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戲

花朝戲

花朝戲源於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於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明清以來,紫金縣“神朝”樂舞深受鄉民喜愛。後來神朝藝人為了取悅觀眾,常在儀式後以小曲演唱軼聞趣事。這種表演諧趣花俏,同虔誠肅穆的神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人們更為喜愛,稱之為“花朝”。清末民初,藝人葉春林組織定長春班專門演出花朝,逐漸形成花朝戲。此時紫金縣還有粵劇、採茶戲和漢調木偶戲演出,花朝戲藝人借鑑吸收這些劇種的劇目、曲牌小調和表演技藝,增強了花朝戲的藝術表現力。花朝戲最盛時,紫金縣有19個戲班,百餘名藝人,有名的戲班如定長春、紫華春、慶祥春、定華喜等,演出遍及粵東十多個客家方言縣份。

基本介紹

花朝戲是紫金山區土生土長的民間戲曲,以客家方言進行演唱。其鮮明特點是民間音樂語言和民間文學語言的有

花朝戲花朝戲
機結合。唱腔樸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詞和道白常運用詼諧、雋永的雙關語和歇後語,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表演載歌載舞,氣氛熱烈,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花朝戲表演程式源於勞動生產,從生活中提煉出上山、下坡、涉水、過橋、碾米、推磨、紡棉、織麻、採花、摘果、挑擔、洗衣等一整套優美輕快的、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程式。其表演手法以及台步、身段都區別於其他劇種。如比較固定的礱心腳、丁點步、穿心手和扇花、滾巾、圓手、採花、轉步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動作純樸、粗獷。

花朝戲與花鼓戲山歌劇採茶戲均屬姐妹劇種,同是以演出民間小戲見長。儘管表演和音樂唱腔各有特色,但演出劇目常有交流,互相借鑑。花鼓戲《打銅鑼》《補鍋》 ,採茶戲《小保管上任》等劇目被移植為花朝戲,用花朝音樂和技巧來表現,亦收到很好的效果。

花朝戲臉譜也有特色。根據客家人的穿戴和風俗習慣,在化裝上別有一格,如旦行臉譜一般為線眉鳳眼,膚色頗深潤,頭戴花帕或涼帽;醜行臉譜雖然多種多樣,但大多為白鼻樑加個“半”字,頭戴寬大的加篤帽;腰系長圍巾。

詳細介紹

花朝戲花朝戲
花朝戲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上百個傳統劇目,代表劇目有《秋麗採花》《賣雜貨》《三官進房》《過渡》等。其曲白淺顯易懂,常用俚語、歇後語、雙關語。唱腔音樂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間小調組成,有時也採用客家山歌。腳色行當一般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種,有扇花、手帕花、礱勾腳、穿心手等特色技藝頗有特色,表演載歌載舞,質樸清新。
中國成立後,作為專業表演團體,紫金縣花朝戲劇團整理演出了一些傳統劇目,創作演出了《蘇丹》《紫雲英》《紅石嶺》等現代戲,移植改編了《劉三姐》
花朝戲花朝戲
《巧姻緣》等劇目。花朝戲的表演藝術有了很大提高,原來的腳色行當分工更趨細緻,同時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水袖、身段等表演技藝。唱腔音樂在運用曲牌連綴形式的同時,也運用板式變化的方式。鄧觀雲劉恩芳陳業興陳淑君等觀眾喜愛的演員活躍於舞台之上,花朝戲不斷在紫金山區和鄰近的中、小城市演出,造成一定的影響。
花朝戲的傳統劇目題材多取自民間傳說,大都宣揚懲惡揚善、忠貞愛國、婚姻自由等積極主題。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觀念在花朝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戲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目前,雖然花朝戲專業劇團按期下鄉演出,同時還在本地重大的節日慶典及一些民間活動中演出,但是,花朝戲的演出目前已不常見到,觀眾日漸減少,問題比較突出。

藝術特色

花朝戲花朝戲
花朝戲的基本結構屬於曲牌體,是用紫金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間小戲劇種。花朝戲唱腔曲牌有100多種,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間小調構成。唱詞以七言四句一闕居多,全部由演員用本嗓演唱。演唱特點是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唱念結合、靈活自由。道白口語化,常將快板穿插其中。花朝戲的角色分生、旦、醜3個行當,表演動作以扇花、手帕花、礱勾腳、穿心手為特色。傳統的伴奏樂器有嗩吶胡笛二弦椰胡木魚高邊鑼單打等。花朝戲的傳統劇目有80多個,代表劇目有《秋麗採花》《賣雜貨》 《三官進房》《過渡》等。大都反映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由、反抗壓迫、懲惡揚善的美好願望。花朝戲題材取自民間,表現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感、疾苦和追求,與社會現實密切相關。常見的舞台人物有村夫、農婦、財主等人物,花朝戲老戲班中有"官高不過七品"的說法,就是主要舞台人物的概括。

