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著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宗教改革期間代表人物包括馬丁·路德、慈運理、約翰·加爾文、門諾·西門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約翰·衛斯理及其後發展出來的新教徒教派。而狹義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限定在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到1648年《威斯伐倫和約》的出台為止歐洲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基督教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基本信息

簡介

宗教改革紀念碑宗教改革紀念碑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壟斷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財產被沒收。英國、荷蘭、瑞士、北歐諸國和部分德意志,紛紛成立不受羅馬控制的新教組織。天主教會雖竭力反撲,殘酷鎮壓一切被稱為異端的人,但已無法恢復以前的狀況。宗教改革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重大影響。

社會背景

教改革本來一次思想的大變革,但也引發了社會、政治、軍事的大衝突,其出現與當時的許多背景因素有關係

原文聖經的發行

1453年奧斯曼帝國滅亡拜占庭帝國,逃亡到西歐的學者們帶來了大量的古典,其中包括原文的聖經。伊拉斯謨校訂出版了《新約聖經》的希臘文原文版。馬丁路德研究希臘原文,認識到聖經裡面講的是“因信稱義”,而不是拉丁文翻譯的“因信成義”,這對他是很大的觸動。

印刷術的出現

印刷術的發明/引進帶來了信息革命,推動了宗教改革的迅猛發展。宗教改革以前,聖經只能由聖職人員閱讀。一般信徒無法閱讀聖經,只能完全聽信各地神父對經典與教義的解釋。然而在1456年古騰堡在美茵茲的印刷廠印刷了一本拉丁文聖經,之後更多的人能夠自己閱讀聖經,自己思考,帶來對教會解釋的質疑。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的文章通過印刷發行迅速傳遞到各地,宗教改革的思想迅速傳播。

人文主義

在15世紀出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重視教育,重視思考、研究,這對宗教改革和同時期的文藝復興運動都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人文主義並沒有懷疑神的意思,但確實帶來了對教會傳統、對教會權柄的質疑。人文主義發展到後來對神產生懷疑,不過那要到啟蒙主義時期才漸顯端倪。

教會的腐敗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隨著工商的發展,教會也坐擁龐大的教產,這樣的富裕使神職人員的道德鬆懈,教會中的醜聞不斷的發生。許多的高級神職人員的職位都是以金錢而不是道德換來的。有時教會為了紓解財政方面的負擔,經營酒店賭場,公然販賣贖罪券並聲稱能以之贖回煉獄之刑。一些高級神職人員甚至捲入性醜聞中,其中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活和其於1501年10月30日主持的栗子宴會可以算是性醜聞中的代表事件。[4]雖然義大利本土因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經濟蓬勃發展,以及聖伯爾納定等教士的努力,並未對天主教義與教會產生太多的不滿,但是在義大利之外的地區,逐漸對代表義大利人勢力的天主教會高層產生不滿,特別是在1418年天主教會大分裂結束之後,更加深了這樣的情勢。這些腐敗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者對教會權柄的質疑,腐敗帶來的許多社會矛盾遇上宗教改革的導火索就演變成社會運動和武裝衝突。

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

馬丁·路德中世紀的宗教與政治密切聯繫。教皇和教會積極參與政治,教皇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加盟,派代表參加議會,親自推動十字軍東征,教會與政府在經濟上也有許多糾葛。政治領袖也很自然地也介入宗教的事物,他們建立教會、修道院,出兵支持十字軍東征。這種密切聯繫的後果是信仰的問題馬上演化成為政治,並進而軍事的問題。宗教改革過程中,各級的世俗政權紛紛表明立場,並且使用政治、軍事的力量支持自己的立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支持羅馬,發詔書通緝馬丁路德;德意志的選侯腓特烈三世則是馬丁路德最堅定的支持者,將馬丁路德保護起來;慈運理在日內瓦成立政教合一的新教政府,親自上陣打仗捍衛自己的信仰;英國亨利八世宣布脫離羅馬教會而成立英國國教會,卻沒有進行信仰上的宗教改革。

工商業復興的影響

中古世紀的歐洲大致分為教士、貴族還有騎士的上等階級,跟農奴以及平民組成的下等階級。隨著工商業的復興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階級──中產階級,大多由平民商人所組成的中產階級發展出了完善的商業組織如行會和銀行等中產階級主導的機構。但是民生問題也隨之而來,像貧富差距以及階級對立等等。人民除了要對政府納稅,教會的各項聖禮,儀式等等也都要付費。這些社會的矛盾與信仰的矛盾混合在一起,引發社會運動和戰爭。

