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記》

《枕中記》

古書《枕中記》(孔聖真本)或《孔聖枕中記》。是一本託名孔子所著的預測未來的著作。全書以六十年一甲子為系列逐年進行預測。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目前見到的早期版本有同治、光緒及民國版本。下文為民國三年刻本《孔聖枕中記》真本原序清朝成豐初立,天下混亂。適人潛發心清.命天師將此抄錄行世,以救劫運有緣遇著無緣,錯過推算八方安阜五豐癸人民原遂。

基本信息

簡介

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盧生鬱郁不得志,騎著青駒穿著短衣進京趕考,結果功名不就,垂頭喪氣。一天,旅

《枕中記》 《枕中記》
途中經過邯鄲,在 客店里遇見了得神仙術的道士呂翁(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邯鄲記》,將呂翁改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盧生自嘆貧困,道士呂翁便拿出一個 瓷枕頭讓他枕上。
盧生倚枕而臥,一入夢鄉便娶了美麗溫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進士,升為陝州牧、京兆尹,最後榮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中書令,封為燕國公。他的5個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門。盧生 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80歲時,生病久治不愈,終於死亡。斷氣時,盧生一驚而醒,轉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仍坐在旁邊,店主人蒸的黃粱飯(小 米飯)還沒熟哩!即黃粱夢(黃粱一夢)的由來也是來於此了。

作者介紹

沈既濟(約750--800)字不詳,蘇州吳人。唐代小說家,史學家。(元和姓纂作吳興武康人。此從兩唐書)生卒

《枕中記》 《枕中記》
年均不詳,約唐德宗建中元年前後在世。
經學該明。楊炎薦其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遺、史館修撰。嘗請省天后紀,合中宗紀,議不行。唐德宗立,銳於治,詔兩省分置待詔官,權公錢收子 贍用,沈既濟諫止。後楊炎得罪,沈既濟坐 貶處州司戶參軍。
復入朝,位禮部員外郎,卒。沈既濟著有 《建中實錄》十卷,《舊唐書本傳》及傳奇文《枕中記》、《任氏傳》,《全唐文》錄其文6篇,並行於世。《枕中記》和 《任氏傳》是中唐傳奇中創作年代較早的名篇,標誌唐傳奇創作進入全盛時期,對後世文學頗有影響。

詳情

唐開元七年,有個叫呂翁的道士,獲得了神仙之術,行走在邯鄲的路上,住在旅舍中,收起帽子解松衣帶靠者袋子坐著,一會兒見一個(走在)路旅途中的少年,他名叫盧生。身穿褐色(粗布)的短衣服,騎著青色的馬,準備去田間(勞作),也在旅舍中停下,和呂翁同坐在一張蓆子上,言談非常暢快。
時間長了,盧生看看自己的衣服破爛骯髒,便長聲嘆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不得意,困窘成這樣啊!”呂翁