花朝戲的草根性充分體現在表演形式和內容上。據考證,花朝戲表演形式源於勞動生產,從生活中提煉出上山、下坡、涉水、過橋、碾米、推磨、紡棉、織麻、採花、摘果、挑擔、洗衣等一整套優美輕快的、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形式。在表演內容方面,其題材來自於民間,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感、疾苦和追求,與社會現實生活非常密切。客家人族群中崇尚的勤儉為本、耕讀至上、妻賢子孝、戒淫戒賭等倫理道德取向得以充分體現。常見的人物有村夫、農婦、長工、財主、潑皮等,儘是些社會下層人物,戲班中常有"官高不過七品"之說。

花朝戲花朝戲

唱腔形式

花朝戲音樂唱腔由“廟堂音樂”、民間小調兩大類組成,屬多段聯曲體形式。頭出朝(神朝形式)部分的結構是

花朝戲花朝戲
“四平腔”轉“雞歌”(悲喜兩種),最後以“南路腔”結束。此外,還有迎神、頭壇、出符、作酒、打更、申文等專用曲。如“腔”、“禪腔”、“觀音腔”、“菩薩腔”、“田螺腔”、“曲”(告神、辭神)等五十多曲,都屬“廟堂音樂”。民歌小調包括當地二十多種山歌以及“怨蒼天”、“猜謎調”、“送貨調”、“長工苦”、“十勸郎”、“憂情郎”、“擔水歌”、“討食歌”等七十多種民間小調;共一百多種曲牌。

演唱時,原來男人用平喉,旦角用假嗓,現在男女均用平喉,尾句常有幫腔。

“廟堂音樂”主要為“神廟”祭祀所用。後期,藝人們編選民間故事演唱時,由於“廟堂音樂”比較憂傷、低沉,不宜表現歡樂、明快的性格,故吸收了大量民歌和絲弦小調,統稱“花朝音樂”。

調式——多屬五聲音階。如徽調(5調)、宮調(1調)、商調(2調)、羽調(6調)、角調(3調,此調少用)。

調性——有大小調之分。主要是小調式,如“5”調。

曲式——多為四一段體,有的僅上下句為一小樂段,或重複前樂句,加點變化成為小三段體。

特點——抒情、輕快、通俗、流暢,易於敘事說唱。也有表現悲傷、愛戀和諧的唱腔。

傳統的花朝音樂多以吹打樂見長,即鑼鼓嗩吶。高潮時,往往用“雙大笛”、“雙小笛”(“笛”指嗩吶)再加清鼓堂鼓大小鑼小鈸凸鑼單打魚鼓等一齊配奏,成為花朝音樂的特色,但仍是鏇律單調,板式貧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傳統聲腔和戲劇內容需要,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設計了“曲調聯綴”的音樂,以人物基調為音樂基礎,有機地糅合進幾個調式(弦法相近的調),打破了原來呆板的“豆腐塊”形式;也設計了由“散板”、“慢板”、“原板”、“快板”等板式組成的有層次的成套唱腔,突破了原來以板填詞的處理方法,使唱腔出新,為人物性格和戲劇衝突服務。

歷史發展

抗日戰爭前夕,花朝戲只有“”、“”、“”三個角色,俗稱“三角戲”。抗日戰爭勝利後,粵劇上江

花朝戲花朝戲
(即到紫金山區演出),花朝藝人以花朝戲本身的藝術特點為基礎,吸收和融化了粵劇的一些表演程式,極大地豐富了花朝藝術,改變了過去自然主義的鬆散狀態和由於封禮教的束縛而造成的男扮女裝的現象,使之具備了行當分工雛形。生行有正生小生老生正旦花旦小旦青衣;醜行有小丑、三花;末行有末、外、雜等。

中國成立以後,對花朝藝術進行了探索、研究和改革。在音樂唱腔方面,從戲劇需要出發,一改過去“豆腐塊”狀況,在“曲調聯綴”方面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嘗試,同時又輔以板式變化。既保留了傳統和風格,又克服了鏇律單調、板式貧乏的狀況。表演方面,分別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在發展傳統表演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採茶戲的“馬步”、“碎步”及“採茶”、“圓手”、“扇花”、“巾花”、等動作,使花朝戲的表演藝術更為豐富。

花朝戲的傳統劇目題材多取自民間傳說,大都宣揚懲惡揚善、忠貞愛國、婚姻自由等積極主題。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觀念在花朝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戲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目前,雖然花朝戲專業劇團按期下鄉演出,同時還在本地重大的節日慶典及一些民間活動中演出,但是,花朝戲的演出目前已不常見到,觀眾日漸減少,問題比較突出。

相關詞條

紫金縣廣東省 粵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