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佛,梵文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梵文Buddha]。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出自《詩.周頌.敬之》:"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鄭玄箋:"佛,輔也。"陸德明釋文:"鄭音弼。"馬瑞辰通釋:"古'弼'字其音均與'佛'近,故'弼'可借作'佛'也。"一說,佛訓為"大"。《詩.周頌.敬之》"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參閱清錢大昕《潛研堂集.答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佛
【佛】梵語 buddha 之音譯,巴利語同。
全稱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意譯為覺者、知者。 不應把佛理解成神通廣大的神仙,佛者覺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將宇宙、三界萬物(欲界、色界、無色界)諸相均看透者就是佛。佛和漢語中的“聖”、“賢”等詞有相近之處,但漢語中的“聖”“賢”等詞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覺悟和修行,所以創造了“佛”這個辭彙。此外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有無量無邊的佛。如時間上,過去有燃燈佛迦葉佛等無量諸佛,現在有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無量諸佛,未來有彌勒佛樓至佛等無量諸佛;空間上,我們這個世界的佛是釋迦牟尼佛,東方有阿閦鞞佛等無量諸佛,西方有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等無量諸佛,北方有不空成就佛等無量諸佛,南方有寶生佛等無量諸佛,還有上方、下方、東南方、西南方、東北方、西北方都有無量無數無邊的佛。以上的十個方位包含了所有的空間,統稱十方或四維上下(六方)。

相關詞組

源自《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
佛光:名①佛教徒指佛帶來的光明:~普照。
②佛像頭上的光輝。
③山區的一種自然景象,在與太陽相對方向的雲層或五霧層上呈現圍繞人影的彩色光環,由光線通過雲霧區的小水滴經衍射作用而形成。
佛號:名佛的名號,特指信佛的人念的“阿彌陀佛”名號:口誦~。
佛龕:名供奉佛像的小閣子,多用木頭製成。
佛門:名指佛教:~弟子|~規矩|皈依~。
佛學:名指有關佛教及其研究的學問:~院。
佛祖:名佛教徒指佛和開創宗派的祖師,也專指釋迦牟尼。

解釋釋義

佛
佛者,覺也!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大聖者。此是修行之最高果位。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唯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三項俱全。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 佛有種種異名,即如來十號,或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或世尊、世雄(斷世間一切煩惱之雄猛、雄健者)、世眼(世間之引導者)、世英(世間優秀者)、天尊(五天中之最勝第一義天),或大覺世尊(簡稱大覺尊)、覺王(覺皇)、法王大導師大聖人大沙門、大仙(大仙,仙人中之最尊者)、大醫王(如應病與藥之名醫,應心病而說法者)、佛天(五天中之最勝第一義天)、佛日(比喻佛為太陽之語)、兩足尊、二足尊、兩足仙、二足仙(以上四名為二足生類中之最尊者之意。又二足即具足願與行,或福與慧者之意)、天中天(諸天中之最勝者)、人中牛王(比喻佛為牛王之語)、人雄師子(人中之雄者,恰如獸類中之獅子)等種種異名。佛為能化之人,可教導我人,故稱之為能人(由是阿彌陀佛即稱為安樂能人)。另有以能人為能仁,能仁即釋迦之意譯;故又借釋迦佛之名,遍指一般殊勝之佛。 佛所特有常樂我淨之殊勝性德,解脫自在,永斷於生死,為眾生故而做種種示現,具足於其身者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外尚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勝之能力。又,佛有七項殊勝功德超越常人,稱為七勝事,或稱七種最勝、七種無上,即身勝、如法住勝、智勝、具足勝、行處勝、不可思議勝、解脫勝等。佛之定、智、悲均為最勝者,故稱大定、大智、大悲,配於斷德、智德、恩德等三德,合稱為大定智悲。 《華嚴經》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大般涅盤經金剛身品》雲『如來身者。是常住身是不壞身是金剛身非穢食身。是則法身當作是觀。
著名學者觀同書法著名學者觀同書法

眾生皆可成佛

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由此明確了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並在臨涅盤時又強調,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和聲聞、辟支都當得成大覺佛果。

