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

上帝

上帝(YHWH,God,神)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創造宇宙的神。往往被視為宗教信徒至高無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有神論稱,中國人稱之為老天爺。上帝是宇宙的支撐和創造者。自然神論說,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泛神論則認為,上帝是宇宙的本身。基督教相信上帝是既超然(完全獨立、天譴、存在於宇宙)和內在(存在於世界)。(註:天主教稱YHWH為天主,新教則稱為上帝。)英文中的god和德文里的Gutt都源自基督教盛行前的印歐語系中的古哥特語guth,原意是指“受祈求者”或“所祭祀者”,詞根是“鑄造”指鑄造而成的神像。

基本信息

基本含義

上帝 上帝

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耶和華神名翻譯

【希伯來文】יהוה (詞源הוה,羅馬字havah,意思是“變成”)

【亞拉姆語】Alaha

【阿拉伯文】Allah

【羅馬字轉寫】YHWH/YHVH (讀音是“哈多那以adonay/ʔadoˈnaj/”,就是“主”的意思)

【英語讀法】傳統上是“耶和華”Jehovah,不過更準確的“雅威”

【希臘語】θεός (用於新約原文,指的既是公神也是母神)

【希臘文&羅馬字】theos (讀作“色奧斯”)

【拉丁文】deus (詞源是印歐詞根里的*deywós,意為“天上的”)

【英譯】god (詞源是印歐詞根里的* ghau(ə),意思是呼喊to call)

因為猶太人亡國後忘記了希伯來語,YHWH就只有輔音,沒有元音,無法讀出了,所以《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說:“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 θεὸςἦν ὁ λόγος.”。 ”就連十誡里也規定“不可妄稱adonai之名”(出埃及記20:7)。猶太人不敢直接念神聖的耶神名號YHWH,只記錄下了輔音而無元音,避諱改以另一字Adonay(吾主)來讀YHWH。經書上是把Adonay的元音a-o-a注在YHWH之下,讀時絕不與YHWH合念,而是逕改讀之為Adonay。公元前三世紀~前一世紀時,希臘文七十士譯本LXX把YHWH依猶太避諱傳統,直接改寫作kurio (LORD),日後之眾譯本亦隨此傳統。新約中引舊約經文是根據七十士譯本,故整部新約只見以主kurio稱YHWH名,不見任何YHWH之音譯或意譯稱名。

英文中的god和德文里的Gutt都源自基督教盛行前的印歐語系中的古哥特語guth,原意是指“受祈求者”或“所祭祀者”,詞根是“鑄造”指鑄造而成的神像。

YHWH的漢譯

基督教的神YHWH最初按照亞拉姆語音譯為真主阿羅訶(Alaha,同阿拉伯語“安拉”)。

明末,利瑪竇來華傳教,把YHWH譯作“天主”、“天”、“上帝”、“天帝”。其《天主實義》說:“天主之稱,謂物之原。如謂有所由生,則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終者,鳥獸草木是也 ; 有始無終者,天地鬼神及人之靈魂是也。天主則無始無終,而為萬物始焉,為萬物根柢焉。無天主則無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無所由生也。”《坤輿萬國全圖》說:“天主創作萬物於寰宇。”而其撰於1595年的《交友論》還說:“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為事有成矣。”4年後,利瑪竇在《二十五言》中又說:“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除了“上帝”、“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為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其《上大明皇帝貢獻土物奏》:“謹以原攜本國土物,所有天帝圖像一幅,天帝母圖像二幅,天帝經一本。”他發現儒家追求的上帝就是基督教中的上帝,儒家認為上帝啟示聖人,基督教中上帝也是啟示先知,他便開始傳揚他的發現。這引起了明朝士大夫和佛教學者的極度不滿。崇禎年間的《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託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利瑪竇死後沒多久,儒士和僧眾對天主教進行了激烈的攻擊,崇禎十二年(1639年)批判基督教的合集《聖朝破邪集》八卷(亦題《破邪集》或《皇明聖朝破邪集》)出版。
同時,利瑪竇的傳教方式也引起了不了解東方文化的其他傳教士以及羅馬教廷的不滿。由於《哥林多前書》第10章不許祭祀人鬼祖宗:“外邦人所獻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鬼相交。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因此1715年3月19日,羅馬教皇克萊蒙十一世發布教皇敕令《自那一天》禁止中國天主教徒敬天祭孔祭祖:“西洋地方稱呼天地萬物之主用“斗斯”(Deus [God]) 二字,此二字在中國用不成話,所以在中國之西洋人,併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經日久。從今以後,總不許用“天”字,亦不許用“上帝”字眼,只稱呼天地萬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懸掛,即不必懸掛,若已曾懸掛在天主堂內,即當取下,不許懸掛。”1877年,有120位外國新教傳教士在上海集會,這次集會的會議紀要中有:“據《新舊約》所論之‘上帝’,即《六經》所言‘上帝’若合符節,其揆一也。迨後諸教士各執己見,辨論孔子之道。有云:‘儒書所載之上帝,非造化主宰’。”清末民初法文《教務月志》載文詆毀利瑪竇和 湯若望、南懷仁等,‘罪其喜引古書上帝,而不專用天主名,罪其阿悅華人,而將順其禮俗’。羅馬朝廷對東方文化不了解,所以才會犯錯。 利瑪竇發現了東方文化中的一些精華,並用上帝的話語詮釋,為福音傳播做了很大貢獻。

