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劇

彝劇

彝劇是彝族戲曲的一個劇種,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世紀50年代在彝族民間傳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音樂由民歌小調(如〔梅葛調〕、〔曼莫若調〕、〔過山調〕等)、舞曲、器樂曲(如“蘆笙曲”、“月琴曲”、“嗩吶曲”等)結合形成,稱“山歌體”。表演採用“疊腳”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劇目有現代戲《半夜羊叫》,民間傳說故事劇《曼嫫與瑪若》等,在大姚等地經常有業餘劇團演出。

基本介紹

彝劇彝劇

流變:源自彝族古老的說唱藝術,結合雲南當地滇劇花燈戲等地方劇種,採用漢族戲曲形式,不斷融合、完善而形成的新興民族劇種。

流行區域: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區

特點:採用彝語彝調,歌、舞、白相結合,內容多以反映當地彝人生活為主。

現有劇目: 《阿左分家》 《大王操兵》《狼來拖羊》《積肥》《賣肥豬》《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等。

代表劇目: 《曼么與瑪若》《半夜羊叫》

詳細介紹

彝劇主要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彝族聚居地區和雲南省內部分彝族自治縣。 彝族最早的戲劇演出活動始於1947年,原楚雄州大姚縣直苴鄉(現屬永仁縣)國小教師用彝族歌舞編演過節目,但未普及。新中國建立後,一批革命歌曲文藝節目傳入彝族地區,一些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受其影響,運用本民族中流行的民歌小調和“跳歌”

彝劇彝劇
形式編演文藝節目。1957年,大姚縣曇華鄉麻桿房俱樂部民辦教師楊森採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動作與神態,以《梅葛調》《過山調》《放羊調》為唱腔,結合彝族民間歌舞,模仿漢族花燈形式編演了《誰是醫生》《牧羊在林中》《狼來了》《半夜羊叫》等劇目。1958年,大姚縣曇華鄉業餘彝劇團參加文化部在大理召開的“西南區民族文化工作會議”時演出了《半夜羊叫》 ,受到讚揚與肯定,並正式定名為彝劇。大姚縣曇華鄉也就成為彝劇的發源地。彝劇音樂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調、舞曲和器樂曲結合形成唱腔,稱為“山歌體”,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聯曲體。主要曲調有《梅葛調》《過山調》《放羊調》《大松平調》《曼嫫若調》等,樂曲有《蘆笙曲》《嗩吶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蘆笙也是彝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俗稱“三大件”。目前,彝劇表演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沒有嚴格的行當分工,最初是以模擬某些生活動作和動物特徵的簡單表演,後又從畢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動作、聲調、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從“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變成節奏性和舞蹈性較強的表演技巧,發展為以歌、舞、樂、劇結合的表現形式,散發著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點。 彝劇已創作演出近百個劇目,多屬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主要代表劇目有《半夜羊叫》《曼嫫與瑪若》《歌場兩家親》《查德恩達》《銀鎖》《掌火人》等。

歷史沿革

楚雄彝族從來就能歌善舞。其創世紀史詩《梅葛》《查姆》 ,英雄史詩《阿魯舉熱》以及其他一些長詩,就是以說唱形式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民眾性場合,也常常喜歡以歌代言,進行賽歌、對歌,或者說"克智詩"鬥智比識。至於"打跳"歌舞,更是各種集會少不了的活動。這些豐富的民間文藝活動,無疑為彝劇的誕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雙柏縣的彝族聚居區,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間芤人,根據《畢摩經》中的一則故事,改編演出了二人說唱節目《阿左分家》 ,角色不固定,說彝語,唱彝調,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邊舞邊跳。

彝劇彝劇
稍後,在楚雄縣的彝族聚居地區,彝族民間藝人創作演出了一出別開生面的《大王操兵》 ,雖然採用了一些戲曲形式,但演員說的是彝腔漢話,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當時的彝族生活。

明代以來,大批內地漢族移民進入楚雄地區,帶來了中原的生產技術,同時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楚雄地區開始出現了滇劇花燈等劇種。此後不久,在雙柏縣的彝族聚居區,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間藝人,根據《畢摩經》中的一則故事,改編演出了二人說唱節目《阿左分家》 ,角色不固定,說彝語,唱彝調,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邊舞邊跳。稍後,在楚雄縣的彝族聚居地區,彝族民間藝人創作演出了一出別開生面的《大王操兵》 ,雖然採用了一些戲曲形式,但演員說的是彝腔漢話,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當時的彝族生活。這兩次藝術上的探索實踐,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歡迎,兩個節目都被保存下來,一傳數代。有的專家研究認為,這兩個節目就是彝劇的萌芽。