釋迦牟尼

佛
釋迦牟尼佛(約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出家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父為國王淨飯王,母為王后摩訶摩耶。據經典記載,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從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在途經蘭毗尼園時,於無憂樹下誕下太子悉達多。據記載,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他遍觀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有兩條龍,一吐溫水,一吐涼水,給他洗浴。浴佛節由此而來。悉達多太子,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他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隨即弘法49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詳細可閱讀星雲大師著之《釋迦牟尼佛傳》。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佛滅度後500年稱為正法時期,之後1000年稱為像法時期,以後一萬年稱為末法時期。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說法,我們現在都是處於末法時期。過此末法後,佛法在世界上隱沒。世間將會多災多難,眾生生活非常痛苦。直到賢劫第五尊佛彌勒佛出世,再次開啟佛教。彌勒菩薩現在正於兜率天內院為諸天人演說佛法,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層天,未來之時彌勒菩薩由兜率天內院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就正覺。

佛陀十號

佛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號,又稱如來十號、十種通號。出自《佛說十號經》,歷代祖師所闡述,皆依此經義。此十號為:
(一)如來(梵Tathāgata),音譯多陀阿伽陀,無有虛妄,名如來。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 《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如來也。
(二)應供(梵arhant),音譯阿羅漢。名應供,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應供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故號應供。
(三)正遍知(梵samyak-sambuddha),音譯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正遍知(亦名正等覺),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號正等覺。
(四)明行足(梵vidyā-caraņa-sampanna),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名明。身口意業正真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名行足。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意之行業悉圓滿具足。
(五)善逝世間解(梵sugata),妙去,名善逝。跟“如來”相對,去而不去,不去而去,乃為善去(逝)。乃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盤。善逝者,即妙往之義也。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趣證佛果,故號善逝。
世間解(梵lokavid),知國土眾生,名世間解。了知眾生、非眾生兩種世間,故知世間滅及出世間之道。世間解者,謂對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了解也。
(六)無上師(梵anuttara),無與等,名無上士。如諸法中,涅盤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無上士者,謂業惑淨盡,更無所斷。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
(七)調御丈夫(梵puruşa-damya-sārathi),調他心,名調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等,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盤。
調御丈夫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制御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盤。故號調御丈夫
(八)天人師(梵śāstādeva-manuşyānām),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脫煩惱。天人師謂非獨與四眾為師,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
(九)佛(梵buddha),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滿,故號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
(十)世尊(梵bhagavat)具玆十德,名世間尊。即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謂以智慧等法,破彼貪嗔痴等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間出世間,鹹皆尊重,故號世尊。
此外,諸經論中亦有僅列舉十號者,即將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或將佛、世尊合為一號,或將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號等諸說。

思想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十善業道

佛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
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
——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 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孟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 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於仁愛,而憐憫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於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鬥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豈不太平
二、不偷盜而義利節用
——偷謂詐欺潛竊,盜謂強劫豪奪。不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轉移, 必依正義,不與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於合宜叫做“義”。知利己而須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 他,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儉日用,奉養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 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貞良守禮
——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慾,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四、不妄語而誠實無欺
——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誑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
五、不兩舌而無爭是非
——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苟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六、不惡口而出言慈和
——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云:“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
七、不綺語而言說有禮
——所謂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 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不乖違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綺 語。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
八、不慳貪而慈心舍施
——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財、色、 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 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舍施,經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 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佛教乃勸人慈心舍施,以對治慳貪。
九、不嗔恚而慈忍積福
——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 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鬥,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淨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 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 他大事業。
十、不愚痴而多聞增智
——愚痴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痴,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痴。

