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愛智慧」的意思。在學術界裡,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單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涉及實在、邏輯、知識、道德、美學、語言及意識等概念。哲學是對普遍而基本的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等有關。哲學與其它學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本身只是思辨智慧,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並無對錯可言,可若以科學來探尋客觀世界即存在對錯了,符合客觀規律可實踐為正確,違背客觀規律不可實踐為錯誤。在日常用語中,“哲學”一詞可以引申為個人或團體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態度,哲學一詞可以是指一種宗旨、主張或者理念。

基本信息

定義

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詞語釋義

哲學哲學
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即是哲學家。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也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Φιλοσοφ?α/Philosophia(哲學)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造的術語。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成的動賓詞組:philein是動詞,指愛和追求;sophia是名詞,其指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愛智慧,愛智慧這個動賓詞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即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

最早使用philosophia(愛智慧)和philosophos(愛智者)這兩個詞語的是畢達哥拉斯。據蓬托斯的赫拉克利特在《論無生物》中記載,當畢達哥拉斯在同西庫翁或弗里阿西亞的僭主勒翁交談時,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愛智慧)這個詞語,並且把自己稱作philosophos(愛智者)。畢達哥拉斯還說,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來是名利的獵手,而philosophos(愛智者)生來尋求真理。他明確地把愛智者歸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聯繫在了一起。

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學的討論範疇,他們提出了有關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的問題,至今依然。某些現代哲學家認為,直到今日的哲學理論依舊只是在為他們三人做註腳而已,仍離不開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我們依舊在試著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著我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
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文“哲學”來翻譯philosophy一詞,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後漸漸通行。

概念

古希臘哲學《雅典學院》古希臘哲學《雅典學院》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哲學的定義一直存有爭議,這個領域隨著歷史而不斷地擴張,且根據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問題興趣而改變著。一般認同哲學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張、命題或理論。哲學的研究是基於理性的思考,尋求能做出經過審視的假設且不跳脫信念或者只是純粹的類推。不同的哲學家對推理的本質有不同的想法。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柏拉圖指出:“thauma”(驚奇)是哲學家的標誌,它是哲學的開端。柏拉圖滿蘊深意地說:“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驚奇)之女,並無誤溯其血統。“Iris”(彩虹)向人傳達神的旨意與福音,哲學是由驚奇而發生。在其注目之下,萬物脫去了種種俗世的遮蔽,而將本真展現出來。由此,它把自己展現為一種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亞里士多德在《形上學》中說: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於驚奇而開始哲學思維的,一開始是對身邊不解的東西感到驚奇,繼而逐步前進,而對更重大的事情發生疑問,例如關於月相的變化,關於太陽和星辰的變化,以及關於萬物的生成。一個感到困惑和驚奇的人,便自覺其無知。

黑格爾認為: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哲學是對絕對的追求。“哲學以絕對為對象,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小邏輯》。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短命天才諾瓦利斯(1771—1801)關於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學的產生皆起源於疑問。

西學東漸哲學進入中國後,學界發生了中國本土文化中有無哲學的論爭。其認為中國有哲學的人把哲學定義為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求一個且要的解決”這樣的學問叫做哲學。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哲學是廣義的科學,不涉及具體,其研究範圍是具體科學的廣義概念。

產生原因

哲學哲學
自然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了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以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並具體化了,在哲學內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產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

認識論和發展觀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哲學的重點問題。

在當代,由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的研究對象又發生了變化。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範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世界的基本狀態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唯物唯心兩大派系。哲學本身只是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並無對錯可言,可若以實踐探尋客觀世界本來面目即存在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了。

產生條件

哲學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社會科學,是人類研究世界的基本學科和手段。從歷史的角度看,哲學的產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探究其產生的條件,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戰火不斷,民不聊生,哲學會轉向政治探索型方面發展。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尋求在亂世中的立國之本、生存之道。這就是哲學的深入發展,我們可以稱之為“飢餓哲學”,或者理解為絕路逢生的哲學。

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人們解決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後,思想世界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人們思考的哲學範圍比較大,包括了諸多方面,形式也比較多樣。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滲入到各個領域,正是哲學的多樣化發展,我們可以稱之為“富足哲學”。

由此看出,哲學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形態。

根本問題

由來

哲學根本問題又稱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它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作出了明確表述。它的提出,為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哲學派別以及對它們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正確的標準。

內涵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延伸

根據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將本體論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將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為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具體又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該流派哲學一直強調感官認知與理性推理及客觀證據,由於自然科學發展的局限,該流派在關於世界起源仍不完善,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唯心主義:將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理念(法則)等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唯心主義十分複雜,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歐洲理性主義科學家笛卡爾歐洲理性主義科學家笛卡爾

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認為人可以憑藉感覺器官及其延伸(科學儀器)完全

認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認知的部分只是由於技術的不發達,人完全認識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認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認知,此處的不能完全被認知並非“尚未被認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層面,人類是永遠無法知道其真相的。“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論時不可不提的概念。

二元論: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意識和物質兩個實體,試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二元論主張世界有精神和物質兩個獨立本源的哲學學說,它和一元論相對立。

知識論:除了包含唯物、唯心、二元等思想的本體論外還有知識論,知識論分為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兩個對立學說。

