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

天文學

天文學(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重要的地位。

基本信息

天文學摘要

天文學(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重要的地位。

發展歷史

天文學的起源天文學的起源
天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萌芽時代。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指示方向、確定時間和季節,而對太陽月亮星星進行觀察,確定它們的位置、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並據此編制曆法。從這一點上來說,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早期天文學的內容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天體測量學。從十六世紀中哥白尼提出日心體系學說開始,天文學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此前包括天文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受到宗教神學的嚴重束縛。哥白尼的學說使天文學擺脫宗教的束縛,並在此後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主要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典天體測量學,向著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發展。

十八、十九世紀,經典天體力學達到了鼎盛時期。同時,由於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的廣泛套用,天文學開始朝著深入研究天體的物理結構和物理過程發展,誕生了天體物理學。二十世紀現代物理學和技術高度發展,並在天文學觀測研究中找到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天體物理學成為天文學中的主流學科,同時促使經典的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也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宇宙及宇宙中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天文學就本質上說是一門觀測科學。天文學上的一切發現和研究成果,離不開天文觀測工具——望遠鏡及其後端接收設備。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儘管已製作了不少天文觀測儀器,如中國的渾儀簡儀,但觀測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蘭人李波爾賽發明了望遠鏡,1609年伽里略製成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並作出許多重要發現,從此天文學跨入了用望遠鏡時代。在此後人們對望遠鏡的性能不斷加以改進,以期觀測到更暗的天體和取得更高的解析度。1932年美國人央斯基用他的鏇轉天線陣觀測到了來自天體的射電波,開創了射電天文學。1937年誕生第一台拋物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之後,隨著射電望遠鏡在口徑和接收波長、靈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斷擴展、提高,射電天文觀測技術為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二十世紀後50年中,隨著探測器和空間技術的發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觀測進一步從可見光、射電波段擴展到包括紅外、紫外、X射線γ射線在內的電磁波各個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學,並為探索各類天體和天文現象的物理本質提供了強有力的觀測手段,天文學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而在望遠鏡後端的接收設備方面,十九世紀中葉,照相、分光和光度技術廣泛套用於天文觀測,對於探索天體的運動、結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天體物理學正是在這些技術得以套用後才逐步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學科。

古代天文學

曆法與天文學的發展是緊密相聯的,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有曆法的國家之一。遠在5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陰陽曆》,每年366天。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66年)時期,已有專門的官員負責天文曆法,當時採用的是《陰陽合曆》,將閏月放在歲末,稱為“十三月”。西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時期,天文學家用圭、表測量日影,確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來指導農牧業生產。

西漢

(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漢武帝時,命令官員在古歷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新的曆法——《太初曆》(公元前104年成書),沿用200餘年。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國家又制定了《四分曆》。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時期,祖沖之制定《大明曆》,首次將歲差計算入內,每年365.2428天,與現在的精確測量值僅相差52秒。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經過數年的測量後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全面最詳盡的曆書——《大衍曆》。該書共七部分,包括:計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計算二十四節氣及晝夜長短的方法,計算太陽,月亮運動,計算五大行星的運動,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預測日食,月食等。這個曆法對中國曆法史影響很大,在明末採用西歐方法編歷之前,歷次修訂曆法都是仿照它的結構進行的。

北宋時期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訂了依據時令氣節而定的《十二氣節歷》,撤銷閏月,與現行的公曆主張一致。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實際觀測的基礎上,吸取了前人的經驗,加上自己的創見,編訂了中國最優秀的曆法《授時曆》。廢除了上元積年的日法,創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圓術,精確而圓滿地解決了古歷中定朔、閨月安排,二十四節氣安排,預推日、月食日期、時刻和見食情的四個主要問題。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萬曆年間開始,中國曆法引入西學,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順治時,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等人編制《時憲歷》。公元1912年,中國開始使用公曆,但同時使用農曆,其實質上仍是《時憲歷》。

研究方法

天文學家天文學家
天文學是以觀測為基礎的科學。與其他學科的實驗方法不同,天文觀測是一種被動的實驗,通常觀測的對象距離觀測者極其遙遠,本身的尺度極大,演化時標極長,而且往往涉及到一些極端的物理條件,如高溫、高密度、強磁場等等,這些條件通常在地面的實驗室中是很難模擬和再現的。天文學家經常遵循“觀測——理論——觀測”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即提出理論來解釋一些天文現象,然後再根據新的觀測結果,對原來的理論進行修正或者用新的理論來代替。

由於地球大氣層對大部分電磁波段來說是不透明的,因此許多空間探測方法和手段相繼出現,例如氣球火箭人造衛星和太空飛行器等,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空間天文學,大大拓寬了天文學家的視野,使現代天文學發展成為全波段的天文學。

年譜

公元前~公元元年

觀景台觀景台
觀景台觀景台
中國《書經》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記錄,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測定木星繞天一周的周期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紀,中國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規記錄,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記事。
公元前十二世紀,中國殷末周初採用二十八宿劃分天區。
公元前十一世紀,傳說中國周朝建立測景台,最早測定黃赤交角。
中國《詩經·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記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國用乾支記日,從未間斷。這是世界上最長久的記日法。
公元前約700年,中國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上已有彗星觀察的記載。
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用土圭測定冬至和夏至,劃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國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這個彗星即後來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公元前六世紀,中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公元前585年,發生第一次被預測的日全食(古希臘 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發現月球的位相以19年為周期重複出現在陽曆的同一日期(古希臘 默冬)。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日月星辰繞地球作同心圓運動的主張(古希臘 歐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紀,論證大地是球形的,認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顆金星。並提出銀河是由許多恆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臘 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月食的成因,並認為月球因反射太陽光而明亮(古希臘 阿那薩古臘)。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代,編制了第一個星表,後稱“甘石星表”(中國 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已認識到日月食是天體之間的相互遮掩現象(中國 石申)。
公元前四世紀,《天論》一書發表,提出地球中心說(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紀,提出宇宙的原子鏇動說,認為宇宙是在空虛的空間中,由無數個鏇動著的、看不見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古希臘 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紀,第一次用天文觀測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臘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三世紀,第一次測算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距離的比例,太陽、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繞太陽運轉的主張(古希臘 亞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史記》中《天官書》一篇是最早詳細記載天象的著作(中國 司馬遷等)。
公元前二世紀,編制了第一個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表和西方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古希臘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
公元前134年,中國漢朝《漢書·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詳細記載。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曆》,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這是中國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中國 落下閎、鄧平等)。
公元前一世紀,西漢發明渾儀,用以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 (中國 落下閎)。
公元前46年,羅馬頒行儒略曆(舊曆)。
據《漢書·五行志》記載,公元前28年,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公元元年~公元1500年

