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祠祭

徽州祠祭

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禮儀活動,在徽州,最為重大的祭祖活動為祠祭。在徽州地區,祠祭是最重大的祭祖活動。徽州祠祭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長擔任主祭,房祭由各房頭房長主持。族長、各房頭房長,一般由本族和本房中年長輩高、德高望重的人擔當。祠祭要求參祭人員衣冠整齊,嚴格遵循祠規,整個過程有嚴格的程式,祭文寫作也有固定的格式。

簡介

祠 堂祠 堂

祭祖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禮儀活動,在徽州,最為重大的祭祖活動為祠祭。祠祭是在祠堂內進行的祭祀活動,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進行的祭祀活動,要求非常嚴格,為報本之禮,一般由族長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長主持,族長由族中年長輩高、兒孫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擔當。房祭由各房頭房長擔任主祭。在黟縣祠祭中如西遞明經胡氏祠祀,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七為各族祭祀,由族長擔任主祭;正月初九——正月十五為房祭,由各房房長(即房頭老官)主祭。徽州現存祠堂最早的建於明弘治年間,至清代則多不勝舉。其大體分為總祠、分祠和家廟。總祠,作為當時重要的公共建築,一般多置於村鎮兩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氣勢恢宏、莊嚴氣派,少則二進,多則四、五進,建築依地形漸次高起,主體建築置殿後,頗富變化。單面為中軸線上兩個或多個三合院相套而成,民居簇擁,牌坊映照。支祠平面多為四合院式。而家廟是宗祠的一種特例,一般是官宦人家有家宅處所所建的祠堂。

節日起源

徽州宗祠不僅是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而且是村落宗族財勢和實力的象徵。村中部落的生活,宗族的繁衍、發展和興衰,村落布局結構均與祠堂相關。可以說一個村落宗祠的數量、規劃和氣勢折射出這個宗族煙火的衰旺。

祭祖活動為宗族活動中最隆重的大典,要求參祭人員必須整衣肅冠,嚴格遵循祠規。整個祠祭活動過程有嚴格的程式,其中由禮生讀祭文,其祭文寫作也是有其一套固定的格式,祭文第一部分為祭祀時間,第二部分為祭祀對象,第三部分為祝祠

徽州祠祭對於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禮儀和徽州文化風俗具有重要意義。

在徽州地區,祠祭是最重大的祭祖活動。徽州祠祭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長擔任主祭,房祭由各房頭房長主持。族長、各房頭房長,一般由本族和本房中年長輩高、德高望重的人擔當。祠祭要求參祭人員衣冠整齊,嚴格遵循祠規,整個過程有嚴格的程式,祭文寫作也有固定的格式。
徽州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現存最早的祠堂建於明弘治年間,至清代則多不勝舉。宗祠一般多置於村鎮兩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氣勢磅礴、莊嚴肅穆;支祠多為四合院式的建築;家廟一般是官宦人家所建的祠堂。
徽州祠堂,不僅是祭祀祖先的場所,也是村落宗族財勢和實力的象徵。村中部落的生活,宗族的繁衍、發展和興衰,村落的布局結構,均與祠堂相關。可以說,一個村落祠堂的數量、規劃和氣勢,折射出這個宗族的興盛。
2006年,徽州祠祭被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項目

名詞內容

祠祭是在祠堂內進行的祭祀活動,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進行的祭祀活動,要求非常嚴格,為報本之禮,一般由族長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族祭由族長主持,族長由族中年長輩高、兒孫繁衍、德高望重的人擔當。房祭由各房頭房長擔任主祭。在黟縣祠祭中如西遞明經胡氏祠祀,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七為各族祭祀,由族長擔任主祭;正月初九——正月十五為房祭,由各房房長(即房頭老官)主祭。
徽州現存祠堂最早的建於明弘治年間,至清代則多不勝舉。其大體分為總祠、分祠和家廟。總祠,作為當時重要的公共建築,一般多置於村鎮兩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氣勢恢宏、莊嚴氣派,少則二進,多則四、五進,建築依地形漸次高起,主體建築置殿後,頗富變化。單面為中軸線上兩個或多個三合院相套而成,民居簇擁,牌坊映照。支祠平面多為四合院式。而家廟是宗祠的一種特例,一般是官宦人家有家宅處所所建的祠堂。
徽州宗祠不僅是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而且是村落宗族財勢和實力的象徵。村中部落的生活,宗族的繁衍、發展和興衰,村落布局結構均與祠堂相關。可以說一個村落宗祠的數量、規劃和氣勢折射出這個宗族煙火的衰旺。
祭祖活動為宗族活動中最隆重的大典,要求參祭人員必須整衣肅冠,嚴格遵循祠規。整個祠祭活動過程有嚴格的程式,其中由禮生讀祭文,其祭文寫作也是有其一套固定的格式,祭文第一部分為祭祀時間,第二部分為祭祀對象,第三部分為祝祠。
徽州祠祭對於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禮儀和徽州文化風俗具有重要意義。