《枕中記》 《枕中記》
說:“看您的身體,沒有痛苦沒有災病,言談有度,卻嘆困,為什麼啊?”盧生說:“我這是苟且偷生啊,哪有什麼合適之說?” 盧翁說:“這樣還不叫合適,那什麼叫合適呢?”
回答說:“士人活在這世上,應當是建功立名,進出(朝廷應該)不是個將就是個相,(家中)用來盛裝食物的鼎應該排成列,聽的音樂應該可以選擇地聽,讓家族更加昌盛家庭更加富裕,這樣才可以說得上合適啊。我曾經致力於學習,具有嫻熟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自己覺得高官可以容易地得到。現在已經是壯年了,還在農田裡耕作,不是困還是什麼?”說完,就眼睛迷濛想 睡覺。當時店主正蒸黍(做飯)。呂翁從囊中取出枕頭給他,說:“您枕著我的 枕頭,可以讓您如您的志向那樣實現您的志向。”
那枕頭是青色的瓷器,並在兩端開有空,盧生側過頭去睡在枕頭上,看見那孔漸漸變大,(並且其中)明亮有光。便投身進入,於是回到了家。幾個月後,他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子做 妻子,這女人容貌很美麗,盧生的資產更加豐厚。盧生非常高興,於是衣服裝束和 車馬,日漸鮮亮隆重。
第二年,科舉考進士,他通過了科舉考試脫去平民的衣裝,任秘(書)校(對)官,奉皇帝的旨意,轉到渭南當縣尉,不久遷升做監察御史,轉而做起居舍人知制誥的銜位,三年過後,出掌同州當地方長官,升遷到陝當牧,生性喜好水利建築,從陝西開河八十里,解決了 交通,當地的人們因此獲利,刻 石碑記錄他的功德,改任卞州的地方長官,到河南道(地名)當採訪使(官名),應皇帝的命令到京城當京兆尹。
當年,神武皇帝(唐玄宗)正用武力對付戎狄(泛指邊境的少數民族),拓展疆土,當時吐蕃的悉抹邏和燭龍莽布支攻陷了瓜沙(地名),節度使 王君毚剛剛被殺, 黃河、湟水一帶告急。皇帝想要具有將帥才能的人,於是授予盧生御史中丞、河西節度使的官職。盧生大破戎虜,斬殺了七千個首級,拓展了疆土九百平方里,建築了三座大城來把守要害,邊疆的 老百姓在居延山(地名,在今天的甘肅境內)立石碑歌頌他。
回到朝廷按照功勞受到封爵授勳,封賞的禮儀非常盛大,官職升為吏部侍郎,遷升為戶部尚書併兼任御史大夫,一時之間名望清高而尊重,大家都安然服帖。這樣一來非常被當時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飛語中傷他,被貶做端州刺史。三年後,應皇帝的命令到 皇帝身邊當常侍,沒多久,當上了宰相。和 宰相肖嵩、宰相裴光庭共同執掌朝政大權十多年,高妙的謀略嚴謹的命令,每天接連發布,出謀劃策啟發皇帝,盧生被人們稱為賢相。同朝的官僚害他,又誣陷他和邊疆的將領勾結,圖謀不軌。
皇帝下詔把他關進 監獄。官吏帶著隨從到他家馬上將他抓起來了。盧生驚惶恐怕自己將要沒命,對妻兒說:“我
《枕中記》 《枕中記》
老家在山東,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防飢謹,何苦要求官受祿呢?如今落得如此地步,嚮往(當初)穿短的粗布衣服、騎青色的小馬,行走在 邯鄲的路上,得不到了啊!”(於是)拿刀自殺抹脖子。他的妻子(趕緊)搶救,才沒有死。受他牽連的人全部死了,只有盧生被宦官求情保住了性命,免了死罪,流放到 驩州
幾年以後,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又恢復了官職當了宰相,冊封為 燕國公,特別受到恩寵。他生了幾個兒子:名叫儉、傳、位、倜、倚,都很有才能。 盧儉中了進士,當上了考功員外,盧傳當上了侍御郎,盧位當上了太常丞,盧倜當上了萬年的 縣尉,盧倚是最出色的,年齡二十八歲,當上了左襄,他們所結的親都是名門望族。有孫子十多個。
後來盧生年紀漸漸衰老,多次要求告老辭官,都沒有得到允許。病了,皇帝身邊的宦官前來探病,接踵而至,名醫和上等的藥材,沒有不是最好的。將要死了,上奏書說:“我本來是 山東一般的儒生,以在田圃中勞作而自得其樂。偶爾遇上皇上的恩寵,得以名列官員的位置。承蒙皇帝過分特殊的嘉獎,得到特別的俸祿和太多的家私,出門擁有隆重的儀式,進朝當上了宰相的高職,與朝中內外(的皇親國戚)結交,錦繡人生多年。
有負於皇帝的恩寵,對皇帝聖明的教化沒有什麼幫助。我不過是個小人卻居了聖賢的位置遺留不少禍害,深感如履薄冰誠惶誠恐,一天比一天擔心,不知不覺我已經老了。今年已經超過八十歲了,他的官位高到了三公的極點,命歲到頭了, 筋骨形骸都老了,彌留之際身體沉重困頓,等待(死期)的時日馬上要完了,管不成什麼事情的了,非常感謝皇上的無限聖明,白白辜負了皇帝的恩寵,永遠歌頌當今皇帝這年代。
皇帝下詔書說:“你以美好的德行,作我的首席輔佐,出可以作我的保障和護翼,入朝幫我實施和諧光明的朝政。平安繁盛二紀(兩個十二年),完全是靠你啊,你得的 疾病,原以為馬上就可以痊癒。沒想到病久難治,(令我)非常擔心痛惜。現在命令驃騎大將軍 高力士去你家探望,好好治療,為了你要珍惜生命,還要心存希望,期望能夠痊癒。”當天晚上,(盧生)死。
盧生伸個懶腰醒來,看見自己的身體還睡在旅舍之中,呂翁坐在自己聲旁, 店主蒸的黍還沒有熟,接觸到的東西跟原來一樣。盧生急切起來,說:“難道那是個夢嗎?”呂翁對盧生說:“人生所經歷的輝煌,不過如此啊。”盧生惆悵良久,謝道:“恩寵屈辱的 人生,困窘通達的命運,獲得和喪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全知道了。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慾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誨啊!”一再磕頭拜謝後離去。

