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是徽州地區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目連救母的故事最早見載於佛家經典,到了明代,祁門清溪人鄭之珍,為借戲曲宣揚佛理,勸人為善,以正社會之風氣,在這些雜劇、變文、傳說的基礎上,於1579年撰寫《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3卷100齣。它描寫了傅相一家人的命運,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劉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孝母情真,地獄尋母,歷盡艱險,終於感動神明,救母脫離地獄。

基本信息

簡介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目連戲是一個古老的神怪戲劇種,因搬演“目連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連救母的故事最早見載於佛家經典,到了明代,祁門清溪人鄭之珍,為借戲曲宣揚佛理,勸人為善,以正社會之風氣,在這些雜劇、變文、傳說的基礎上,於1579年撰寫《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3卷100齣。它描寫了傅相一家人的命運,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劉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孝母情真,地獄尋母,歷盡艱險,終於感動神明,救母脫離地獄。

目連戲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個有證可考的劇目,有“中國戲劇的活化石”之稱,對中國的戲劇起源、沿革及發展傳承等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也是華夏史學史、文學史、民俗文化等研究的珍貴資料。
徽州目連戲作為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無論是從目連戲的創作者鄭之珍,還是劇本中所描寫的劇情及人物,都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來源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目連故事源自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及唐代的《目連緣起》和《大目犍連冥間救母變文》。說的是王舍城中一個虔誠信佛的家庭,傅相、劉青提夫妻生前和死後的一些經歷,以及他們的兒子傅羅卜(法號目連)為救母脫離苦海,只身前往西天取經,學得佛法,深入地獄,救出母親,全家團圓。最早的演出,大約是北宋末年在汴梁(今開封)演出的《目連救母》雜劇。民間藝人演《目連救母》和賣《尊勝目連經》、焚盂蘭盆等相關連,是佛教中元節的一項內容,帶有祭祖、報豐收、祭新墳、賑孤魂的含義。元雜劇中也有《目連救母》劇目。可見從宋至元《目連救母》雜劇一直在民間流傳,但一直沒有系統的文字劇本。明嘉靖至萬曆年間,祁門縣清溪村人鄭之珍對民間流傳的《目連救母》戲文,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編寫完成《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三冊,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刊刻行世。鄭之珍《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是最早和最完整的目連劇本,對後來的祁劇、湘劇、辰河戲、紹劇、徽劇、京劇、崑劇、川劇的目連戲故事劇本都有影響。
宋元時期徽州就有目連雜劇的演出活動,鄭之珍《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一經產生,更加推動了徽州目連戲的發展,演出活動更為盛大。祁門民間流傳目連戲“出在環砂,編在清溪,打在栗木”的說法。明清時期徽屬六縣的目連戲班不下數十個,其中影響較大、活動面較廣的有祁門箬坑鄉的馬山班、彭龍鄉的瀝溪班、渚口鄉的樵溪班以及清溪、環山、栗木等地的班社;還有歙縣長陔鄉的韶坑班、長標鄉的勸善班等。清乾隆以後流布在徽州各縣的六十多個徽劇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連戲或目連折子戲。

戲曲歷史

在祁門有著目連戲“出在環砂、編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說法。即目連戲的故事是以祁門環砂原形,由清溪人鄭之珍撰寫,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就在原徽州所屬的六縣流傳,且流傳到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許多地方劇種移植上演,300餘年經久不衰。
由於劇本來源徽州農村生活實際,又融入了徽州民俗風情,因此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其中還有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基本唱腔是明中葉流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弦,上壽時則用嗩吶。目連戲走索、跳圈、竄火、竄劍、蹬桌、滾打等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為後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

