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源於印度佛教音樂。唐代,由於佛教儀式的日益集體化、規範化,五台山佛樂達到繁盛,形成獨唱、齊唱、輪唱等多種演唱形式。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五台山佛樂
所屬地區:山西·忻州·五台縣
遺產編號:Ⅱ—66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山西省五台縣
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五台山佛教音樂歷史悠久,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文化瑰寶。佛樂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音樂又分為經文音樂和經外音樂。黃廟音樂則主要與五台山金剛舞相依存。僧人誦經時用木魚引磬等法器伴奏的經文音樂在各寺演奏比較普遍,但用笛、管、笙、簫等樂器演奏的經外音樂則極其罕見,唯有五台山一家。這是五台山佛樂之所以引起學者和世人矚目的真正原因。黃廟音樂總是和金剛舞聯繫在一起的。金剛舞又名斬鬼、跳布扎,是五台山黃廟喇嘛作道場時所跳的一種驅鬼的舞蹈,源於西藏的“搶姆”,即魔噬蛇。五台山黃廟喇嘛每年做兩次道場。每回金剛舞共14場,舞者達49人。舞后是大謝土,鼓樂齊鳴,眾僧面朝南念經謝土。尤其在“轉道”中,、管、嗩吶等合奏聲起,眾僧人立於南殿台階上念經。奏樂三短一長共四聲,金剛舞再起。舞者在原始的法音聲中,在鼓號
五台山佛教音樂五台山佛教音樂
鏗鏘中,隨著節奏邊跳邊念,愈舞愈熱烈。彩旗飄揚,法樂喧天,華蓋幡幢蔽日,景象壯觀。有關專家稱,五台山佛教音樂有300年歷史,博大精深,精湛絕倫,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宗教藝術之一。 然而,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聞名遐邇的五台山佛樂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演奏傳人僅有8位高僧,其中演技高超的了沖和尚兩年前在廣東沿海演出時突然病逝;另一高手雲枝和尚返回五台山不久也患病不治而仙去。剩下的6位音樂法師全部年屆古稀,孱弱多病。這幾年多次被邀赴東南亞、南亞諸國演出因此而未能成行。令人遺憾的是,不知何故,8位佛樂傳人全都沒有帶過門徒,至今沒有一位師傳的徒弟。有關專家緊急呼籲:如不馬上採取措施,這一瑰寶將有失傳的可能。

歷史溯源

中國的佛教音樂分為南北兩派,南方佛樂以委婉、清秀為特點,江南韻味十足;北方佛樂則深受古印度音樂的影響,呈一種古樸、典雅、莊重和肅穆的特點。作為北方佛樂的代表,五台山佛樂與五台山佛教同生共榮。五台山佛樂淵源於印度佛教音樂,到了唐代,由於佛教儀式的日益集體化、規範化,五台山佛樂達到繁盛,形成獨唱、齊唱、輪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元代、明代之交,樂器被引入五台山佛教,使五台山佛教儀式藝術性大大提升。
"簫笛箜篌,琵琶箏瑟,吹螺振鼓,百戲喧聞,舞袖雲飛,歌梁塵起,隨時供養……"這一描述北魏北齊時五台山佛樂盛況的短詩已佐證了佛樂在當時的重要和流行。
五台山佛樂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教音樂淵於印度佛教音樂,又吸收了中國古代傳統音樂的成分,成為北方佛樂的代表。當時,東晉高僧道安、慧遠,創造了唱導這一新的佛教講唱體制,以講唱法理開導眾生為宗旨,採用了多種民間說唱方式,使唱導音樂與淨土宗教義結合起來,編撰成《西文化導文》《往生禮讚》,代是五台山佛樂的極盛時期,五台山僧人澄觀是華嚴經疏的集大成者,他同時完成了唄讚音樂的系統整理,即《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一八載:"十讚嘆者,樂則歌贊,苦則哀嘆……如來具是六十種聲音……"這種唄讚音樂是華嚴宗音樂的代表,也是唐代佛教唄讚音樂的代表。
雖然五台山各種佛教音樂不同,但都體現了北方宗教音樂的共同特點,就是比較雄壯,不同於南方佛樂的婉麗。佛光寺文殊殿前現存石經幢,刻於877年。須彌座上束腰八方各刻有手持不同樂器正在演奏的樂伎八人,說明了佛樂當時的發展壯況。
到了明代,五台山佛樂又有新的發展。表現為進一步吸收了唐宋曲牌、元雜劇曲牌以及民歌、民間樂曲等。清康熙以來,由於統治者特別優渥藏傳佛教--喇嘛教五台山佛教音樂中便又出現了黃教音樂。

