔjin”,這也給國語的推廣帶來許多麻煩。從1956年開始,國家對北京土話的字音進行了多次審訂,制定了國語的標準讀音。因此,國語的語音標準,當前應該以1985年公布的《國語異讀詞審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規範。

就辭彙標準來看,國語“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指的是以廣大北京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北京話詞語中也有許多契丹各地的土語,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說成“晚半晌”,把“斥責”說成“呲兒”,把“吝嗇”說成“摳門兒”;北京不少地區將“玉米”稱為“苞米”,將“肥皂”稱為“胰子”,將“饅頭”稱為“饃饃”。所以,不能把所有北京話的辭彙都作為國語的辭彙,要有一個選擇。有的非北京話地區的外來辭彙有特殊的意義和表達力,北京話里沒有相應的同義詞,這樣的詞語可以吸收到國語辭彙中來。例如“搞”、“垃圾”、“尷尬”、“噱頭”等詞已經在書面語中經常出現,早已加入了國語辭彙行列。國語所選擇的辭彙,一般都是流行較廣而且早就用於書面上的詞語。近年來,國家語委正在組織人力編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將對國語辭彙進一步作出規範。

國語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國語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漢語自古以來有方言同時也有共同語言。根據歷史記載,春秋時期孔夫子時代管共同語叫雅言。雅言以洛陽雅言為標準。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來自當時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學生都講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講課的時候怎么能夠讓來自各地的學生都聽得明白呢?因為當時有共同語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講學的時候用雅言,這樣交際沒有什麼障礙。

在漢代,共同語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把共同語叫做通語。各地講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語進行交際。從秦漢開始,黃河沿岸的中原人陸續向南方遷移,把河洛古語帶到南方。

晉代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權都按照其首都的語言為標準。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陽話為標準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話為標準音。洛陽話和晉代前的漢語已經有很大差別,是北方遊牧民族學習漢語的產物,而建康話是南遷的晉王室的語言和當地語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吳語的源流。漢族知識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話為正統。

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編著《切韻》,音係為參考洛陽話和建康話為主。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另外,隋唐時代,江南經濟躍居全國前列,又是南朝時代的文化中心,因此吳語仍然有一定流行度。金陵話、蘇州話和揚州話都是當時吳語的代表。隋煬帝曾經在揚州學習過吳語。

元代以首都大都話為基礎,制定《中原音韻》,作為標準音。並且廢除《廣韻》的標準音地位。這樣,中國北方的方言有朝著大都話靠攏的趨勢。有專家也表示,元代的標準音是蒙古式漢語,丟失了很多傳統漢語的特徵。明代以後,朱元璋將南京話為基礎的《洪武正韻》作為標準音,南京話也是南方官話的代表。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設正音館,制定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官話”作為標準音。而當時的北京話是在元大都舊北平話的基礎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話融合後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滿語的影響。此外,在民間,由於南京和揚州在近代成為北方話地區,因此南方的吳語開始以蘇州話為主要代表,以繼承南朝的南方雅言,並且以當地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中國通行的語言之一。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說:“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之而雅,俗者,則隨而俗之。”吳音最流行的時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說蘇白為榮。當時越劇、崑曲、評彈都以吳語文讀為基礎。另外,明清時期,粵語也因為經濟發展逐漸流行,粵語實際上是唐宋北方移民影響當地語言形成的,也是公認比較接近宋朝標準音《廣韻》的方言之一。

到了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日本人把日本語的民族共同語叫做國語。國語這個詞本來是中國古代一本書的名字,日本人把國語當做民族共同語的名稱。19世紀末中國的文化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國語這個名詞得到傳播。 辛亥革命之後,為了發展中國的經濟、文化,在中國也開始推廣國語。國語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得到當時政府的承認,成為民族共同語的一個正式稱呼。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之為“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支持國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兩派。國音是主要“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京音是“純以北京話為標準”。兩派爭吵非常厲害。於是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布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為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回響,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為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後來,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國音就被修改為京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纂的《國音常用字彙》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彙》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即“”所謂以現代的確北平音標準音者,系指‘現代的北平音系’而言,“並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近代的“國語”一詞,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也曾提出“國語”的說法,並與茅盾就國語的實際所指展開爭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

