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歌

靖州苗族歌

苗族歌鼟歷史悠久,充分展示出了靖州濃厚的地方少數民族特色,許多欣賞過靖州苗族歌鼟的專家和文藝愛好者們都稱它為“深山珍寶”、“天籟之音”。

文化標籤

少年班的學員在跟著老師學唱古老的苗族歌鼟,儘管條件簡陋,卻絲毫沒有影響國小員們的學習熱情。少年班的學員在跟著老師學唱古老的苗族歌鼟,儘管條件簡陋,卻絲毫沒有影響國小員們的學習熱情。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地區:湖南

編號:Ⅱ-23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簡要概述

苗族歌鼟歷史悠久,充分展示出了靖州濃厚的地方少數民族特色,許多欣賞過靖州苗族歌鼟的專家和文藝愛好者們都稱它為“深山珍寶”、“天籟之音”。苗族歌鼟歷史悠久

苗族歌鼟歷史悠久,充分展示出了靖州濃厚的地方少數民族特色,許多欣賞過靖州苗族歌鼟的專家和文藝愛好者們都稱它為“深山珍寶”、“天籟之音”。 苗族歌鼟成功申報為國家第一批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懷化市兩件“國寶”之一。
靖州鍬里位於湖南省西南湘黔兩省交界沿線地區。這一帶生活著近兩萬苗族同胞。鍬里苗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與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和時期的三苗以及周時期的荊楚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歧視和壓迫,苗族先民被迫遷入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成為鍬里一帶苗族的開山鼻祖。鍬里苗民勤勞純樸、爽朗豪放,是個以飯養身,以歌養心的民族。

在優美清新的自然環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苗族先民,模擬鳥鳴、蟬唱、水流、林濤等大自然的和聲及在生產勞動狩獵中發現的音律,經過長期的選擇與提煉,創造了獨具韻味的苗族歌。歌是鍬里苗族生息狀況記錄、人際情感交流、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特色

靖州苗族歌按風格、鏇律、內容、演唱方式及民族習俗可分為茶歌調、酒歌調、飯歌調、山歌調、擔水歌調和三音歌調等。其歌詞多為七言四句,內容涉及歷史傳說、祭祀禮儀、生產勞動、婚姻戀愛、勸事說理、唱詠風物等諸多方面。其音樂的音律和音程既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苗族民歌,也不同於鄰近的侗族民歌和漢族民歌,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演唱採取由低至高、由輕至重、由少至多的遞進形式,多以單人低聲部起歌,其他聲部先後進入,多個聲部相互交替流動。靖州苗族歌有《山歌》、《擔水歌》、《茶歌》、《三歌》等曲目。

演唱語言主要使用當地苗族土語(酸話)。其歌唱活動往往與苗族民俗緊密相聯,彼此融為一體。

歌曲分類

三鍬鄉靖州苗族歌鼟三鍬鄉靖州苗族歌鼟

茶歌

酒歌是苗族人民喝茶、飲酒時所唱的歌曲。苗族人民生性豪爽,熱情好客,在各類喜事活動的宴席上均以歌助興,他們用歌相互祝賀,相互誇讚,表明結交之誠,抒發友愛之情。系群體對唱,並帶有賽歌性質,曲調嘹亮奔放,激越昂揚,富有氣勢。和聲以半協和聲為主,和歌時腔調多變且有規律,可唱出多個聲部來。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從中能表露出苗家人粗獷、豪爽的性格。