基本內容

《勸善戲文》分上、中、下3卷100齣,其宗旨是宣揚孝義,提倡行善。它描寫了傅相一家人的命運,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劉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孝母情真,地獄尋母,歷盡艱險,終於感動神明,救母脫離地獄。作者將儒家文化精神灌注到了目連救母這一佛教故事中,在大力弘揚故事原有的“孝”的理念同時,還增添筆墨,寫目連辭謝朝廷徵召,闡釋了《孝經》等儒家典籍中“移孝作忠”的忠、孝兩者的關係。又添設了目連未婚妻曹賽英矢志守節最終出家的情節,把傳統婦女的“貞節”觀也納入了這個故事體系中,表現了徽州“程朱理學”的文化理念。劇本還以大量篇幅宣揚了佛教的“因果輪迴”和道教的“陰陽二氣”、“天命”等觀念,三教教義融會貫通,內容相當龐雜,幾乎囊括了當時傳統社會所倡導的意識形態。
《勸善戲文》反映了徽州的風土人情,有著濃郁的地方色彩。據考證,劇中不少地名都有出處,如環砂城即歷口鄉的環砂村,4個強盜放下屠刀的地方即今日曆口鎮(原為彭龍鄉)的馬蹄嶺,40里的黑森林即通往安慶的大赤嶺。劇中唱白質樸,不避俚俗,廣用民間土語、諺語是其特色之一。如“人善人欺天不欺,舉頭三尺有神明”、“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這種不拘格式的語言,來自於社會民間,樂於為民眾所接受,《勸善戲文》戲劇的廣泛流行又豐富發展了地方語言,如劇中“劉氏婆”一詞成為人們口頭語中口是心非長舌婦的代名詞。其次目連戲的演出形式與徽州民俗有著密切的聯繫,目連戲的演出時間一般都與廟會、迎神、祭祀等活動相結合,反映了強烈的宗教色彩,其表演形式和徽州民間的一些民俗活動融為一體。目連戲一般在開演前要進行“祭猖”、“清台”或“跑馬”,正戲當中要穿插爬桿、竄火、疊羅漢等民間雜耍,正戲結束時要舉行聲勢浩大的“趕鬼”,而“祭猖”是民間“五猖會”活動的一部分;“跑馬”是民間燈會形式;爬桿、疊羅漢之類,是民間逢年過節的喜慶習武活動;“趕鬼”或“叫魂”則是民間的巫婆神漢給人看病除災的一種手段,值得稱道的是,目連戲武技高超的特點,為後來徽班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這也是最為吸引觀眾的地方之一。

相關器具

1.演出道具:目連戲演出道具均為演出前由戲班中老藝人現扎,演出結束後要集中到村口焚燒,因此,演出道具的傳承非常重要。
2.演出劇本:《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明庠生鄭之珍著,葉宗泰校,明萬曆十年(1582)新安高石山房刻印上、中、下三卷100齣,共三冊。現僅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黃山市博物館(殘本)、祁門縣博物館有藏本。鄭本目連戲木刻版(蟲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國家徵集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館。基本特徵:地域特徵明顯,目連戲的作者是徽州人,因而劇本反映了徽州的風土民情,它不僅來源徽州農村生活實際,而且融入到徽州民俗風情中去,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流傳發展廣泛,徽州目連戲起源於祁門,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流傳的範圍到達徽屬六縣以及鄰省、鄰縣地區。說它廣,一是班社分布廣,二是演出活動廣。已發現的目連戲班即有20個左右,演出時間長可達七天七夜,演出規模大。
3.演出唱腔古老:基本唱腔是“弋陽腔”。明中葉流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還有很大一部分唱腔是來自當地或外地流傳的民間小調,還有的唱腔與齊雲山的“道士腔”非常相似。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弦,上壽時則用嗩吶。
4.吸收民間藝術,演出形式多樣化:目連戲武技高超,熟練地吸收了民間武技雜耍,能走索、跳圈、竄火、竄劍、蹬桌、滾打等。並把這些技巧融匯到劇情當中,成為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為後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
5.大多傳承有序: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為單位組班,即一個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還有一個獨特的特徵:在目連戲的演出中演員既是觀眾,觀眾也是演員,演員和觀眾渾然一體,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主要價值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1.歷史價值:有關目連的故事最早源自公元一世紀印度著名詩人、劇作家馬鳴創作,至遲在五世紀前傳入我國西域,因缺少戲劇因子,變化為故事流傳。徽州目連戲的產生於明萬曆年間鄭之珍(1518-1595)作《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至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長期以來,目連戲作為一個貼近民眾、貼近生活的一個戲曲,在徽州及其周邊以至後來流轉至大半箇中國,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從關於目連戲的發展史可以看出徽州文化的一個縮影,為廣大專家、學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2.文化價值:徽州目連戲作為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無論是從目連戲的創作者鄭之珍,還是劇本中所描寫的劇情及人物,都是與徽州緊密相融,特別是他的產生、發展與徽文化的發展相交融,反映了徽州的風土人情,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徽州目連戲本身也是一種徽文化。流傳下來的戲劇文本及木刻版為研究我國戲曲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
3.藝術價值:目連戲是個複雜的文藝現象,是各種思想歷史積澱,它涵蓋多元思想,包容多種藝術。在思想內容方面,具有廣泛性、多科性和涵蓋性,是個寬大的載體,溶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在藝術形式上,目連戲演出時,有腳色行當、唱做念打,包容各種雜技、歌舞、百戲,以及大量的民間風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堪稱我國戲曲史上的活化石。
4.現實價值:徽州目連戲傳承至今,有它特定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環境。今天,目連戲及戲班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物質條件。如何在失去生存環境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創新發展,以發揮它的經濟價值,應該是旅遊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基礎。首先,要做好徽州目連戲的發掘,保護宣傳好這一古老戲種,並設法創新發展。其次,依託旅遊開發,組建一支業餘目連戲演出隊伍,為外來旅遊、研究團體表演。另外,爭取政府和有關學術研究中心的投入,為目連戲的繼續傳承發展下去創造物質基礎。

