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又名宮燈,有300餘年歷史,安徽省志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

概述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又名宮燈,有300餘年歷史,安徽省志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相傳北宋米芾就任無為知軍時,運用繪畫技藝在燈籠壁面繪上人物、山水龍鳳、花卉等圖案,藉以與民同樂。

說起無為剔墨紗燈可能知道的不多,但如果說宮燈,大家可能對這個經常懸掛於古屋、老宅之上古老燈藝印象深刻。光緒年間,清王朝為慶祝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曾派出統領官專程到無為徵選無為紗燈,懸於皇宮內苑。新中國國慶10周年時,無為紗燈曾高懸於人民大會堂。然而,這個具有300多年歷史,被安徽省志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如今早已失去往昔輝煌,面臨失傳危境。所幸,目前無為縣政府相關部門正向有關部門申報,欲建無為剔墨紗燈廠,還這項珍貴藝術一片肥沃的土壤。
無為紗燈在借鑑吸收歷代流行的蔑扎、紙糊、染色“彩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將木工、雕刻、漆工和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剔墨等項工藝製作而成。框架取料檀木或紅椿,並用龍頭鳳頭象鼻虎腳裝飾,燈壁四周鑲罩紗絹,繪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經剔墨工藝和點睛手法,畫面人物眼睛,在燭光穿射下頻頻閃眨,栩栩如生。

歷史沿革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州人自古以來,便有放燈、賞燈習俗,相傳早在北宋年間米芾知無為軍時就有此俗,至今盛傳不衰。清康熙年間,無為藝人蔡靜在色紙上首創“剔墨紗燈”。清乾隆年間,無為及周邊各縣的知名文人畫師如蔡竹田、許石隱、卞自環等,又結社研習畫藝,最終念及燈上所用的色紙和玻璃皆易破損而摒棄,再選用絲質絹紗並在上面作畫。同時還改進了“剔墨”技法,即在絹紗畫框上,精心用毛筆蘸墨,勾勒出擬畫的輪廓,再把輪廓以外部分用墨塗抹,而後剔除焦墨,將預留作畫處均勻塗上透明魚膠,晾乾後再在膠面上鉤線、著色、暈染,以工筆繪製。
剔墨工藝成熟於清嘉慶年代。鼎盛時,制燈作坊全縣就多達30多家,每年可生產萬餘對。1894年,光緒皇帝為慈禧太后操辦60壽誕時,曾下詔特派統領官員來無為縣徵選紗燈,此後,無為紗燈便又稱“宮燈”。據史稱,“萬壽慶典”時,皇宮大殿內外,處處紗燈高懸,其中不少即為無為縣選送。
1911年,無為紗燈參加南京博物院展覽,榮獲了二等獎。外國駐華使節和商人目睹後,紛紛解囊爭相購買收藏。建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民間工藝,尋訪到仍然健在的民間工匠卞仲英等人,鏇即又組織紗燈生產。自1953年始,無為紗燈便連年選送參加安徽省歷屆工農業產品展覽會,享譽江南塞北。
1956年,無為縣人民政府積極創辦無為紗燈社。1958年,無為工藝美術廠在原有紗燈品種的基礎上,又創製10多種新產品,讓世人耳目一新。在國慶10周年期間,無為紗燈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工藝品展覽會,並作為安徽省的名優牌特產,高高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展示出一方的風采。
2006年12月,入選我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狀況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康熙年間由無為人蔡竹國首創,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無為剔墨紗燈選用薄似蟬翼絲質絹紗作畫,並獨創“剔墨”技法,其以輕巧、靈動在花燈中獨樹一幟。最鼎盛的時候,無為剔墨紗燈有近百個品種,在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地區備受青睞。後來由於戰爭和災荒,無為紗燈製作漸趨衰敗。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為拯救這項民間藝術,曾尋訪到當年健在的民間工匠卞仲英等人,組織紗燈生產。1958年,無為工藝美術廠在原有品種的基礎上還創製扇形壁燈、花盆壁燈、圍屏燈、龍頭鳳頭檯燈等十多種新產品,暢銷國內外。因各種原因,後來再度衰敗。
1984年,無為縣文化局想重振紗燈雄威,組織人員進行生產。然而,由於工藝繁瑣,一對紗燈一個人至少需要半個月到20天的時間,因而價格昂貴,上世紀80年代就要一百多塊錢,導致紗燈滯銷,後來不得不再度停產。

製作技藝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由兩部分構成:
一、燈架:無為剔墨紗形狀一般為六角和四方型。用紫檀紅木櫧樹紅椿等堅硬木材為材料,以精緻的雕工、漆工製成。燈架外緣上雕龍鳳頭狀,中配卷草圖形花牙,下刻象鼻或虎角,造型別致。一般刷以紅棕色面漆,顯得沉穩、高雅。在結構上用榫槽連線,可自如拆卸,便於收藏和攜帶,可歷經數年反覆使用。
二、燈面:無為剔墨紗的燈面採用優質絹紗,經剔墨處理後薄如蟬翼。再繪以花鳥、人物、山水等形象,所繪形象四周留空。當夜晚點明燈燭後通體透亮,仿佛懸浮於紗面而獨立存在。特別是所繪人物,隨著燭光搖曳,畫面人物眼睛,在燭光穿射下,頻頻閃眨,栩栩如生。
無為剔墨紗燈工藝成熟於嘉慶年代。1894年,光緒為慈禧太后操辦60壽辰,曾特派統領官專程來無為徵選紗燈。“萬壽慶典”宮殿內外處處紗燈高懸,觀賞者無不稱奇,被譽為“宮燈”。1912年民國初,無為紗燈參加南京全國博物展覽,獲得榮譽獎狀,外國駐華使節和商人爭相購買收藏。解放後,國慶10周年,無為紗燈曾掛於人民大會堂安徽廳,給大廳增添了節日的氣氛。無為紗燈遂自成風貌,聲名遠播。

