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弦

二弦

二弦又稱頭弦,是廣東、潮汕地區流行的拉奏樂器。琴筒木製,蒙以蛇皮,張兩根絲弦或金屬弦。用高音譜表記譜。定弦:內弦為c2,外弦為f2。兩弦之間音高相距純四度。一般演奏者慣用首調概念定弦。常用音域:從c2——a3,共十三度。二弦無明顯的音區區別,g2以上的幾個音比較尖銳刺耳。二弦能運用各種弓法,演奏音階和音程跳動,也可演奏各種裝飾音和滑音,奏法與二胡基本相同,但在運弓上,二弦則多用短弓而少用長弓。二弦無品位,轉調方便。在傳統的演奏中常用F調和降B調。二弦音色優美而稍尖,聲音穿透力強,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是潮州音樂中潮州絲弦的領奏樂器,在潮州大鼓中也有使用。二弦的音量雖不大,但其音色獨特,不易和其它樂器融合。

歷史簡介

二弦二弦

二弦源於唐代奚琴,現僅流行於福建和廣東,用於廣東音樂、潮州絲弦、潮州大鼓、福建南音。二弦是中國古老的拉弦樂器。歷史悠久,形制獨特。流行於閩南和閩西一帶的福建二弦,用於“南音”、“籠吹”、“八樂”、“十班”和“錦歌”等民間器樂及民間唱奏形式的演出。 在早期廣東音樂中,二弦是領奏樂器,又稱為“頭弦”,也是是潮州音樂中潮州絲弦的領奏樂器,在潮州大鼓中也有使用。

福建二弦與宋代奚琴在形制上極為相近,特別是兩軸置於琴桿右側,為同類型拉弦樂器所獨有。福建南音是唐代流傳下來的古老樂種,二弦也是奚琴遺制流傳至今。福建泉州開元寺(初建於唐代明代重修)紫雲殿斗拱樂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飛天形象。

潮劇“二弦”的特點

二弦二弦
潮劇是種古老的劇種,它富有地方色彩和獨有的風格,潮劇中的“二弦”,在舞台伴奏上起了領奏的作用。老一輩的音樂工作者,通過一代一代的實踐,研究和不斷的創新,保存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豐富的方法和演奏方式。

潮劇領奏樂器“二弦”定弦“C”、“F”是別種引弓弦樂器所沒有的,我為什麼要這樣定叫?我覺得是我們潮劇獨有的調式造成的。我們潮劇有“輕三六、重三六”反線活五的調式。
“輕三六”調以“6, 1, 3, 5”為主要音群組織來構成鏇律,“輕三六”調多用於歡樂跳躍,表現歌樂氣氛,那么“三弦”在演春上就要多用外弦的“1,2, 3”,因為外弦的“1,2, 3”發音比較明亮,而“重三六”調以“2 ,4, 5”為主要音群組織來構成鏇律,“重三六”調相反的多用於莊穆、沉重、激昂氣氛,這時“二弦”從演奏上跟上面講的“輕三六”調也不同了,這是因為“二弦”內弦的“1, 2”發音音律沉厚有肉,再加上批力的配合,達到莊穆、沉重、激昂氣氛。
潮劇最有特色的調式就是“活五”調,也叫“秋五”調。“五”是指三四譜的“五”音(即簡譜“2”音),“活”是潮劇中指彈奏上的活指或揉音的意思。“二弦”定弦後,最大的特點也就是演奏“活五調”。“活五調”以“2, 4,1, 4”為主要音群組織來構成鏇律,根據該曲調實際套用,不單是“2”音有了變動,而“6”單也跟“2”單一樣的變動。還有“7,4, 2”音,這些音的滑落上下不穩定傾向較為明顯,從樂譜(二四譜)上看,“活五”高只有五音,但演奏時則一音數韻,賀泣變化不止十音。
“二弦”外弦空弦為1,下來的音就是“2”了,而活五調的“3”音是沒有出現的,以“3”音作過渡,用食指從下到上成了活滑音,從中起了活2的味道。剛才也提到外弦的1,音偏明亮、輕鬆,與活五調的鏇律不和諧,所以演奏上一定用內線的7? 1音,使它的沉厚等,而內線2音在活五高就不能用太多,如果用內線2音的話就不成活了,從二弦指法、弓法的運用當然也要合理的變換,或剛或實、或平而引送、或跌宕頓挫。

二弦的運用始終遵循“強弱、快慢、輕重、長短”及“凝神於運弓之始,著力於行弓之終”的原則,才能使二弦演奏出優美清、柔順委婉、典雅古樸、多姿多彩的特色和美妙樂曲。

南音二弦

南音二弦,廣泛流行於福建地區。用於南音、莆田十音、八樂、閩南十班、籠吹、錦歌等。

琴桿竹製,從竹根部取材,削去根須的一端做琴頭。琴筒用龍舌蘭木的根部挖空製作,前口蒙桐木板。全長76、筒徑 11厘米。兩軸置於琴桿右側。張兩弦。用馬尾弓拉奏,馬尾鬆軟,演奏者用手指或松或緊控制。定弦g、d1,音域g—b2。