思想內容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在徽州廣大農村,可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古代生活中,大凡逢災年、瘟疫、迎神、賽會或富裕人家辦喪事,大都要搬演目連戲,以祈求消災納吉、人壽年豐、村社平安。
為什麼逢災年禍歲就要演目連戲呢?這大概與目連戲的來歷與思想內容有關。在“目連戲”出現之前,目連救母的故事早在隋唐時代就流傳我國。據史料記載:目連救母的故事源於佛教釋典《盂蘭盆經》,現存敦煌卷子寫本《大犍目連變文》、《大目連變文》及《大目連緣起》等,均記述了目連救母的簡易故事。至宋代,有了《目連救母雜劇》;元、明間則有《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等問世。但是,以連台本戲的形式、以完整的故事內容、以豐富多彩的表演藝術敷之於戲曲舞台上的,則自明萬曆年間徽州祁門人鄭之珍編演《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開始。鄭本《勸善記》作於萬曆壬午(1582)年,自此,“目連戲”成為一個古樸、通俗、獨具風采的大劇種,不僅在徽州各地廣泛演出,而且流傳於我國東南諸省以至廣大的中原腹地。
目連戲的基本故事內容是:反映傅相一家人的生活與命運,傅相齋僧齋道、施捨窮人,從善而後升天:劉氏(劉青提)殺狗開葷、欺僧逐道,作惡而被打入地獄;傅羅卜(即目連、傅相子)出家得道,終生行孝,尋遍陰曹十殿,最後救出母親。這樣一個出於佛經、簡單而荒唐的故事,基本思想就是宣傳佛教、道教的善惡有報、因果輪迴和儒家的愚忠、愚孝思想。它在災年禍歲或逢年過節演出,目的就是要人們崇奉佛道、多做善事,要人們“循規蹈矩”,不要“犯上作亂”,聽從命運的擺布。當然,其中有積極的一面(如勸人做好事等等),但也不能漠視其消極的因素。至於其藝術價值,另當別論,正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目連戲可說是“中國戲曲的百科全書”,它的綜合性、包涵性很廣,不僅內容包羅萬象,從天上人間到陰曹地府、從神仙鬼怪到官宦人家、普通老百姓生活應有盡有;而且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溶百戲、雜耍、歌舞、小戲以及各種民間藝術於一爐,且台上、台下、演員、觀眾渾然一體,打破舞台時空的限制,可說是古往今來,戲曲藝術的一份“大餐”和“大拼盤”。
那么,目連戲與程朱理學又有什麼關係呢?程朱理學作為中國儒家思想的正統,和宋代以來近千年中國封建統治思想的核心,在徽州可說是“根深蒂固”,它的思想貫穿於徽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目連戲作為“徽州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也離不開程朱理學的薰陶與影響。我以為,目連戲與程朱理學的關係,可以概括為:程朱理學是目連戲的思想靈魂,而目連戲又是程朱理學的重要載體和傳播工具。在徽州古代,城鄉百姓,特別是農村民眾,特別喜愛看戲(按:明歙縣縣令傅岩在《歙記》中就說過:“徽俗最喜搭台觀戲。”)可以說,農村的民眾在接受程朱理學思想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看戲、聽故事、參與求神拜佛等文化活動來實現的。因此通過目連戲來傳播程朱理學思想,自然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了。其次,從作者鄭之珍的出身與時代背景看,程朱理學思想貫穿於目連戲之中,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鄭之珍字汝席,號高石,明萬曆年間的庠生。據道光《祁門縣誌》載:他“善詩文,尤工詞曲,文如怪雲,變態萬狀。高才不第,時論惜之。”庠生,即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的生員,亦即秀才。鄭之珍既然是一名聞著鄉里的秀才,自然熟讀孔孟、朱子之書,滿腦子灌的是理學思想,只是由於“高才不第”,才未入仕途,只能在鄉里編編戲文、教教私塾而巳。正如他在《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自序中所說:“余幼學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趨時,而志不獲遂,於是萎念於翰場,而游心於方外。時寓秋浦之剡溪,乃取目連救母之事,編為勸善記三冊。”由於他出身“書香門第”,又生活在萬曆年間程朱理學思想盛行並達高峰的時代,因此他所傾心編撰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就必然深深打上“程朱理學”的烙印。