工藝特色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無為紗燈的製作十分精緻,它借鑑並吸收了民間歷代流行的篾扎、紙糊、彩染等工藝,所制的燈具既可供人們實用,又具備觀賞價值。燈的形狀一般呈六角形或四方形,用材則選用紫檀、紅木、櫧樹、紅椿等高檔堅硬木材。製作之先,嚴格按圖紙製成框架,其框架還可自行摺疊。燈架的外緣,雕刻成立體的龍頭鳳身,中間配以卷草圖狀的“花牙”,下刻象鼻或虎角,底部綴以金黃或大紅色的須穗,整體造型別致,結構比例勻稱,雕刻精美,結構牢固,用榫槽連線,能自如拆卸,便於收藏和攜帶。
紗燈彩繪的內容多選取人物、花鳥、飛禽走獸、神話傳奇或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等內容,工藝上乘者,還繪製水滸、三國、紅樓夢、西廂記等人民民眾耳熟能詳的故事,以期在觀賞時,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聯想。紗燈所繪層次分明、形神兼備,在點上蠟燭之後,紗燈通體透亮,視覺效果極佳。

技藝傳承人

無為剔墨紗燈無為剔墨紗燈

朱曉鍾今年46歲,自幼喜愛工藝美術,在縣文化部門一直從事工藝美術工作。1984年開始學習製造剔墨紗燈,後來由於工廠停產而中止。無為剔墨紗燈,又名宮燈,具有300餘年悠久歷史,工藝成熟於嘉慶年間。1912年民國初,無為紗燈參加了南京全國博物展覽,並獲榮譽獎狀。後因連年戰亂和災荒,無為紗燈製造已漸趨衰敗,製作工藝幾乎失傳。
建國初期,政府開始重視民間藝術,並尋訪到當年健在的民間工匠卞仲英等人,組織紗燈生產。自1953年始,無為紗燈參加了安徽省歷屆工農業產品展覽會,譽滿江南塞北。1958年,無為工藝美術廠在原有品種的基礎上還創製扇形壁燈、花盆壁燈、圍屏燈、龍頭鳳頭檯燈等十多種新產品,暢銷海內外。建國10周年期間,無為紗燈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工藝品展覽會,並作為名特產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
十年浩劫,民間工藝慘遭厄運。改革開放後,無為紗燈枯木逢春。縣文化部門為搶救這一無形文化遺產,廣泛召集流散在社會的畫師、工匠,深入挖掘“剔墨紗燈”工藝秘訣,並恢復生產。但由於紗燈全是手工製作,製作過程費工費時,價格太高,導致紗燈滯銷,後來不得不再度停產。加上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產業的衝擊,以及歷史形成的傳承人缺失,工藝不普及,產品定位不準,導致了目前瀕危的狀況。
直到2004年,中央有關部門需要尋找無為的剔墨紗燈,但有關人員將無為尋了個遍,也未能找到一個完整的剔墨紗燈。“那時候我突然有種感觸,不能讓這個傳統工藝流失。”
為了找回即將消逝的傳統工藝,朱曉鍾一邊回憶一邊製作。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他獨自創作的一對剔墨紗燈終於完成。之後,他通過潛心鑽研,熟練掌握了無為剔墨紗燈製作工藝流程,並在傳統的製作技巧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繼承和發揚了這一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蒐集、整理、保存了有關無為剔墨紗燈的一整套資料,使得無為紗燈這一傳統工藝得以傳承下來。
在無為縣文化部門與傳承人朱曉鐘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年底,無為紗燈作為該縣唯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省文化廳授牌。2007年由省文化廳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2008年第四屆中國國際徽商大會上,無為剔墨紗燈參加了安徽省第二屆手工藝品精品展並榮獲銅獎。2008年7月,無為縣電視台對朱曉鍾進行了專訪。2008年省電視台記者專赴無為,對無為剔墨紗燈製作工藝進行了專題報導,並在多家電視台進行轉播。2008年10月,在首屆中國(安徽)旅遊紀念品製作創意擂台“暨能工巧匠選拔大賽上,無為剔墨紗燈榮獲了銅獎。2010年上海世博會“迎世博紀念品全球華人設計大獎賽民間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委員會”發出邀請函,邀請參加“迎世博紀念品全球華人設計大賽”。

傳承意義

無為紗燈系傳統手工藝品,歷史悠久,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曾被作為慈禧祝壽禮品進貢。框架用高級木料製作,並雕刻各式花紋;紗燈蓋頭伸出6根木爪,呈龍頭形,6對龍眼,金粉描繪,栩栩如生;框架外沿以鏤空工藝刻雕各式花芽,像龍背鱗翅;燈體嵌進紗絹畫,題材有戲劇、人物、花卉、山水等,工筆重彩,色澤艷麗。今天,首都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內仍懸掛有無為紗燈。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