1949年新中國建立,中國走上完全新的階段,為了發展新中國的文化教育,推廣民族共同語是非常必要的,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閡。在上世紀50年代,我們要推廣民族共同語,歷史上曾經有好幾個不同的名稱,我們叫什麼呢?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語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國時期的國語實際是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不是其他少數民族的共同語。為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採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為把漢語凌駕於國內其他民族之上。經過研究最後決定叫國語。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廣國語的指示》中,對國語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國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國語”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套用。國語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聖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範,並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國語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為準。

音系

語音特點

國語國語

漢語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較,國語音系比較簡單,它的聲母、韻母、聲調,一般來說,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較容易掌握。

國語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後擦音r、鼻音n,m 、邊音l 外,無濁音。韻母多複元音,鼻韻母有前後之分。另外,國語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音節尾唯閉塞音p,t,k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團合流(不分尖團),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和兒化韻。

與印歐語系相比,國語語音有鮮明的特點: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國語中,一個音節最多只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元音占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元音(最多三個),如huai(壞),但國語音節中沒有複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後,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元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於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於音樂性。國語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聽起來就像音樂一樣動聽。

語音體系

能夠區分意義的音素叫音位。例如:“布bu”和“鋪pu”,“變bian”和“騙pian”,“標biāo”和“飄piāo”就是靠b、p兩個音素來區分的,b、p就是音位。

人類能發出的音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說是無限的,但某種語言或方言選擇一定的聲音來區別意義是有限的。在某種語言或方言裡,這些能區分意義的音素互相對立,互相區別,而又互相聯繫,互相制約,構成某種語言或方言的語音系統,簡稱音系。

從聲韻調系統來看,國語有聲母21個,韻母39個,聲調4類。

聲母:下面所列的22個輔音,除ng不作聲母外,其餘21個都作聲母。

輔音音素:

破音 b p d t g k

破擦音 z c zh ch j q

擦音 f s sh r x h

鼻音m n ng

邊音l

韻母:39個韻母按它們的結構分為單韻母、複韻母、鼻韻母。

單韻母10個,上列10個元音都作單韻母。

國語國語

舌面元音: 前元音 i衣 u 迂 e

央元音 a啊

後元音o喔 e婀 u烏

舌尖元音: 舌尖前 -i(zi資 ci疵 si韻母)

舌尖後 -i(zhi知 chi吃 shi詩 ri日的韻母)

捲舌元音: er兒

這10個元音在構成音節時有選擇性。舌尖前元音-i只跟z c s拼合構成音節,舌尖後元音-i和zh ch sh r拼合構成音節。e、er能自成音節、不直接跟輔音相拼。其他元音既能跟輔音相拼,也能自成音節。

輔音音素中的m、n、ng三個鼻音,在某些方言裡可以獨立成音節。比如,有些地方稱“媽媽”為“m ma”。稱“你”為“n”,稱“五”為“ng”。國語中有嘆詞“喑欠 hm”、“哼hng”等純輔音音節。這是個別的現象。

複元音和聲調複韻母13個,由兩個或三個元音複合而成。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ue

iao iou uai uei

鼻韻母16個,由元音和鼻輔音n或ng複合而成。有: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l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uan un

聲調4類

1.陰平念高平調(調值55)。如:飛媽書家音乒;

2.陽平念高升調(調值35)。如:池河神床笛重;

3.上聲念低降升曲折調(調值214)(但在句中多讀半上聲21,兩上聲字連讀時,前字一般變為陽平)。如:馬把始可果表;

4.去聲念高降調(調值51)。如:電滅醉亞進貢。

音素系統和聲韻調系統,都可以用來說明漢語的語音結構。這兩套系統可以結合,但不能混淆。比如:聲母是由輔音充當的,但輔音不等於聲母,因為輔音除作聲母外,還可以作韻母的一部分--韻尾。韻母雖然主要是由元音充當的,但韻母不等於元音,因為韻母裡面還有輔音。