早期的彝族戲劇活動,產生於永仁縣中和鄉直苴彝族聚居地區。1947年直苴村一位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名叫羅守仁,受雲南地下黨游擊隊政治宣傳活動及當時民主思潮的影響,對國民黨反對派的統治極為不滿,便以本地區的現實生活為依據,把本民族語、調、舞相糅合大膽地創作了4個彝族戲劇,劇名叫《委員下鄉》《光棍會縣官》《黃鼠狼》《猩猩吃人》 。接著他組織彝族青年進行排練,在逢年過節時演出。這些劇目有力地揭露了統治者的醜惡面目,辛辣地諷刺打擊了統治者,同時也喚醒了民眾。當地的保長、土司頭人等對羅守仁的創作演出活動恨之入骨,要加害他。羅守仁聽到訊息後,躲進深山老林里,過了一段時間的“野人”生活。直到1949年家鄉解放,他才回到家當了人民教師。

彝劇彝劇
解放後直苴地區的彝族戲劇創作演出活動很快得到了發展。1954年,國家對直苴地區彝族同胞的流行病很關心,縣裡派出醫療隊前往救治,但病人怕羞,不打針吃藥。針對這些情況,宣傳隊創作演出了彝族戲劇《趕快醫治好》 ,患病的民眾看了演出後,打消了思想顧慮,紛紛前去治療。

1958年12月直苴業餘演出隊的12名演員與大姚曇華公社業餘彝劇團聯合組成“大姚縣紅旗人民公社業餘彝劇團”,參加了在大理召開的“西南民族文化工作會議”,演出了《青年們的心》《半夜羊叫》等劇目,受到了與會代表及文化部夏衍副部長的高度讚揚和肯定,並將其創作演出的劇目正式定名為新興的劇種———彝劇。彝劇表現民眾所熟悉的生產生活、深受民眾喜愛。

1977年和1981年,先後兩次以直苴地區的創作劇目及演員為主組成了永仁縣文藝演出代表隊,參加了楚雄州民族文藝匯演,演出了彝劇《一個核桃的秘密》等劇目。在1981年楚雄州農民文藝調演大會上,彝劇《核桃樹下》獲編劇獎, 《阿燕娜》獲編劇獎、集體表演獎、導演獎、音樂獎;4名彝劇演員分別獲得個人表演一、二、三等獎。在1984年及1988年縣裡舉行的兩次農村業餘文藝調演中,直苴業餘演出隊創作演出的《一隻大庵羊》《尼黑乍》都獲得了縣人民政府的獎勵。

通過彝劇的創作演出實踐,湧現了一批彝劇作者。楊雲忠、李必榮兩人被楚雄州戲劇、曲藝工作者協會吸收為會

彝劇彝劇
員。1965年12月,彝劇作者楊雲忠同志出席了團中央及文化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的親切接見。他們創作的彝劇劇本《姑娘的病》《核桃樹下》《阿燕娜》《致富新花》《端公請醫生》等,在省、州有關刊物上發表。彝劇,這朵盛開的馬纓花,綻放得格外嬌艷。

在1956年的合作化高潮中,大姚縣縣華山成立了麻稈房俱樂部,楊森等一批彝族青年運用歌、舞、白三者相結合的形式,創作演出了《狼來拖羊》《積肥》《賣肥豬》《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等一批用彝語彝調彝舞表演的文藝節目。特別是《半夜羊叫》深受彝族民眾的喜愛。1958年3月,在楚雄專區首次俱樂部工作會議上, 《半夜羊叫》第一次從山區民間搬上了文藝舞台,受到一致好評。接著,在州、縣文化部門的幫助下,將《半夜羊叫》《牧羊在林中》兩齣小戲,揉合成一部中型彝劇《半夜羊叫》,參加了1958年1z月文化部在大理召開的西南區民族文化工作會議的觀摩演出,受到了與會代表和文化部副

彝劇彝劇
部長夏衍的肯定。 《雲南日報》曾報導說:"大家不僅對這齣戲本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且對這個年輕的民族劇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楊森等人又創作編排了彝劇《曼么與瑪若》 ,連同原來的《半夜羊叫》 ,一起參加了1962年的雲南省首屆民族戲劇會演,同樣獲得了成功。這兩齣戲的劇本,被收入《少數民族戲劇選》由戲劇出版社出版及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雲南兄弟民族戲劇集》 。彝劇,作為一個新興的劇種,載入了中國大百科全書。

