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是曲藝的一種,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概述

 福建南音的演繹現場 福建南音的演繹現場

福建南音(south-music of Fujian )屬於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由清唱與器樂兩部分組成,亦稱“南曲”、“南樂”、“南管”或“弦管”等,流行於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香港及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華僑旅居地區也很盛行。南音所用的樂器,主要有洞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等。洞簫共9節、長1.8尺(約59厘米),與唐代的竹製管樂器尺八規格一致;琵琶、拍板等也與唐代垂拱二年 (686)建造的泉州開元寺拱樑上飛天女伎手捧的樂器相似;琵琶至今仍橫抱彈奏,有如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琵琶彈奏姿勢。南音中之諸多曲名,有曾見之於漢、唐文獻記載中的《摩訶兜勒》、《陽關》、《漢宮秋》、《後庭花》、《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及宋詞曲牌的《沁園春》、《念奴嬌》、《浪淘沙》等,故南音有“唐宋遺音”之稱。

南曲在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並有專業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的南曲音樂團。

起源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於民間。大曲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成因

南樂起源於泉州南部,以閩南語泉音為主,始於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未見歷史文獻記載。但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它可能起源於唐代之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前。泉州南音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一樣,有著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它是從中原傳到閩南來的,與歷史上的三次南遷大移民有關。一是晉永嘉衣冠南渡。晉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後晉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稱晉江。幾年前,南安豐州廟下晉代古墓葬出土發現部曲印章,可見當年入泉的士大夫連他的部曲都遷來了,也就是說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王審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設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人紛紛南遷。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遷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來泉州。士大夫南遷帶來的中原音樂,這些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
南樂的五聲音階“工六×乙士”,與古代的“宮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譜正產生地隋唐。從南樂曲牌來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折柳吟、陽關曲、漢宮秋、後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這些充分證明了它與隋唐音樂的聯繫。

分類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
“指”是有詞有譜和註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譜”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後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 
“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於千首。

樂器

 福建南音樂器 福建南音樂器

樂器方面,南樂所用的南琶,腹大頸細。橫抱彈奏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彈琵琶的姿勢就是這樣。琵琶在唐代的樂隊中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而南樂的琵琶在南樂中也同樣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唐初洞簫為一尺八寸長,現在其他樂隊中洞簫均是二尺多,沒有統一規格,而南樂的洞簫卻嚴格規定以一尺八寸為標準,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代洞簫規制,聲韻渾厚深沉。南音的拍板與唐以前的“節”相同,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漢時代的弦樂衍變而成。
雕刻在泉州開元寺鎮國塔、大雄寶殿、甘露戒壇的南音古樂器,計有吹、拉、彈、拍的樂器多達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嗩吶、品簫和雙鈴、四寶、響盞等上下四管,一應俱全,而且還有較少見的笙及扁鼓等。人們比較熟知的是大雄寶殿的12尊飛天樂伎,但還不夠全面。在東塔須彌座40幅浮雕中,有圖《天人贊鶴》,圖中身著飄帶的天人,一個吹笛,一個雙手按拍著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這幅浮雕,與東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從西域傳入中土,唐代列為胡部之樂。唐宋時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樂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現在的拍板普遍為五板,與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樣,而東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為六板。開元寺中擁有六板與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歷史的發展軌跡。
樂律方面,南音的管門從隋唐以來的“清商三調”演變而來,音韻學方面,南音的音韻和晉代的音韻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辭彙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

樂隊

洞簫洞簫

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品管——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②下四管樂器有南噯(中音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雲鑼、銅鐘、小釵和笙等。
上四管屬絲竹樂隊、下四管屬吹打樂隊。

影響

南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塊“活化石”,被稱為“晉唐遺音”。音樂界權威人士曾得出結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南音的基礎是唐代“大曲”,在中國音樂史上,唐代的宮廷音樂是中國封建社會貴族音樂發展的最高峰。隨著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貴族、官宦和地主紛紛南遷,唐玄宗統治時期形成的“大曲”,被帶入福建,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後來在廣泛流傳和演唱過程中,南樂又受到元曲、崑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內涵。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
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崑曲古琴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崑曲 古琴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中國端午節 中國書法
篆刻 中國剪紙 雕版印刷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媽祖信俗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福建南音 南京雲錦 安徽宣紙 侗族大歌
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 浙江龍泉青瓷 青海熱貢藝術 農樂舞
新疆《瑪納斯》 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 西安鼓樂 中醫針灸
京劇 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活字印刷 麥西熱甫 珠算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他藝術。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王傳》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時巨人和巨龍遊行 | 法國巨人和巨龍遊行 | 比斯萃薩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聲部民歌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間與口頭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西西里木偶劇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基努文化空間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波羅的海歌舞慶典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伏佳拉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 | 歐隆克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巴亥瑞康卡烏圓圈森巴舞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 | 哥斯大黎加牧牛傳統和牛車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奧魯羅狂歡節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 | 扎巴拉人口頭遺產與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亞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頭和圖畫表達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奧連特兄弟會法國鼓樂 | 土著亡靈節 | 摩爾鎮馬隆人傳統 | 奈及利亞艾法預言體系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朝比木琴音樂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文化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塔格巴納橫吹喇叭音樂及 | 尼亞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頭傳統 | 黑拉里亞史詩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藝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坦坦地區木賽姆牧民大會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薩那歌曲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阿 | 蘭瑙湖瑪冉瑙人達冉根史 | 德拉邁茨鼓樂面具舞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銅鑼文化空間 | 《羅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馬克-揚戲劇 | 歌舞伎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博遜地區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聖歌 | 能樂 | 鳩提耶耽梵劇 | 高棉皇家舞劇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 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