容易混淆的發音:

f與h

部分方言區的發音中f、h有些混淆。比如“戶(hù)”發成了“富(fù)”、“黃(huáng)”發成了“房(fáng)”。糾正的方法,一是採用“記字法”,二是分清楚、發準確的“f”和“h”兩個音,其實這兩個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是有較明顯的區別的。

n與l

如四川方言區分不清國語n與l的區別,例如“男(nán)”和“蘭(lán)”與“女(nǚ)”與“侶(lǚ)”。要克服這個毛病,可採用“記字法”,即從字典或相關教科書上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字音,利用代表字類推,從而掌握其它字的發音。如以“尼(ní)”為代表字類推,凡是帶有“尼”聲旁的字如“妮、泥、昵”都發“ni”的音,只是聲調不同而已。總的來說,“n”聲母的字比“l”聲母的字少,只需記住n聲母的常用字,其餘的就發l了。如:

那、乃、奈、南、腦、撓、內、尼、倪、你、鳥、念、捏、聶、孽、寧、紐、農、奴、諾、懦、虐

以上這些代表字都發n聲母。

zh ch sh與z c s

南方部分方言區的方言發音中沒有zh、ch、sh的音,所以大凡碰到zh、ch、sh的音都統統發成了z、c、s的音,如“吃(chī)”的音發成了“疵(cī)”的音,“照(zhào)”發成了“皂(zào)。”可採用“記字法”來克服這個毛病。

關於“推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法律上的地位也一律平等,因此各民族的語言文化都是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的瑰寶,但是由於不同語言在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不利於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溝通交流,因此存在”區域文化島“的現象,這些”區域文化島“保留了不同地區的先進文化和民間智慧的精華,但是由於語言障礙無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補,因此,需要有一種共同語來消除”區域文化島“,將中國廣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來。不過推廣一門語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宜操之過急,要恰當處理好地方語言的發展和國語推廣之間的協調性。推廣國語的目標不是要消滅地方語言,而是要消除溝通障礙,但是在推廣當中的確出現了消滅方言的現象(例如南寧的平話與白話),所以在推廣的時候要把握好力度,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因為語言多樣性一直是中華文明的寶貴文化積澱之一,就和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樣性一樣,因為多樣性,這個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因為多樣性,生物圈才能維持平衡,保證物質流動和能量傳遞能夠正常的進展下去。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語言多樣性,才彰顯了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和源遠流長歷史積澱,因為多樣性,才不會所有的人都用一種同樣的思維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