故事原型

《枕中記》 《枕中記》

唐人沈既濟所作《枕中記》,是一篇人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傳奇。現代學者公認《枕中記》原型為乾寶《搜神記》中焦湖廟祝以玉枕使楊林入夢事。《楊林》故事情節雖極簡單樸素,然而已具備《枕中記》的大致輪廓,可謂具體而微,《枕中記》不過踵其事而增其華,變其本而加其厲而已。然而唐宋時有些學者認為《枕中記》有著更古老的原型。比如南宋王應麟就以為其淵源出自《莊子》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郭象注:“世有假寐而夢經百年者,無以明今之百年,假寐之夢者也。”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十引了郭象這一番話後,道:“邯鄲枕、南柯守

之說,原此意。”
《莊子》中的寓言與《枕中記》表面上看相似,實二者有著很大的區別。《枕中記》只不過感慨“人生如夢”,醒與夢的界限還是很分明的。但是在莊子 哲學中,與夢則泯滅了界限,不異夢,不異醒。“夢飲酒者,而哭泣,哭泣者,而田獵。方其夢,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南宋洪邁在 《容齋四筆》中徑直把 《列子》認作《枕中記》的範本:《列子》載 周穆王時,極之國有化人來,敬之若神。化人謁王同游,執化人之祛,而上者中天乃止,及化人之宮,以居數十年,思其國,謁王同游,迷精喪,化人求還。既寤,所坐猶向者之處,御猶向者之人,其前,酒未末清,末。……予然後知唐人所著《南柯太守》、《黃粱夢》、 《櫻桃青衣》之類,本乎此”。
《列子》中周穆王隨化人遊仙故事與《枕中記》的確有相似之處,是《楊林》與《枕中記》情節雷同處更顯而易見,如得玉枕(《枕中記》中則為 瓷枕)、枕中有竅、舉身入竅、娶貴族女、數子皆顯貴等情節,楊林》與《枕中記》兩故事皆有而為《列子·周穆王》所無。從這一點上來看,枕中記》中直接摹本是《楊林》,非《列子》。但是《枕中記》中一極其重要的情節——即:“主人蒸黃粱未熟”《枕中記》之所以又名 《黃粱夢》也緣於這一細節描寫的巨大成功。而這一情節顯然脫胎於 《列子·周穆王》中“酒未清,餚未”的寫法。當然,後來居上,後出轉精,《枕中記》中這一情節的精警、幽默、辛辣之處是《列子》所無法比擬的。從以上比較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沈既濟是以《楊林》故事為主要藍本,同時又參照了《列子·周穆王》中的細節描寫,轉益多師,創作出了《枕中記》這一傑構。。
此外,鳩摩羅什譯 《大莊嚴論經》卷十二第六十五故事也與此故事類似。霍世休據此推斷《搜神記》和《列子》中 夢遊的故事即出自這一類佛經。不過霍世休只是認為《枕中記》的源頭出自印度故事而已,沒有明確地把《雜寶藏經》和《大莊嚴論經》當作《枕中記》的原型。因為從時間上來說,《搜神記》的產生應早於二部 佛經的流傳中國(《列子》作者及成書年代難以詳考,茲不具論)。另外從故事情節上來看《枕中記》的情節和《搜神記》中《楊林》的故事極為相似,至和《列子·周穆王》中的故事在重要情節上也頗為雷同,和以上兩部佛經中的故事相似之處實在太少。但是如果據此斷然否認《搜神記》與《列子》和印度佛經的聯繫,未免武斷。“《雜寶藏經》里的篇什,不盡出於吉伽夜和曇曜的翻譯,其中還摻雜了前人的譯品,且前此佛經的輸入,半由於高僧的記誦,往未經翻譯成書,已流傳人口,如現在的學者將原文的課本在大學裡講授一樣,何況當時流傳的佛經,經過幾次‘滅法’的浩動和歷代的兵火,不知該毀去了多少。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受《周穆王》篇影響的《枕中記》,間接與印度佛經發生了聯繫。與《枕中記》情節相似的故事,在西方文學中亦復不少。其中有些名篇與東方文學有著彰明較著的聯繫。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論《枕中記》時曾提到法國伏爾泰一篇哲理小說“LeBlancetNoir”(白與黑):伏爾泰小說寫一少年具歷險艱,經哀樂,於身故,然而覺,知是夢,之白奴,言主睡只一小時,似讀書,小時中可讀畢八千年國史提綱也。

