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也稱長安古樂、西安古樂、西安樂古。是千百年來流傳在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漢族民間大型鼓樂,起源於隋唐,歷經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著相當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發現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樂種之一,是中國古代漢族音樂的重要遺存,被國際音樂界和史學界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2009年 9月30日,在阿聯阿布達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歷史淵源

發展歷史

西安鼓樂西安鼓樂

追溯其歷史淵源,從結構、樂譜、曲名、使用樂器等方面分析,與唐代燕樂中的大曲有著千

絲萬縷的聯繫,根據資料的分析考察,西安鼓樂有可能源於唐,起於宋而興於元、明,盛於清,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與發展,特別是明、清以來戲曲音樂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樂形式。

長安鼓樂至今保存著最傳統的鼓樂演奏形式、結構、樂器、曲牌及譜式。

保護歷史

西安鼓樂收集整理工作始於1951年,主管單位是1950年成立的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西北分會(簡稱“西北音協”,後易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西安分會”,該會於1955年3月6日成立)。當時參加西安鼓樂收集整理的工作人員,先有在西北音協任副主任的李石根和西北音協的音樂幹部樊昭明,後有陝西省民眾藝術館的音樂幹部何鈞。1953年5月李石根、何鈞等曾以周至縣南集賢村為主要基地,重點調查鼓樂樂種情況,並定名為“西安鼓樂”。

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李石根、楊蔭瀏、何鈞等對西安城隍廟、東倉、西倉、大吉昌、長安何家營、周至南集賢等八個樂社的普查,採訪藝人200餘人,錄音40多個小時,收集民間祖傳的近於宋代俗字譜的樂譜100多冊,翻譯整理了800多首(套)樂曲,於1959年至1965年編印出一套五冊約200多萬字的《西安鼓樂譯譜彙編》。還占有一大批藝人的口述筆錄和照片、實物(主要是俗字譜抄本)等資料。

楊蔭瀏還發現西安鼓樂以及山西八大套的工尺譜減字譜譜字系統和南宋《白石道人歌曲》一脈相承,後來和陰魯法合作出版的《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對姜夔詞樂的破譯很大程度上得力於西安鼓樂的發現。

1966——1976的十年,西安鼓樂的收集整理工作,因“文革”而被迫停止。1980年恢復工作。1981年經陝西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唐代燕樂研究室”(隸屬於陝西省民眾藝術館),李石根任主任,何鈞任副主任,先後參加的成員有曲雲、李步雲、李明忠、李健正、呂洪靜等。研究室成立後,在六十年代油印的《西安鼓樂譯譜彙編》資料的基礎上

,進一步收集、補充,於1981年12月——1982年5月,編印了八卷九冊、約300多萬字的《西安鼓樂曲集》,編入自1951年——1981年30年間多人收集的722套(個)鼓樂曲目,1200餘首曲牌譯譜及部分曲目總譜、歌章等。

此期間,李石根寫作、發表了《隋唐燕樂述要》、《唐大曲與西安鼓樂的體式結構》、《西安鼓樂俗字譜的研究與解讀》、《關於日本雅樂與西安鼓樂的比較研究》等論文,何鈞、呂洪靜、曲雲、李健正、劉均平等人寫有研究唐代“拍”的時值、日本雅樂與西安鼓樂的關係、工尺譜源流、俗字譜的研究與解讀、西安鼓樂曲體考釋等內容的論文。李石根還寫出了《西安鼓樂藝術傳統淺識》等數十萬字的專著(油印本,未正式出版),在國內外學術界、音樂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西安音樂學院馮亞蘭教授,武文彬以及後來者程天健、焦傑等同志,或記譜,或著文,或出版專集,都為西安鼓樂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做出了貢獻。

