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目連戲

安徽目連戲

目連戲為專演《目連救母》而命名,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個有證可考的劇目,因此被視為戲曲的鼻祖。北宋時開封已有連演七天的記載。目連戲集戲曲、舞蹈、雜技、武術於一身,有鋸解、磨研、吞火、噴煙、開膛、破肚帶彩特技和盤叉、滾叉、金鉤掛玉瓶、玩水蛇、挖四門等舞蹈動作,及金剛拳、武松採花拳、五龍出動拳諸多拳路,服裝、道具、化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的本來面目,唱腔初為花鼓調,明末大平調興起後,因其動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槍,雄渾豪放,適宜目連戲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為大平調。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揚表演,遊街時鼓樂齊鳴,三眼槍助陣以壯行色。目連戲是發源於河南而又長期絕於河南的古老劇種,南宋以來,廣泛流行南國諸省,近世北方演出僅有山西。

目連戲的成因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唐代宗年間,昇平公主“金枝”與汾陽王郭子儀之子郭曖婚配後,咒公罵婆,四鄰不和,拋米撒金,橫生事端。郭子儀唯恐萬歲怪罪,既不敢說,又不敢管,當了一段歷史上最窩囊的老公公,郭曖亦無良計,只須採取武暴手段多次痛打金枝。金枝驕奢蠻橫,教而不化,唐王束手無策,氣得也是整天愁眉不展,頓足捶胸。

為教育金枝,郭子儀在府宅後院建了一酆 都城宮殿,設十八層地獄,中坐閻羅開子,主生殺大權;旁侍人曹官,掌人間生死簿。牛頭馬面手執鋼叉立門左右,並設無常鬼、琉璃鬼、通風鬼、報信鬼、大頭鬼、無頭鬼、赤發鬼、勾命鬼等諸般鬼怪,個個鋸齒獠牙,凶煞獰目,眈眈懾人。另設惡狗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莊、螞蟻莊、望鄉台、金銀橋、剝皮廳、勾心亭等,善者死後過金銀橋,登蓮花寶座,來世脫生貴人,凡淫愚潑婦、忤逆之輩、坑拍拐騙之徙、短斤缺兩之流,死後均登碴垃山,受銅柱炮烙、剜眼割舌、剝皮扒心、油烹等酪刑,打入十八層地獄,變牛做馬,永世不得翻身。

冥宮造好之後,郭子儀揚言眾人皆可看,唯獨不讓金枝看。金枝是個叫向東偏向西,叫打狗偏攆雞的人,越不讓看她越要看,這日她偷偷打開宮門,見無常鬼手拿勾魂套板坐於正中,金枝舉步近前剛要去抓,只見無常鬼忽地站起將她套信(內設活動機關,踏上活板鬼便站起套人),這下嚇得她魂飛魄散,一個後仰躺倒在地(腳離踏板鬼便收套歸座),好半天才清醒過來。繼而又看了裡邊有關十八層地獄的許多故事,聯想自己諸多罪過,不由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自此痛改前非判若兩人,尊公敬婆,倍加賢孝。

唐王身為萬乘之尊,造下這等忤逆之女,日夜憂慮漸漸成疾,郭子儀前去控病,唐王又因女兒之事向皇兄賠情,郭子儀聽後大笑,說金枝一改前非,唐王不信,郭遂將緣由道出,並領唐王御目親睹。唐王看後茅塞頓開,無可救藥的金枝女,原來此法能令其改惡從善,不由龍心大悅。為端正社風,教化天下不良之輩,傳旨全國建城隍廟,內設地獄。後人據此便編寫了《目連救母》變文。

對於目連戲,許多人感到既陌生又神秘,多數人通過媒體的介紹,只知道東至、石台古有戲班今有演出,然而,說到貴池,人們普遍認為,那裡是儺戲之鄉,殊不知貴池東南山鄉亦有目連戲的蹤跡,不久前,在梅街鎮太平村就舉行了一場精彩的目連戲演出。