一世紀東漢時期,創製黃道銅儀,並發現月球運行有快慢,測定了近點月(中國 賈逵)。
一至二世紀東漢時期,創製成水運渾天儀(即渾象儀或天球儀),測出太陽和月球的角直徑都是半度,黃赤交角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中,總結了當時的“渾天說”(中國 張衡)。
二世紀,編製成當時較完備的星表,並首先發現大氣折射星光現象(古希臘 托勒密)。
二世紀,《偉大論》中用本輪和均輪的複雜系統,詳細闡述“地球中心說”(古希臘 托勒密)。
230年前後,三國魏時發現日、月食發生的食限,並推算月食分數和初虧的方位角(中國 楊偉)。
330年前後,晉朝發現歲差,測定冬至點西移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準確。並作《安天論》,認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極限,諸天體自由運動於此極限之下(中國 虞喜)。
四世紀,後秦時發現大氣折射星光的現象,並給予正確解釋(中國 姜岌)。
五世紀南齊時,編制了《大明曆》,首次把歲差計算在內,並精確測定了交點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時間,是中國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中國 祖沖之)。
六世紀,北齊時發現冬夏太陽運行有快慢(中國 張子信)。
中國民間流傳隋朝丹元子著《步天歌》七卷,對當時普及天文知識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紀,唐初王希明纂漢晉志以釋之。
619年,唐朝編造了《戊寅元歷》,改平朔為定朔,是中國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中國 傅仁鈞)。
725年,進行世界上第一次實測子午線的長度(中國 南宮說)。
八世紀初唐代,用梁令瓚造的黃銅渾儀測量星宿位置,發現星的黃道坐標和古代不同(中國 僧一行)。
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哈利發阿爾·馬蒙組織下,在美索不達米亞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
十世紀,精確測量了黃赤交角,改進了歲差常數,編製成更為精確的日月運行表(阿拉伯 阿爾·巴塔尼)。
十世紀,編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
1054年,中國《宋史》中,有超新星爆發的第一次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據《夢溪筆談》,1067—1077年,宋朝衛朴等制訂一種完全根據二十四節氣的曆法“奉元歷”(中國 沈括)。
1088年,宋朝製造水運儀象台,是現代鐘錶的先驅(中國 蘇頌)。
1092年,宋朝的《新儀象法要》,是天文儀器製造方法的專著(中國 蘇頌)。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圖(現仍在蘇州)是中國現存最古的星圖(中國 黃裳)。
十三世紀,編制伊兒汗星表(伊朗 納西萊汀·圖西)。
1252年,編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 阿耳方梭十世)。
1276年,元朝製造了簡儀等天文儀器十三種,全憑實測創製《授時曆》,廢除古代曆元,是中國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該歷己和現代公曆性質基本一樣,於1281年頒布,施行達四百年左右(中國 郭守敬、王恂、許衡等)。
1276年,元朝製造了天文儀器近20種(中國 郭守敬)。
1385年,中國明朝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據實測編制了恆星表和行星運行表(蒙古 兀魯·伯)。