全國及海內外音樂界一些知名專家、有識之士任半塘、黃翔鵬、葉棟、何昌林、饒宗頤、許常惠、袁靜芳和日本的岸邊成雄,英國劍橋大學的比肯,倫敦大學的鐘思第,以及德國、匈牙利、奧地利、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音樂專家曾多次採訪了西安鼓樂的藝人、採錄者和研究者,對其藝術和研究成果,有很高的評價。

隨著西安鼓樂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深化,引起全國音樂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支持。1985年陝西省藝術研究所成立了“西安鼓樂研究室”,除深入研究西安鼓樂外,李世斌、何鈞、李恩魁、李明忠、劉等還參加了《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的編撰工作。1987年6月陝西省西安鼓樂演出團進京,參加了第五屆華夏之聲音樂會並為“亞洲傳統音樂討論會”演出。參加演出的有西安市大吉昌樂社、周至縣南集賢樂社、長安縣何家營樂社。這次演出,得到國內外音樂家的高

度評價,譽稱西安鼓樂是“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

1992年12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由文化部等單位主辦,由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將西安鼓樂20餘種體裁的代表性曲目153首(套)編入,約71萬字,使西安鼓樂正式載入中國音樂史冊。

2004年初,西安市成立西安鼓樂保護開發領導小組。同年,西安鼓樂被列為國家第二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很快制定出保護開發的計畫和措施,對西安鼓樂進行全面普查、確認、登記、立檔,對曲譜和年事已高的傳承人進行搶救性保護,短短一年就收集了千餘首古譜資料和一些音像資料,舉辦了一系列展覽、演出和活動。

2005年初,西安市委宣傳部還撥付專項資金進行搶救性錄音和錄製,市古樂辦組織電視台為老藝人拍攝紀錄片,並組織了9家樂社錄製了整套的演奏曲目。此外,市委宣傳部還撥出專款,與西安音樂學院共同出版了西安鼓樂專輯《雨霖鈴》。在第十五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和歐亞論壇上,市委宣傳部分別召集了數家樂社,組織了機場大規模的鼓樂表演,讓中外賓客為之一振。同年年底喜訊傳來:西安鼓樂被列入了國家級“非遺”名錄。

藝術特色

樂譜

現今各長安鼓樂社使用的樂譜,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譜,全為手抄傳本,依然保留有明代的傳本。有的音符,與敦煌莫高窟發掘的唐樂譜相同。現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樂手抄譜珍藏本的譜字與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譜字基本相同,由此證明這一珍藏本歷史久遠,是明清以來已漸在全國失傳的俗字樂譜。

曲牌

綜觀整個樂曲名稱,保留著唐、宋、元、明、清各種曲牌,可以說是一部中國音樂發展史。自唐、宋已降,中國音樂許多音樂因素(律、調、曲、詞、樂譜、樂器、結構、鏇法等)都在這個古老樂種中留下了遺蹟殘痕,稱長安鼓樂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結構

據音樂史家考證,在唐朝安史之亂期間,宮廷的樂師流落民間,唐代燕樂也隨之流傳民間。長安鼓樂脫胎於唐代燕樂,大氣、莊重、高雅,曲目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優美,具備宮廷音樂的特徵,與一般的民間音樂大相逕庭。

風格特點

西安鼓樂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是以打擊樂和吹奏樂混合演奏的一種大型樂種,內容豐富、樂

隊龐大、曲目眾多、結構複雜,是中國古代音樂乃至世界民間音樂發展史中的奇蹟。

長安鼓樂分僧、道、俗三個流派,各派有著不同的風格。

派別

僧、道

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傳,演奏者多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派悠揚敞亮,道派平和閒雅,俗派熱烈濃郁。相傳,道派為城隍廟道士所傳,與僧派一樣,演奏者多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道派因經商的多,平時日落店鋪打烊後,藝人們聚集到四合院自娛自樂。本社廟會期間,他們全體出動,竭盡全力,晝夜演奏,而不取分文。遇有其他鼓樂社廟會,它們也會熱情的前往耍曲,烘托氣氛。沿途他們吹吹打打,在市民面前展現他們的技藝。

