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姆》

中國 彝族古代長篇神話哲理詩。為押韻詩體。“查姆”系彝語音譯,意為天地萬物的起源。彝族把宇宙間事物的起源, 稱為 “查”。據傳說,彝族原有 120個“查”,但因長期無人收集記錄,絕大多數已散失。《查姆》長期流傳於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成書年代不詳。有些學者從書中“南京城頭有皇帝,昆明城中有總督”的內容,推測成書時間的下限不晚於明朝初年。1958年昆明師範學院組成紅河、楚雄兩個調查隊蒐集和翻譯成漢文。1962年收入《雲南民族文學資料》中。

《查姆》

正文

《查姆》共分 6章11節。論述了天地、日月、人類、種子和萬物的起源,也談到人類製造紙、書、筆、藥的過程。認為宇宙的初始無天地,無日月,無星辰,無水草樹木,無飛鳥走獸,更無人類。霧露形成了天地,“霧露是天地,霧露能使天地明,霧露能使天地黑”。霧露“使天翻成地,地翻成天”。天地是由霧露形成的,霧露的天翻地覆構成了天地。它用神話傳說來說明日月的產生,說天上一千台的地方,有棵梭羅樹,生出四枝杈,一杈生出四匹葉,四匹葉上生出四朵花,太陽和月亮,是世上兩朵花。並指出,月亮太陽是不動的,只有地是轉的。“地繞著太陽轉,地繞著星宿轉”。空氣也是霧露形成的。天地日月空氣形成後,產生了水和動物、植物。
關於人類社會,《查姆》敘述了“洪水淹天”前的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是“拉爹”時代,又稱獨眼睛時代。這時,“猴子變成人,話也不會說。兒子見不著爹,爹見不著兒子。樹葉做衣裳,樹果當飯吃,也沒有房子,也沒有火”。“你拿我殺吃,我拿你殺吃,爹媽殺兒子吃,兒子殺爹媽吃”。第二個時代是“拉拖”時代,即長眼睛時代。這時人沒有首領,不分尊卑,沒有禮儀。“爹死拴著脖子丟上山,媽死拴著脖子丟上山”。第三個時代是“列文”時代,即橫眼睛時代。這時社會上已經出現了王──皇帝。人也認識了多種事物,懂得了河水、樹木、糧食、金銀的作用,並逐漸產生了圖畫和文字,懂得了曆法和天文,還創造了紙、筆、麻棉、綢緞等。
《查姆》基本上是一部神話史詩,但它在神話傳說背後蘊含著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樸素的歷史進化因素。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