山歌

也稱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玩山"談情說愛,交流感情對唱的歌。在三鍬苗族,每個村寨附近都有一個專供青年男女自由社交的場所,叫做"茶棚"。每逢農曆"戊日",苗家姑娘便穿新戴銀,三三兩兩的在寨邊等著外寨水伙子來茶棚對歌。男女各坐一方,形式有唱有和,韻律有起有落,節拍有快有慢。茶棚對歌達到高潮時,全寨男女老少到茶棚邊圍觀聆聽,歌聲、笑聲、掌聲連成一片,一派幸福喜悅的情景。經過初次會歌后,男女青年還要多次相約到"茶棚"對唱,逐漸建立感情後,姑娘小伙會互贈信物,私定終身。
苗族男女青年把對歌地點選在百花盛開的草坪里,垂柳依依的小溪旁,古樹參天的山坡上稱之為玩山。每逢對歌日,周圍幾十里,甚至上百里的青年男女先後來到對歌地點,成雙結對地唱山歌。有時叔伯、哥嫂也來聽歌,給晚輩或弟妹壯膽出主意。在坐棚和玩山對歌中,苗族男女青年有時還用木葉來伴奏,更能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
苗族山歌內容最為豐富,除了用歌聲來問姓,討花戴表達愛慕之意,追戀之情外,還用歌聲來盤古問今,互考才智。苗族山歌歌唱時,低聲部先起歌,中、高聲部後進入,歌聲悠揚婉轉,韻律優美,屬於復樂段。結構嚴謹,一氣呵成。樂句拉腔中幾個聲部相互交流,有極強的動感。

擔水歌

是苗族男女青年結婚的第二天,新娘到井邊擔水過程中所唱的歌曲。擔水時男方要選出三個後生,陪同新娘伴娘前去,新娘在伴娘和後生的陪同下,挑著水桶,唱著擔水歌緩緩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來男女對唱一段。雖然水井不遠,但一唱一和至少要兩個多小時才能結束這一活動。演唱時,為一人講歌,二人和歌。講"實際是吟唱,口語性強;和歌中又分為領唱和拉腔。和歌中的領歌為起歌,有起腔定調的作用;和聲音程為大、小三度、純四度,鏇律多為級進,這種民歌曲調琅琅上口,情緒較為開朗。

靖州苗族傳統樂器比較多,有嗩吶長號蘆笙、牛角、海螺笛子等。苗族的高音嗩吶,在音量、音色方面,獨具風格。調式多樣,曲牌有上白種之多。吹起來聲音高昂、清脆、宏亮,變化無窮。苗家的鑼、鼓、鈸、鈴等傳統打擊樂器也頗具特色。多種樂器配合演奏,響亮異常,氣氛熱烈,更能調動人的情趣。此外,吹木葉也是苗族、尤其是苗族青年的特長。吹法是摘木葉橫夾於口,吹氣使木葉顫動發音,聽起來清脆悅耳,頗有情趣,也有吹、唱結合的,更能產生景上添花的效果。

文化價值

靖州苗族歌鼟表演大受歡迎靖州苗族歌鼟表演大受歡迎

苗族歌鼟作為一種在特殊地域和特殊族群中使用的民間歌種,其價值主要有三點:

1、學術價值:在中國民歌中,多聲部侗族大歌已為世人認知,而多聲部苗族歌鼟卻不見經傳,兩者同處同一地區流行至今,並且又有本質的區別,無論從音樂方面,還是從歷史、民俗、語言學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2、藝術價值:體現在它獨特的鏇律及和聲的音程關係上,是對立與統一的結合體,是勞動人民天才的藝術創造力所形成的奇特藝術現象,更是當今音樂創作難得的借鑑、參考之本。

3、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苗族歌鼟,對“鍬里”地區乃至整個少數民族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苗族民眾文化生活,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傳承

然而,隨著鍬里地區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當地苗族與外界長期相對隔絕的狀態被打破,苗族歌賴以生存、發展的傳統文化空間在迅速萎縮;重要的歌師、歌手逐年遞減,當地苗族同胞對歌的興趣日益淡漠,苗族歌及其代表苗族傳統文化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被外來文化和現代文化同化的巨大危險。

為了將已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公示名單的靖州苗族歌鼟進一步發揚光大,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採取了多項緊急搶救措施。他們一方面請來多位國內民族民俗專家深入苗鄉蒐集整理古曲、古舞,另一方面又多方籌集資金在該縣農村中國小開辦培訓班,聘請當地擅長苗族歌鼟的民間藝人專門教授歌鼟技藝及苗族各項傳統文化。目前該縣苗族歌鼟少年班已初具規模。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