歷史背景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敦煌莫高窟

中的壁畫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 李白、杜甫、岑參、 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
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首都長安小雁塔近景唐朝的傳奇小說繼承六朝筆記小說的傳統並有新的發展。從唐傳奇起,小說真正開始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和人物關係,並開始反映社會現實。唐朝的傳奇代表作有:《枕中記》《鶯鶯傳》和 《李娃傳》等,這些作品為後世宋朝的話本和明清小說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作品影響

從唐傳奇《枕中記》盧生身上可以看出唐代士人積極進取意識,通過五種不同的形式走上仕途;第一,通過科舉及

第登上仕途;第二,通過到 邊塞建立軍功揚名立萬,獲得顯赫政治地位;第三,通過與 貴族顯達聯姻而走進封建統治集團;第四,通過詩文乾謁權貴得以被舉薦:

第五,通過隱逸生活,以退為進,以求受征詔為朝廷所用。走上仕途並不意味著人生道路會一帆風順,等待士人的不是政治上的迫害,就是面臨貶謫,《枕中記》中盧生的坎坷經歷恰好就是唐代士人的命運的普遍寫照。

相關評價

《枕中記》在某種意義下開《金瓶梅》、《紅樓夢》之先河,那就是把人生看作一場幻夢,即便是功名富貴,馳騁折衝一場,也依然是一場幻夢。作者由此齊物化人生的貧富與窮達,用老莊的虛無觀賤視人間眾生無論在物質層面上還是在精神層面上的追求,因此否定了思想家道德家與宗教家們對個體生命存在延續於死後的理性與神性解釋。沈既濟在《枕中記》里想要讀者明白的道理,甚至與現今理性物質主義所思索的生命終結意義暗合,因為,連人類都不能長久存在,又安問浮游般的蒼生?
《枕中記》結構謹嚴,前後以黃粱照應,以黃粱蒸始,以黃粱未熟終,同時整篇穿插一個高人呂翁點撥,一線貫穿,無滯礙之感。小說採用傳奇體和史文結合的方式,其筆法和類似的唐代傳奇《南柯太守傳》迥異。《南柯太守傳》純用傳奇寫法,竭盡鋪陳之能事,而《枕中記》則兼用史文與傳奇寫法,尤以史文為重。在描寫盧生夢境時,作者完全採用古代史書傳記的筆法,酷似《南史》風格,敘事簡潔扼要,甚至在夢境快要結束時,適當地插入人物評略,頗切史家體裁。這樣,作者也就含蓄地嘲諷了史書列傳上達官政績的虛幻性,以此方式揭露唐代官場的腐敗和傾軋,因此《枕中記》又可視為一部諷刺小說。當從夢境返回現實時,寫作風格立即轉為傳奇體的鋪敘。由於採用了嚴肅的史傳方式陳述夢境中盧生的一生,使得夢幻帶有一定程度的真實,而回返現實生活里的方士異聞,反而變得浮妄,給讀者造成了真實和虛幻的錯亂感。如果說,《南柯太守傳》以其強烈的神怪情節,而可視為一部寓言故事,則《枕中記》已經脫離了六朝志怪框架,這是《枕中記》在唐人傳奇里最突出的寫作技巧。
在描述盧生夢境時,作者神來的一筆在:當盧生第一次平反,再造輝煌十餘年後被傾扎的官場同僚誣陷,身當大獄前夕,忽然間,也在合乎情理之中,回憶起昔年,也就是夢境之外真實的人生時,衣短褐,騎青駒,撲撲於邯鄲道上,作為一個普通人,雖不富貴,卻也閒適無大凶無大折騰的生活,才感到平淡之可貴。而現在則“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如此巧妙卻不露痕跡的插入追憶使故事寓實於虛, 也就加強了故事的真實和虛幻的錯亂性,更增添了作品瑰麗的藝術魅力。