YHWH的神學變遷

上帝 上帝
YHWH原本只“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唯一的神。《聖經·舊約》中有YHWH和Elohim、El三個稱謂,YHWH本來是古希伯來信仰中的類似巴力那樣的雨神、風暴神(《詩篇》第29首)。西元前6世紀,以色列王國覆滅,猶大王國約西亞燒毀了耶和華殿中亞舍拉和巴力的神像。猶太教禮拜的恭聽篇這樣引用《希伯來聖經·申命記》:“聽啊,以色列人!耶和華是我們的上帝,耶和華是我們唯一的上帝!”YHWH是最高統一神,“以我為始,以我為終。除我之外無神靈存在。”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創造者和救世主。居魯士釋放巴比倫的猶太精英以後,尼希米和以斯拉受到啟示,強調了啟示傳統,預言彌賽亞(即耶穌)再次降臨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國。由於歷經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的異族統治,猶太人對舊約理解和政治立場產生差異,分化為不同教派,包括強調律法傳統的法利賽人和以祭司長為中心的撒都該人,以及拒絕耶路撒冷祭司權威的異見者在曠野組成的艾賽尼教派。受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艾賽尼教派強調啟示,期待彌賽亞的降臨和世界末日。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穌是救世主,是神子,是三位一體的神的聖子位格道成肉身。信耶穌得永生,耶穌用血與人類立了新約,舊約也就因此成全。神是良善的,出於對人類的愛而為了人類的原罪被釘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人類的原罪,通過信仰耶穌是神子以及耶穌死而復活,人類就能進入天國,重新與神在一起。因為神讓耶穌復活了,所以信靠耶穌的人死後也能復活。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神子,不承認三位一體,即猶太教只承認耶和華是一個本體,不承認耶和華有三個位格,因為猶太人在聖經《塔木德》記錄下耶穌只是一個私生子,是冒充神的罪人,就像巴蘭一樣。公元1世紀,承認三位一體和耶穌是神子的猶太人和大量外邦人皈信基督教,造成了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分野。安拉(Allah)、阿羅訶(Alaha)與亞拉姆語以羅伊(Eloi)、以利(Eli)、厄力(El)同源,耶穌死的時候喊“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穆罕默德受基督徒的影響,信奉了亞伯拉罕的神、“穆薩和哈倫的主”,信奉亞當(阿丹)、諾亞(努哈)、 亞伯拉罕(易卜拉欣)、 摩西(穆薩)、 耶穌(爾撒)為神的先知,並以最後先知的身份在麥加和麥地那傳異端,“我確是真主的僕人,他要把經典賞賜我,要使我做先知”。在《 古蘭經》前“有穆薩的經典,做世人的準繩和恩惠。這是一本阿拉伯文的經典,能證實以前的天經”。《古蘭經》是“天經原本”,是未經歪曲的。宣揚“如果你們喜愛真主,就當順從我;(你們順從我),真主就喜愛你們,就赦宥你們的罪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古蘭經》3:31)穆罕默德的出現驗證了《聖經》中的預言: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約一4:3)。猶太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的唯一神都是亞伯拉罕的神,但他們所承認的先知和經典(神的話語)不一致,這造成了亞伯拉罕諸教之間的衝突。猶太教的神啟傳統,也造成了眾多先知應運而生,世界上的主要宗教的創始人都聲稱自己是亞伯拉罕的神的先知或者使者。 