國語宣傳周

第一屆
時間1998年9月13日至19日
主題“推廣國語,推進語言文字規範化”。
第二屆
時間1999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題“推廣國語,迎接新世紀”。
第三屆
時間2000年9月10日至16日
主題“推廣國語,邁向新世紀”。
第四屆
時間2001年9月9日至15日
主題“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國語,促進語言文字規範化。”
第五屆
時間2002年9月15日至21日
主題“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國語,促進語言文字規範化,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
第六屆
時間2003年9月14日至20日
主題“大力推廣國語,齊心協力奔小康。”
宣傳口號
1.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
2.國家推廣國語,推行規範漢字。
3.推廣國語,增強民族凝聚力。
4.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國語。
5.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6.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7.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8.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國語。
9.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0.說國語,從我做起。
11.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2.守法,從說話、寫字做起。
第七屆
時間2004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題“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宣傳口號
1、推廣國語,推行規範漢字。
2、積極貫徹落實《山東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3、將推廣國語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4、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應當參加國語水平測試。
5、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國語。
6、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7、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8、國語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9、青少年要做推廣國語的積極分子。
10、說國語,從我做起。
11、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2、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第八屆
時間:2005年9月11日至17日
主題:“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4)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國語:神州音,華夏情
(6)普及國語,四海是一家
(7)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8)積極普及國語,齊心協力奔小康
(9)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推廣國語,公務員要帶頭
(11)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國語的榜樣
(12)國語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3)我是中國娃,愛說國語
(14)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15)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6)溝通----從國語開始
(17)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8)說國語,從我做起
(19)說好國語,朋友遍天下
(20)國語,使你我靠得更近
(21)國語--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2)國語----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3)國語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24)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國語融匯東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6)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第九屆
時間2006年9月10日至16日
宣傳主題:“國語——五十年推廣,新世紀普及”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4)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國語:神州音,華夏情
(6)普及國語,四海是一家
(7)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8)積極普及國語,齊心協力奔小康
(9)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推廣國語,公務員要帶頭
(11)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國語的榜樣
(12)國語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3)我是中國娃,愛說國語
(14)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15)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6)溝通——從國語開始
(17)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8)說國語:從我做起
(19)說好國語,朋友遍天下
(20)國語,使你我靠得更近
(21)國語——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2)國語——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3)國語同青年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24)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國語融匯東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6)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27)國語——五十年推廣,新世紀普及。
第十屆
時間2007年9月9日至15日
主題: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4.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國語:神州音,華夏情。
6.普及國語,四海是一家。
7.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8.積極普及國語,齊心協力奔小康。
9.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同一片藍天,同一種語言——請說國語。
11.五十六個民族,通行一種話——國語。
12.消除語言障礙,架起溝通橋樑——請講國語。
13.推廣國語,公務員要帶頭。
14.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國語的榜樣
15.國語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6.我是中國娃,愛說國語。
17.從小講好國語,爭做合格好公民。
18.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19.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20.溝通----從國語開始。
21.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22.說國語,從我做起。
23.說好國語,朋友遍天下。
24.國語--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5.國語----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6.國語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27.國語融匯東西南北情,文明語溫暖男女老少心。
28.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9.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30.請您與孩子一起說國語。
31.國語——你我共同的語言。
32.國語——您的“有聲名片”。
33.國語,讓我們走得更近。
34.說國語,享受交流的快樂。
35.說國語,讓我們更加自信。
第十一屆
時間:2008年9月14日至19日
主題: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營造共有精神家園
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4、四海同音,萬眾一心
5、國語:神州音,華夏情
6、普及國語,四海是一家
7、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8、)積極普及國語,齊心協力奔小康
9、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10、推廣國語,公務員要帶頭
11、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國語的榜樣
12、國語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3、我是中國娃,愛說國語
14、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15、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6、溝通——從國語開始
17、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8、說國語,從我做起
19、說好國語,朋友遍天下
20、國語,使你我靠得更近(21)國語——時代的需求,時尚的追求
21、國語——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
22、國語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23、文明語深入男女老少心,國語融匯東西南北情
24、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5、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26、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營造共有精神家園
第十二屆
時間:2009年
第十二屆推普宣傳周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國家推廣國語,推行規範漢字。
(3)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國語。
(4)珍愛母語,共同行動。
(5)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
(6)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7)大力推廣國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8)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9)推廣普及國語,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10)面向現代化,推廣國語。
(11)國語是校園語言。
(12)國語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13)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14)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5)規範語言,溝通心靈,和諧發展。
(16)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和諧樂融融。
(17)規範語言文字,提高文化素質。
(18)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構建和諧語言生活。
第十三屆
時間:2010年9月12日-18日
主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國語。
2.國家推廣國語,推行規範漢字。
3.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國語。
4.推廣國語工作方針是“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5.樹立語言規範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6.大力推廣國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7.愛國旗,唱國歌,說國語。
8.推廣普及國語,為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9.說國語,寫規範字,做文明人,揚愛國情。
10.說國語,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
11.愛國,首先要熱愛祖國語言文字。
12.國語同青春攜手,文明語和時尚並肩。
13.我是中國娃,愛說國語。
14.從小講好國語,爭做合格好公民。
15.學好國語,溝通更融洽。
16.國語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17.說好國語,方便你我他。
18.推廣國語,公務員要帶頭。
19.新聞媒體要成為推廣國語的榜樣。
20.國語: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21.說國語,迎四方賓客;用文明語,送一片真情。
22.溝通——從國語開始。
23.國語融匯東西南北情,文明語溫暖男女老少心。
24.說國語,從我做起。
25.說好國語,朋友遍天下。
26.心相印,語相通,共奔小康樂融融。
27.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2010年“推普周”宣傳主題)
28.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10周年。“國語”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國語”,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總結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國語、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國語。”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國語的指示,把國語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個定義從語音、辭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國語的標準,使得國語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其中,“國語”三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