藝術特

流傳至今的五台山佛教音樂,分為經文音樂和經外音樂兩部分。經文音樂是專門用於佛事活動的聲樂,由經文與佛曲相融而成。沒有樂器伴奏的稱詠讀或念高調。有樂器伴奏以歌贊為主的稱為"梵唄 "或"合念"。經外音樂沒有詞、偈,僅以樂器演奏為主的器樂曲牌,是五台廟堂音樂的精華。
五台山佛教音樂在內容上分為青廟音樂曲牌及黃廟音樂曲牌兩種。
漢傳佛教寺廟中的法事音樂即為青廟音樂。按傳統分類可分為:瑜珈焰口、唱誦、吹腔和散曲四個部分。藏傳佛教之喇嘛廟中的音樂叫黃廟音樂,它一般包括唱誦、吹腔、儀式音樂。青廟音樂鏇律幽雅、意境深遠,有遠、虛、淡、靜之特點;青廟音樂留傳下來的共有47首,由五部分組成:瑜珈焰口、禪門口誦,佛事散曲、三晝夜本等。
黃廟音樂,鏇律較為華麗,節奏較為活躍,且羽、商調式的曲調較多,既有蒙、藏高原的山野之風,又具有幽雅、靜謐之佛樂風韻。這兩種音樂既有頌讚經文的唱誦,又有不加經文的純器樂曲,無論是唱誦還是吹腔,從曲目看,除民族風很強的佛曲外,為了吸引聽眾、廣傳教義,都吸引了不少我國的古典樂曲和民間樂曲。黃廟音樂留下來的曲牌共40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禪曲誦經之部、吹腔之部、儀用之部。黃廟音樂曲牌中,有很多是由西藏傳入內地,曲牌多為藏語譯音。但也吸收了漢民族一些古曲和民歌。
五台山佛樂五台山佛樂
青、黃兩廟所用的譜本,也是傳統的工尺譜;所有轉調也是傳統的五度轉調法。但青廟音樂與黃廟音樂風格特點不同。青廟音樂講究規矩,黃廟則不太嚴格。兩廟使用調高不同。黃廟使用本調,即管調。使用工尺譜,即現代E調。青廟比黃廟低一個調,即角調,高音相當於現代D調。另外,青廟以漢民族樂曲為主,黃廟則繼承了許多西藏古老曲目。因此,青廟風格以莊重典雅幽靜見長,黃廟音樂則剛強洪亮,粗獷有餘。
五台山佛教音樂的樂器,青黃兩廟大體相同,都由打擊樂和吹奏樂器組合而成。青廟音樂主要有:手鼓馨、鐺子、中木魚、方鑼、鼓、鐃、懺鍾、行馨、管子、笙、梅等。其中笙為主,管梅相助。樂隊一般由14人組成。黃廟樂器主要有大把鼓、藏鈴管子、笙、大木魚,大號、別莉、海螺、鐃鈸,嗩吶、海笛。黃廟樂隊以管子為主,笙梅相助。樂隊一般由10人組成。每日早晚迎送太陽時,使用的樂器有大號、嗩吶、海螺、別莉等。
歷史上,五台山的青廟、黃廟都有自己的樂隊。除日常殿堂誦經吹奏之外,各種法會都會有樂隊吹奏。以後,廟堂音樂留傳於民間,祝壽、葬儀等也請和尚喇嘛念經奏樂。
五台山佛樂五台山佛樂
所以說,佛樂在佛教活動中,那抑揚頓挫的誦經節奏,或配以伴奏,或單獨清唱,或經停樂起,唱念結合,聲樂相間。忽兒深谷溪泉,忽兒高嶺鴻雁,其水乳交融的演奏,具有十分濃郁的古典風味,不禁會令人想起唐詩宋詞元散曲的格調。
青廟音樂中的吹腔是法事人的純器樂曲。主要曲目有《上經台》、《秘摩岩》《普庵咒》、《雲中鳥》、《進蘭房》等40余首,它們有的來自佛曲、有的來自古典樂曲、有的來自民間俗曲,一經佛樂隊演奏,既有較為濃郁的民族民間音樂韻味,又有鮮明的佛樂特色。黃廟音樂中的吹腔用於黃廟各種殿堂儀式和各種佛事活動。樂曲有的來自青廟音樂如《秘摩岩》、《上字翠黃花》、《六字真言》等,有的來自古典樂曲如:《如意歌》、《四字月兒高》等,也有一部分來自民間樂曲。

傳承意義

五台山佛教音樂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興盛起來的。原有的印度梵樂佛曲、唄讚轉讀,汲取中國唐宋曲牌、元代雜劇散曲以及民歌、民間器樂等音樂養分,便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寺廟音樂。寺廟音樂在國內分南北兩個系統,北方又分東西兩路流派。五台山佛教音樂屬北方系統,但獨立於東西兩路之外,自成體系,曲調古雅。
五台山佛教音樂是音樂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發展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認為是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屬地域外,在整個北方及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
在中國音樂文化里,五台山佛教音樂也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1958年,五台山青黃兩廟的18位僧人,組成樂隊,赴省城太原演奏廟堂音樂,榮獲嘉獎。1989年3月五台山佛樂團首次抵達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樂,引起轟動,反響很大。
八十三歲的常治法師是五台山上教授佛家吹奏念唱傳統文化資歷最老的法師之一。他說,現在五台山上會佛樂的僧人不過五十餘位。培養一個能演奏樂器並會唱經的僧人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而訓練班裡的僧人流動性很強,這使得大多數樂曲已不能被完整地演奏。他表示,雲遊四方是不少僧人樂意選擇的生活方式,但繼承五台山千年不息的佛樂文化遺產卻需要一份持久的耐力與恆心。
同時,隨著五台山傳統法事的減少,套用的佛樂也少了用場,一些傳統曲目漸漸遺失。

分類

五台山佛教音樂,分為經文音樂和經外音樂兩部分。
經文音樂是專門用於佛事活動的音樂,由經文與佛曲相融而成。沒有樂器伴奏的稱“詠讀”或“念高調”,有樂器伴奏、以歌贊為主的稱為“梵唄”或“合念”。經文音樂主要有四種形式:一種是帶有樂器和法器伴奏的唱經,僧人們稱其為“和(音格)念”;第二種是不帶伴奏、只用法器擊節的唱經,僧人們稱其為“令調”;第三種是有簡單鏇律線條的“吟誦”;第四種是以語言自然音調為基礎、和著木魚敲擊節奏的“誦經”,僧人們稱其為“直數”。
經外音樂沒有詞、偈,僅有以樂器演奏為主的器樂曲牌,是五台山廟堂音樂的精華。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