綿延久遠的歷史淵源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民俗文化專家何根海教授考察認為,貴池民間目連戲之所以廣泛流行,傳承三、四百年,其發生髮展當與這裡獨特人文背景有密切的聯繫。貴池緊靠近佛教聖地九華山,鄉民多篤信佛教,這裡民間認為目連就是九華山供奉的地藏王菩薩的化身,而且九華山化城寺每十年舉行一屆目連盛會,大江南北的目連戲班和大批香客均必經此地上九華,故目連戲在貴池便自然興盛起來。萬曆七年,安徽祁門人鄭之珍編寫《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三卷。剡溪系今之石台縣占大剡溪村,與貴池鄰近,貴池原名秋浦縣,有一條秋浦河連線石台的剡溪,占大也曾一度屬貴池管轄,所以貴池民間所有目連戲班社演出本均系鄭之珍成書剡溪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又居祁門栗木村及石台大宇坑村(剡溪河畔)老藝人口碑材料看,該地早在明末就有了目連戲班。貴池目連戲當在明末清初由石台和徽州祁門兩條路線傳入,最初可能是外來班社演出,後來本地逐漸出現了“土班子”,目連戲由九華山北麓貴池山區逐漸流播全縣。

由於鄉民們的現實心理需求及傳統的宗族觀念為目連戲的提供了內在的條件,加上貴池本土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為目連戲的生存發展創造了適宜的土壤。因而使得貴池目連戲綿延、流傳至今。

這次目連戲演出地太平上安吳村,以及2004年曾演出過的長壠桂村即地處九華山西南麓,筆者在與貴池目連戲藝人進行交流、探討時,老藝人們的回答也基本上印證了何根海教授的學術結論。

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目連戲具有較為固定、戲文典雅的劇目,正統而豐富的唱腔,神奇而誇張的臉譜,行當俱全,還有講求排場的一套演出規矩。唱腔是聯曲體制的,但在清末後,由於與京、徽劇的接觸,藝人們邁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體靠攏的步伐。臉譜以淨、醜為主(淨臉譜包括生旦)。用紅、黑、白三色為主勾抹出花臉、標臉、鬼臉、元寶臉、三塊頭等樣式。演出的規矩頗為繁多。貴池目連戲因其一開始便在藝術上受到弋陽、青陽腔的影響,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後來又兼唱部分崑曲、亂彈、徽戲,流傳的時間和影響很長很大,故它在戲曲史上還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目連戲實際上就只一本《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分上、中、下3卷,計100折(出),歷敘傅相之妻劉青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救母心切,遍歷十殿地獄,終於母子團圓的過程。劇中吸收了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演出中將“唱、做、念、打”融為一體,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壇、疊羅漢等雜技表演,在戲曲表演藝術上獨樹一幟,對其他劇種產生較大影響。另外,儺戲、民間小曲、山歌、小調、舞蹈、雜耍、樂器、繪畫雕刻剪紙和風尚民俗等也與目連戲巧妙的結合起來,豐富了目連戲的內涵,擴大了目連戲的外延,使其具有觀賞娛樂教化勸世的文化和社會功能。

不容樂觀的傳承發展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目連戲的演出曾經十分興盛,也曾出現過潘雙貴這樣享有盛譽的目連戲藝人,但由於種種原因,如今的演出已日漸衰微。這次太平長安吳的演出主要是為吳姓續修宗譜成功而演,為籌備演出,村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服裝不夠,只好四處借用,演員不齊,就到外村去請,資金不足只得挨家挨戶募集……費了好大的勁,勉強把台搭起來把戲唱起來,戲曲節目也無奈只能大幅度刪減,原本要唱“兩頭紅”(從太陽下山到次日太陽起山)的,這次只唱了四、五個小時,村中負責組織的“班主”(相當於儺戲會會首)吳炳權老人說,因目連戲中角色多,而現在能唱的演員太少,且大多是從外村儺戲會中請來的老藝人,許多人一人要同時擔當多個角色,要不停地換衣、換妝,累得夠嗆。能演到這樣,實屬不易。七十多歲的老藝人章瑞桂對貴池目連戲的傳承發展深表擔憂,他說,因他自小就熟悉目連戲,而目連戲的唱腔與儺戲的高腔差不多,儘管間隔多年不唱目連戲,但他依然能上台就唱,可他畢竟已年過七旬,時日無多,現在的年輕人連儺戲都少有人學,還有誰真對古老的目連戲藝術感興趣?!可這的確是真正的民間文化瑰寶呀……。