二弦與宋代陳暘《樂書》所繪奚琴在形制上極為相似,特別是兩軸置於琴桿右側,為全國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的胡琴類拉弦樂器所僅有(朝鮮族奚琴與其相似),可能是其遺制。福建泉州開元寺(初建於唐代,明代重修)紫雲殿斗拱樂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形象(《中國音樂史圖鑑》IV—62)。

演奏技法

二弦二弦
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固然重要,掌握情味則更為重要,二者應融合於藝術境界之中。特別是針對二弦這種剛性拉弦樂器,本身缺乏柔美感,缺乏歌唱性,沒有情味的拉奏,就會顯得乾巴巴,還認為技巧易成,情味難悟。真正功夫應在弦外,過分的“炫耀”技巧反而變得庸俗。因此,二弦演奏非常重視對樂曲的內容進行感情處理,特別是對陰陽、強弱、虛實、徐疾、高低、疏密、鬆緊等對比法的合理安排。
潮州弦樂曲中的起伏變化、強弱對比不是很強烈,需要領奏者認真組織鋪排,因此,二弦的演奏必須實中套虛、虛中有實;松中藏緊、緊中套松,鬆緊結合。二弦演奏有雅俗之分,所謂俗是指喜工柔媚則俗,落指重濁則俗,取音粗厲則俗,指法不適則俗,入弦倉卒則俗,氣質浮躁則俗。俗樂去其繁聲便是雅章,意是對演奏二進制弦時故意矯柔造作、發音無力,或用力兇猛、發音尖銳無肉(指輕浮),拉弦時指法雜亂無章、緊張倉促、輕浮急躁等都認為是粗俗的表現。可見,對二弦演奏的內在功夫是很講究的。
二弦二弦
二弦是領奏樂器,是樂隊“形”的靈魂,演奏者的風範會直接影響到樂隊的演奏質量,從樂曲起承轉合二弦都起著主導作用,因此,二弦演奏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準、節奏鏇法、情感色彩、文化修養等基本素質。

弓法,即二弦之弓法。傳統有“文、武、病、狂、畫、眉、點、珠”八字弓法。“文、武、病、狂”是指運弓的力度和行弓速度的差別,“畫、眉、點、珠”是比喻運弓之形狀。近代有大埔錢若儲先生也總結出八字弓法,叫做“長、短、帶、平、催、頓、跌、偷”。
長弓:用弓過半以至全弓之八九;
短弓:用弓在半弓之內;帶弓:上字未盡,隨弓帶轉。或平奏加花時一弓連帶二三字;平弓:一弓一字;催弓:短弓來往密奏;頓弓:故作停頓,減少時值,以增強動感;
跌弓:平板之字。故作跌宕,增添姿態,如65 6 i奏為6·5 6 i或665 6 i ;
偷弓:句中應有之字,故意偷減。錢若儲先生之八字弓法含有一定的技巧性,然而弓弦樂器,應以“文、武、病、狂”、“催、頓、跌、偷”、剛柔之變,內容既然有異,弓法自然應有別。因此,矯捷應如織女之投梭,凝神於動弓之始;穩健應如舟夫之盪漿,著力於行弓之終;松暢應如麗姝之抒袖;遒潤應如壯士之挽弓;激昂要響徹雲霄;低抑有如石沉海底。這樣依情依景,靈活運用弓法,方能奏出廳妙樂韻,塑造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地表現樂曲內容。
指法。二弦指法移植於古琴(七弦琴)的指法名稱,取“吟、揉、綽、注“四法作為綱領,並由此變作化衍生。丁思益先生曾著文論述,歸納起來,不下20餘種。何謂“吟、揉、綽、注”?“吟”者即吟指也。吟指是指按本音,上下密速摩盪,範圍不可過長,需在本音的上下各半音之內,“活三五”調的“五”字最頻用此法:“揉”者即揉指也,也名搖指,即指按本音,使勁按揉,鬆緊密接;“綽”者綽指也,即從高音抹至本音,高音範圍需在二度之內;“注”者注指也,即從低音抹至音,低音範圍也需在二度之內。“按指”是弓弦樂器最基本的指法,要求字正音準。除此之外還有“進指”、“退指”、“頓指”、“盪指”、“抹指”、“撞指”、“引指”、“牽指”、“退引指”、“退牽指”、“帶指”、“轉指”、“努指”、“飛指”、“顫指”等等。
各種指法,都帶有一定的技巧性,如能靈活運用,則為樂曲增添不少色彩。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樂器》
2、《泉州南音二弦教程》
3、http://www.32lu.com/qiyue/zonghe/200706/40116.html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樂器名稱
吹奏樂器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克木人) | (漢族) | (漢族) | (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拉奏樂器梆子(漢族) | (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漢族) | 碰鐘 | (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打擊樂器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