四聖諦

苦集滅道,四諦法門
(一)“苦諦”:人間約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是最平等,沒有人能逃避的,還有“愛別離苦”,越喜歡的人,偏偏要別離。“怨層會苦”,最憎恨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求不得苦”,越想要的東西,越不能得到。還有“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所引起的種種煩惱痛苦。
苦字還分有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1)苦苦:是窮人苦,如有病而無錢買藥,屋漏又兼連夜雨,父母死亡而無錢買棺埋葬,這都是屬於苦中之苦。(2)壞苦:是富貴人的苦。好像家破人亡,遇盜賊劫盡金銀財寶。(3)行苦:既沒有貧窮之苦,又無富貴之苦,但人人還免不了行陰之苦。即是遷流不息,從少而壯,從壯而老死,念念不停,這也是一種苦。
苦字又分三界之苦,即五趣眾生有“苦苦”,苦中之苦。天趣眾生,即三禪天以下,為“壞苦”,即在天雖是享樂,但福樂終有享盡之日,樂極悲生是為壞苦。四禪天以上為“行苦”。雖是苦樂雙亡,但還要受行陰遷流之苦。以上是略釋四諦之苦諦。
(二)“集諦”:是世間煩惱苦因。粗細煩惱,聚集在眾生心中,而生出我執,分別計較,因此造 種種惡業,而招生死苦果。若無集諦煩惱苦因,當然沒有生死苦果。
(三)“滅諦”:是出世間涅盤樂果,即二乘所證的方便有餘土。所以佛說:要斷盡集諦才能證滅諦。
(四)“道諦”:是出世間道品樂因,共有三十七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依八正道。四諦中此諦最重要,若能修道,自然斷煩惱苦因,滅生死苦果,而證涅盤樂。
聲聞雖然悟道,可是有悟的深,有悟的淺,有悟的究竟,有悟的不究竟。一樣的悟,而悟的程度不同。他們修的法,就是苦、集、滅、道四種法。苦,觀一切都是苦,有三苦和八苦。因為他們知道斷集、慕滅、修道,有連帶的關係。由苦而生煩惱,既然有煩惱,就要把它斷了。怎么斷呢?要斷見惑、思惑所積集的煩惱。要羨慕涅盤法,就是常樂我淨,所謂「涅盤四德」。如何從生死此岸,經過煩惱中流,達到彼岸呢?必須三十七道品才可以成功。

十二因緣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什麼是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什麼也不明了。無明究竟是什麼?較文雅的說,就是愚痴;若往顯明露骨來說,就是淫慾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問他(她)為什麼要追求?或會回答:因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愛他(她)。再問:為什麼要愛他(她),哪個地方可愛?問來問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還要去追,這就是無明,也可以說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還要往裡鑽。為什麼?因為人是色慾而生,所以還要色慾而死。古人說:“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甦醒幾個悟?夜來鐵漢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無論成佛或做祖師,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樣生來的,就怎樣死去。所謂“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願斷絕輪迴、不願截斷生死流。反而願順流而生,不願逆流了生死,所以有無明。有了“無明”之後,就有“行為”。什麼行為?就是男女的性行為。因為不明,就要造業,就要顛倒。顛倒之後,就有這種問題發生。發生之後,就有了“識”。有“識”(父母精血成的胎兒)之後,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後,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滿,出生於人間,便有“觸”的感覺,能分別冷暖軟硬。有了感觸之後,便生領“受”作用,在順境曉得快樂,在逆境曉得痛苦,隨時隨地生起“愛憎”的感情。有了“領受”之心,便生一種愛心。有了愛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為己有。人貪戀財貨女色,而生出種種的欲望。有了愛心,乃想盡方法,把它取來,歸為己有。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此,盡造不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因為造了業,就有受生的果,繼續而有來生。有了來生,又有老死。眾生都是這樣接接連連不能斷,糾纏不清,無法離開生死輪迴。欲想離開生死,首先要斷無明。無明徹底解決,其它十一個因緣就不會相生,這才真正斷了生死。修行人,要斷欲去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了生脫死。否則的話,修到盡未來劫,也不能了生脫死。把根本無明破了,就是斷淫慾。這時沒有慾念,沒有煩惱,即得解脫。修道人切記!不要和任何人有染污的因緣,這樣會糾纏不清,令你墮落。修道人,一定要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飯自己飽,不能依靠任何人。當然善知識還是需要來指導,指示正路。否則,盲修瞎煉,無有是處。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總而言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一定要持戒。守規矩。如果不持戒。不守規矩,那就不是一個修道人。 《大經》上說:十二順緣無有二相,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