最熱鬧的當數陰曆六月初一的終南山南五台古會合六月中旬的城內西五台古會。期間,各鼓樂社紛紛前往演出,觀眾摩肩接踵。每年這兩個時候,可以說成了鼓樂匯演。時常出現"同壇"(音),即斗樂、賽樂,兩支鼓樂隊你一曲我一段比賽,看誰演的曲目多,演得好。

僧派中的一部分,因長期掌握在農民手中,不斷吸收民間音樂,逐漸和僧派有了區別,形成俗派。俗派因在農村,其活動受農業生產季節影響,一般在農閒時參加民俗性活動儀式,如祭年、迎神賽會、朝山進香、收穫後慶賀豐收。

演奏形式

行樂

行樂,顧名思義,即在行進中演奏,拌以彩旗、令旗、社旗、萬民傘、高照斗子等,樂器用高把鼓、單面鼓、小吊鑼、鉸子、供鑼、手梆子、方匣子等打擊樂器和笛、管、笙若干;用高把鼓的,又叫"高把子",風格溫雅莊重;用單面鼓的,又叫"亂八仙",風格活潑悠揚。行樂有時還有"歌章",內容與祈雨有關。

行樂比坐樂簡單,它的演奏以曲調為主,節奏樂器只起伴奏、擊拍作用,多用於街道行進和廟會的民眾場合。

行樂又分同樂鼓(又稱高把子)、亂八仙(又稱單面鼓)兩種演奏形式。

西安鼓樂西安鼓樂

同樂鼓所用樂器除笛、笙等管樂器外,打擊樂器以使用高把鼓、鉸子、小叫鑼(疙瘩鑼)、貢鑼、手梆子的伴奏以形成自己獨有的風貌。樂曲節奏平穩,速度徐緩,情調典雅,多在

僧、道兩派樂社中流行,俗派坐樂不演奏。

亂八仙是以使用笛、笙、管、雲鑼(方匣子)、單面鼓、引鑼、鉸子、手棒子八件樂器而得名。亂八仙演奏曲目廣泛,凡是坐樂中的怪板抒情樂曲,如鼓段、耍曲、套詞、北詞等曲調均可演奏。特別是坐樂中的耍曲《搖門栓》、《捧金杯》、《得勝令》、《石榴花》、《香山射鼓》、《十拍》、《十六拍》、《五十眼》、《歌沙》 (即《銅鼓》)等,大都來源於民歌小調或器樂曲牌,樂曲短小,鏇律優美,情緒歡快,很受民眾歡迎。

西安鼓樂各流派樂社保留下來的曲目與曲牌上千首,是一筆非常寶貴而豐富的遺產。其中大型套曲的體裁類別有《套詞》、《北詞》、《南詞》

、《外南詞》、《外分詞》、《京套》、《大樂》、《花鼓段》、《別子》、《服子》、《打扎子》等,約有四百餘套。小型樂曲的體裁類別有《鼓段》、《耍曲》、《小曲》、《歌章》、《經曲》、《舞曲》、《起》、《壘鼓》、《花打》、《串扎子》、《引令》、《行拍》、《得勝令》、《曲破》、《趕東山》、《卓本》、《玉包頭》、《下水船》、《撲燈蛾》、《游聲》等約五百餘首。可以獨立演奏的鼓譜有《浪頭子》、《三股鞭》、《法點》、《女退鼓》、《花退鼓》、《笨點退鼓》、《大賜福》、《帽子頭》、《乾鼓》等百餘首。

西安鼓樂的調式為七聲音階,他所用的調依據五度相生律而得,常用的四調稱之為:六調、尺調、上調、五調。主奏樂器笛子常用的有宮調笛、平調笛、梅管調笛三種。

西安鼓樂的樂譜,據五十年代所知,就有七十多本,其中署明抄寫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營一本署作"唐開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待考外,其餘各本中抄寫年代最早的是西侖樂社保存的《鼓段、賺、小曲本具全》,注有"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59年)六月吉日置"。