目連戲的特點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目連戲講究武功雜耍,動作激烈,當地老百姓往往稱“演目連”為“打目連”。明張岱《陶庵夢憶-目連戲》條記載,當時徽州目連戲班的演員在台上,“如度索舞矩、翻桌翻梯、肋斗蜻蜓、蹬缸蹬臼、跳圈竄火、竄劍之類,大非情理”。徽州目連戲還極具觀眾參與性,祁門栗木村在演出目連戲之前,全村人都要“齋戒”,大清掃,並由班主在每戶門上張貼“虔誠齋戒”字樣的黃裱紙,一直到演出“劉氏打狗開葷”時,村人方可動葷。演“叉雞婆”的演員可以到台下亂跑,到攤上隨便抓東西吃。演到《劉氏逃棚》,台上台下萬人齊聲吶喊,聲勢嚇人。

目連戲是一個複雜的文藝現象,雖然以佛教的面貌出現,但它包容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佛教的因果報應,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忠孝節義,在劇中都得到了體現。明清時期在徽州占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就是吸收釋家、道家學術思想成果創立起來的新儒家學派。鄭之珍生活在程朱故里,其思想必然受到新安理學的浸淫。經他改編整理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恰到好處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正因為目連戲在表演形式上受到民間老百姓的歡迎,意識形態又符合士紳階層的要求,所以在徽州一直很盛行。

民間還常常把“打醮”、“廟會”、“請菩薩”等活動同目連戲結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在閏年或閏月以及遭到天災人禍時演出目連戲,演出的規模一般都較大,三天三夜到七天七夜不等,而且往往從太陽落山演到次日太陽出山,俗稱“兩頭紅”。有的地方白天唱“平台”(徽劇或京劇),晚上唱目連戲。1979年歙縣韶坑班還演出過三天三夜的目連戲。