沈既濟《枕中記》

內容簡介唐代傳奇《枕中記》的故事大意是: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盧生鬱郁不得志,騎著青駒穿著短衣進京趕考,結果功名不就,垂頭喪氣。一天,旅途中經過邯鄲,在客店裡遇見了得神仙術的道士呂翁(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邯鄲記》,將呂翁改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盧生自嘆貧困,道士呂翁便拿出一個瓷枕頭讓他枕上。盧生倚枕而臥,一入夢鄉便娶了美麗溫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進士,升為陝州牧、京兆尹,最後榮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中書令,封為燕國公。他的5個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門。盧生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80歲時,生病久治不愈,終於死亡。斷氣時,盧生一驚而醒,轉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仍坐在旁邊,店主人蒸的黃粱飯(小米飯)還沒熟哩!即黃粱夢(黃粱一夢)的由來也是來於此了。《枕中記》收入《太平廣記》、《文苑英華》833卷,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也收入此篇。
《枕中記》和沈既濟另一篇唐代傳奇《任氏傳》是中唐傳奇中創作年代較早的名篇,標誌唐傳奇創作進入全盛時期,對後世文學頗有影響。原文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攝帽弛帶隱(憑倚)囊而坐,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衣短褐,乘青駒,將適於田,亦止於邸中,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
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嘆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遊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讀音quǎn,田間小溝)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
其枕青甆,而竅其兩端,生俛首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麗,生資愈厚。生大悅,由是衣裝服馭,日益鮮盛。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應制,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知制誥,三載,出典同州,遷陝牧,生性好土功,自陝西鑿河八十里,以濟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紀德,移節卞州,領河南道採訪使,征為京兆尹。是歲,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會吐蕃悉抹邏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沙,而節度使王君毚(讀音chán)新被殺,河湟震動。帝思將帥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節度使。大破戎虜,斬首七千級,開地九百里,築三大城以遮要害,邊人立石於居延山以頌之。歸朝冊勛,恩禮極盛,轉吏部侍郎,遷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時望清重,群情翕(讀音xì,統一,協調)習(習習,和煦的樣子)。大為時宰所忌,以飛語中之,貶為端州刺史。三年,征為常侍,未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肖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執大政十餘年,嘉謨(讀音mó,策略,謀略)密令,一日三接,獻替啟沃,號為賢相。