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是流傳於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為流傳。特別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廣泛流傳於新疆的南疆地區和北疆的伊犁地區。

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區。長調鏇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鏇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諾古拉"(蒙古語音譯,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簡介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於中國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在維吾爾人的特定文化語境中,"木卡姆"已經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戲劇乃至民族認同、宗教信仰等各種藝術成份和文化意義的詞語。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地處古代絲綢之路的中心,多種宗教並存傳播,東西方文化撞擊交融,具有豐厚的民族文化積澱。疆維吾爾木卡姆有著漫長的形成和發展歷史。

特點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中的歌唱內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詩作、先知告誡、民間故事等,是反映維吾爾人民生活和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歌曲體裁既有敘詠歌,又有敘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齊唱、獨唱;唱詞格律與押韻方式,複雜多樣。載歌載舞,是維吾爾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舞蹈技巧豐富多彩,集體舞的隊形組合和步伐步態富於變化。除維吾爾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還流傳著《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

現在狀況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20世紀40年代,能夠完整演唱的藝人已屈指可數。50年代,政府搶錄下吐爾地阿洪等維吾爾木卡姆大師演唱的《十二木卡姆》。1978年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及其它社會組織,重新開始大規模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的工作。近年來,與城市化、工業化一同興盛的各類流行文化,風靡各維吾爾社區,使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等傳統文化受到了強烈衝擊。

歷史淵源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木卡姆的源流,從時代和地域因素上講主要有兩點,一是由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音樂的基礎上發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樂,即庫車、喀什、吐魯番、哈密和和田音樂以及刀郎音樂。這種時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織滲透,渾然一體,形成產生於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特徵、道德觀念及其心理素質的民族調式特點。這種特點則是通過獨特的音樂形式、演奏方法以及獨特的演奏樂器加以體現的。 早在在維吾爾族祖先從事漁獵、畜牧生活時期就產生了在曠野、山間、草地即興抒發感情的歌曲,後來經不斷融和、衍變,到公元12世紀,發展形成了"博雅婉"組曲,這就是"木卡姆"的雛形。"木卡姆" 正式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是與一位偉大的維吾爾族女性--阿曼尼薩(公元1533-1567年)密不可分的。1547年,酷愛音樂和詩歌的阿曼尼薩,成為以新疆莎車為國都的葉爾羌汗國的王后。而國王阿不都·熱西提汗"是一個學問淵博、雷厲風行的可汗。他是詩人,是樂師;他熟識波斯文、突厥文詩歌,懂得希臘音樂"(毛拉·穆薩《安寧史》)。他在位的年代(1533--1570年),由他主持重新擴建了喀什噶爾皇家伊斯蘭經文學院(即汗勒克買德力斯),還將喀喇汗王朝著名大詩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墓由吐曼河邊遷葬於喀什噶爾城南的皇族陵園(即阿勒吞魯克),因為舊墳受到洪水威脅。他是一個熱愛古今中外文化藝術的統治者;在治理政務之餘,他的興趣更多地偏重於文化藝術的發展,就很可以理解;而他與雖出身寒微卻同樣精於維吾爾文化藝術的阿曼尼薩結合,也就是很自然的了。阿曼尼薩出生於歌舞之鄉刀朗河畔的一個貧苦掐夫之家。自幼的耳懦目染,培養了她對音樂與詩歌文學的興趣與超人才能,以後又成長為著名的維吾爾書法家。演奏彈撥爾是她的拿手戲,她用自己創作的歌詞演唱的"潘吉尕木卡姆",曾使打獵路過這裡的阿不都·熱西提汗一聽而動心。 在王后阿曼尼薩的影響和提倡下,原來就醉心於文化藝術的阿不都·熱西提汗,發令召集起散布在喀什噶爾與葉爾羌一帶有名的維吾爾樂師、歌手和詩人,在宮內全面蒐集整理流傳在民間的"木卡姆"樂章。阿曼尼薩自己親自創作了其中的"依西來提·安格孜木卡姆"成為流傳後世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是音樂家,也是詩人,她的名作《精美的詩篇》、《美德》與《心靈的思考》使她在整個汗國名聲大噪。作為一個女性藝術家,她傑出的藝術才能同樣對維吾爾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在這一時期,形成了第一次規範化的木卡姆套曲,最初分為16部;總其大成者是阿曼尼薩,而她最得力的助手、著名的宮廷樂師尤素甫·喀迪爾汗在這項大型工程中的作用,則是任何人也無可替代的。尤素甫·喀迪爾汗是葉爾羌人。據史料披露,維吾爾族的著名樂器熱瓦甫就出自他的手;而改弦樂上的腸衣弦為絲弦的,也是這位傑出的音樂大師;維吾爾樂器那優美的音色與豐富的表現力,與他的功績分不開。他在音樂與文學方面高深的造詣,使他在葉爾羌汗國乃至中、兩亞地區有著驚人的威望:"有許多人不遠萬里,穿越城鎮戈壁,來自伊拉克、伊朗、提比里孜、呼羅珊、花刺子模、撒馬爾罕、安集延、伊斯坦堡、克什米爾、班裡赫、設拉子等地,向他學習音樂。"(《樂師史》)在他實際組編木卡姆樂曲之前,他的詩集已在中亞各地廣泛流傳。流傳至今的木卡姆樂章中的絕大部分樂曲和歌調,都是經他整理加工而後定的。這就無怪乎他在葉爾羌汗國宮廷有著顯赫的地位。當時的阿不都·熱西提汗一有閒暇,就喜歡召來各界名人雅士,津津有味地聽他們進行關於詩歌、音樂、宗教學術方面的研討辯論;而尤素甫·喀迪爾汗就成了這位大汗形影不離的顧問和知心朋友。時代造就了這樣一批無與倫比的人才,而集中在一起的這些人才又共同為維吾爾文化藝術的長足進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由於他們的共同努力,葉爾羌汗國成為當時木卡姆藝術的一個最理想的中心。以喀什噶爾一葉爾羌為重要發源地的木卡姆樂舞,在以後不長的歲月里,就廣泛流傳到天山南北各地,又形成了融合當地特色並冠以各地名稱的木卡姆,如刀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等,在紹吾爾音樂舞蹈史上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蒙古族長調民歌

簡介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歌曲分為兩個主要品種,其一是烏日汀道或稱"長調",其二是"短調"(bogino duu)。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長調在蒙古社會享有獨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禮、喬遷新居、嬰兒降生、馬駒標記以及其他蒙古遊牧民族的社交活動和宗教節慶儀式上,都能聽到長調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馬術比賽的狂歡運動會"那達慕"大會上,更能聽到長調。

特點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

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恆"之意,"哆"為"歌"之意。在相關著作和論文中,也將其直譯為"長歌"、"長調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長調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種形式,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長是其一大特點。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長調可界定為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絕大多數內容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和湖泊。長調是抒情歌曲,由32種採用大量裝飾音的鏇律構成,它讚美美麗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頌父母的愛情、親密的友誼,表達人們對命運的思索。它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的流動性鏇律包含著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作形式。上行鏇律節奏緩慢穩定,下行鏇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這來自對草原生活步調的模仿。長調的演唱和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廣泛延續的生活方式。

現在狀況

長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有記載。直至今日,長調仍保留著豐富的不同地域的風格。蒙古國和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牧民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當代音樂創作中,長調都扮演著主要角色。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
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崑曲古琴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