公元1500年~1800年

1542年,提出太陽中心說,認為恆星天層不動,地球每天繞其軸鏇轉一周,並作為一個行星每年繞太陽運行一周。(波蘭 哥白尼)。
1543年,《天體運行論》出版,“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大踏步地前進(波蘭 哥白尼)。
1572年,發現仙后座超新星,是銀河系裡第二顆新星(丹麥 第谷·布拉赫)。
1582年,西歐許多國家實行格里曆,即現行公曆的前身。
1584年,《論無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義大利 布魯諾)。
1596年,發現第一顆變星(葡藁增二),它的亮度呈周期變化(德國 法布里許斯)。
1600年,布魯諾由於反對地心說,擁護哥白尼的地動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因此在羅馬被教會燒死。
1604年,發現蛇夫座超新星,是銀河系第三顆超新星(德國 刻卜勒)。
1609—1619年,根據第谷·布拉赫觀測行星位置的數據,發現行星運動的三個定律(德國 刻卜勒)。
1609—1610年,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天象,發現月亮上的山和谷:發現木星的四個最大衛星,發現金星的盈虧,發現太陽黑子和太陽的自轉。認識到銀河是由無數星體所構成,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明證(義大利 伽里略)。
1627年,編制了盧多耳夫星行表(德國 刻卜勒)。
1631年,首次觀察到水星凌日現象(法國 加桑迪)。
1632年,出版《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論證了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是繼哥白尼之後對神學和經院哲學新的打擊,是近代科學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義大利 伽里略)。
1639年,首次觀測到金星凌日現象(英國 霍羅克斯)。
十七世紀,明朝出版《崇禎歷》,其中的星錄是當時中國較完備的全天恆星圖(中國 徐光啟)。
十七世紀,明朝第一次使用望遠鏡觀測天象(中國 徐光啟)。
1645年,中國採用西方的數據,修訂《時憲歷》,即夏曆.這是我國曆法的第五次改革。
1647年,刊布第一幅比較詳細的月面圖和每月每天的月相圖(德國 赫維留)。
1655年,發現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這也是太陽系迄今所知的最大衛星(荷蘭 惠更斯)。
1659年,發現土星的光環(荷蘭 惠更斯)。
1666年,發現火星木星的自轉(法國 卡西尼)。
1667年,法國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1年,發現土星的一個衛星——土衛八(法國 卡西尼)。
1672年,發現土星的一個衛星——土衛五,並首次測定太陽和地球的精確距離(法國 卡西尼)。
1675年,發現土星光環里有一個環形狹縫(法國 卡西尼)。
1675年,英國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編成第一個南天星表(英國 哈雷)。
1684年,發現土星的兩顆衛星——土衛三和土衛四(法國 卡西尼)。
1692年,從機械力學體系出發,提出“經典宇宙學說’(英國 牛頓)。
1693年,發現月球運動的長期加速現象(英國 哈雷)。
1705年,發現第一顆周期彗星,並預言其周期為七十六年左右,後得到證實(英國 哈雷)。
1712年,編制了一個大型星表(英國 弗蘭斯提德)。
1716年,提出觀測金星凌日測定太陽視差(或距離)的方法(英國 哈雷)。
1718年,發現恆星的自行,證明恆星不“恆”(英國 哈雷)。
1725年,發現光行差,這也是地球公轉運動的一個明證 (英國 布拉德雷)。
1729年,發明光度計,用以比較天體的亮度(法國 布蓋)。
1745年,提出太陽系由彗星碰撞而產生的災變學說(法 布豐)。
1747年,發現地軸的章動現象(英國 布拉德雷)。
1749年,建立歲差和章動的力學理論(法國 達朗貝爾)。
1750年,首次提出銀河是天上所有星體組成的一個扁平系統,形如車輪(英國 賴脫)。
1752年,第一次用三角方法測量月球和地球間距離(法國 拉·卡伊、拉朗德)。
1753—1772年,編制詳細的月球運行表,首次創立月球繞地球運動的精確理論(瑞士 歐拉)。
1754年,提出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轉變慢和太陽系毀滅的假說(德國 康德)。
1755年,發明用觀察月亮和恆星的角距來測定海上經度的方法(德國 約·邁耶爾)。
1755年,《宇宙發展史概論》問世,提出星雲的凝聚形成太陽和行星的假說(德國 康德)。
1760年,提出光度學的基本原則,開始誕生“光度學”(法國 布蓋)。
1761年,提出無窮等級的宇宙結構,用以說明宇宙在空間上的無限性(德國 蘭伯特)。
1767年,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開始出版航海曆書。
1772年,發表行星排列距離的定則(德國 波德)。
1781年,發現天王星(英國 弗·赫歇爾)。
1781年,刊布第一個星雲表(法國 梅西耶)。
1782年,編制第一個雙星表(英國 弗·赫歇爾)。
1782年,測定大陵五變星的光變周期,認為光變原因是有一顆暗伴星圍繞著它運轉而周期地遮掩它造成的。同時還發現兩顆新變星(英國 古德利克)。
1783年,發現太陽系整體在空間的運動,並首次定出向點和速度,證實太陽也有自行(英國 弗·赫歇爾)。
1785年,用統計方法研究恆星的空間分布和運動等,得到第一個銀河繫結構的圖形,產生了恆星天文學(英國 弗·赫歇爾)。
1787年,從力學分析提出太陽系穩定性理論(法國 拉格朗日)。
1787年,發現天王星的兩個衛星——天王衛三,衛四和第一個行星狀星雲(英國 弗·赫歇爾)。
1789年,發現土星的兩個衛星——土衛一和土衛二(英國 弗·赫歇爾)。
1796年,《宇宙體系解說》一書出版,提出有力學和物理學上依據的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法國 拉普拉斯)。
1797年,提出計算彗星軌道的新方法(德國 奧耳勃斯)。
1799年,《天體力學》一書出版,建立了行星運動的攝動理論和行星的形狀理論(法國 拉普拉斯)。
1800年,首次發現太陽光譜中不可見的紅外輻射(英國 弗·赫歇爾)。