目連戲發生的文化生態背景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貴池民間目連戲之所以廣泛流行,傳承三、四百年,其發生髮展當與這裡獨特人文背景有密切的聯繫。據筆者考察,其中有四點值得我們注意和研究。
其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便利了貴池目連戲的產生和發展。貴池位於吳頭楚尾,依山傍水,控扼大江,“浸浦、鎮齊山,清溪南來,九華東引”,水陸效能便捷。這裡山川奇麗景致迷人,秋浦仙境飲譽江南,自古洎今引來無數騷人墨客。尤其是貴池緊靠近佛教聖地九華山,鄉多篤信佛教,這裡民間認為目連就是九華山供奉的地藏王菩薩的化身,而且九華山化城寺每十年舉行一屆目連盛會,大江南交的目連戲班和大批香客均必經此地上九華,故目連戲在貴池自然會順乎民情地興盛起來。另外,從目連戲劇本產生地來看,亦頗占地利之便,目連戲約形成於宋,而在貴池盛行當在吸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以後。萬曆七年,安徽祁門人鄭之珍“惜文不趨時,而志不獲遂,於是萎念於輸場,而游心於方外,時寓秋浦之剡溪”“搜實事,據陳篇”而編寫《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三卷。剡溪系今之石台縣大區剡溪村,與貴池鄰近,貴池原名秋浦縣,有一條秋浦河連線石台的剡溪,占大區也曾一度屬貴池管轄,所以貴池民間所有目連戲班社演出本均系鄭之珍成書剡溪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又居祁門栗木村及石台大宇坑村(剡溪河畔)老藝人口碑材料看,該地早在明末就有了目連戲班。稽諸典籍亦發現此說不虛,明人張岱《陶庵夢憶》載:“徽州旌陽戲子剽輕粗悍,能相撲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連凡三日三夜。”所以我認為貴池目連戲當在明末清初由石台和徽州祁門兩條路線傳入,最初可能是外來班社演出,後來本地逐漸出現了“土班子”,目連戲由九華山北麓貴池山區逐漸流播全縣。
其二,搬演目連偏僻落後山民的現實和心理需要。人的精神面貌決定於社會實際狀況,由於古代山區自然環境、生態環境較為惡劣,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落後,而且時旱時澇,災荒之年往往又伴以瘟疫,加之各家各戶各村社宗族的具體情勢又有所不同,故被貧窮和疾病困擾的酸澀疲庸的山民們便想用與“打醮”、“賽會”、“請菩薩”等民俗習慣相類似的目連戲這種文化載體,來酬鬼神驅蜮癘,禳災祈福,企求風調雨順人丁安康六畜興旺。於是他們或一家或幾家或村社公堂或氏族宗教因時因地請演目連來還願和勸世,企望通過人為營造輔設陰森恐怖玄虛夢幻般的地獄景象來憬悟因果報應孝順父母敬忠君主的還願勸世思想,慰藉他們虔誠而嚴峻的心理,托意何其複雜幽遂!對山民們來說,搬演目連實在是一種無奈的心婁期盼!同時,目連戲演出後還伴演京劇、雜耍,這種娛神娛人的藝術形式也為山民們枯躁平淡的日常生活憑添了幾許歡快愉悅和輕鬆節拍,極受他們的喜愛。
其三,貴池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為目連戲的生存發展創造了適宜的土壤。這裡曾孕育著綿延至今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的貴池儺戲,它那古樸粗獷拙野土艷的藝術風格和複雜隆重的祭祀儀典均對目連戲產生過較大的影響。這裡又是風靡全國的徽池雅調青陽腔的發祥地;後來崛起了多所創新頗具江南韻味的貴池黃梅戲。這些對貴池目連戲的唱腔藝術和戲劇表演藝術均有滲透和影響。另外,民間曲調、歌謠、小調、舞蹈、雜耍、樂器、繪畫、雕刻、剪紙和風尚民俗等也與目連戲巧妙的結合起來,滋潤豐富了目連戲的內涵,拓展擴大了目連戲的外延,使其具有觀賞娛樂教化勸世的文化和社會功能。
其四宗族觀念維繫著貴池目連戲的根基。貴池山區有濃厚的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礎上的宗族觀念,族長們使用宗法血緣關係規範和維護宗族內部統治秩序。各宗族均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封閉系統,各宗族的文化傳統也世代延綿,因此貴池各宗族目連班社的唱腔和表演上均有一些細微差別。貴池目連班社大多是本氏族宗族內自然組合而成,戲班的班主(亦稱“班頭”)一般以較有戲劇造詣在族內具有較高威望藝人擔任,由他聘任邀約組建戲班,班子的大小視班主的戲劇行頭(戲服道具及資產多少而定,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四十人,個別是甚至有五十餘人(永慶班))。目連戲演員分九角十行,即目連生、武小生員外生、末、淨、醜、旦、貼旦、老旦和配角(小角)。演員一旦應約,由班主決定去留,他們長期輾轉於鄉村宗教祠堂廟宇或露天廣場唱廟台戲或野台戲。正由於山區宗族觀念強,大多數戲班均以姓氏作為班社名稱,如劉街長壠桂之高升班,馬衙新屋董家班,里山花園鞏家班、白沙韓家班,解放的琅河上保楊永慶班、觀前的茅坦杜家班祠堂包春台班。其中享有盛譽的名優有高升班潘雙貴、永慶班的楊永良、董家班的董正懷等。宗族家庭關係的根深蒂固是貴池目連戲數百年來頑執賡續傳承的社會保障,同時也是目連戲興盛光大的重要動因。