六度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
布施度慳貪,我們學佛的人要懂得布施,布施不是叫人布施給我,而是我時時要布施給人,不是你布施啦!你布施啦!你布施給我,而我不布施給你,不是這樣。所以行布施,不一定要人家來向我化緣,我才布施,我看見有甚么困難的人,都應該幫助他們,這叫財施;又看人不懂得佛法,很飢餓似的,我們套用佛法來布施給他們,令他們明白佛法,這叫法施;或者見人驚恐,無依無靠時,我們能幫助他,把他的恐懼解除,這叫無畏施。所以要知道布施能破除慳貪,我們甚么都捨不得,捨不得幫助人,只願意人幫助你,這就是慳貪。你若不去行布施,就破不了慳貪,你越慳貪嘛!你就越要舍,把慳貪給破了,把它給度了,慳貪就生大慚愧,慳貪鬼就跑了。
持戒度毀犯,持戒就是守規矩,也就是叫人規規矩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和布施差不多,布施是儘量布施給人,就是眾善奉行,持戒則更要諸惡莫作,若你去布施,然後還要殺人、放火、打劫,也沒有用。你若說,我劫富濟貧,打劫有錢人來幫助窮人,那是不可以的。必須諸惡不作,不做一切惡,奉行一切善,止惡防非,把不對的地方都改了,對的地方儘量去擴展它,令它發揚光大,時時都有正念,這是持戒的大略意思。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律,在家庭不要和人爭吵;在國家社會,也要守規矩;在世界上不要妨礙其他的人,這就是持戒。
忍辱度嗔恚,嗔恚就是我們的脾氣,脾氣和嗔恚屬火,忍辱屬水,水性柔和,火性暴燥。我們發脾氣,無明火起三千丈,把初禪天都燒得受不了,所以我們要修忍辱。談到忍辱,能忍的,那不算,忍不了的,你能忍,那才算;受不了的,你能受,那才是真修忍辱行。要學彌勒菩薩,肚子大,吃得很胖,心裡甚么也沒有,他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笑口常開,常常歡歡喜喜的,他就是修忍辱功夫。我們修忍辱功夫要學彌勒菩薩,不是故意表現出笑,那是奸笑,不是真笑。心裡有一種嗔恨,很奸,很狡猾的,明的裝人;暗的就裝鬼,學佛法的人,這是最要不得的。無論在甚么時候,甚么場合都要真,不要戴著假面具,這才是佛教徒的本來面目,你盡戴著假面具去欺騙人,結果還是自己吃虧。雖然這在社會上是行得通,因社會上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互相欺騙,你沒真心話對我講,我也沒真心話對你講。在佛教里,我們要坦白直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對就對,不對就是不對,不能明明不對的,還要狡辯一下,把過錯推到旁人身上,那就錯了。你不坦白,不真誠,菩薩是不歡喜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拿出真心來,拿出誠心來,時時刻刻都要實實在在,老老實實的,真真實實的,不要有絲毫的虛偽存在。譬如說,我修忍辱,雖也表示一個歡喜的樣子,但這是假的,不是真的,裡面氣得不得了,忍也忍不住,甚至心想殺人,面上還是現出很友善的態度,這是錯的,這不是忍辱,這是狡猾奸詐。
精進度懈怠,不是說我修行了,我精進了,我念經、我念佛、我拜佛了,常常登報紙表示我怎樣修行,不是如此。精進是要你自己身也精進,心也精進,時時不懶惰,時時不自欺,時時必恭必敬,如對佛天,如臨師表,要這樣不自欺叫精進。時時都念茲在茲來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時,正在拜佛,一回頭就罵;或者一回頭就拿把刀殺人,那不是精進,那還是在那兒盡做一些假的。
禪定度散亂,為甚么我們要修禪定,就是我們太散了,浪費很多精神,很多汽油都浪費掉。我們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覺觸,意緣法,這都是向外散。你的精神向外散,就是散亂,散亂要怎么辦呢?就要修禪定。禪定就是坐在那兒把你的心沉靜一下,好像一碗渾水,放在一個地方不動,塵土就沉到底下,從上面一看,就看到底。這樣能從上面看到底就是智慧光明現前;渾濁的時候,就是愚痴,是無明在那兒擾亂得你甚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們修禪定,就是要生長智慧,你有了定,就發智慧;發慧就得到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就不會做愚痴的事情。為甚么人盡做犯法的事呢?就因為太愚痴,所以不知道往正當的做,我們要是不愚痴,就是有智慧。六度簡單說明如此,如要詳細說,盡未來劫也說不完六度的法門。
現在講萬行,萬行是言其行門之多,實在講來不止萬行,行門有無量無邊那么多,萬行就是我們修行的法門。我們所修的是善法,不是惡法,善法有很多很多,數不盡、說不完那么多,總括起來是萬行,也就是我們修行的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種種善事都要去做,種種惡事都不要做,就像持戒那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既然是眾善,就不能說出一定的數目,要是說少一點也不對;說多了嘛!也不知道多少,所以叫萬行。
所謂六度萬行,不是向外去找,要向裡面去找,從你自性里先做,從自性上用功夫。拿布施來說,我們眼睛看東西,不要那么貪而無厭,眼睛不貪了,就是布施了,就把眼睛這個賊度了。鼻子不應貪香與不香,你持盜戒,不偷盜,但你的鼻子很容易偷東西,嗅到好味,也不和人打招呼就要嗅,嗅了香水味,不告訴人一聲:‘你身上有香水味,我嗅一嗅好不好?’只覺得這香很好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嗅了,鼻子這個賊,就是偷東西,不持戒,犯了盜戒。耳朵喜歡聽音樂,歡喜聽好的聲音,聽好的聲音就生歡喜心;聽不好的聲音就生嗔恨心,人家罵你一句,心裡就生嗔恨,沒有忍辱的功夫,沒有把耳朵的賊度了。精進度懶惰,舌頭不要在吃東西的時候才用,到講法時就躲懶偷安,吃東西精進,講是非也精進,講正經事,就不願意講,這就是懶惰,那精進,不是正精進。你若是能正精進,就可以把舌頭的毛病度了。身體本來應該常常靜的,不應流動,可是你總是東跑西跑,南跑北跑,真正修禪定的功夫,就要把身體多跑的散亂收回來。意念里要是有智慧,就不會愚痴,把你的愚痴給度了。所以六度也可以說是度你的六賊,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賊度得聽話了,那你再也不打妄想,甚么妄想都沒有,便是六度萬行圓滿了。