公元1801~1899年

1801年,發現第一個小行星“穀神星”(義大利 皮亞齊)。
1802年,發現雙星有互相繞轉的周期運動(英國 弗·赫歇爾)。
1809年,《天體按照圓錐曲線運動理論》一書出版,提出了行星軌道的計算方法(德國 高斯)。
1815年,創用直光管、三稜鏡、望遠鏡組成的分光鏡,從此產生“天文分光學”,並發現太陽光譜中的黑吸收線(德國 夫琅和費)。
1823年,提出經典宇宙學的“光度佯謬”(德國 奧爾勃斯)。
1833—1847年,發現了3,347對雙星和825個星雲(英國 約·赫歇爾)。
1837年,利用遊絲測微計精密測量雙星的位置,並發現許多新雙星(俄國 瓦·斯特魯維)。
1837年,首次測量了太陽的輻射熱量(法國 普耶,英國 約·赫歇爾)。
1838—1839年,初次測定恆星的周年視差,為地球公轉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德國 貝塞爾,俄國 瓦·斯特魯維,英國 亨德森)。
1843年,發現太陽黑子數以約11年為周期的變化(德國 施瓦布)。
1844年,發現觀測變星的亮度等級法,促使變星研究迅速發展(德國 阿格蘭德爾)。
1844年,根據天狼星和南河三運動的不規則變化,預見它們都有暗伴星(德國 貝塞爾)。
1845年,首次拍攝到可供研究日面活動的太陽照片(法國 斐索,傅科)。
1845年,根據天王星運動的不規則性,預測到有一個新行星存在(英國 約·亞當斯,法國 勒維烈)。
1846年,根據行星軌道攝動理論計算的預示,發現海王星,驗證了萬有引力定律,證實了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德國 加勒)。
1846年,發現海王星的第一個衛星——海王衛一(英國 拉塞耳)。
1847—1877年,考慮各大行星間的相互攝動,重編大行星運動表,並發現水星近日點進動的超差現象(法國 勒維烈)。
1848年,發現土星的一個衛星——土衛七(美國 邦德)。
1849年,提出衛星的穩定性理論,由此證明土星的光環不是一個連續固體,而是無數小質點組成(法國 羅什)。
1850年,發現一些星雲具有鏇渦結構(英國 威·羅斯)。
1851年,發現天王星的兩個衛星——天王衛一和天王衛二(英國 拉塞耳)。
1851年,發現地磁和磁暴也有同太陽黑子數變化完全相對應的11年周期變化(德國 拉芒特,英國 薩比恩)。
1852年,編制波恩星表(德國 阿格蘭德爾)。
1854年,提出太陽能源的引力收縮假說,認為太陽因自身的引力作用而逐漸收縮,位能轉化為熱能,維持了它向外輻射的能量 (俄國 赫爾姆霍茲)。
1857年,第一次成功拍出恆星的照片,開始了恆星照相術(美國 邦德)。
1857—1859年,首次拍到細節清晰的月球照相(英國 德拉呂)。
建立天體的光度和星等之間的基本關係式(英國 泡格森)。
1858年,從太陽黑子在日面上的轉動,發現太陽不是固體般自鏇,而是象流體那樣在作“較差自鏇”(英國 卡林頓)。
1858年,發現太陽黑子在日面上緯度分布的周期變化(德國 斯波勒爾,英國 卡林頓)。
1859年,發現太陽耀斑,耀斑出現的同時發生地磁擾動、磁暴、極光等現象(英國 卡林頓)。
1859年,發明光度計,經改進使用至今(德國 澤爾納)。
1861年,刊布了包含226顆亮星的第一個光度星表(德國 澤爾納)。
1862年,根據貝塞耳的預測,發現了天狼星的暗伴星。證明萬有引力定律也適用於研究太陽系外的天體運動(美國 阿·克拉克)。
1863—1864年,由恆星和星雲的光譜分析,研究它們的化學組成,進而證實天體在化學上的同一性(義大利 賽奇,英國 哈金斯)。
1863年,編制第一個基本星表AGK(德國 奧魏爾斯主持,國際合作)。
1864年,用分光鏡研究星雲,揭示了它們的氣體結構,並發現行星狀星雲所發出的兩條特殊的綠色譜線。(英國 哈根斯)。
1865年,用光譜分析法,發現一些亮星含有鈉、鐵、鈣、鎂、鉍等元素(英國 哈根斯)。
1866—1881年,從彗星光譜發現彗星含有碳氫化合物,並證實彗星不只是反射太陽光,本身也發光。又從流星的氣體光譜與彗星相似,說明兩種天體有聯繫(英國 哈根斯)。
1868年發現太陽的中層大氣——色球層,並發現太陽上的氦元素,以後也在地球上發現氦(英國 洛基爾)。 使用分光鏡,第一次在不是日食時候觀測到日珥(法國 詹森)。提出第一個恆星光譜的目視光譜分類法,把恆星分為白色星、黃色星、橙色星和紅色、暗紅色星四類(義大利 賽奇)。 第一次測定恆星的視向速度(英國 哈金斯)。
1869年,刊布太陽光譜里一千條譜線的波長,並用新單位埃表示(瑞典 埃格斯特朗)。
1870年,發現太陽的閃光光譜和日冕所發出的一條特殊的綠色譜線,曾以為是一種新元素,後到1941年才被證實是鐵、鎳、鈣的禁線(美國 查·楊)。
1871年,由太陽東西兩邊光譜線的位移,測定太陽的自轉的速度(德國 沃格耳)。
1874年,發現到4等為止的亮星集中在與銀道成17度交角的大園上(美國 古爾德)。
1876年,提出小行星帶空隙區和土星光環狹縫形成的動力學理論(美國 刻克伍德)。
1877年,提出火星表面上有“人工運河”的看法(義大利 斯基帕雷利)。發現火星的兩個小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美國 阿·霍爾)。 發現(晶體)硒和金屬接觸處在光照射下產生電動勢的光生伏打效應,後美國人弗里茲於1883年用此製成光伏打電池(英國 沃·亞當斯)。 《聲的理論》出版,基本上完成聲音的數學理論(英國 瑞利)。 1878年,根據太陽輻射的斥力作用,建立彗星形狀理論,把彗尾分成三種(俄國 勃列基興)。
1879年,建立潮汐摩擦理論,由此提出月球起源的學說,認為地球因受太陽的起潮力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質被拉出而形成月球(英國 喬·達爾文)。 套用黑體的輻射與溫度間的經驗公式,求得太陽表面溫度為攝氏六千度(奧地利 斯忒藩)。
1879—1882年,使用偏振光度計,編製成4,260顆恆星的實測星等的大光度星表(美國 愛·皮克林)。
1880年,提出變星分類法(美國 愛·皮克林)。
1881年,套用電阻測熱輻射計精確測定在地表熱輻射的太陽常數值,開始了太陽輻射的研究(美國 蘭格萊)。
1881年,第一次攝到彗星的照片(法國 詹森,美國 德拉帕爾)。
1882年,觀測證實水星近日點的長期進動有超差,並精確測算出其數據。(美國 紐康)。
1885—1886年,建立恆星的光譜分類法(美國 愛·皮克林、安·莫里)。
1887年,開始編制照相天圖星表(法國 巴黎天文台亨利兄弟負責,國際協作)。
1887年,根據恆星光譜不同,提出恆星演化的理論,用以說明恆星是變的(英國 洛基爾)。
1888年,刊布“新總星表”(N.G.C)(英國 德雷耶爾)。 發現大陵五變星的視向速度呈周期變化,從而證實了它是顆食變星(德國 沃格耳)。 由照相觀測發現仙女座大星雲鏇渦結構(英國 羅伯茨)。
1889年,發現第一個分光雙星(美國 愛·皮克林、安,莫里)。
1890年,研究土星和木星間的相互攝動,建立木、土兩行星運動的精確理論(美國 喬·希耳)。
1891年,發明太陽分光照相儀,並獲得太陽光譜圖(美國 赫耳,法國 德朗達爾)。
1892年,發現木星的第五個衛星——木衛五(美國 巴納德)。
1892年,根據貝塞耳的預測,發現南河三的暗伴星(美國 舍伯爾)。
1894年,提出經典宇宙學的“引力佯謬”(德國 塞利格爾)。
1895年,套用光譜分析證實土星光環的隕星結構(美國 基勒)。
1898年,發現土星的一個衛星——土衛九(美國 維·皮克林)。
1898年,發現愛神星,這顆小行星和地球最近時不到2,400萬公里,因此被用來測定太陽視差(德國 威特)。 公元1900年