 西方上帝

基督教的上帝

1、唐朝景教的唯一神譯為真主阿羅訶。利瑪竇把唯一神翻譯成”上帝“。基督教(中國基本稱為新教)在清朝末年將“耶和華”由"天主"改譯為“上帝”。
2、意為全知、全能、全智、全視、全權、全愛、全造的永遠至高並永生者,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有。
3、是萬有的創造者、宇宙的統管者、真理的啟示者、選民的拯救者和罪惡的審判者。

希伯來語“上帝”(Elohim)這個詞是“神明”這個詞的眾數形式——希伯來語單詞分單數、雙數和眾數三種形式——顧名思義,上帝是“創造諸神明的大神”。聖經認為,上帝是萬有的創造者、宇宙的統管者、真理的啟示者、選民的拯救者和罪惡的審判者。這也是《聖經》的解釋,所以《聖經》不承認在萬物創造以前,除了耶和華還有別的上帝存在。上帝就是有能量有位格有靈魂的信息。根據《創世記》中的典故,上帝先在黑暗和混沌中創造了光,接著創造了天地、生物和人。《聖經》說上帝是獨一無二的和全能以及世間萬物的唯一創造者。註:基督教的上帝被主要認為是西方宗教中上帝的代表,因為基督教中的上帝較比其他宗教中的上帝要更為完美。

伊斯蘭教的安拉

安拉(真主)是伊斯蘭教所信仰的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主宰的名稱。音譯安拉。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因其為唯一真實的主宰而稱真主。通用突厥語,波斯語和烏爾都語的穆斯林稱“胡達”(意為“自有者”)。至於安拉一詞的來源,一說是古代閃米特人對造物主的尊稱;一說是由阿拉伯語中意為神的Ilah加冠詞a1組合而成的。表示專門受到崇拜的至尊的美名。根據《古蘭經》記述,伊斯蘭教興起前,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有經人”(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用安拉一詞稱呼所信奉的最高神,他們相信安拉是“天地的創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是“人類生計的賜予者,災難的解救者”。但他們在信仰和崇拜安拉的同時,還為安拉樹立了名目不同的配神,並加以崇拜。 伊斯蘭教認為:正確的宗教信仰來自於宇宙最高的實在--造物主(真主)的啟示。所以摒棄眾多蕪雜無用的虛無神靈,獨尊真主為天地間唯一的最高主宰。安拉有99個尊名。

《古蘭經》簡明概述是:真主是最高的實在,唯一的真宰,最高的養育者、盟誓和契約的監督者、萬物的創造主,他自有自在,無始無終,永恆,無形無相,至仁至慈,賞善罰惡,本然自立,無所不能,超絕時空而又無所不在 ,絕對徹底獨一,無偶,全知全能,同時又威嚴無比,善惡必報,清算神速。伊斯蘭教否定基督教對上帝三位一體和道成肉身的解釋。伊斯蘭教承認基督教的先知,但以色列人和基督徒“篡改經文,並拋棄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勸戒。”而穆罕默德帶來的《古蘭經》則是從真主降臨的“一部明確的經典”,因受真主的護佑而絲毫未被篡改。“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卜拉欣、伊斯瑪儀、伊斯哈格、葉爾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和爾撒受賜的經典,與眾先知受主所賜的經典;我們對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加以歧視,我們只順真主。”