演奏西安鼓樂的民間音樂家有城隍廟鼓樂社安來緒、何維新;東侖鼓樂社梁振源、趙庾長;西侖鼓樂社程世榮;顯密寺鼓樂社程天相;大吉廠鼓樂社楊家幀、裴仁恭;何家營鼓樂社何永貞、何生哲;市集賢香會樂社文明(東村)、張有明(西村)等。

坐樂

坐樂,顧名思義,是在室內圍繞著桌案坐奏的,曲調是一種有固定結構的套曲,即"花鼓段坐樂全套"和"八拍鼓段坐樂全套",坐樂常常是藝人們比賽技藝的場合,稱為"斗樂"、"對壘"、"支桌子"、"擺開",所以坐樂較為精緻,手法亦甚多樣。

坐樂大致可以分為城鄉兩種,城市坐樂叫"八拍坐樂"或"耍鼓段坐樂",農村坐樂則叫"打扎子坐樂"。前者用笙、笛、管、雙雲鑼,還曾用過箏、琵琶,打擊樂器有坐鼓、戰鼓、樂鼓、獨鼓、大鑔、大饒、鉸子、煽子、大鑼、馬鑼、引鑼、木梆子,編制約十二三人;農村坐樂或有若干樂器調整,依條件而定。有些地方農村的坐樂,吹奏樂器用到十幾人以上,打擊樂器更多,"川傢伙"(鼓樂傳統打擊器)和"蘇傢伙"(從秦腔引進的打擊器)用到幾十人之多,造成神人震撼、山川蕩氣的宏大音響,風格亦因之不同於城市坐樂。

儘管古代城內長安鼓樂社的成員多為生意人,但傳統上鼓樂社非常清高,自娛自樂,不受僱於人,只給樂社及其家屬的白事奏樂。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當年楊虎城陵墓從重慶遷回西安時,許多鼓樂社前往車站迎接。

西安鼓樂西安鼓樂

明清時期,鼓樂社甚為活躍。那時西安有廟上百座,而每個廟幾乎都有圍繞其活動的鼓樂社。廟會一個接一個,鼓樂聲則在長安古城內不絕於耳。

現有長安鼓樂樂譜百冊,曲目3000餘首以上,曲名、曲牌有一千二百多個,套曲40多部,包含有極為豐富的民歌、戲曲、說唱以及宮廷和宗教的音樂。

西安鼓樂西安鼓樂

室內演奏的鼓樂藝術形式,坐樂是有嚴格的固定的曲式結構的大型民間組曲,全

曲由頭(帽)、正身、尾(靴)三部分組成,民間藝人稱呼這種結構形式為"穿靴戴帽"。

所用樂器以笛為主,配以笙、管有時加用雙雲鑼(雙扇二十面鑼,十音,專門用於演奏尺調樂曲,特別是配合清吹演奏時,演奏者左右手開弓,技巧較複雜)。

鼓有坐鼓、戰鼓、樂鼓、獨鼓四種。其它打擊樂器有大鐃、小鐃、大鈸、小鈸、大鑼、馬鑼、引鑼(亦稱"開口子")、鉸子、大梆子、手梆子等。

坐樂又分八拍坐樂全套和俗派坐樂兩種。

八拍坐樂全套由僧、俗兩派樂社演奏,主要以坐樂第一部分頭(帽)中的頭匣、二匣、三匣段落所用鼓段均為《八拍鼓段》而得名,城隍廟樂社的八拍坐樂全套多用雙雲鑼演奏尺調樂曲。其結構特點(坐樂前部):