分類分支

哲學哲學
古希臘哲學家通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實踐,他們所提的問題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這些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幾門主要學科:形上學(Metaphysics),邏輯學(Logic),認識論(Epistemology),倫理學(Ethics)以及美學(Aesthetics)。

形上學在不同的語境下意義不同,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指哲學中探究宇宙萬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個則是黑格爾開始使用,馬克思也沿用的術語,它指的是與辯證法對立的,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

形上學的主要問題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時間和空間的本質,自然界的規律法則,靈魂是否存在,人與宇宙自然的關係,自由意志等。總之,存在,虛無,宇宙,靈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問題,都屬於古老的形上學話題之一。

邏輯學的發明者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狹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推理的科學,即只研究如何從前提必然推出結論的科學。廣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廣義邏輯學研究的範圍比較大,是一種傳統的認識,與哲學研究有很大關係。整個邏輯學科的體系非常龐大複雜,如:傳統的、現代的和辯證的、演繹的、歸納的和類比的、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等等。但是,它再龐雜也有相通的地方,例如:構建判斷的方法;進行必然性推理;認同邏輯真理或邏輯規律等。

認識論來源於希臘語知識和演講,它是探討知識的本質、起源和範圍的一個哲學分支。目前知識論和認識論之間的關係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它們是同一個概念,而也有人認為它們其實是存在一些密切聯繫的兩個不同概念。

在哲學史上大部分時間,知識意味著被證實有絕對真實性的相信。任何缺乏絕對真實的都叫做可能的觀點。這種觀點至少在伯特蘭·羅素在20世紀早期的作品哲學的問題中還很流行。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這種觀點開始失去了人們的關注。

在20世紀60年代,埃德蒙德·蓋蒂爾批評《泰阿泰德篇》的知識定義。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所相信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證實,但沒有到達絕對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認為這個人並沒有得到知識。

倫理學是關於道德問題的理論,是研究道德的產生、發展、本質、評價、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養規律的學說。而道德則是社會與自然一切生存與發展的利益關係中,善與惡的行為規範,及其相應的心理意識與行為活動的總和。倫理學所研究的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是通過一定社會經濟關係為基礎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來反映的;倫理學則是通過善與惡、權利與義務、理想與使命,即人們的行為準則等一切範疇和體系來反映的。

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美學就是藝術的哲學。西方美學的歷史是從柏拉圖開始的。儘管在柏拉圖之前,畢達哥拉斯等人已經開始討論美學問題,但柏拉圖是第一個從哲學思辨的高度討論美學問題的哲學家。在中國,先秦是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老子、孔子、《易傳》、莊子的美學奠定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方向。但中國美學的真正起點是老子。
由於研究領域的不同,哲學有很多分支。

*哲學史

o東方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印度哲學
+伊斯蘭哲學
+日本哲學
o西方哲學史
+古希臘哲學
+中世紀哲學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
+俄國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o辯證唯物主義
o歷史唯物主義
o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科學哲學

*現代哲學

o生存哲學
o普世套用主義人生哲學(《重大人生啟示錄》)
o分析哲學
o人文哲學
o解釋學
o符號學
o實用主義哲學

*倫理學

o醫學倫理學
o教育倫理學
o政治倫理學
o家庭倫理學
o生命倫理學
o生態倫理學

*美學

o美學史
o藝術美學
o技術美學
*形上學

*現象學

*過程哲學

*知識論

*死亡哲學

*人生哲學

*法律哲學

*心靈哲學

*墨家哲學

*當代英美哲學

*比較哲學

*當代法國哲學

*哲學哲學

相關命題

*自由意志

*決定論

*因果律

*隨機性

*白馬非馬

*百姓日用即道

*悖論

*變化日新

*辯者二十一事

*仁為萬物之源

*體用一源

*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道自然

*萬物皆備於我

*物極必反

*心統性情

*心無本體

*新故相除

*形質神用

*性即理

*性日生日成

*一分為二

*一物兩體

*EPR悖論

*堅白相盈

*矛盾論

印度哲學

概述

印度哲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哲學(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紀哲學(公元750年~18世紀)、近代哲學(約18世紀~1947年)、現代哲學(1947年後)四個時期。

古代印度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時代中就已出現世界觀的萌芽,進入奴隸制社會後開始形成系統的哲學。最早的哲學著作《奧義書》中已經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鬥爭。公元前10~前6世紀,印度奴隸制國家形成之後,婆羅門教的宗教唯心主義思潮和唯物主義或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沙門思潮進行了激烈的鬥爭,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把唯物論的著作加以銷毀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世紀

在中世紀,宗教占統治地位,統治階級的哲學囊括在印度教神學體系之內,印度傳統地把這個時期中承認吠陀權威的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彌曼差派等六派哲學稱為正統派,把否定吠陀權威的順世論、佛教、耆那教等稱為非正統派。這些學派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陣營:屬於唯心主義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大乘佛教中的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屬於唯物主義或者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有順世派、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經量部等。12~13世紀,伊斯蘭教成為占統治的思想體系之後,伊斯蘭教內部也展開了正統的經院派與蘇菲派或清淨派之間的鬥爭。

殖民時代

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印度教中很多啟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的影響下,對印度教的正統派哲學進行了批判,力圖對世界作出唯物主義和合乎科學的說明;在伊斯蘭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精神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新的解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印度後,印度的進步哲學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種種意識形態進行了不斷的鬥爭。

