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戶

眉戶

眉戶,即眉鄂,或稱“迷糊”、“迷胡”、“曲子戲”、“弦子戲”,是陝西省的主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眉戶盛行於關中,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和寧夏等部分地區也有流行。眉戶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

基本信息

起源

眉戶源於何地,尚無文獻可考,藝人相傳,說法不一。
一說源出眉縣、戶縣,故稱“眉戶”,眉縣和戶縣一帶位於秦嶺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間歌曲,眉戶曲起源於這些民間歌謠,古稱“清曲調”。眉戶曲在華陰和華縣一帶逐步發展為眉戶戲曲。

眉戶眉戶

一說源於秦穆公宮廷的一種宮詞曲,最早流行於雍邑(今陝西鳳翔縣)。因唱腔、音韻委婉抒情,詞句通俗易懂而備受民眾讚揚。如晉陸機說:“”名激情唱,榜人縱棹歌;唐李白道:“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一說源於晉南的蒲州、臨猗、臨晉一帶。但可以肯定的是晉南眉戶是由陝西眉戶演變而來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戶二縣的太白山歌,也有華陰、華縣的民間小曲,更有晉南的民歌調。
一說源出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迷人,陝西有將“胡”作“戲”解之說,故稱“迷胡”,即迷人的戲的意思。華陰和華縣是周朝鄭國地域,眉戶可能受到“鄭聲”的影響。由此眉戶在關中分為東西兩路,關於東路眉戶,流傳有“同州的梆子合陽的線(指吊線木偶),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清朝乾隆年間,隨著秦腔等各地戲曲藝術的發展,眉戶逐漸被搬上了舞台,形成了一定數目的劇目。
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稱“眉戶”,所以今稱眉戶者居多。

發展

早期

早期是農村、鄉鎮民眾“自樂會”坐唱的清曲、小曲,主要以三弦伴奏,內容多系民間生活故事。所唱曲子又分大調、小調兩類:大調曲子如〔大金錢〕、〔黃龍滾〕、〔滿江紅〕等,格律比較嚴謹,不易掌握。小調曲子如〔崗調〕、〔越調〕、〔五更〕、〔銀紐絲〕、〔戲鞦韆〕等,曲調靈活自由,易學易唱,便於流傳。

眉戶眉戶

清代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在陝西,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台。這一時期,在晉南也有“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台演出。同治、光緒年間湧現出一批藝人和一些專業戲班,如月月紅、柴寅娃的少華班,活動於陝西渭河以南一帶;印福、楊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戶,活動於渭河以北地區。初期劇目,多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戲,如《張璉賣布》、《刺目勸學》、《鬧書館》、《李彥貴賣水》一類。藝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從地方大戲中吸收唱腔、鑼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飾等,用以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力。陝西的眉戶多借鑑秦腔,山西的眉戶則多借鑑蒲劇,遂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能演出《蝴蝶杯》、《串龍珠》、《八件衣》等一類戲。但長期以來,眉戶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眉戶戲一併流行。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文藝方針的指引下,晉南名藝人李卜到達延安傳授眉戶,當時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編演了《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劇目,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成立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華陰縣眉戶劇團,山西臨汾地區眉戶劇團,臨猗縣眉戶劇團以及四川廣漢縣劇團等專業團體。創作和改編了不少現代戲和歷史故事戲,以現代戲《梁秋燕》最馳名。

藝術特色

演唱形式

眉戶的演唱形式分為兩種:
一是仍保留地攤子演唱的曲藝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戲,如《女寡婦驗田》、《古城會》、《皇姑出家》等,這種節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說白。

眉戶眉戶

一種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劇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駒》等大型本戲,又有如《張良賣布》、《兩親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戲,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選用自由。

曲調

眉戶的曲調甚為豐富,人們熟知的七十二摯蟮鰏,三十六撔鰏,合計已一百有零,其實早已遠遠超出此數,僅解放後收集整理的,已達二、三百個,加上各地同曲異唱的,那就更多了。1955年出版的《郿鄠音樂》收有120個,若按同一曲調的各路不同唱法計算,共有243個。其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體,一般的套曲格律是:〔越調〕—〔背宮〕—〔五更〕—〔金錢〕—〔背尾〕—〔越尾〕,中間可以自由選用曲牌,有時〔背宮〕、〔背尾〕、〔五更〕、〔金錢〕也可不用,但是〔越調〕起、〔越尾〕落是必不可少的。這種套曲格律在坐場清唱中尤為嚴格,後來發展為舞台演出,運用曲調就較靈活了。

