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民歌

當塗民歌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當塗素有“名歌之海”的美譽。當塗民歌,曲調優美,節奏輕快,富有江南水鄉民歌的獨特風格。民歌在該縣流行極廣,且種類繁多。

基本資料

當塗民歌當塗民歌

文化遺產名稱:當塗民歌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地區:安徽
編號:Ⅱ-5
申報地區或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

歷史溯源

早在六朝時期(220-589)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範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藝術特色

長期以來,當塗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創作了大量的口頭文學作品,飲譽海內外的當塗民歌即是其中之奇葩。其曲調優美,節奏輕快,富有江南水鄉民歌的獨特風格。民歌在縣內流行極廣,且種類繁多。當塗民歌數量眾多,題材廣泛,內容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平原、圩區、丘陵山區的民歌異彩紛呈,形成多種體裁。

當塗民歌當塗民歌

流行於當塗大公圩一帶的是號子、牛歌、舞調,流行於博望、湖陽、新市一帶的是船歌、漁歌、燈歌,流行於沿江採石、霍里、新橋一帶的是秧歌、對歌、門歌等。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顯示出鮮明的地方性民間音樂和語言藝術的魅力。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和《姐在田裡薅豆棵》等。當塗民歌的歌詞內容絕大部分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熱情和愛情生活。

發展和現狀

當塗民歌通過三次大規模的蒐集整理,不僅演唱形式從村野走上了舞台,記載方式由口頭記憶進為書面記載,而且大批精品從當塗走向了全省、全國和海外。

當塗民歌當塗民歌

1954年冬,《打麥歌》被選為全國首批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優秀節目,灌製成唱片,風靡全國。1956年11月,當塗民歌以數量多、質量高,連續參加蕪湖地區和安徽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轟動全地區、全省。《熟透的莊稼一片黃》、《小妹子送飯下田沖》、《放牛歌》等5首獲省級節目優秀獎,《玉蓮子》獲省級演出獎。1957年1月,上述獲獎節目連同當塗縣優秀民歌手趙秀英、汪宗領入選安徽省代表團,參加全國第二屆音樂舞蹈會演,獲得高度評價。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觀賞了當塗民歌的演唱。國家級刊物《民間文學》刊載了《姐在田裡薅豆稞》的歌詞。
優秀的當塗民歌還引起了眾多專業文藝團體、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和音樂出版部門的極大興趣。中央歌舞團、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中央音樂學院,安徽省藝術學校、安徽省民眾藝術館、安徽省音樂家協會和著名作曲家時樂蒙、瞿希賢、鞏志偉以及著名歌唱家陸青霜、姜志均先後來當塗採風,學習當塗民歌。安徽人民廣播電台於1980年2月錄製《芝麻開花節節高》等13首當塗民歌,經常向省內外播放。

當塗民歌當塗民歌

1982年,中國唱片社將《打麥歌》、《熟透的莊稼一片黃》、《小妹子送飯下田沖》、《唱得綠海泛金波》、《豐收歌》、《回娘家》、《劃龍船》、《快樂的鴨老哥》、《一把小傘亮錚錚》等9首當塗民歌灌製成立體聲唱片,向全國及東南亞地區發行,當塗民歌開始走向國外。安徽省、北京市、上海等多家音樂出版社多次選載出版當塗民歌。《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安徽卷》選載40餘首當塗民歌,使當塗成為安徽省入選民歌最多的縣,從而獲得了“民歌之海”的美譽。

傳承意義

馬鞍山地區的民歌小調層出不窮,種類繁多。建國以後,民歌蒐集和整理工作得到有多方的高度重視。在文藝工作者的精心培育下,《打麥歌》風靡全國,時樂蒙、瞿希賢,鞏志偉等作曲家先後到當塗採風,對當塗民歌給予高度評價。

當塗民歌當塗民歌

當塗民歌是當塗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口頭演唱、口耳相傳的文化表現形式的典型代表,經過歷代文化人的藝術加工後,更具有了高度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和語言藝術珍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當塗民歌不僅數量多,由於流傳地域差異較大,民歌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流行於當塗大公圩一帶的是號子、牛歌、舞調;流行於博望、湖陽一帶的是船歌、漁歌、燈歌;流行於沿江採石、新橋一帶的是秧歌、對歌、門歌等。當塗民歌不僅是反映人們生產、生活的方式,也是折射審美觀念的載體,對當地文化產生過許多影響。歌曲內容體現了大量的生產習俗和生活習俗,顯示出獨特的地方性民間音樂和語言藝術的魅力,以及特有的敘事抒懷風格。當塗民歌口頭創作,口頭演唱、口耳相傳,使民歌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和藝術性,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和語言藝術珍品。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