現代印度哲學

巫白慧在《印度哲學》中指出,現代印度意識形態領域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潮是“新吠檀多主義”。它是吠檀多哲學在現代的條件下,沿著近代特別是由辨喜所開闢的路線而構成的新形態。它的主要特點為:它把理論(智彌曼差)和實踐(業彌曼差)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在內心直覺上下工夫,求得對絕對之梵的親證。“新吠檀多主義”在繼承傳統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先進的科學思想和西方各國的哲學思想,結合印度現代社會的特點,賦予吠檀多新解釋,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新吠檀多主義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羅賓多高士(1872~1950)和拉達克里希南(1888~1975)。

中國哲學

概述

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爭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可以說:“道家的審美理論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精神。”

中國古代哲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思想價值觀遠遠走在歷史的前沿。

古代中國

古代中國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為主要的哲學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響深遠。近代引入並發展了西方哲學,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大陸被中共定為官方意識形態;以新儒家為代表的學者,則力圖讓中國傳統哲學得以創新和發展。

中國人的宇宙觀方面以易經老莊為代表﹐倫理社會觀是以孔孟之說為代表,儒道相輔相成。

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爭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

春秋百家爭鳴

哲學哲學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為源頭,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源遠流長,對中國人的普遍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價值優先觀念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集體潛意識。儒家的價值觀影響古代中國大多數公開場合是以儒家的價值觀作為優先的標準。因此可以說儒家的價值取向在總體上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優先觀。

儒家注重自身修養並講求倫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義”,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係。人際關係以五倫為依歸,有一定的規範。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對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於其他人博愛。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人要有抱負而有毅力。重視追求知識,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推己及人的思想。關於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時候,就傾愛父母;年輕的時候有了女友(戀人),就傾愛戀人;婚後有了妻兒(配偶愛人和兒女),就傾愛愛人和兒女;當官員、公務員(廣義地說是職員),就傾愛君主(及或上司)。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不去做”與“做不到”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於以發揚人性、完成人格為起點,直至達到建立仁治之國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為通才,或者多才多藝而不僅僅是一才一藝,或者在一才一藝基礎上能觸類旁通,也即專才和通才的結合。大同社會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經濟學,是為了人類理想社會而服務。儒家重義輕利,以義為本,以義導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場經濟規律,反對違背破壞市場規律,同時反對操縱市場,但認可“待價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視科技及在物質上的實用,提出了“用力少,見功多”的原則,並發展出了實學,但同時注重全面的人格發展,反對把人變成物質的工具。儒家形上學在以後的理學、心學中進行了展開。儒家相當重視編修歷史的悠久傳統。

道家思想是中國重要也是具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道家,是道德家的簡稱。道家起源有一說是有出於史官。道家還有隱士一類的達觀厭世者,他們驅使人們以“達觀”來解決人生問題。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又名《道德經》),與《莊子》(又名《南華經》)為主要思想典籍。

哲學哲學
道家崇尚自然相處之道,以天為道並順天而行事,就可消災解禍。認人類社會中的難題之所以無法解決,皆是因為干預行為過多,故提倡行為上要以無所作為就可以達到無為養息。道家也嚮往著反璞歸真的樸實社會,認為人類對事物不妄加任何人為的作用,回歸原來樸素、無知、無慮的境界,人類的紛爭和煩惱即可真正的解脫。老子在總體上傾向治國方面,在人生觀上,老子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以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由人生觀和社會觀擴展至宇宙論,提出“道”、“氣”、“自然”等哲學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論無不是圍繞道而展開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萬物之根本,亦是天地萬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據,亦為治國安邦之根本方略。道家強調“游心”,並推崇自由,道家強調“虛心”,並推崇自然。主張要聯繫性、心、情三者又有所區別。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突出者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心是指人之內在精神,突出者為人之為人之主體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觀情感,突出者為我之為我之情緒感受。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道家對人之命運,持一種自然的無可奈何的態度。以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一切,來保守心靈之寧靜、淡泊與自由。道家對於生死,持一種純自然的態度。與(今之所謂)道教(傳統中國並不區分“道家”與“道教”)之追求長生不老有所不同,道家並不追求長生,道家只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著。道家修養論之主旨是致虛守靜。老子首倡致虛守靜,莊子則將致虛守靜具體化為“心齋”與“坐忘”,並進而將致虛守靜提升為本體論的高度,而標舉“齊物”。

道家哲學是從天道運行的原理為基礎,展開以自然為義理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認識一個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道家哲學發展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的存在是個客體,人們是在其中生存的主體,所以應該要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默認立場,並更加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道家相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就是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並以修身達觀的生活功夫來處理世界事務。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韓非子提倡的“學本黃老”,將“理”與“道”連結再一起,認為“道”是成為萬物運行法則。吸取儒家仁義思想,與法家治理之數,產生道法共冶一爐,成為漢朝早期的黃老之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修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仍有發揮的舞台。

道家則自老莊玄虛之說,後來成為兩晉大夫競尚清談,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彥德創立“玄學”。另外變化為方士神仙之術,自漢朝張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為“道教”之始。