原由

由於古徽州叢山環峙、高台城壘、相對封閉的特殊地理自然環境,歷代中原世家大族源源徙入徽州的特別移民社會背景,宋以來作為“程朱闕里”受到朱熹理學的特別影響,徽州宗族社會“嚴宗法、尚宗義、重祖祭”蔚成時尚。自從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一月禮部尚書夏言據程頤“凡事死之禮當厚於奉生者”之議,奏言《請定功臣配享及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廟》,朝廷頒詔天下臣民可建祠堂祀始祖之後,古徽州鄉村興起了修建祠堂祭祀祖宗的熱潮。徽州各宗族聚全族的財力,選最好的地段,用最佳的材料,請最好的工匠,精心建造起氣勢恢宏、巍峨壯觀、裝飾華美、古樸典雅的各種宗祠、支祠、家祠。而祠堂的修建,就是為了“妥先靈而隆享祀”,遍布徽州城鄉的徽州宗祠為“徽州祠祭”的開展準備了必須的空間。
聚居在古徽州城鄉的各族姓,幾乎都把祠堂祭祖作為宗族的頭等大事。因為通過對先祖的典祀,慎終追遠,可以“序昭穆”,使族眾知禮義。“民德歸厚”,增強宗族凝聚力。於是,“報本之禮,祠祀為大”,都強調“祠祭、墓祭皆屬展親大禮,必加敬謹”,“登降跪拜,罔敢不敬;春和秋霜,無有或怠”。都認為“祭祀乃是大事,必精潔,必誠敬。否則,祖宗不歆……祖宗之靈無所不鑒,可不致慎?”

規定

徽州各宗族的祠祭,幾乎都遵循朱熹在《家禮》一書中所作的規定。歙縣潭渡黃氏宗族規定:“元旦謁祖,團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禮》”,績溪上莊胡氏宗族規定:“凡祭祀,春以春分日舉行,冬以冬至日舉行。高曾祖禰用牲,旁親用庶饈。一切儀節,謹遵朱子《家禮》”。歙縣金山洪氏宗族規定:“祭之儀,文公《家禮》俱在。遵而行之是實”(7)。
朱熹是祖籍徽州的宋代理學大儒,其所著《家禮》一書,根據儒家關於冠、婚、喪、祭的禮儀規範,規整了一套適用於民間百姓的冠、婚、喪、祭之禮儀,將儒家禮儀世俗化、平民化,結束了“禮不下庶人”的古制,《家禮》這套“庶民之禮”簡約易行,朱熹徽州家鄉的宗族,其祠祭一以朱子《家禮》為宗,成為中華儒學教化在古徽州的一個典型實態。
徽州祠祭按照朱熹《家禮》的規定,極嚴格、極隆重。一般徽州宗族祠堂祭祖,有春祭、中元、秋祭、冬祭,先祖誕辰、先祖忌日等,最普遍和最隆重的祠祭是春秋二祭和冬祭。象歙縣棠樾鮑氏宗祠,就有春祭、中元、秋祭、冬祭、燒年等,太平天國戰亂之後,祠祭減為春秋二祭。對於如何進行祠祭,鮑氏宗祠規定的:“三獻禮”儀式,在其《棠樾鮑氏宣忠堂支譜》卷十七《祀事·值年規劃》和《歙縣新館著存堂鮑氏宗譜》卷三《祠規行禮》中都有詳細明確的規定,其繁文縟節多達130多個節目,按這一套程式演示下來,每次祭祀時間長達數小時,甚至“日不足,繼以燭跋綺臨”。
徽州祠祭,各宗族都有《祀約》、《祠規》等嚴格的規定,祭祖必須是族中宗子或族長主祭。祭祖大典凡能參加的成年支丁都必須一律參加。支丁參加時一律按昭穆世次和年齒排列。祠祭大典設主祭數人,“禮生”有“通贊”、“引贊”、“司祝”、“司帛”、“司樽”、“司爵”、“司饌”、“司盥”、“司過”等,由通贊負責整個祭祀程式的指揮。祠祭遵朱熹《家禮》規定的“三獻禮”進行,一般有“初獻”、“亞獻”、“終獻”,鳴炮之後,在祭樂中“降神”、宣讀祭文、敬酒、奉獻、叩首、申明祠規族訓。