英國科學家吉爾和荷蘭科學家卡普坦,刊布第一個載有450,000顆恆星方位的南方照相星表——好望角星表。
美國科學家張伯倫和摩爾頓,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子或微星假說。

公元1904年

荷蘭科學家卡普坦,發現恆星運動的規律,由此提出“兩星流”理論,否定了恆星本動沒有規律的假設。
美國科學家白里恩,發現木星的第六個衛星——木衛六。
德國科學家哈爾脫曼,發現星際介質中含有鈣。

公元1905年

美國科學家白里恩,發現木星的第七個衛星——木衛七。

公元1906年

丹麥科學家赫茲朋隆,發現K、M星兩類恆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公元1909年

提出計算彗星和行星軌道的特別攝動法。

公元1910年

德國科學家夏奈、威爾森,首次測定了恆星的溫度。
德國科學家卡·施瓦茲西德,創立恆星統計力學,提出恆星運動速度的橢球分布律。

美國科學家施萊辛格,提出天體照相底片歸算的“依數法”。

公元1912年

中國開始使用公曆。
發現造父變星的周期——光度關係,為測定遙遠天體的距離提供有效方法(美國 萊維脫)。
第一次用都卜勒效應測得鏇渦星雲(仙女座大星雲)的視向速度(美國 斯里弗爾)。

公元1913年

建立恆星的“光譜—光度圖”,並提出恆星由巨星矮星演化的學說(美國 亨·羅素,丹麥 赫茲朋隆)。

公元1914年

發現仙女座大星雲的自轉(美國 比斯)。
發現木星的第九顆衛星一木衛九(美國 塞.尼科耳遜)。
建立球狀星團的“光譜—光度圖”(美國 沙普勒)。

公元1916年

發明求恆星距離的分光視差法(美國 華·亞當斯,德國 科耳許特)。
建立恆星內部結構理論(英國 愛丁頓)。

公元1917年



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潮汐假說(英國 金斯)。

公元1918年

根據球狀星團分布研究銀河繫結構,發現太陽不位於銀河系的中心位置(美國 沙普勒)。
1918—1924年,刊布亨利·德拉帕爾星表,表內列出 225,000多顆恆星的光譜類型(美國 安·莫里、卡農)。

公元1919年

首次利用日全食觀測驗證太陽引力場使星光偏折的效應 (英國 愛丁頓領導日全食觀察隊)。
發現太陽黑子等活動的真正周期是22年(美國 赫耳、華·亞當斯)。

公元1920年

發現軌道似於土星的小行星海達爾戈,這是目前知道的最遠的小行星(美籍德國人 巴德)。
首次用干涉儀直接測量恆星的直徑(美國 邁克耳遜、比斯)。
提出新的月球運動理論,編成精確的月離表(英國 厄·布朗)。
發生卡普坦宇宙和沙普勒宇宙的大爭論。
建立恆星大氣構造的電離理論,推出熱平衡下氣體的熱電離度和溫度的關係式(印度 沙哈)。

公元1922年

發明溫差電偶法測定行星的溫度(美國 科布倫茲)。
具體提出無限等級式宇宙模型,認為星系是第一級天體系統,並證明這種結構是不存在“光度佯謬”和“引力佯謬”(瑞典 卡·查理)。

公元1923年

編成精確的新月球運動表,為天文年曆上所採用(英國厄·布朗)。

公元1924年

發現恆星的質量—光度關係。認為很大質量的星體由於輻射壓超過引力收縮,故不能存在(英國 愛丁頓)。
分辨出仙女座大星雲和其他幾個鏇渦狀星系的邊緣為一個個恆星,揭示了河外星雲的本質,並發現仙女座大星雲的外層鏇臂上有造父變星,利用它測定了這個星雲的距離(美國 哈勃)。
發現恆星運動的不對稱性現象(美國 斯特隆堡)。

公元1925年

提出河外星系的形態分類法(美國 哈勃)。
首次提出銀河系由許多次系合成的觀點(瑞典 林德伯拉特)。
建立疏散星團的分類法(瑞士 特朗普勒)。
發現天狼伴星光譜線的引力紅移,證實白矮星上存在高密度物質(英國 華·亞當斯)。
確定行星狀星雲光譜中的特殊發射線是在密度非常稀薄狀態下氧兩次電離所產生的禁線,從而否定了新元素存在的推測(美國 鮑溫)。

公元1926年

提出造父變星光變的脈動理論(英國 愛丁頓)。
第一次國際經度聯測。

公元1927年

提出球狀星團的分類法(美國 沙普勒)。
發現銀河系的自轉並算出太陽繞銀心轉動的速度和銀河系的總質量(瑞典 林德伯拉特,荷蘭 歐爾特)。
首次發現恆星的自轉(美國 奧·斯特魯維,蘇聯 沙因)。
發明石英鐘,後人用作標準時間,證實地球自轉有起伏(美國 馬里遜)。
明確提出用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以解釋月球運動的某些偏差(荷蘭 德希特)。

公元1929年

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引力不穩定理論(英國 金斯)。
發現星系發光度和其譜線紅移之間的關係,說明來自星雲的光呈現譜線紅移,其數值和星雲距離成正比(美國 哈勃爾)。

公元1930年

根據行星運動的攝動理論計算,發現冥王星,是萬有引力的又一驗證(美國 湯波)。
發明“日冕儀”,解決非日全食時觀測日冕的困難(法國 李約)。
發明折反射望遠鏡(德國 玻·施密特)。
發現亞巨星和亞矮星(美國 斯脫隆堡、柯伊伯)。
測定月球的輻射和溫度(美國 愛·珀替、塞·尼科爾遜)。
發現銀河系內的星際吸光現象,啟示星際有瀰漫物質存在(美國 特朗普勒)。