同列害之,復誣與邊將交結,所圖不軌。制下獄。府吏引從至其門而急收之。生惶駭不測,謂妻子曰:“吾家山東,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餒,何苦求祿?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駒,行邯鄲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獲免。其罹者皆死,獨生為中官保之,減罪死,投驩州。數年,帝知冤,復追為中書令,封燕國公,恩旨殊異。生子:曰儉、曰傳、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儉進士登第,為考功員,傳為侍御史,位為太常丞,倜為萬年尉,倚最賢,年二十八,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孫十餘人。
兩竄荒徼(讀音jiào,邊緣,即邊塞),再登台鉉(讀音xuàn,句鼎的器具。台鉉,猶指台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為台鼎),出入中外,徊翔台閣(尚書台稱台閣,泛指宰相等高官),五十餘年,崇盛赫奕。性頗奢盪,甚好佚樂,後庭聲色,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佳人、名馬,不可勝數。
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不許。病,中人候問,相踵於道,名醫上藥,無不至焉。將歿(讀音mò,死),上疏曰:“臣本山東諸生,以田圃為娛。偶逢聖運,得列官敘。過蒙殊獎,特秩鴻私,出擁節旌,入升台輔,周鏇內外,錦歷歲時。有忝天恩,無裨聖化。負乘貽寇,履薄增憂,日懼一日,不知老至。今年逾八十,位極三事,鐘漏並歇,筋骸俱耄(讀音mào,老),彌留沈頓,待時益盡,顧無成效,上答休明,空負深恩,永辭新地。無任感戀之至。謹奉表陳謝。”詔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輔,出擁藩翰,入贊雍熙。昇平二紀,實卿所賴,比嬰疾疹(讀音zhèn,病),日謂痊平。豈斯沈痼,良用憫惻。今令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針石,為予自愛,猶冀無妄,期於有瘳。”是夕,薨。
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於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生蹶然(讀音jǔe,急迫的樣子)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生憮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翻譯唐開元七年,有個叫呂翁的道士,獲得了神仙之術,行走在邯鄲的路上,住在旅舍中,收起帽子解松衣帶靠者袋子坐著,一會兒見一個(走在)路旅途中的少年,他名叫盧生。身穿褐色(粗布)的短衣服,騎著青色的馬,準備去田間(勞作),也在旅舍中停下,和呂翁同坐在一張蓆子上,言談非常暢快。
時間長了,盧生看看自己的衣服破爛骯髒,便長聲嘆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不得意,困窘成這樣啊!”呂翁說:“看您的身體,沒有痛苦沒有災病,言談有度,卻嘆困,為什麼啊?”盧生說:“我這是苟且偷生啊,
哪有什麼合適之說?”盧翁說:“這樣還不叫合適,那什麼叫合適呢?”回答說:“士人活在這世上,應當是建功立名,進出(朝廷應該)不是個將就是個相,(家
中)用來盛裝食物的鼎應該排成列,聽的音樂應該可以選擇地聽,讓家族更加昌盛家庭更加富裕,這樣才可以說得上合適啊。我曾經致力於學習,具有嫻熟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自己覺得高官可以容易地得到。現在已經是壯年了,還在農田裡耕作,不是困還是什麼?”說完,就眼睛迷濛想睡覺。當時店主正蒸黍(做飯)。呂翁從囊中取出枕頭給他,說:“您枕著我的枕頭,可以讓您如您的志向那樣實現您的志向。”