社會根源

14至16世紀,西歐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當時西歐所發生的社會變動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經濟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破土成長,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開始形成,反對封建貴族的特權與分裂割據。英、法兩國的封建君主在與資產階級、新貴族聯盟的基礎上建立了政治集權的“新君主制”。他們加強政治集權,推行重商主義,獎勵文化創造,有力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展。但在義大利、德意志還存在著分裂割據,迫切需要政治統一;第三,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權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者批判中世紀教會的蒙昧、禁慾說教與封建的等級權制度,鼓吹個人的自由、平等與欲望,提倡競爭進取精神與科學求知的理論,極大地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與觀念更新,構成了對天主教神權的巨大衝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於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於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思想淵源

宗教改革固然是社會現實變革的產物,但其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市民的宗教“異端”思想之中。中世紀的城市在11、12世紀興起後,為了抵制封建貴族與教會的掠奪與控制,城市從經濟、政治上支持王權,王權則賜給城市以自由貿易乃至自治的特權。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也逐漸興起,對教會的大一統神權與正統神學的統治極其不滿,於是醞釀出反教會的市民“異端”思想。市民的“異端”思想,有力地衝擊了天主教會神權的合法權威,反映了市民階級建立“民族教會”或“廉價教會”的願望,為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鑑的歷史遺產。(其中異端思想具體指教會首先提出的“雙劍說”“太陽月亮說”)

改革先鋒

宗教改革分布圖宗教改革分布圖
使徒時代末期,教會逐漸墮落俗化,但後來也出現護教人士如猶大,後來較重要的還有“獨一神觀”者在三世紀-四世紀對抗主張“三位一體觀”,最後雖失敗,但他們為保存《聖經》真理的奮戰精神,令人敬佩。又如馬昂留斯與央登約翰等人合著“和平的保衛者”一書,主張灰復平信徒參與教會事工;孟他努倡導聖靈與靈恩,勉勵信徒離棄奢靡生活,卻因他本身言論漸趨偏激,陷入另一異端而功虧一簣。

七-八世紀又有忠於《聖經》的教士,反對教會如同異教的跪拜神像及抬舉馬里亞為女神的謬誤。九世紀中葉,為要證明當時教皇所宣布的主權是早在數世紀前就實行的假文獻“偽西多爾教令集”(IsidorianDecretals)出現時,許多有良知的主教曾群起反對這騙局,但終被壓制。十二世紀又有法國瓦勒度派(Waldensians)主張教會應忽灰復純以《聖經》為唯一真理,反對煉獄邪說,強調平信徒可上台講道,教士的言論並非完全無誤等,聲勢相當早浩大。雖遭到教皇視為異端,予以除名,改職和十字軍的征伐,但他們至今仍然存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成為十二世紀以前改革教會進僅存碩果。

1376年英國的勒得倭得教區長兼英王皇家神學顧問約翰・威克里夫(JohnWycliff,主後1320-1384年),眼見教皇生活奢靡,教會因爭競逐財而腐化,便在牛津公開指責教會的主決者。世俗事務由神派政府管理,教皇不應干涉。他獲得英國朝野的擁護,為被教皇捉辦,繼續推動改革,1377年又宣稱聖經是信仰唯一根據,教會唯一律法。接著他將《聖經》譯成白話英文(1384年完成,1388年修訂),結果銷路意外廣大。他又主張“平民主權”即教會應以平信徒為中心,而非教皇;但可有一人遵照聖經總攬相關事務,否則便是敵基督者。並要二人一組出外傳道,但非終身職。英國黑死病流行時,他被保守派歸咎拿辦。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羅拉德派(Lollards),後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毀殆盡,幸因查理二世娶波希米亞公主而再傳入波希米亞。

約翰・胡斯(JohnHuss,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亞布拉格大學教區長,因閱讀威克里夫的著作後深受感動,也開始作類似的言論,起初大受波希米亞朝野讚賞,後因嚴詞指責出售贖罪券是違反聖經的可憎習行為,在1409年比薩會議被教皇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會議後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處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亞反教皇的革命戰爭,迄今改革或苗仍未熄滅。