九識

佛者,覺也,眾生的覺識,求樂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細說有九識:

1. 眼識:眼觀色,喜美麗、厭醜陋。

2. 耳識:耳聽聲,喜悅耳、厭刺耳。

3. 鼻識:鼻聞香,喜香氣、厭臭氣。

4. 舌識:舌嘗味,喜好吃、厭難吃。

5. 身識:身感觸,喜舒適、厭難受。

6. 意識:意緣法,喜順意、厭逆意。

7. 分別識(末那):對前“六識”起分別而取捨,喜愛的則貪念、厭惡的則嗔恨,得到喜愛的就樂,失去喜愛的就苦,得到厭惡的就苦,逃離厭惡的就樂,多數眾生在這苦與樂中輪迴。

8. 藏識(阿賴耶):對貪、嗔的貯藏記憶,即成“業”,業有善業、惡業,所謂“三尺頭上有神明”,是指善惡行為都由藏識記憶。眾生的習性由此生,也是輪迴的種子,所謂善惡有報,指藏識中善惡的種子在因緣成熟時會顯現,就象種子遇到合適的環境就會生根發芽。

9. 清淨識(庵摩羅):覺識的本來面目,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與樂,所以不在苦樂中輪迴。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後說: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只要回到清淨識,即是成佛。

雖然細說分九識,實則九識即一心,一切眾生從中生,諸佛菩薩從中成。

《心經》中說: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空是本體,識是眾生遇境起心動念產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體,波是水動盪起伏產生的假象。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拼音是fo的漢字

拼音是fo的漢字共有5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