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

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

正文

胡格諾派是法國加爾文派新教徒的別稱。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興起於法國並長期遭受迫害的新教教派。詞源說法不一,通常認為Huguenot源自德文Eidg-enossen 意為“宣誓結盟者”。胡格諾戰爭亦稱宗教戰爭。
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新教教義傳入法國。30年代J.加爾文在法國倡導宗教改革運動,他的拉丁文著作《基督教原理》法文本1541年在法國問世,流傳甚廣。他在法國的信徒稱為胡格諾派。參加者有手工業者、農民、小商販以及部分貴族,知識界一些著名人物也改宗新教。1555年,法國新教教會秘密成立。經加爾文倡議,法國首次新教教務會議於1559年 5月26日在巴黎舉行。胡格諾戰爭爆發時,法國約有新教修會2000多個,教徒達百萬人。
自部分貴族改宗新教後,宗教糾紛演變為新教與天主教兩派封建主爭奪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武裝衝突。以納瓦爾國王亨利、孔代親王亨利一世、海軍上將科利尼的加斯帕爾德二世(習稱科利尼)為代表的胡格諾派為一方,以吉斯公爵F.de洛蘭、A.J.聖安德烈元帥和蒙莫朗西公爵安納為首的天主教派為另一方,形成兩大敵對營壘。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在瓦西鎮屠殺新教徒,胡格諾戰爭開始。1572年 8月24日天主教派在巴黎製造聖巴托羅繆慘案,屠殺新教徒2000多人,使戰爭激化。(見彩圖)1576年胡格諾派在法國南部建立聯邦。同年北方的天主教徒建立天主教同盟,內戰日趨激烈。後來兩大派為維護共同的利益,尋求妥協。1589年亨利繼承法國王位,稱亨利四世。並於1593年改宗天主教,1598年 4月13日頒布寬容胡格諾派的南特敕令承認一國兩教,歷時36年的宗教戰爭至此結束。戰爭對法國的破壞程度超過英法百年戰爭

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
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胡格諾派與胡格諾戰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