帽:開場鑼鼓,起。身:匣頭匣(八拍鼓段);耍曲;二匣(八拍鼓段);耍曲;三匣(八拍鼓段);清吹。尾:壘鼓,退鼓。

俗派坐樂在樂曲結構上除不用花鼓段、別子兩種體裁的樂曲外,它的主要特點是開場鑼鼓部分全部套用大件打擊樂器,如戰鼓、大鐃、勾鑼等,氣勢渾厚,情緒熱烈。曲子"打扎子" (又稱"前扎子")部分,是俗派坐樂中特有的體裁,善用多首不同調性的樂曲聯綴演奏,曲間插入鑼鼓段,曲調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表演特點

西安鼓樂以竹笛為主奏樂器,分為"坐樂"和"行樂"兩種演奏形式,"坐樂"是室內樂,吹奏樂器有笛、笙、管,擊奏樂器則有坐鼓、戰鼓、樂鼓、獨鼓、及大鐃、小鐃、大鈸、小鈸、大鑼、馬鑼、引鑼、鉸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擊奏樂器,有時還加上雲鑼。

西安鼓樂多在每年夏秋之際(農曆五月底至七月底),為了慶賀豐收在各地舉行的鄉會、廟會上演奏,演奏者為各村、鎮組織的"鼓樂社"以及大寺院、大廟宇的鼓樂樂隊。

傳承意義

西安鼓樂是中國古代音樂的重要遺存,它特有的複雜曲體和豐富的特性樂匯、鏇法及樂器配置形式成為破解中國古代音樂藝術謎團的珍貴佐證;它大量的傳譜曲目豐富了中華音樂文化寶庫,將為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世界非遺

在阿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安鼓樂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 1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西安鼓樂”傳習基地在陝西省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掛牌成立,並獲得陝西省文化廳5萬元的資金支持。

現狀

西安鼓樂的保護現狀非常不樂觀,在西安只有13個民間鼓樂社,總共只有200多名樂手,研究西安鼓樂的專家不超過10個,更為可怕的是,雖然流傳下來的古樂曲有1000多首,其中有近兩百首已被翻譯出來,但卻沒有一個鼓樂社能演奏超過15首曲子,傳承人也只有6個。這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為了能將“西安鼓樂”傳習下去,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對全校的63名學生實施全額免費教育,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陝西省文化廳廳長余華青表示,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為“西安鼓樂”的傳承做出了巨大努力,今後,省文化廳將會對周至縣的鼓樂傳承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鼓樂走出周至縣、走出陝西、走出中國創造更多機會。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
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崑曲古琴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崑曲 古琴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中國端午節 中國書法
篆刻 中國剪紙 雕版印刷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媽祖信俗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福建南音 南京雲錦 安徽宣紙 侗族大歌
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 浙江龍泉青瓷 青海熱貢藝術 農樂舞
新疆《瑪納斯》 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 西安鼓樂 中醫針灸
京劇 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活字印刷 麥西熱甫 珠算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他藝術。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王傳》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時巨人和巨龍遊行 | 法國巨人和巨龍遊行 | 比斯萃薩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聲部民歌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間與口頭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西西里木偶劇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基努文化空間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波羅的海歌舞慶典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伏佳拉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 | 歐隆克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巴亥瑞康卡烏圓圈森巴舞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 | 哥斯大黎加牧牛傳統和牛車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奧魯羅狂歡節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 | 扎巴拉人口頭遺產與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亞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頭和圖畫表達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奧連特兄弟會法國鼓樂 | 土著亡靈節 | 摩爾鎮馬隆人傳統 | 奈及利亞艾法預言體系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朝比木琴音樂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文化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塔格巴納橫吹喇叭音樂及 | 尼亞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頭傳統 | 黑拉里亞史詩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藝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坦坦地區木賽姆牧民大會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薩那歌曲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阿 | 蘭瑙湖瑪冉瑙人達冉根史 | 德拉邁茨鼓樂面具舞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銅鑼文化空間 | 《羅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馬克-揚戲劇 | 歌舞伎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博遜地區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聖歌 | 能樂 | 鳩提耶耽梵劇 | 高棉皇家舞劇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 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