漢唐儒道三玄

哲學哲學
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重玄學的最初形成當是先秦兩漢與魏晉玄學的產物。“重玄”,語出《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重玄學”是中國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學思潮,也是隋唐之際的首都哲學體系,上承先秦魏晉玄學的發展脈絡,後啟宋明理學的哲學思考,在華夏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重玄”是兩晉隋唐時期影響非常大的思潮。她是一種純哲學思辯,不屬於哪一門、哪一派,而是為儒、道、釋三教所融攝、所套用。“道家重玄”、“老學重玄”、“道教重玄”三者義蘊雖相互有所涵蓋,但不可視為一體,混為一談,應該說,作為“重玄之道”的不同外延,都有其存在的根據。

兩晉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於先秦老莊道家思想,由西晉末年的玄學家郭象在其《莊子注》中第一次提出這種思想的“雙遣”、“三翻”的典型表述,從而形成以“雙遣”、“三翻”為特徵的重玄理論,並非受佛教影響而形成,而是為佛學理論所吸收,同時也為道教義理所攝取,因而不能謀求把它歸屬於某一家某一派。

重玄學繼承了先秦兩漢老莊學與魏晉玄學,並且通過認真嚴密的理論分析,建立了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包含本體論、存在論、方法論、修養論、心性論、意義論的完整哲學體系,實現了相當於先秦兩漢老莊學與魏晉玄學的老莊學的第三期發展。

兩晉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於先秦老莊道家思想,由西晉末年的玄學家向秀、郭象在其《莊子注》中第一次提出這種思想的“雙遣”、“三翻”的典型表述,從而形成以“雙遣”、“三翻”為特徵的重玄理論,重玄學的宗旨與玄學本是接近的,過去人們都知道李唐奉老子為祖先,尊崇道教,兼行儒佛,呈三教合一之局。而在這種局面的背後,卻有一種三玄的框架在支撐著,當時官學中的《周易》用王弼注,《莊子》用郭象注,《老子》先後用河上公、成玄英的註疏和唐玄宗的註疏。成玄英和唐玄宗都以倡言“重玄”而著稱,宗旨與王弼並無實質性的差異,唐朝官方的“易老莊”的系統,魏晉三玄之學的翻版。玄學乃是儒道學說的融合體,重玄學也是如此,被中國學人引以為驕傲的唐代文化,競與先秦“孔老同源”的情況構成一種意外的前後呼應的關係,這對於希望實現中國文化重構和重建的現代學者來說,不是很值得慶幸嗎?
郭象圖式較之成玄英圖式只省略了一個環節,即“非非有非無”或“非非本非跡”。郭象認為“非有非無”已有“亦有亦無”的意思,成玄英卻認為必須經歷“非非有非無”的階段,才能達成“亦有亦無”的結論。成玄英為何定要增設這樣一個環節呢?這是由於歷史背景不同的緣故。第一,王弼、郭象雖主張“亦有亦無”、“即體即用”,但東晉士人及南朝學者普遍誤解王弼、郭象的初衷,極度地崇尚玄虛,荒廢具體的事務,故而重玄學者強調對“非有非無”也要“遣之”,引導士人回到“亦有亦無”的思想道路上來。第二,在郭象的正反合的思路當中加設一環,成為“正反離合”。從“正反合”到“正反離合”,可謂一脈相承,其中的變異較小,前後承繼的關聯至為明顯。郭象的學說已具“重玄”之學的雛形,是唐代重玄學的主要思想來源。

談到唐代的文化,常可遇到一個難題。人們都說李唐奉老子為祖先,尊道教為三教之首,在崇道的基礎上推行三教合一的文化政策。然而我們若是注意一下新舊《唐書》和《唐會要》關於唐代官方學術的記載,卻不免困惑,因為唐朝尊崇《老子》、《列子》、《文子》、《莊子》等書,將這些書尊崇為“真經”,與道教的經典系統並不吻合。當然,《老子》被尊崇是由於皇家的姓氏,而《文子》、《列子》和《莊子》的作者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道教的三洞真經又與先秦子書距離很遠,唐室為何定要提升這幾部子書的地位呢?現辨明唐代重玄學和魏晉玄學大同小異,就可以明白唐朝的政策除了尊崇道教及儒佛之外,還有崇尚三玄之學這一項。唐代官方的經學以《》學居首,《易》用王弼注;唐代的道學以《老子》為首,《莊子》次之,《老子》注釋依歸於重玄之義,《莊子》的郭注則是玄學的代表作。在這裡,“易老莊”仍是最重要的經典系統,“易老莊”的學問兼有玄學和與玄學接近的重玄學,與南朝的“三玄”之學實際上很相似。這就是說,玄學的歷史較之以往學人的估計更為長久,這段歷史不但應當包括南朝時期,還應包括中國人引為驕傲的繁榮的唐代。唐朝官方的基本思想,大致上介於玄學與重玄學之間,可用三玄之學一詞來涵蓋。唐朝官方之兼行三教,並不是用道教的仙學來充當核心思想,而是用玄學或重玄學的哲理及政治理論來充當靈魂。三教合一的文化層次是在表面的,更深層次的文化融合乃是玄學或重玄學的儒道合一。在戰國以前,儒道本是同源而生,在東漢以後融合於玄學的旗幟下,在唐代又促成更大規模的三教融合,使中國文化進到歷史上的繁榮的頂點。對這輝煌的思想史,我們是不能不予高度的評價,也不能不繼續深入研究的。