樸拙奇異的四大文化環節

安徽目連戲安徽目連戲
第一是籌劃準備階段。貴池目連戲一般一年演一屆或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上甚至六十年演一屆。目連戲籌劃準備工作十分繁瑣,準備時間一般要有一個月左右。首先要公推鄉首(老齋公),由鄉首來確定目連戲班社。然後籌措演出資金,演員排練,其演出資金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鄉民分攤,一是在公堂收入中支付。再次是確定演出時間(一般從正月初七開始,三天演完,特殊情況例外),演出劇目安排,演期的長短,這些均由目連戲領班和鄉首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瘟疫”情勢共同協定。最後擇定並整理舞台,一般是廟堂或露天廣場,舊時舞台,山區是用幾塊木板拼湊而成,圩洲區就依土墩為台,台前橫一桿,吊兩隻香油碗,點上燈草作舞台照明用,條件相當簡陋。
第二是祭五猖。貴目連戲演出時必須有年尊輩長的鄉首(老齋公)臨時主持。正工開演目連戲正劇前,由“戲子”五人扮成黑、白、紅、黃、藍五色臉譜的“五猖菩薩”。他們手執鋼叉,由鄉首提著燈籠在前導引,旗鑼銃爆簇擁著“五猖”,其他“戲子”和鄉民們緊隨其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五猖廟”或“水口”(村社交通要道或土地廟、社會廟)祭猖(俗謂“朝廟”)。祭猖以後,任何人不能和扮演“五猖”的“戲子”說話,否則就要“中猖”,中了猖的人就要死亡。隨後,五猖菩薩到戲台上,而向台內然後轉身繞台一周,一邊繞台一邊將手中的鋼叉舞得錚錚有聲呼呼生風,意欲驅鬼逐疫,除妖災邪,這時台上緊鑼密鼓,台下銃爆齊放,出現一片狂歡景象。最後“五猖”退場,台上打鬧鑼鼓。正式搬演《目連戲救母善戲文》。祭猖恐怕是一種人為營造的陰森蠻赫帶有嚴重圖騰禁忌色彩的民間宗教祭儀,人們想通過這短暫而質樸神野的祭儀來驅逐各方鬼蜮瘟災,祈保本族人丁平安六畜興旺。
第三是演出目連正劇。(目連戲救母善戲文)分上、中、下三卷,共一百零二折,每卷可分三次演出。貴池近代民間演出腳本有兩種:一種是文人加工整理出來的,書寫工整、文辭暢達,詞意含蓄;一種是藝人口耳相傳的本子,文字粗淺簡單,通俗直露。今劉街鄉長壠桂姓、葉姓氏族尚有手抄殘本,明版木刻本建國前已軼。該戲劇情是敘述善人傅相濟孤扶貧,供佛成仙。其妻劉青提不敬神明,殺害生靈,打僧罵道,觸怒上蒼,被打入豐都地獄。其子傅羅卜孝母情真,皈依佛門,改名大目犍連,去地獄尋母,遍經十殿,百折不回,終一感動神明,赦其母脫離地獄。目連戲救母故事最早起源於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孟蘭盆經》,該經述說了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邊沿救生母脫離餓鬼道的經過。

第四是對具特色的玩雜耍。“平台”唱完後便是玩雜耍,貴池目連戲雜耍有“筋頭”、“竄刀門”、“跳索”、“雲里翻”、“蹬壇”、“翻高台”、“盤吊桿”、“滾釘板”等,其中“盤吊桿”尤為驚險,它是將一根高三五丈長的杉木剝去樹皮、豎立在台前空場中央,由一擅長武功的演員抓到樹桿的頂端,表演“羅漢顯聖”、“順風扯旗”等種種姿勢,如有失手,樹幹上的演員則會立即附地身亡。高升班潘雙貴的絕活是“滾釘板”,即赤身抱釘板翻滾而身上不帶一絲傷痕。他的另一絕技是“花台戲”,即搭三層戲台。底層為陰(鬼)堂,二層為陽(人)堂,最高一層為天(神)堂。從天堂到陰堂,要從三層上翻下來(參見彭文廉主編《貴池戲曲史料集》)。這些散發醇厚泥土芬香的雜耍娛人技藝給山民枯寂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莫大歡樂和刺激。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