公元1931年

由光譜分析證認出金星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美國 華·亞當斯、杜哈姆)。
1931~1933年,從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的光譜照片,認識到這些大行星上的大氣富有氨、甲烷、氫,從而推測地球形成時大氣成分為水、氨、甲烷和氫等(美國 斯里弗爾,美籍德國人 維爾德)。

公元1932年

從無線電接收中穩定持久的噪聲,發現太陽系外銀河來的無線電波,開始了射電天文學的研究(美國 楊斯基)
提出“原始原子”爆炸膨脹的宇宙模型(比利時 勒梅特)。
費米氣體模型,推測恆星坍縮的質量(蘇聯 列·蘭道)。

公元1933年

1933—1938年,發現星際介質中含有氰和氫化物的分子 (比利時 史溫斯,加拿大籍德國人 赫茨伯格,美國 華·亞當斯等)。
第二次國際經度聯測。

公元1934年

中國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理論預計恆星崩潰達到核密度時可形成“中子星”(美國 茲威基,美籍德國人 巴德)。
提出質量大於1.3個太陽的冷卻天體,必然發生“萬有引力”的坍縮(美籍印度人 錢錐賽克哈)。

公元1935年

出版恆星視差總表(美國 施萊辛格等)。

公元1936年

進行流星的照相觀測,證實流星大多屬太陽系,並利用流星觀測資料測定地球高空大氣的密度(美國 維伯爾)。
發現地球自轉速率的季節性變化(法國 斯多依科)。

公元1937年

德國海德堡天文計算所編製成包括1535個恆星的FK8基本星表。

公元1938年

提出太陽和恆星上是核燃料,是催化劑,氦是灰燼的熱核反應的主要機制,用以闡明它們的能源(美籍德國人 貝蒂,美國 克里齊菲爾德,德國 馮·韋茨薩克)。
發現木星的兩個衛星——木衛十木衛十一(美國 塞·尼科耳遜)。
編製成包括33,342個基本恆星的位置和自行的總星表(美國 鮑斯)。