宋代儒學的發展

宋朝

哲學哲學
北宋諸儒以周敦頤、張橫渠、程顥、程頤為大宗,上承儒家經典,講仁與心性,又講格物窮理。熙寧三年以後,王安石變法引發黨爭,二程分別退居洛陽,理學在此後七年或十年達到成熟。

宋朝南渡以後,儒學分為三派——程顥開胡五峰之“湖湘之學”,程頤開朱子之學,也就是程朱理學,代表者乃朱熹;陸九淵則直承孟子而開出心學一派。全祖望評價:“宋乾、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朱學以格物致知,陸學以明心,呂學則兼取其長,而復以中原文獻之統潤色之。門庭徑路雖別,要其歸宿於聖人則一也。”

北宋中葉以後,道學家的聲勢愈來愈浩大;南宋前期雖然政府幾次三番下令禁止,並不能阻擋道學的流行和減削它的聲望。南宋以後,只有朱陸二系傳續不絕。元明之際,朱學進居正統之位,為中國君主社會後期的官方思想。惠棟在評《毛詩註疏》時說:“宋儒之禍,甚於秦灰。”
明朝
明朝中葉,王陽明承陸九淵而闡發心學,創立致良知之“陽明學”,集心學之大成。明末劉蕺山呼應胡五峰而盛言以心著性之義。明末王學亦走入末流,黃宗羲說:“明人講學,襲《語錄》糟粕,不以六經為根坻,束書而從事於游談。”王是真說:“今之學者,偶有所偷窺,則欲盡廢先儒之說而駕其上。不學,則借一貫之言,以文甚陋;無行,則逃之性命之鄉,以使人不可詰問。”

清朝

理學在清初以後走入空談,嚴重脫離實際,變成以學術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讀了崔蔚林的文章,說“岸然自負為儒者”實在“可鄙”。又說:“伊以道學自居,然所謂道學未必是實。聞其居鄉亦不甚好”。康熙說“今視漢宮內,務道學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前作一等語,退後又別作一等語”。他曾說:“李光地、湯斌、熊賜履,皆講道學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便如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頒布詔令,規定朱熹成為孔廟十哲之一,標誌著程朱理學成為了官方學術。

現代

現當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學,而其中又分為程朱理學派及陸王心學派。

近代中西融合

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

中國近代沒有自己的哲學,正處於迷茫的一代。

"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是反覆研習傳統哲學的一脈,以傳統哲學為本,賦予新的現實意義。

“對西方哲學的研究”主要指馬克思哲學。希望用外來文化,重新定義中國的一切,把舊的傳統葬送在一個時代。

西方哲學

概述

西方哲學是擁有相同歷史傳統和統一概念體系的統一的哲學體系,由於西方(歐洲)文明的一脈相承,相對於東方的中國、印度,將發源於古希臘,延續至今的這個哲學體系統稱為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大約經歷了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和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這幾個時期。

古希臘羅馬哲學

古希臘羅馬哲學 它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紀,哲學家們重視宇宙本原的研究,這個階段的哲學被稱為自然哲學。由於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學家居住的地區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學派、愛非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愛利亞學派等。米利都學派以“水”、“無限定”、“氣”為世界本原;愛非斯學派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符合規律地燃燒和熄滅著的火;畢達哥拉斯學派把 '數' 視為事物的原型,認為數構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數”;愛利亞學派把千變萬化的世界歸之為虛幻的假相,認為唯一真實的東西是 “存在”,“存在” 是單一的、有限的、不變的、不可分割的。

後期的自然哲學家們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氣)、“種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則進一步探求世界運動變化的原動力,認為有一種最精細的、能動的、物質性的東西'奴斯',促使熱和冷、乾和濕等相對應以及'種子'從原始混合體中分離出來,開始運動,並構成無數的宇宙和具體事物。

哲學書籍哲學書籍

②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的重點由研究自然轉移到了研究人。這時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觀真理,普羅泰戈拉認為,一切都同樣真,是非善惡是相對人的感覺而言的;高爾吉亞又認為一切都同樣假。自稱為'愛智者'的蘇格拉底認為存在著客觀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識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各種道德的普遍定義;尋求定義的方法就是論辯詰難。

③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進入系統化階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認為現實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實的,在它之外存在著一個永恆不變的、真實的理念世界。理念是個別事物的'范型';個別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個別事物為對象的感覺不可能是真正知識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靈魂對理念的 '回憶' 。

亞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理念論,他把理念稱之為'形式',認為'形式'不能脫離個別事物而獨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質,存在於事物之內。具體事物是由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構成的。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但他又提出了一個事物最後的目的、運動最終的原因'第一推動者',認為它是一個沒有質料的形式。亞里士多德去世後,希臘文化逐漸與羅馬文化相結合,在 80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很多哲學流派,主要有伊壁鳩魯學派、斯多阿學派和以皮浪為代表的懷疑論等。它們在前人思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並涉及了倫理問題及宗教問題。在古希臘羅馬哲學系統化階段,亞里士多德創立的形式邏輯,為傳統邏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哲學

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據了統治地位,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它的作用是為信仰作理性的解釋。5~10世紀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這段時期哲學研究的重點是關於普遍與個別的關係問題。