背景

教會腐敗

上述改革教會的先鋒雖未能成功,但在十一-十二世紀,教會也接受了一些改革,如可呂尼革新運動(Clunny)的加強管理修道院,要求修士和修女重新過禁慾生活,並專心祈禱,讀經及默想。但經過數百年,到十六世紀初期,教會內部腐敗的情況又再度嚴重,其中最受一般人指責的就是出賣大赦(Indulgences,又稱贖罪券)以搜括民財,徵收重稅以及買賣教職等,使百姓信心喪失殆盡,於是改革的呼聲再度提高。

政府混亂

宗教改革期間,神聖羅馬帝國僅空有統一名號。西班牙是當時最強國家,國王查理一世登基兩年後又在1519年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擁護羅馬天主教,激勵壓制馬丁路德及新教。但因他同時忙於對戰法國,未能全力消滅新教。當時英、德兩國均有內亂,也難以專心制止改教運動,這便是當時有利宗教改革的大環境。尤其德國收重稅,加給人民的經濟負擔,造成農人棄田逃亡,吃虧遍地,人心求變,一旦有人提出改革主張,不論其原來目的如何,立刻就受到熱烈支持。因此當出身德國埃斯勒本城(Eisileben)窮苦農家的馬丁路德,為改革開放教會弊病而登高一呼,顯然在他的背後便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助力向前推進不斷!

參與人物

宗教改革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1483-1546年),早在耳弗大學(Erfurt)獲文學碩士,又學半年法律。接著入修道院苦修,1507年獲立為神父。1512年獲威登堡大學(Wittenburg)神學院博士,隨即教授《聖經》。他是德國最早用德文對照新舊約原文授課的教授之一。然而他繼續依然教會律法潛心苦修,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得到內心的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在研讀《聖經》時,看到“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7)時,突然覺醒到原來人的得救只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賜,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證使人得以“稱義”。他這信念也在獲得同校一些教授的支持,加上親眼看到人們受騙購買贖罪券的情形,又耳聞教會主教買賣聖職的醜事,他開始攻擊教會出售贖罪券的作法。1517年10月31日他將所寫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網看法,張貼在威登堡大學的教堂門口。由於當天恰巧是人們前往教堂朝掲所拜遺物的萬聖節,自然很多人看到張貼的內容。雖然當印刷術才使用不久,但兩周后傳遍全德國;四周后各種譯文傳遍全西歐。教皇終於下令將他革除教籍,他原本只要改革教會一部分制度,從此他也不再承認教皇的權威,唯以《聖經》為權威。此後他所代表的教派總稱國“更正教”或“新教”(Protestantism),與之相對的東,西方天主教,則成國舊教。他直接建立的教會成為“路德會”或“信義宗”。由於他個性保守,因此他改革的教會仍保留《聖經》沒有明文禁止的舊教傳統,如祭壇,蠟燭,基督畫像,造解禮,周日禮拜與聖誕節等。

慈運理
馬丁路德雕像馬丁路德雕像
慈運理(UlrichZwingli)(1484~1531)生在瑞士的威德赫斯城(Wildhaus),在巴塞爾(Basel)、伯恩(Bern),及維也納(Vienna)受教育。慈運理在維也納就讀大學,當時候的維也納大學正在推行大學改革。當時在人文主義者采爾蒂斯等人的領導下,促使大學接受了人文主義者的改革。隨後,他又在巴賽爾大學內,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強化了他對人文主義的立場。於瑞士東部接受區牧的職務,在1519年成為蘇黎世教會的牧師。慈運理在語言上是很有能力的,他可以將無論是希伯來文、希臘文或是拉丁文翻譯成蘇黎世的當地語言,後來,蘇黎世市議會決定了聖經改革方案,成為官方政策。在1525年蘇黎世市議會廢止彌撒,改由慈運理的聖餐版本替代。改教的主題是教會內道德的重整,他開始攻擊贖罪券,且是有計畫性的攻擊。在聖禮上他更有自己的主張:聖餐是一項紀念主的儀式,僅是象徵性;基督不在聖餐之中。這點與路德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改運動的早期,慈運理在瑞士尤以東部,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在1531年的一次戰役中陣亡。