公元1939年

證實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英國 斯賓塞爾·瓊斯)。
發現第一顆“耀星”,它的亮度在短時內發生閃耀式變化 (荷蘭 范瑪能)。
從仙女座大星雲自鏇的研究,推算出它的總質量與銀河系相當(美國 霍·巴布科克)。
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計恆星在萬有引力坍塌的最後階段,可形成“黑洞”超密星體(美國 奧本海默、斯奈德)。
公元1940年
1937—1940年,建立第一台九米直徑的拋物面天線射電望遠鏡,研究宇宙射電的強度分布,證實銀河系中心方向來的射電強度最大(美國 雷勃)。
建立黃道光理論(荷蘭 維伯爾)。
提出日珥形態分類法(美國 愛·珀替)。
公元1941年
提出恆星由星際塵埃物質通過輻射壓作用凝聚而成的假說(美國 斯比茨)。
發明彎月形透鏡的望遠鏡(蘇聯 馬克蘇托夫)。
發現近距雙星的物質交換過程(美籍俄國人 奧·斯特魯維)。
提出關於恆星演化的中微子理論,並認為恆星中氫被耗盡後,星體還會因進一步的熱核反應而更熱,從而認為地球上生命是由於過熱而死亡(美籍俄國人 伽莫夫)。
證明日冕光譜里的特殊譜線是鐵、鎳、鈣等原子在高度電離時產生的禁線,解決了所謂新元素之謎(瑞典 埃德倫)。
公元1942年
英國陸軍雷達探測站發現太陽的射電。
提出太陽系起源的電磁學說(瑞典 阿爾芬)。
用觀測小行星方法精確測定太陽視差值,求得日地之間的精確距離(英國 斯賓塞爾·瓊斯)。
公元1943年
成功地把仙女座大星雲的核心部分及其兩個橢圓伴星雲分辨為一個個恆星,完全證實河外星雲是同銀河系一樣的龐大天體系統,結束了一百多年關於河外星雲本質的爭論(美籍德國人 巴德)。
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流體湍流學說(德國 魏扎克)。
1943~1946年,提出銀河系的各種次系的分類(蘇聯柯卡金)。
公元1944年
提出銀河系內恆星分為“兩星族”的理論(美籍德國人 巴德)。
提出太陽系起源的隕星假說(蘇聯 奧·施密特)。
發現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有大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美籍荷蘭人 柯伊伯)。
根據氫原子微波的超精細結構,預言了星際中性氫所發射的21厘米波長的無線電波的存在(荷蘭 范德胡斯)。
公元1945年
創立恆星的六色測光系統(美國 斯台平)。
公元1946年
首次大規模使用雷達研究流星雨(英國 洛佛耳)。
發現球狀體,認為是恆星的胚胎(美籍德國人 波克)。
美國第一次用雷達探測月球。
發現第一顆“射電星”,後稱“射電源”(英國 赫、帕爾桑、傑·菲利浦斯)。
根據熱核反應理論提出恆星演化新學說(美籍德國人馬·施瓦茨西德)。
公元1947年
1947~1948年,用紅外光拍攝銀河系核心的照片,研究它的結構(美國 斯台平,蘇聯 卡里涅克、克拉索夫斯基、尼可諾夫)。
發現年青的恆星集團——星協(蘇聯 安巴楚勉)。
西可特—阿林大q在蘇聯西伯利亞降落。
公元1948年
發現天王星的一個衛星——天王衛五,由東向西逆轉(美籍荷蘭人 柯伊伯)。
發明望遠鏡觀測的自動導星裝置(美國 霍·巴布科克)。
發現恆星的磁場(美國 巴布科克父子)。
提出一種均勻、各向同性的穩恆態膨脹宇宙模型,從而物質和能是從虛無之中不斷產生出來,宇宙總熵永不增加(英國 邦迪、戈爾德、霍伊爾)。
公元1949年
提出恆星演化的物質拋射學說(蘇聯 費森柯夫)。
提出太陽系起源的原行星假說(美籍荷蘭人 柯伊伯)。
發明射電分頻儀(澳大利亞 威耳德、馬克累迪)。
發現一個特殊小行星依卡魯斯,其近日點距離小於0.2天文單位,能進入水星軌道內(美籍德國人 巴德)。
美國帕羅馬天文台安裝使用口徑為五米的反射望遠鏡。
發現海王星的第二顆衛星——海王衛二(美籍荷蘭人 柯伊伯)。
發現星光偏振效應、射電波段的法拉第轉動效應,證明銀河系有星際物質並存在磁場(美國 希耳特內爾、約·霍耳)。
提出宇宙起源的原始火球學說(美籍俄國人 伽莫夫等)。
製成第一台“原子鐘”,現稱“氨分子鐘”(吸收型),對建立頻率和時間的基準和校對天文有重要價值(美國 李榮)。
公元1950年
提出彗星是由一顆大行星崩潰而形成的學說(荷蘭 歐爾特)。
發現河外星系的射電(英國 兒·布朗,澳大利亞 哈澤德)。
利用電子計算機重算五大行星從1653—2060年的運動表(美國 克萊門斯、德·布勞維爾、愛克)。
發現星系間的各種形式物質橋,證實星系間空間不是真空,說明某些星系間在物理上是互有聯繫的(美籍瑞士人 茲威基)。
發現假黃道光(蘇聯 費森柯夫)。
公元1951年
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湍流假說(德國 魏扎克)。
發現木星的第十二個衛星——木衛十二。它是自東向西逆轉(美國 塞·尼克耳遜)。
發明電子望遠鏡和光電成象技術(法國 拉爾芒)。
發現銀河中性氫21厘米射電輻射(美國 尤恩、珀塞爾)。
證明銀河系有鏇渦結構存在(美國 威·摩爾根等)。
發明大視場的超施密特望遠鏡,用於觀察流星彗星及後來的人造衛星(美國 貝克爾)。
發明射電干涉儀(澳大利亞 沃·克里斯琴森)。
公元1952年
證明銀河系是一個鏇渦星系(荷蘭 歐爾特)。
證實英仙座附近的星協在膨脹(荷蘭 伯勞烏)。
對造父變星周光關係零點值進行了校正,使原來定出的河外星系距離都相應地約增加一倍(美籍德國人 巴德)。
從化學角度提出太陽系起源新假說(美國 尤里)。
發明月球照相儀,精確測定月球的位置(美國 馬科維茨)。
公元1953年
發現本超星系,這是銀河系所在的龐大的星系團(法國 伏古勒)。
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階層結構假說(英國 霍伊耳)。
發現恆星排列呈鎖鏈狀的結構叫星鏈,說明恆星在纖維星雲中形成(蘇聯 費森柯夫)。
提出天體起源的引力團聚假說(美國 拉依茨)。
編成《恆星視向速度總表》,列出15,106個恆星的視向速度等數據(美國 賴·威爾遜主編)。
公元1954年
提出星際氣體和塵埃的混合物在衝擊波作用下形成恆星的機制(荷蘭 歐爾特)。
發明超人差稜鏡等高儀,提高測時精度(法國 丹戎)。
發現兩主要星族的赫羅圖有基本差異,說明屬於不同星族的恆星有不同的演化途徑(美國 新地奇)。
公元1955年
第一次接收到來自行星(木星)的射電輻射(英國 布爾克、克·富蘭克林)。
製成第一台銫原子鐘,穩定性達百億分之一秒,作時間標準(英國 埃遜)。
公元1957年
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超密態物質爆炸”學說(蘇聯 安巴楚勉)。
提出超新星的核反應可以產生超重元素,認為第一類型超新星爆炸系因鐦254的自發裂變所引起(美國 福勒)。
中國建立北京天文台
根據偏振光測量結果,得出蟹狀星雲中的磁場是在星雲的絲狀結構中,加速粒子的能量足以使這個星雲成為強宇宙射線源的結論(荷蘭 歐爾特、瓦爾拉夫)。
公元1959年

美國首次探測了太陽的 輻射。
蘇聯發射宇宙火箭擊中月球,發現它無磁場和輻射帶。
蘇聯發射月球探測器,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照片。
公元1960年
發明射電望遠鏡的綜合孔徑法(英國 李爾、估伊什)。
根據1952年第八屆國際天文協會決議,從本年起採用曆書時。

研究對象

天文學天文學
天文學天文學
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布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大小小塵埃粒子。天文學家把所有這些物體統稱為天體。地球也是一個天體,不過天文學只研究地球的總體性質而一般不討論它的細節。另外,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人造飛行器的運動性質也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可以稱之為人造天體。
宇宙中的天體由近及遠可分為幾個層次:(1)太陽系天體:包括太陽、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衛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介質等。(2)銀河系中的各類恆星和恆星集團:包括變星、雙星、聚星、星團、星雲和星際介質。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恆星。(3)河外星系,簡稱星系,指位於我們銀河系之外、與我們銀河系相似的龐大的恆星系統,以及由星系組成的更大的天體集團,如雙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此外還有分布在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星系際介質
天文學還從總體上探索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整個宇宙的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結局,這是天文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宇宙學的研究內容。天文學按照研究的內容還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

根據天體的尺度大小,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分為:

行星尺度:

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圍繞行星鏇轉的衛星和大量的小天體,如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等。太陽系是目前能夠直接觀測的唯一的行星系。但是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像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

恆星尺度:

現在人們已經觀測到了億萬個恆星,太陽只是無數恆星中很普通的一顆。

星系尺度:

太陽系處於由數百億顆恆星組成的銀河系中,銀河系是一個普通的鏇渦星系,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許多的河外星系。星系又進一步組成了星系群、星系團和超星系團等更大級別的天體系統。