後期羅馬哲學家A.M.T.S.波愛修非常重視具有多樣性的個別事物的真實性,認為共相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質性的。愛爾蘭的哲學家J.S.愛留根納認為普遍的整體是最真實的,神就是總體,它創造一切,包羅一切,又超越一切。神與萬物不同,萬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萬物之中。11世紀初至14世紀初,在中世紀早期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唯名論與實在論兩個派別。以法蘭西經院哲學家羅瑟林為代表的唯名論認為,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別先於普遍,普遍只不過是名稱,'共相'不過是人所'發出的聲音',實際上並不存在。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認了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只承認分別存在的聖父、聖子及聖靈。以基督教哲學家安瑟爾謨為代表的實在論認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事物,有一個'無始無終的真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先。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認普遍的教會實在,認為個別的教會是從屬的;承認基督教的普遍教義實在,認為個別人的信仰是從屬的;承認原罪實在,認為個別人的罪惡是從屬的;承認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實在,等等。

14世紀初至15世紀中,由於教會的衰微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正統的經院哲學日趨沒落,哲學愈益脫離神學,個人自由的思想開始萌發,中世紀哲學逐漸向近代哲學過渡。

近代哲學

西方近代哲學是伴隨著人類的自我覺醒而形成的。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塵世,從而發現了自然,也發現了人自身,開始追求知識,渴望個人自由。

15~17世紀初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互相聯繫又有一定區別的思潮。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反對靈魂不朽之說和禁慾主義。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張用經驗觀察的科學方法代替經院哲學的推演方法。義大利的B.特萊西奧認為,物質是永恆的,熱和冷的對立作用是物質運動的原因;G.布魯諾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單子構成。

單子是物質和精神、質料和形式的統一體。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學家,他們的科學研究往往與魔術、鍊金術、占星術混在一起,使他們的哲學思想帶上了不少想像和虛構的成分。

17世紀初至18世紀末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哲學的注意力集中在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關係方面,形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個派別。以F.培根和洛克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經驗論認為,後天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認識的來源,感覺是可靠的。培根承認自然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能動的、多樣的,認為掌握知識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識就是力量;洛克認為心靈是一塊'白板',觀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跡的產物。以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認為,認識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覺經驗不可靠。斯賓諾莎把自然界視為唯一的'實體',認為思維及廣延是統一的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個別事物是實體的變形,只有通過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實體,才能認識個別事物。

以笛卡爾和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理性主義認為,只有在一個完全清楚明白無可懷疑的公理的基礎上,經過理性認識能力進行清楚明白、準確無誤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笛卡爾提出了'天賦觀念'說,認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是天賦的,不證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賦的。不過,他除了承認精神實體獨立存在外,還承認獨立存在的物質實體,並把這兩個相對的獨立的實體統一於一個絕對的實體'上帝';萊布尼茨進一步發展了笛卡爾的思想,認為一切觀念都是天賦的,但起初是作為傾向、稟賦、習性或自然的潛能存在於人們心中,須經加工才真正顯現出來。以巴克萊和休謨為代表的經驗主義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萊斷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實體和被感知的知覺之外,什麼也沒有;休謨則進一步認為真實存在的只有知覺,經驗由知覺構成,知覺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紀,除了存在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爭論外,對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還有一批法國啟蒙思想家和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從西方近代哲學第二階段的總體來看,帶有機械的形上學的特色。

從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起,西方近代哲學進入第三階段,哲學史上稱之為“德國古典哲學”,主要代表有康德、J.G.費希特、F.W.J.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哲學書籍哲學書籍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機械性、形上學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統一在思維的基礎上,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體在他們的哲學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認在人們的感覺經驗之外存在一個“物自體”,它是感覺經驗的來源,但卻永遠不能被認識。物自體的刺激使人產生感覺經驗,然後認識主體感性,知性分別與時空,範疇等認識的先天形式相結合,整理感覺經驗材料,以達到對現象的系統認識;理性是處於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級的綜合能力,它要求認識世界的本質,但卻永遠達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對的現象絕對化,自以為已經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於假相。費希特則進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創造的,主體“自我”創造了客體“非我”,又進一步達到自我與非我的統一。謝林創立了同一哲學,認為客體和主體、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維,表面相反,實則同一,都是渾然一體的無差別的“絕對同一”的不同階段。黑格爾把整個世界視為“絕對理念”自身演化的過程,認為絕對理念自身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

它們的對立統一使絕對理念自身沿著正、反、合三段論的模式進行著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產生具有自我認識能力的人類和人類社會。人類的認識由認識自然界,逐漸向認識自己和認識意識自身發展,最後達到絕對理念的完全自我認識,整個世界便又回歸到了絕對理念自身。德國古典哲學影響較大的最後一位哲學家費爾巴哈,批評黑格爾的哲學是“思辨神學”。他認為自然界是唯一實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異化的產物,是人創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創造了人。自然界產生了人,人及其思維器官都是自然界的產物,離開了自然界,思維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產生自然,而是自然產生了精神。不過費爾巴哈在拋棄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同時,連同黑格爾的辯證法也一起拋棄了。