那枕頭是青色的瓷器,並在兩端開有空,盧生側過頭去睡在枕頭上,看見那孔漸漸變大,(並且其中)明亮有光。便投身進入,於是回到了家。幾個月後,他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子做妻子,這女人容貌很美麗,盧生的資產更加豐厚。盧生非常高興,於是衣服裝束和車馬,日漸鮮亮隆重。第二年,科舉考進士,他通過了科舉考試脫去平民的衣裝,任秘(書)校(對)官,奉皇帝的旨意,轉到渭南當縣尉,不久遷升做監察御史,轉而做起居舍人知制誥的銜位,三年過後,出掌同州當地方長官,升遷到陝當牧,生性喜好水利建築,從陝西開河八十里,解決了交通,當地的人們因此獲利,刻石碑記錄他的功德,改任卞州的地方長官,到河南道(地名)當採訪使(官名),應皇帝的命令到京城當京兆尹。當年,神武皇帝(唐玄宗)正用武力對付戎狄(泛指邊境的少數民族),拓展疆土,當時吐蕃的悉抹邏和燭龍莽布支攻陷了瓜沙(地名),節度使王君毚剛剛被殺,黃河、湟水一帶告急。皇帝想要具有將帥才能的人,於是授予盧生御史中丞、河西節度使的官職。盧生大破戎虜,斬殺了七千個首級,拓展了疆土九百平方里,建築了三座大城來把守要害,邊疆的老百姓在居延山(地名,在今天的甘肅境內)立石碑歌頌他。回到朝廷按照功勞受到封爵授勳,封賞的禮儀非常盛大,官職升為吏部侍郎,遷升為戶部尚書併兼任御史大夫,一時之間名望清高而尊重,大家都安然服帖。這樣一來非常被當時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飛語中傷他,被貶做端州刺史。三年後,應皇帝的命令到皇帝身邊當常侍,沒多久,當上了宰相。和宰相肖嵩、宰相裴光庭共同執掌朝政大權十多年,高妙的謀略嚴謹的命令,每天接連發布,出謀劃策啟發皇帝,盧生被人們稱為賢相。同朝的官僚害他,又誣陷他和邊疆的將領勾結,圖謀不軌。皇帝下詔把他關進監獄。官吏帶著隨從到他家馬上將他抓起來了。盧生驚惶恐怕自己將要沒命,對妻兒說:“我老家在山東,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防飢謹,何苦要求官受祿呢?如今落得如此地步,嚮往(當初)穿短的粗布衣服、騎青色的小馬,行走在邯鄲的路上,得不到了啊!”(於是)拿刀自殺抹脖子。他的妻子(趕緊)搶救,才沒有死。受他牽連的人全部死了,只有盧生被宦官求情保住了性命,免了死罪,流放到驩州。幾年以後,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又恢復了官職當了宰相,冊封為燕國公,特別受到恩寵。他生了幾個兒子:名叫儉、傳、位、倜、倚,都很有才能。盧儉中了進士,當上了考功員外,盧傳當上了侍御郎,盧位當上了太常丞,盧倜當上了萬年的縣尉,盧倚是最出色的,年齡二十八歲,當上了左襄,他們所結的親都是名門望族。有孫子十多個。
後來盧生年紀漸漸衰老,多次要求告老辭官,都沒有得到允許。病了,皇帝身邊的宦官前來探病,接踵而至,名醫和上等的藥材,沒有不是最好的。將要死了,上奏書說:“我本來是山東一般的儒生,以在田圃中勞作而自得其樂。偶爾遇上皇上的恩寵,得以名列官員的位置。承蒙皇帝過分特殊的嘉獎,得到特別的俸祿和太多的家私,出門擁有隆重的儀式,進朝當上了宰相的高職,與朝中內外(的皇親國戚)結交,錦繡人生多年。有負於皇帝的恩寵,對皇帝聖明的教化沒有什麼幫助。我不過是個小人卻居了聖賢的位置遺留不少禍害,深感如履薄冰誠惶誠恐,
一天比一天擔心,不知不覺我已經老了。今年已經超過八十歲了,我的官位高到了三公的極點,命歲到頭了,筋骨形骸都老了,彌留之際身體沉重困頓,等待(死
期)的時日馬上要完了,管不成什麼事情的了,非常感謝皇上的無限聖明,白白辜負了皇帝的恩寵,永遠歌頌當今皇帝這年代。非常感激和留戀。(我)非常誠懇地
奉上此表(書)陳述我的感謝。”皇帝下詔書說:“你以美好的德行,作我的首席輔佐,出可以作我的保障和護翼,入朝幫我實施和諧光明的朝政。平安繁盛二紀
(兩個十二年),完全是靠你啊,你得的疾病,原以為馬上就可以痊癒。沒想到病久難治,(令我)非常擔心痛惜。現在命令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去你家探望,好好治療,為了我你要珍惜生命,還要心存希望,期望能夠痊癒。”當天晚上,(盧生)死。
盧生伸個懶腰醒來,看見自己的身體還睡在旅舍之中,呂翁坐在自己身旁,店主蒸的黍還沒有熟,接觸到的東西跟原來一樣。盧生急切起來,說:“難道那是個夢嗎?”呂翁對盧生說:“人生所經歷的輝煌,不過如此啊。”盧生惆悵良久,謝道:“恩寵屈辱的人生,困窘通達的命運,獲得和喪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全知道了。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慾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誨啊!”一再磕頭拜謝後離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