宗教改革加爾文雕像
加爾文

加爾文(1509-1564年)–生長巴黎,在巴黎大學研究神學三年,後又到外地學習律法。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一書,隨即到日內瓦。但他的改革教會提案未被接納,且被驅逐出境。經數潛心研究,1541年他再返日內瓦,得到歡迎,並治理當地教會二十三年,使它成為新教的中心。加爾文主張人得救與否完全是神所預定的,但又不贊同宿命論;相反的,他認為虔誠的信仰與完美的德行是每一個將要得救的基督徒的義務,他們應該在世間努力工作以榮神益人。加爾文的教義受到許多工商業者歡迎,成為新教主流,其中以長老會發展又多又快。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原反對馬丁路德和更正教,後為要與王后迦他林(Catherine)離婚,受拒於羅馬皇帝,因此1534年與更正教合作並共同通過“最高治權法案”(ActofSupremacy)宣布創立英國國教(Anglicanchurch),又稱聖公會,與羅馬舊教的教義儀式並無二致,只是英國王代替羅馬教皇成為政教權威。

餘波

天主教的革新

宗教自決和宗教迫害-1555年,奉行新舊教兩派的國家終於簽訂奧斯堡和約,協定由各國統治者全權決定該國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遷居他國。1598年法國皇帝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詔議(EdictofNantes)準予人民自由信仰新教。但新教卻各派互不兼容,他們本著個人可以直接與上帝交通,產生《聖經》不同的見解。這種“自以為是”的結果演變成宗教迫害。原先羅馬天主教就是“異端裁判所”,現在連新教都迫害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宗教改革亨利四世
宗教戰爭

歐洲各改教運動歷經許多流血戰事,如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殺,法國再度內戰,新教信徒大量逃亡。1618年德國路德派因不滿奧斯堡和約被毀,由瑞典國王亞道夫(GustavusAdolphus)領導,與國內羅馬天主教徒交戰了三十年,1648年簽訂韋斯特發里亞和約(PeaceofWestphalia),雙方重獲和平相處。又如1568年荷蘭北部的加爾文派信徒因反舊教與其統治者西班牙國王對戰,到1609年終獲獨立建國與信仰自由。

英國在宗教改革後的國教還帶著不少舊教色彩,許多受加爾文派影響而被稱為清教徒(Puritans)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聖經》的信仰,卻受到欲恢復舊教的國王查理一世逼迫殘害,於是許多人逃至新大陸,即後來獨立的美國,並爆發1640-1649年的內戰,史稱“清教徒改革”。清教徒獲勝後,新教團體獲相當自由的發展,直到1685年新國姆十二世又想恢復舊教及專制政治,人心大憤,再經1685年沒有流血的“光榮革命”,終於使英國新教徒在此年獲得歐洲第一個獲大量信仰自由的結局。至此我們也看出各國的宗教戰爭中,常夾雜經濟和政治利益等的爭執。從十六世紀中期到十七世紀中期的百年紛擾,歐洲人口大量減少,經濟衰退,各國終於地逐漸體認久戰俱傷的教訓,才開始採取宗教寬容的政策。

印刷術的影響

在宗教改革的運動中,由於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此一運動的推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宗教改革的起因當中有一個原因,即是聖經只能由聖職人員閱讀。一般信徒無法閱讀到聖經。然而在1456年古騰堡(JohannGutenberg)在美茵茲(Mainz)的印刷廠印刷了一本拉丁文聖經。印刷術的發明幫助改善了,抄寫文本因而產生錯誤的情形;另外,只要將所印刷的作品排好,即可大量印刷。只要付得出買書的錢,就可以有機會閱讀。因此,當馬丁路德要傳遞他的宗教改革理念時,只要透過印刷和貿易路線的發達,他不需要跑到遙遠的英格蘭就可以傳播他的思想了。

新教

宗教改革文藝復興
16世紀歐洲諸國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社會運動。中世紀的西歐,天主教會是最有勢力的封建主集團,是封建制度的國際政治中心,並且壟斷著文化教育和意識形態。隨著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關係的產生,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主之間的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而一切反封建的鬥爭必然採取神學異端的形式。早在13、14世紀,已經有了改革天主教會和建立廉儉教會的呼聲。文藝復興運動也給宗教改革以巨大推動。到16世紀,宗教改革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提出以信仰得救為核心和建立廉儉教會的系統理論,並且發展成遍及西歐各國的運動。

宗教改革運動大致可分為三派:一派以M.路德為代表,另一派以J.加爾文為代表,第三派以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為代表。在宗教改革運動中創立的教會,統稱新教