在世界哲學發展的歷史中具有一定影響的哲學系統,還有朝鮮哲學、日本哲學、巴基斯坦哲學、斯里蘭卡哲學、越南哲學、伊朗哲學、阿拉伯哲學、俄羅斯及其他地區的一些哲學。

它們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學傳統的影響,但又具有各自哲學思維方式的特點。其中,阿拉伯哲學在中世紀起到了向西歐傳播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媒介作用,它對亞里士多德哲學亦有重大發展,成為世界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環節。

東西方差異

西方哲學追求的是“狹義的形上學”,即用思辨的方式探索Being(存在)的純理性”的哲學;中國的哲學是廣義的形上學。“即是對人的生活的價值、意義的追求”。海德格爾所說的“哲學的終結”,它是指狹義的形上學的終結。而廣義的形上學即將登場。西方存在主義也講人生之偶然、孤單、荒誕,可不知道如何選擇,空心的;中國的情本體則不然,其內容是對人生的眷戀、感傷、珍惜和了悟。《童子問易·形上賦》回答了哲學是否會“空心化”的問題。

對哲學的思索

哲學源自人們的生活。說白了,哲學就是人們在茶餘飯飽後,開始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一種偉大觀念、思想。

空想不是研究哲學的方法,空洞的理論也不是哲學。真正的哲學是鮮活的,是實踐和思考的結合,到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芒。

脫離實際的思想與哲學絕緣。哲學的源泉正是人類來自心靈深處的吶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生活的風采。

愛哲學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因為哲學就是愛智慧。柏拉圖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智慧。哲學家愛智慧勝過愛世界。

虛空的虛空,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虛空。滿有智慧的所羅門看透人生,甘願追求真理的智慧,這是來自哲學的偉大力量。

哲學的尺度是否度量出世界的精彩?

哲學要深究你的靈魂,你又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哲學?