祭品

祠祭祭品都行鄭玄的“少牢”之禮,徽州鄉間稱“豬羊祭”。為了表示對先祖的尊敬,徽州各宗族祠祭時祭品都非常豐富,祭碗、祭盤、祭盆,各色菜餚、飯粿、水果供滿祠堂內外的祭桌。黟縣《南屏葉敘堂值年規則(附奎光)》記載,其宗族清明祠祭祭盆就有16個,夏祭、中元、冬祭則各有祭盆36個,清明祠祭祭盆內的祭品有:魚翅、金針、海參、香菇、大爪、冬粉、肚皮、鮮筍、乾雞、紅棗、醃魚、乾糕、蹄包、荸薺、肉元、甘蔗等等,歙縣東門許氏宗族秋祠祭,每次就“計用豚胙五十餘口,約二千餘斤,雞百隻、魚百尾,棗栗時果百斤,焚帛百端,香楮、蔬餚、美醢之類不及悉紀”(9)。宗族祠祭的這些祭品,一般是頭年祭祀結束時,就由祠堂擬定品名,眾支丁抓鬮決定來年祭祀時各自需準備的祭品,在這一年中,支丁儘自己的財力和本領,或下蘇杭上海採辦,或奇構巧思製作,爭取在來年的祠祭供桌上和其它支丁的祭品一比高低。徽州績溪登源河一帶,汪姓宗族為了祭祀顯祖汪華,每年的祠祭規模都十分盛大,其“做供獻”慢慢形成了“賽瓊碗”的“花朝會”活動。不僅在祠祭中有粗如斷柱的大紅神燭,壯如牯牛供養了幾年、十幾年的大肥豬,而且讓人眼眩目花地在長龍一樣的供桌上,用名貴磁碟磁碗,裝滿了各種山珍野味,美味佳肴,異果奇珍。“五穀豐登”、“吉祥如意”、“鴻福無邊”、“福壽綿長”等等寓意深厚的特色供獻把徽菜的製作推上了新的高峰。在“賽瓊碗”活動中,供桌上最多時擺放24行,每行12盤(碗),達288盤(碗)之多,這些珍饈供品,既是族眾對先祖的恭敬,又是一件件藝術傑作,祠祭又成了一年一度的徽菜博覽會。
黟縣碧陽關麓汪氏宗祠在祠祭供品的製作中,清代光緒間汪靜川還別出心裁,創造了“米塑供獻”這一徽州工藝絕活。他選用優質大米,用花瓶、香爐、羅漢等為米塑模型,用自己熬制的米膠,將大米一粒一粒地粘塑成各種供品,在祠祭時放在定製的三足圓形瓷盆中罩上玻璃作為供獻,供祖宗享用,讓人們觀賞。這種特色工藝,汪氏還“傳子不傳女,傳媳不傳婿”,祖傳絕活由族中代代相傳。這是徽州祠祭中的又一特色內容。