宇宙學尺度:

一些天文學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團還高一級的總星系,總星系是人類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的範圍,半徑超過了100億光年。
對於遙遠的天體,它的光線從發出到被人們所接收,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例如對於10億光年以外的天體,人們觀察到的實際是它10億年前的形象。這表明天體的物理性質不僅反映出其本身的形態,還反映出其所在的演化階段。人們觀測到的眾多天體,實際上是很大時間尺度上的樣本,能夠提供它們在數億年間的演化線索。因此根據統計分類和理論研究,天文學家可以建立完整的天體演化模型

在天文學研究中最熱門、也是最難令人信服的課題之一就是關於宇宙起源與未來的研究。對於宇宙起源問題的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的就是1948年美國科學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爆炸理論。根據現在不斷完善的這個理論,宇宙是在約137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發中誕生的。然後宇宙不斷地膨脹,溫度不斷地降低,產生各種基本粒子。隨著宇宙溫度進一步下降,物質由於引力作用開始塌縮,逐級成團。在宇宙年齡約10億年時星系開始形成,並逐漸演化為今天的樣子。

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有許多非常熱門的研究課題。例如:

中微子振盪問題
日震星震
超新星
脈衝星、中子星奇異星
X射線雙星
類星體和活動星系核
黑洞吸積盤
γ射線暴
星系團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引力透鏡
引力波的探測
暗物質與暗能量

分支

天文學的分支主要可以分為理論天文學與觀測天文學兩種。天文學觀察家常年觀察天空,並將所得到的信息整理後,理論天文學家才可能發展出新理論,解釋自然現象並對此進行預測。

理論天文學
觀察天文學

按照研究方法,天文學可分為:
天體測量學
天體力學
天體物理學

按照觀測手段,天文學可分為:
光學天文學
射電天文學
紅外天文學
空間天文學

其他更細分的學科:
天文學史
業餘天文學
宇宙學
星系天文學
超星系天文學
遠紅外天文學
伽馬射線天文學
高能天體天文學
無線電天文學
太陽系天文學
紫外天文學
X射線天文學
天體地質學
等離子天體物理學
相對論天體物理學
中微子天體物理學
大地天文學
行星物理學
宇宙磁流體力學
宇宙化學
宇宙氣體動力學
月面學
月質學
運動學宇宙學
照相天體測量學
中微子天文
方位天文學
航海天文學
航空天文學
河外天文學
恆星天文學
恆星物理學
後牛頓天體力學
基本天體測量
考古天文學
空間天體測量學
曆書天文學
球面天文學
射電天體測量學
射電天體物理學
實測天體物理學
實用天文學
太陽物理學
太陽系化學
星系動力學
星系天文學
天體生物學
天體演化學
天文地球動力學
天文動力學

天文學與占星術

天文學應當和占星術分開。後者是一種試圖通過天體運行狀態來預測一個人命運的偽科學。儘管兩者的起源相似,在古代常常混雜在一起。但當代的天文學與占星術卻有著明顯的不同:現代天文學是使用科學方法,以天體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而占星術則通過比附,聯想等方法把天體位置和人事對應;概而言之,占星學著眼於預測人的命運。

21世紀

天文學家使用許多不同類型的望遠鏡來收集宇宙的信息,天文學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絕大多數望遠鏡是安放在地球上的,但也有些望遠鏡被放置在太空中,沿著軌道運轉,如哈勃太空望遠鏡。現在,天文學家還能夠通過發射的航

天探測器來了解某些太空信息。

多年來,天文觀測手段已從傳統的光學觀測擴展到了從射電、紅外、紫外到X射線和γ射線的全部電磁波段。這導致一大批新天體和新天象的發現:類星體、活動星系、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星際分子、X射線雙星 、γ射線源等等,使得天文研究空前繁榮和活躍 。

口徑2米級的空間望遠鏡已經進入軌道開始工作。一批口徑10米級的光學望遠鏡將建成。射電方面的甚長基線干涉陣和空間甚長基線干涉儀,紅外方面的空間外望遠鏡設施,X射線方面的高級X射線天文設施等不久都將問世。γ射線天文台已經投入工作。這些儀器的威力巨大,遠遠超過現有的天文設備。可以預料,這些天文儀器的投入使用必將使天文學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天文學正處在大飛躍的前夜。

天文與天體物理

《天文與天體物理》AstronomyandAstrophysics是一本關注天文與天體物理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天文學、天體物理學領域內最新技術及成果展示的相關論文。本刊支持思想創新、學術創新,倡導科學,繁榮學術,集學術性、思想性為一體,旨在為了給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學者、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討論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領域內不同方向問題與發展的交流平台。 

研究領域:

天文與天體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

 ·天文學
·天文學史
·天體力學
·天體物理學
·宇宙化學
·天體測量學
·射電天文學
·空間天文學
·天體演化學
·星系與宇宙學
·恆星與銀河系
·太陽與太陽系
·天體生物學
·天文地球動力學
·時間測量學
·天文學其他學科

天文學

天文學是觀察和研究宇宙間天體的學科,天文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天文學專業提供了一些列關於太陽系、恆星、星系、銀河系外等方面知識。天文學專業是研究和學習系統動力學、行星、星球系統、星球內部、銀河系、銀河行星等方面知識。天文學家一直以來尋求理解宇宙、行星、恆星和銀河系是如何運轉的,因此他們幫助我們形成了對物理世界的認識。與其他科學不同,天文學家絕不會與被研究物體直接接觸。他們只能藉助於巨型天文望遠鏡和理論物理來解析持續轟擊地球的電子波。天文學專業適合於一些神經性、嚴謹型,愛好天文,對探索星球感興趣,經常拆卸、組裝設備以研究工作原理的人適合選學這個專業。

天文學分類導航

天文學,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的學科。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
天文學家 天文現象 天體 宇宙天文
天文觀測 天文術語 宇宙 曆法
天文學著作 天文台 天體測量

天文及航天科技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對於未知宇宙的探索是永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