笑談哲學,坐看天下。

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著名哲學家

著名人物
美國 班傑明·富蘭克林 · 托馬斯·傑斐遜 · 詹姆斯·麥迪遜 · 托馬斯·潘恩
德國啟蒙運動 伊曼努爾·康德 ·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 · 約翰·戈特弗里德·馮·赫爾德 ·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 弗里德里希·席勒 · 摩西·孟德爾頌
英格蘭 愛德華·吉本 · 塞繆爾·詹森 ·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 約翰·洛克 · 艾薩克·牛頓 · 托馬斯·霍布斯
蘇格蘭 約瑟夫·布拉克 · 詹姆士·包斯威爾 · 亞當·福格森· 大衛·休謨 · 托馬斯·里德 · 亞當·斯密
法國 孟德斯鳩 · 弗朗索瓦·魁奈 · 伏爾泰 · 布封 · 讓-雅克·盧梭 · 德尼·狄德羅 · 愛爾維修 · 讓·勒朗·達朗貝爾 · 霍爾巴赫 · 薩德侯爵 · 孔多塞 · 孔狄亞克
義大利 凱撒·貝卡利亞 · 安東尼奧·傑諾韋西
西班牙 加斯帕·梅爾喬·德·霍維利亞諾斯· Benito Jerónimo Feijoo· 安東尼·烏略亞
葡萄牙 塞巴斯蒂安·何塞·德·卡瓦略·德梅洛,龐巴爾侯爵
波蘭 伊格內修·克拉西茨基
俄國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形上學
學者
  • 巴門尼德
  • 柏拉圖
  • 亞里士多德
  • 邁蒙尼德
  • 迦毗羅
  • 普羅提諾
  • 鄧斯·司各脫
  • 托馬斯·阿奎那
  • Francisco Suárez(英語:Francisco Suárez)
  • 尼古拉·馬勒伯朗士(英語:Nicolas Malebranche)
  • 勒內·笛卡兒
  • 約翰·洛克
  • 大衛·休謨
  • 托馬斯·里德
  • 伊曼努爾·康德
  • 艾薩克·牛頓
  • 亞瑟·叔本華
  • 巴魯赫·斯賓諾莎
  • 格奧爾格 W.F.黑格爾
  • 喬治·貝克萊
  •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 亨利·柏格森
  • 弗里德里希·尼采
  •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 若瑟·馬雷夏(英語:Joseph Maréchal)
  •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 馬丁·海德格爾
  •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 伯特蘭·羅素
  • Dorothy Emmet(英語:Dorothy Emmet)
  • 喬治·愛德華·摩爾
  • 讓-保羅·薩特
  • 吉爾伯特·賴爾 (英語:Gilbert Ryle)
  • 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
  • P.F.斯特勞森
  • 柯林武德(英語:R. G. Collingwood)
  • Adolph Stöhr(英語:Adolph Stöhr)
  • 魯道夫·卡爾納普
  • 索爾·阿倫·克里普克
  •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 伊莉莎白·安斯康姆
  • 唐納德·戴維森
  • 麥可·達米特(英語:Michael Dummett)
  • 阿爾文·普蘭丁格
  • 彼得·范·因維根(英語:Peter van Inwagen)
  • 德里克·帕菲特 (英語: Derek Parfit )
  • 更多(英語:List of metaphysicians)
理論
  • 行動理論
  •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 決定論
  • 二元論
  • Enactivism(英語:Enactivism (psychology))
  • 本質主義
  • 存在主義
  • 自由意志
  • 印度教唯心主義(英語:Hindu_idealism)
  • 唯心主義
  • 自由意志主義 (英語:Libertarianism_(metaphysics))
  • 自由
  • 唯物主義
  • 生命的意義
  • 一元論
  • 自然主義
  • 虛無主義
  • 現象論 (英語:Phenomenalism)
  • 實在論
  • 物理主義
  • 柏拉圖式唯心主義(英語:Platonic_idealism)
  • 相對主義
  • 數論
  • 科學實在論
  • 唯我論
  • 主觀主義
  • 實體論 (英語:Substance_theory)
  • 類型論
概念
  • 抽象客體(英語:Abstract object)
  • 世界靈魂 (英語:Anima_mundi)
  • 存有 (Being)
  • 範疇
  • 因果
  • 選擇
  • 我思故我在
  • 概念
  • 涉身認知(英語:Embodied_cognition)
  • 實體
  • 本質
  • 存在
  • 經驗
  • 有實體設定的抽象(英語:Hypostatic abstraction)
  • 想法
  • 同一性
  • 同一性和變化(英語:Identity and change)
  • 信息
  • 洞察 (英語: Insight )
  • 智力
  • 意思表示
  • 情態
  • 物質(英語:Matter_(philosophy))
  • Meaning (英語:Meaning (existential))
  • 模因學
  • 心靈
  • 運動
  • 必要性
  • Notion(英語:Notion (philosophy))
  • 客體
  • 模式
  • 知覺
  • 物體
  • 原理
  • Property (英語:Property_(philosophy))
  • 感質
  • Quality(英語:Quality (philosophy))
  • 現實
  • 靈魂
  • 主體(英語:Subject_(philosophy))
  • 實體形式(英語:Substantial_form)
  • 思想
  • 時間
  • 真理
  • 類型–個例 區分(英語:Type–token_distinction)
  • 共相
  • 不可觀測性
  • 價值
  • 更多
相關話題
  • 價值論
  • 宇宙學
  • 知識學
  • 後設
  • 本體論
  • 精神哲學
  • 科學哲學
  • 心理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_of_psychology)
  • 自我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self)
  • 時空的哲學(英語:Philosophy_of_space_and_time)
  • 目的論
  • 理論物理學
知識論
學者
  • 托馬斯·阿奎那
  • 希波的奧古斯丁
  • 威廉·阿爾斯頓(英語:William Alston)
  • Robert Audi(英語:Robert Audi)
  • A.J. 艾耶爾
  • 喬治·貝克萊
  • Laurence BonJour(英語:Laurence BonJour)
  • 勒內·笛卡爾
  • 愛德蒙德·葛梯爾(英語:Edmund Gettier)
  • 阿爾文·戈德曼(英語:Alvin Goldman)
  • 納爾遜·古德曼 (英語:Nelson Goodman)
  • 保羅·格萊斯
  • 大衛·休謨
  • 伊曼努爾·康德
  • 索倫·克爾凱郭爾
  • 索爾·克里普克
  • 約翰·洛克
  • G.E. 摩爾
  • 羅伯特·諾齊克
  • 阿爾文·普蘭丁格
  • 柏拉圖
  • 希拉蕊·普特南
  • 托馬斯·里德
  • P.F. 斯特勞森
  • W.V.O. 蒯因
  • 伯特蘭·羅素
  • 維根斯坦
  • 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英語:Nicholas Wolterstorff)
  • 維也納學派
理論
  • 真理融貫論
  • 建構主義認識論(英語: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 情境主義(英語:Contextualism)
  • 決定論
  • 經驗主義
  • 進化知識論(英語: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 可謬論
  • 女性主義知識論(英語:Feminist epistemology)
  • 信仰主義
  • 基礎主義 (英語:Foundationalism)
  • 發生認識論 (英語:Genetic epistemology)
  • 整全觀
  • 無限主義(英語:Infinitism)
  • 固有觀念說(英語:Innatism)
  • 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英語:Internalism_and_externalism)
  • 樸素實在論 (英語:Naïve realism)
  • 自然主義知識論(英語:Naturalized_epistemology)
  • 現象主義(英語:Phenomenalism)
  • 實證主義
  • 還原主義
  • 可靠主義(英語:Reliabilism)
  • 表現實在論(英語:representative realism)
  • 理性主義
  • 懷疑論
  • 理型論
  • 先驗觀念論(英語:Transcendental idealism)
  • 均變論
概念
  • 先驗
  • 分析
  • 分析-綜合區別
  • 信念
  • 因果
  • 常識
  • 陳述性知識
  • 探索性思考(英語:Exploratory thought)
  • 葛梯爾問題
  • 理由(英語:Theory of justification)
  • 知識
  • 歸納
  • 客觀性
  • 歸納問題(英語:Problem of induction)
  • 他心問題
  • 知覺
  • 命題
  • 回溯論證(英語:Regress argument)
  • 簡單 (英語:Simplicity)
  • 思辨理性(英語:Speculative reason)
  • 真理
  • 更多...
相關條目
  • 知識論概要
  • Alethiology(英語:Alethiology)
  • 理性與信仰 (英語:Faith and rationality)
  • 形式知識論(英語:Formal epistemology)
  • 元知識論(英語:Meta-epistemology)
  • 感知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 科學哲學
  • 社會知識論(英語:Social epistemolog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