摩尼教的上帝

摩尼教的唯一神也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唯一神,也只有先知和經典的區別。西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聲稱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後一位先知。摩尼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傳統。因為耶穌說過“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而且“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摩尼據此聲稱自己是釋迦摩尼、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是真主的先知,也是最後一位先知。摩尼說:“智慧和神跡不斷的被神的使者傳給人類。因此曾經使者是來自印度的佛祖,在另一個時代則是來自波斯的瑣羅亞斯德;再一個時代則是西方的耶穌。現在啟示再次降臨,在這個最後時代的預言則通過我,摩尼,來自巴比倫的真主的使者。”摩尼教受到瑣羅亞斯德教和基督教、佛教的影響,其教義在諾斯底主義的影響下主張靈魂從肉體上徹底解脫,因而強調禁慾、食素。同時也包括了佛教的轉世說和敘利亞的天使說。另外則反對猶太教,把猶太教視為黑暗神的創造物。摩尼教的十二使徒叫做慕闍(magistri),72主教稱作拂多誕

基督教神學家 奧古斯丁最初也加入這教派,前後長達九年的“摩尼教徒”。摩尼死後不到5年,奧古斯丁加入基督教並反對摩尼教。不過,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受摩尼教影響很深。

巴哈伊教的上帝

上帝上帝
巴哈伊教的創始人是 伊斯蘭教的異端 米爾扎·海珊·阿里·努里,巴哈伊的意思是“上帝之榮耀”。根據巴哈伊的教訓,宗教的歷史是神差遣先知,對人類進行教化的進化過程。神派遣列代聖使亞伯拉罕、摩西、佛陀、瑣羅亞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歐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巴哈伊教相信獨一、不滅的神,他是萬物的創造者,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為其所造。神的存在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並且是“人格化的神,不可知,不可觸及,是啟示的源泉,永恆,全知,永在和全能的。”雖然神不可直接觸及,但他可以被受造物感知,並且有意願和目的。巴哈伊教相信,神通過多種方式表達其旨意,包括使用先知或聖師(亦稱“上帝之顯示者”)。為表達神的意願,眾先知在世界各地建立宗教。 巴哈伊教義中,神是如此偉大以至無法為人類完全認知,或描述出完整和準確的形象。在巴哈伊教里,神使用一些稱號,例如“ 全能者”,或“至愛者”,並且強調神的一體性,他們拒絕三位一體之類的信條。

錫克教的上帝

錫克教是一種試圖把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融為一體的新宗教,其信仰的唯一真神也就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唯一神YHWH,唯一真神創造世界,在生死之外,上師是唯一真神的使者,傳播上帝的真理,上師共十任,第十一任是聖經《阿底格蘭特》。錫克教嚴格信仰 一神論,認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萬物的締造者,是公證而仁慈的。主張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分離與歧視婦女。信仰業報輪迴說,人要靠神的惠顧和上師的指導纔得以解脫。尊崇上師,將其奉為神的使者,並信奉上師的預言,上師享有無上的權力,其傳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繼承者。反對祭祀制度與偶像崇拜,主張簡化禮儀,朝拜聖地,積極入世。