1974年,元江縣文工隊謝光廷用彝族[阿色調]、[海菜腔]等音調編演了一人多角的節目《彝家女兒上大學》 ,此後,又編演了《賣茶姑娘》 、《植樹歌》、《只生一個小寶寶》等節目。1986年,峨山縣文工隊的馮治平、李長明等編演的《荒古情斗》、《蕎花又開》;

1980年3月,雲南省文化廳撥款5000元。扶持大姚縣曇華鄉建立業餘彝劇團。州、縣文化局多次舉行彝劇學術討論會,出版了《彝劇資料彙編》一、二集,1982年全州現代戲創作節目匯演,彝劇《歌場兩親家》《查德恩塔》《核桃樹下》《山林青青》 《阿燕娜》等受到了普遍歡迎。1984年楚雄州組建了專業彝劇團。這一時期,彝劇創作和表演十分活躍,各縣(市)都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改革開放現實生活的彝劇,不僅題材內容擴大了,而且彝劇使用的曲調歌舞表演手法都大大豐富了。創作人員深入彝族民眾中,蒐集了大批彝族曲調和民間歌謠,經過整理研究,認真加以吸收。現在,一些經過整理加工的彝劇音樂,已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在彝劇語言上,除保留其鮮明濃郁的民族特色外,普遍採用了"漢語彝腔"這一形式,消除了語言障礙,使得彝劇為更多民眾所接受。

1986年彝劇正式定名,主要流布在峨山新平元江等縣彝族聚居地,也有小型節目演出。

1989年李長明編演的《外鄉人》等劇目,從劇本、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都向戲曲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別是《蕎花又開》,以及1995年宋佳良等創作演出的《趕羊調》等劇目,都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和濃郁的民族特色贏得觀眾及專家的讚賞和肯定。自《蕎花又開》成功後,彝劇被認為是玉溪

地區新興的少數民族劇種。

藝術特色

彝劇在舞蹈服裝燈光布景等方面,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表演者注意吸收別的戲劇藝術的長處,以豐

彝劇彝劇
富彝劇的藝術表現力。1985年楚雄州彝劇團參加雲南省第二屆民族戲劇匯演,演出了《銀鎖》《蔑獨尼鬧店》 (後改為《鬧店》 )、 《跳歌場上》《春盪彝山》4個彝劇。其中《鬧店》劇本,曾被《劇本》月刊刊出,並在全國的民族題材戲劇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銀獎。 《跳歌場上》《掌火人》《銀鎖》《曼么與瑪若》《歌場兩親家》《查德恩塔》等一批彝劇分別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錄像演出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戲劇劇本獎和雲南省現代戲創作劇目獎。到目前為止,彝劇已創作出了60多個劇目。彝劇這朵誕生在楚雄彝山的民族戲劇的鮮花,如千里彝山盛開不敗的馬櫻花,越開越艷。

劇本介紹

彝劇的劇本文學以散文體、七言體、十言體為其唱詞格式,人物對白採用漢語彝腔,並採用彝族擅長的比興手法潤飾。在音樂上,以市內彝族各支系的民歌為素材進行配曲創作。在表演上,以彝族活動作為基礎,並借鑑其他地方劇種的表演技巧,衍化出歡快步、迎客步、送客步、勞作登山步、俯身步、跌腳步等一系列動作。彝劇的劇目題材大多反映彝族現代生活,劇中的人物都給觀眾有強烈的親切感。

唱腔介紹

彝劇有單一的唱腔,結構比較簡單,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為兩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體的;有按速度變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結構組成的;也有曲調隨著唱

彝劇彝劇
詞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規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獨唱、對唱、齊唱、領唱伴唱(即當地彝族民眾年說的“湊腔”、“幫腔”)、重唱、合唱等等。

戲劇音樂

音樂作為彝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是刻劃地域特色、強調人物個性的重要語彙。作者總結了多年藝術實踐的心得,在民族音調戲劇化、個性化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為彝劇聲腔的發展積累了許多可操作的經驗。彝劇音樂由民歌小調(如〔梅葛調〕、〔曼莫若調〕、〔過山調〕等)、舞曲、器樂曲(如“蘆笙曲”、“月琴曲”、“嗩吶曲”等)結合形成,稱“山歌體”。

主要劇目

表演採用“疊腳”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劇目有現代戲《半夜羊叫》 ,民間傳說故事劇《曼嫫與瑪若》等,在大姚等地經常有業餘劇團演出。

相關詞條

彝族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