過程

徽州祠祭在行“三獻禮”之後,一般還要由族長或指定的“善言弟子”在先祖神位前向族眾申明和宣講祠規、族訓。如黟縣環山余氏宗祠就規定:“每歲正旦,拜謁祖考。團拜已畢,男左女右分班,站立已定,擊鼓九聲令善言弟子面上正言,朗誦訓戒”。休寧泰塘程氏宗祠在春祭和冬祭之後,宗正面北而立,族眾按年齒東西相向立,宗正高聲朗讀祖訓:“凡為吾祖之後,曰:敬父兄、慈子弟、和族裡、睦親舊、善交遊、時祭祀、力樹藝、勤生殖、攻文學、畏法令、守禮儀;勿悖天倫也,勿犯國法也,勿虐孤弱也,勿胥訟也,勿胥欺也,勿鬥爭也,勿為奸惡以賤身也,勿作惡劣以辱先傑。有一如此者,生不齒於族,沒不入於祠”。族眾拱而應曰:“敢不祗宗長者之訓!”復戒之曰:“慎思哉!勿墜先祖之祀”。眾應“諾”,乃揖而退。這一祠祭儀式,借祭祖之機,強調合族支丁為人處世應有的思想行為規範,不僅把祠祭慎終追遠、尊祖報本的目的加以強化,而且豐實了祠祭的思想教化功能,進一步凝聚族眾,有利宗族的興旺發達。
徽州祠祭的最後一道儀式是“散胙(或稱“頒胙”),和“散福”(或稱“飲福”),所有參加祭祖的支丁在祠堂分領祭肉,參加祭祖的部分支丁(如高年長者、有功名子弟)在祠堂合食祭品。
雖然徽州祠祭一般都極其隆重,儀式嚴格,祭品空前豐盛,有的宗族甚至對參加祠祭的支丁儀容、服飾、表情、舉止都有具體的要求,有的宗祠還要進行祠祭的“預演”彩排,但是也會因時勢變遷,其規模和儀式繁簡有所變化。1937年抗日戰爭年代,績溪宅坦胡氏親遜祠對於祭祖,就有這樣的議決:“當此國難時期,理宜節衣縮食,祠中公款亦宜假公濟公,對於祀典當不可廢,不過聊表而已”,減少了祠祭香箔的數量,對傳統的“分胙”也作了相應減免,對這種變通,徽州宗族認為也符合朱熹關於祭祖的教誡。
盛行於古徽州城鄉的“徽州祠祭”,在徽州各宗族的操作流傳中,還衍生出一些在徽州特有的祭祀民俗。徽州汪氏是人稱“天下汪”、“十姓九汪”的大宗族,而其隋唐間保境安民功勳顯赫的顯祖汪華,又在歷代皇朝和民間百姓的造神運動中被奉為“汪公大帝”、“太陽菩薩”、“汪王”和庇佑一方、民眾共敬的地方神靈,因此,汪華的祠廟祭祀活動就發展成為徽州各族姓共同的拜神活動。績溪登源河一帶有轟轟烈烈規模盛大的“賽涼碗”、“花朝會”;婺源段莘汪氏宗族有“段莘十八”這一祭祀汪華的民間祭祀大典;祁門社景、黟縣七都一帶有“游太陽”;而在屯溪古黎陽鎮,歷代百姓每年八月在汪公廟祠祭典汪華,逐漸發展成盛大熱鬧的“汪公廟會”,俗稱八月十三祭汪華“跑馬磨豆腐”。在每年八月十日開始,遠近汪氏族人和各地百姓,紛紛湧入黎陽汪氏宗祠向“汪公大帝”燒香、焚紙馬祭拜,並在祠前坦上請出汪公和其部下、先鋒等11尊菩薩神像,在11班“仗鼓”激越的擂聲中,開始在黎陽街巡遊。十二日還要到鄰近的阜上象徵性地用袋買點黃豆返回。到八月十三日,所有神像先在黎陽街上下巡遊,下午集中到上黎陽汪公祠廟前戲台下,將坐轎的汪公、新老關帝抬在當中,其餘騎馬的,由先鋒帶頭,在觀眾讓開的跑道上,跑上三圈,叫“跑馬”。其中“九相公”要跑上九圈,每跑一圈,脫換袍甲一件,叫“磨豆腐”。“跑馬磨豆腐”是整個汪華祠祭的高潮,全場金鼓齊鳴,鞭炮震天,人聲鼎沸,熱鬧異常。屯溪民諺云:“隆阜花台率口禮,黎陽跑馬臨溪集”。黎陽“跑馬磨豆腐”已由隆重的汪公祠祭發展成民間帶有體育娛樂性質的民俗表演活動。在當下發展徽州文化鄉村旅遊、復活特色民俗、保護活態“非遺”文化過程中,把紀念和景仰古代農民領袖汪華保境安民、維護國家一統的這些“賽涼碗”、“跑馬磨豆腐”特色民俗加以發掘整理,提煉復活,再現這些植根百姓中的民俗活動,對搞活徽州文化旅遊,應是題中應有之議。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