路德宗

路德是宗教改革運動的最初發難者。16世紀初,德意志是羅馬教廷搜刮的主要對象。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去兜售贖罪券,使財富源源不斷地流進教皇的財庫。這種赤裸裸的斂財行徑,遭到德意志人民的強烈反對。路德為反對教皇的壓榨,於1517年10月31日首先提出抨擊教皇出售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九十五條論綱》成了德意志人民反對教皇及天主教會的共同綱領和農民、平民舉行反封建起義的信號。1520年,路德又接連發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羅馬教皇權》《論基督教徒的自由》等論文,提出信仰得救,不必通過由教士主持的各種宗教儀式,建立廉儉教會和改革文化教育的主張,號召驅逐天主教會勢力實現德意志獨立。路德宗簡化了宗教儀式,廢除對聖像、聖物的崇拜,牧師可以結婚,用德語做禮拜。但在1521年以後,隨著運動的深入發展,路德轉而攻擊民眾運動,蛻變成諸侯手中的工具,諸侯變成路德教會的首腦。德意志北部、東北部薩克森、梅克倫堡、普魯士、不倫瑞克等諸侯,紛紛改宗路德宗,乘機奪取天主教會的土地和財產;南部和西南部的諸侯多宗天主教。德意志的分裂割據依然如故。後來,德意志的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之間,諸侯和皇帝之間,經常干戈相見。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規定“教隨國定”的原則,即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信仰,路德宗遂取得合法地位。16世紀時,瑞典丹麥挪威也改宗路德宗,建立完全從屬王權的路德教會。至今,路德宗仍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在德國、北歐和美國勢力很大,擁有信徒約7000萬人。

加爾文宗 

是新教中的激進派,創始人為加爾文。他生於法國,傳教的基地主要在瑞士。瑞士的宗教改革於1518年在蘇黎士由U.慈溫利首倡。1531年,慈溫利戰死。他的宗教改革對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有一定影響。1536年,加爾文來到巴塞爾,出版《基督教要義》,闡述新教教義,否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同年到達日內瓦。40~60年代,日內瓦成為加爾文宗教改革的中心。他主張信仰得救,並進一步提出“先定論”的主張。他認為一個人是否得救,都是上帝事先就決定了的,上帝的選民注定得救,上帝的棄民一定要遭殃,任何人都無法擺脫上帝早已決定了的命運。加爾文提出建立民主教會的主張,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適應新興資產階級激進派的要求。加爾文宗不僅是日內瓦共和黨人的戰鬥旗幟,而且影響遍及歐洲,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至今,加爾文宗仍是新教中的一大支派,在瑞士尼德蘭英國和美國等地擁有信徒約4000萬人。

16世紀前期,法國王權強大。1516年,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與教皇利奧十世訂立條約,得到任命法國教職人員的權力,但須經教皇批准。法國教會實際變成王權的支柱,對新教徒實行迫害。加爾文宗在法國稱“胡格諾”(Huguenot,源於瑞士之Eidgenossen,意為“聯盟”)。後來,胡格諾和天主教兩大集團之間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宗教戰爭(1562~1594),國家分裂,王權危殆(見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亨利四世(1589~1610在位)登位後,法國復歸統一。1598年,亨利四世頒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仍為國教,但允許信仰新教自由。

16世紀後期,在尼德蘭爆發了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加爾文宗在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

宗教改革亨利八世
英國的宗教改革 

16世紀,英國已經建立起專制王權。亨利八世為打擊天主教會勢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1534年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不再從屬羅馬教皇。天主教的教義、制度和儀式不變。改革後的教會稱英國國教,又叫英國聖公會(亦譯安立甘教會)。大量教產轉為國有,英國教會變成王權的支柱,經費由國家負擔。1571年,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正式公布《三十九條信綱》,標榜信仰得救,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準則,簡化宗教儀式,但仍保留主教制度。這一改革完成了建立民族教會的任務,但並不完全適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需要,隨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的壯大,又出現了要求按加爾文宗教義清除國教中的天主教成分,脫離國王的控制而獨立的清教徒。英國政府象對天主教徒一樣迫害清教徒,但後者勢力仍不斷擴大,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終於在清教旗幟下發動資產階級革命,並取得成功。

改革意義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壟斷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財產被沒收。英國荷蘭瑞士、北歐諸國和部分德意志,紛紛成立不受羅馬控制的新教組織。天主教會雖竭力反撲,殘酷鎮壓一切被稱為異端的人,但已無法恢復以前的狀況。宗教改革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