注釋

上帝 上帝
1.《通典·禮典》:“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2.六上帝中,自然 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可稱天,人帝即五行上帝(五方上帝)不可稱天。《隋書·禮儀》:“五時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
3.《晉書·志·禮》:“案易‘殷薦上帝,以配祖考’,祖考同配,則上帝亦為天,而嚴父之義顯。周禮旅上帝者,有故告天,與郊祀常禮同用 四圭,故並言之。”《漢書·志·祭祀·六宗》:“尋虞書所稱‘肆類於上帝’,是祭天。天不言天而曰上帝,帝是天神之極,舉帝則天神斯盡,日月星辰從可知也。‘禋於六宗’,是實祭地。地不言地而曰六宗,六是地數之中,舉中是以該數,社稷等祀從可知也。天稱神上,地表數中,仰觀俯察,所以為異。宗者,崇尊之稱,斯亦盡敬之謂也。禋也者,埋祭之言也,實瘞埋之異稱,非周煙之祭也。夫置字涉神,必以今之示,今之示即古之神,所以社稷諸字,莫不以神為體。虞書不同,祀名斯隔。周禮改煙,音形兩異。虞書改土,正元祭義。” 
4.天神、天帝,有時是泛指,有時專指天上神中之最尊貴者。《漢書·郊祀志》:“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墬,今稱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稱地祇曰后土,與中央黃靈同。” 
5.天主,又稱天神,有並列為八神之一的主天之神天主,也有泛指天神的天主。《史記·封禪書》:“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韋昭云:“八神謂天、地、陰、陽、日、月、星辰主、四時主之屬。”《漢書·列傳·霍光金日磾傳》:“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雲。” 
6.《史記·五帝本紀》鄭玄注云:“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7.《元史·祭祀·郊祀》:“周禮所祀天神,正言昊天上帝。鄭氏以星經推之,乃謂即天皇大帝。然漢、魏以來,名號亦復不一。漢初曰上帝,曰太一,曰皇天上帝。魏曰皇皇帝天。梁曰天皇大帝。惟西晉曰昊天上帝,與《周禮》合。” 
8.《宋書·志·樂》,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竣據周禮、孝經,天與上帝,連文重出,故謂上帝非天,則易之作樂,非為祭天也。按易稱‘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尚書云:‘肆類於上帝。’春秋傳曰:‘告昊天上帝。’凡上帝之言,無非天也。天尊不可以一稱,故或謂昊天,或謂上帝,或謂昊天上帝,不得以天有數稱,便謂上帝非天。徐邈推周禮‘國有故,則旅上帝’,以知禮天,旅上帝,同是祭天。言禮天者,謂常祀也;旅上帝者,有故而祭也。孝經稱‘嚴父莫大於配天’,故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既天為議,則上帝猶天益明也。不欲使二天文同,故變上帝爾,故鄭注以前天神為五帝,後冬至所祭為昊天。” 
9.太一,又稱泰一等,常被視為等同昊天上帝,但有時又加以區分。“太一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云東皇太一。”《天文志》曰:“‘天極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天皇大帝也,與通極為一體,故曰通位帝紀也。”“泰一,天帝之別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貴者也。” 
10.《宋史·志·禮·吉禮·天書九鼎》:“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復奉玉冊、玉寶,上玉帝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蓋以論者析玉皇大天帝、昊天上帝言之,不能致一故也。又詔以王者父天母地,乃者祇率萬邦黎庶,強為之名,以玉冊、玉寶昭告上帝,而地祇未有稱謂,謹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 后土皇地祇’。”

性別

人類通常憑藉聖經根據將上帝定性為男性,惟獨以下情況除外——將上帝定義為女性的經文有:創世記1:26-27;詩篇123:2-3;何西阿書11:3;路加福音15:8-10;母親-4;申命記32:18;以賽亞書66:13;以賽亞書49:15;以賽亞書42:14;詩篇131:2;申命記32:11-12;馬太福音23:37和路加福音13章:34。

本質

其實“上帝”只是一個類別名詞。

這個類別是描述:萬物起源、無窮創造力、無窮管理力、無私、仁慈、給予、養育、樂趣、安慰等“一切好事的根源”。

與其相關的類別有“神”、“天使”、“仙”、“精靈”:特定事物的起源、一定的創造力、管理力、無私、給予、養育、樂趣、安慰等“特定好事的根源”。

它們都是:值得依靠、信賴和仰仗的東西。

名詞作用:可以作為一個思考好事的“工具箱”,來調用其中各種好的事物。

值得注意的是:它們都不是具體事物的類別名詞,而是所有事物良好一面的抽象名詞。

產生的情感生理基礎:使用“全集然文明”邏輯:各種情感都是引導人們存在的特殊提示工具,簡稱為“導存特示”,這其中就包括了“正向特示”(一切良好的感覺,提示人們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或取得更多相關事物);而這種“正向特示”的生理基礎就是各種引發良好感覺的“神經遞質”。於是很自然的,人們會把“產生良好感覺的事物”分成一個“類別”,而這個類別就是:上帝、神、天使、仙、精靈。也正是因為這個類別中的事物值得信賴,可以引發人們的良好感覺,所以才會有人信仰上帝。

註:由於小孩容易理解一個絕對好的東西,所以他們能夠聽的懂“上帝”的含義。

出自《全集然文明.可存堂》(一個沒有副作用的信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