特點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講究武功雜耍,動作激烈,當地老百姓往往稱“演目連”為“打目連”。明張岱《陶庵夢憶-目連戲》條記載,當時徽州目連戲班的演員在台上,“如度索舞矩、翻桌翻梯、肋斗蜻蜓、蹬缸蹬臼、跳圈竄火、竄劍之類,大非情理”。
徽州目連戲還極具觀眾參與性,祁門栗木村在演出目連戲之前,全村人都要“齋戒”,大清掃,並由班主在每戶門上張貼“虔誠齋戒”字樣的黃裱紙,一直到演出“劉氏打狗開葷”時,村人方可動葷。演“叉雞婆”的演員可以到台下亂跑,到攤上隨便抓東西吃。演到《劉氏逃棚》,台上台下萬人齊聲吶喊,聲勢嚇人。
目連戲是一個複雜的文藝現象,雖然以佛教的面貌出現,但它包容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佛教的因果報應,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忠孝節義,在劇中都得到了體現。明清時期在徽州占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就是吸收釋家、道家學術思想成果創立起來的新儒家學派。鄭之珍生活在程朱故里,其思想必然受到新安理學的浸淫。經他改編整理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恰到好處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正因為目連戲在表演形式上受到民間老百姓的歡迎,意識形態又符合士紳階層的要求,所以在徽州一直很盛行。
民間還常常把“打醮”、“廟會”、“請菩薩”等活動同目連戲結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在閏年或閏月以及遭到天災人禍時演出目連戲,演出的規模一般都較大,三天三夜到七天七夜不等,而且往往從太陽落山演到次日太陽出山,俗稱“兩頭紅”。有的地方白天唱“平台”(徽劇或京劇),晚上唱目連戲。1979年歙縣韶坑班還演出過三天三夜的目連戲。

瀕危狀況

1.傳承後繼乏人:唱腔古老,難懂難唱難學,是人鬼神相融的三界演出,一般人不願出演。基於此,搶救保護的力度亟需加強。
2.缺乏演出土壤:在文革時被當做迷信給予打擊,從而在徽州失去了傳承的土壤,這種一般祈神還願,隨著農村的觀念變化,同樣也失去了演出機會。再由於交通閉塞,旅遊沒有形成氣候,因此也沒有演出空間。
3.缺乏創新意識:目連戲所宣揚的內容具有時代局限性,符合當時條件下民眾的思想意識,並能為當時的封建統治階級所允許,有它存在和發展的背景。但是,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高速發展,農村民眾文化生活的進一步豐富多彩,目連戲的發展繼承空間很小,已逐漸退出舞台。雖然我們已初步做了些保護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統、專業的規劃和保護。隨著時間的流失以及當地戲班一些老藝人的相繼老去,如果我們不能“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創新發展的話,我們將喪失這一古老劇種。

傳承意義

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作為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流傳下來的戲劇文本及木刻版為研究我國戲曲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在藝術形式上,具有完整的形態,堪稱我國戲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搶救、挖掘、保護和繼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徽州目連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年初,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51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祁門縣箬坑鄉王長松、葉養滋入選為傳統戲劇類目連戲的代表性傳承人,兩位均早年從師學藝,在戲班中擔任重要角色,後帶徒授藝,為該縣的目連戲發揚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徽州目連戲被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該縣有馬山、栗木、歷溪3個目連戲班,戲班成員100餘人。

評價

安徽大學戲曲專家朱萬曙說:目連故事和目連戲在中國流傳久遠,但集大成並編撰為戲文流傳的則是明代徽州祁門人鄭之珍。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就由當地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接著在原徽州所屬的六縣流傳,進而流傳到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300餘年經久不衰,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徽州也成為目連戲最重要的流傳地。
徽州目連戲作為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產生、發展與徽文化的發展相輔相成。徽州目連戲無論是鄭之珍本還是民間抄本都反映了徽州的風土人情,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流傳下來的文本及刻版為研究我國戲曲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在藝術形式上,有腳色行當、唱作念打,包容各種雜技、歌舞、百戲、民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戲劇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徽州目連戲在明代後期就開成了走索、跳圈、竄火、竄劍、蹬桌、滾打等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它們也為後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
徽州目連戲堪稱我國戲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搶救、挖掘、保護和繼承。特此鄭重推薦“徽州目連戲”申報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