樂器

眉戶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和海笛相輔,後又逐漸加入二胡、打琴以及中西弦管樂器。打擊樂器及鑼鼓點,均借鑑地方大戲而稍有變化。

唱腔

不同於秦腔的高昂激揚,豪放粗擴,眉戶的唱腔較為委婉細膩,優美動聽,富於表現深沉、淒楚和悲痛。戲曲服飾簡樸,化妝粗線條。表演動作真實、生活化。整體風格較為現代。眉戶的曲調甚為豐富,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之說。大調以唱悲傷劇情為主,如《老龍哭海》、《羅江怨》、《老五更》等;小調以唱歡喜劇情為主,如《採花》、《銀紅絲》、《一串鈴》等。現在眉戶的唱腔音樂精練到50多個曲牌。

現狀

曲子戲和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在舊時代處於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據現存碑文及其他資料可以推知,最晚在宋代即開始在境內傳唱。據健在的民間藝人回憶,清末民初相當興盛,遍及7縣(區)。1949年以後,隨著大戲秦腔的普及,曲子戲雖時有興衰,但總體上處於沉寂狀態。但在交通不便的偏僻鄉村仍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曲子戲與其他民間文學藝術一樣,被視為民間文化遺產而得到廣泛採集、整理。

眉戶眉戶

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為保護和弘揚曲子戲,擴大影響,有關方面採取了舉辦曲子戲藝人培訓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和錄音、錄製劇目等多種措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將搶救、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劇目

眉戶傳統劇目收集整理已達二、三百種,不包含各地同曲異唱。廣泛流傳的有《張連賣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勸學》、《杜十娘》、《屠夫狀元》等。新編演出的劇目有《兄妹開荒》、《大家喜歡》、《十二把鐮刀》等。現代戲《梁秋燕》是其中的代表劇目,享有極好的聲譽,以至於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飯”的讚美,其主演李瑞芳享譽全國。
現代劇《遲開的玫瑰》: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的大型眉戶現代劇《遲開的玫瑰》,在深圳大劇院隆重上演,收穫了深圳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作為“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的頭名和首部亮相鵬城的眉戶戲,《遲開的玫瑰》以其緊扣時代脈搏的劇情、動人的音樂和優美的唱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遲開的玫瑰》敘述的是發生在西部某大城市的一個深巷小院中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初,年僅19歲的主人公喬雪梅,考上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就在她欲赴京就讀時,母親突遇車禍身亡,一家老少五口人的重擔,便落在了她這個大姐的肩上,憑著責任感和良知,她先後三次犧牲掉再深造和成家立業的機會,把前途、事業和幸福,一次次讓給了弟妹,甚至養妹。而自己的初戀情人—後任副市長的溫欣,在生活的蹉跎跌宕中與別人完婚。直到36歲,弟妹們一個個披著時代的風采歸來時,她才與捅下水道的工人許師傅傾心相愛,花好月圓……
全劇牢牢抓住普通人的命運,緊扣時代脈搏,通過喬家這個“社會細胞”的奔突演進和他們從艱難走向興盛的現實,折射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和風采。尤其是秦腔“四大名旦”之首的李梅,以其聲情並茂的細膩表演,完美演繹了女主角喬雪梅的內心世界,博得了在場觀眾分外熱烈的掌聲。
《遲開的玫瑰》自1998年創演以來,曾在陝西、北京、遼寧、貴州、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巡演,至今演出已逾400場。該劇是國家文化部向全國推薦的十五部優秀劇目之一,曾榮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大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進步獎”金獎、第十一屆“曹禺戲劇文學獎”、“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第一名等多項殊榮。

背景資料

陝西秦腔

陝西省地方戲劇種。因陝西簡稱為秦而得名。又名“秦聲”、“亂彈”、“梆子腔”。民間俗稱“大戲”,清代中葉以後,北京等地亦稱“西秦腔”、“山陝梆子”。秦腔在陝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形成了四路:流行於關中東府同州(今大荔)地區的,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流行於中府西安地區的,稱“西安亂彈”(即中路秦腔);流行於西府鳳翔地區的,稱“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於漢中地區的,稱“漢調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傳十分廣泛,盛行於陝西的關中、商洛、漢中等地。流行區域西抵隴州,東至潼關,北達榆林,南不過寧強。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魯、豫、皖、浙、贛、湘、鄂、粵、桂、川、滇、青、寧、新、藏等省區。l949年後還傳至台灣。域外遠達吉爾吉斯共和國。
秦腔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的起源,眾說不一,大體有形成於秦代(或先秦),形成於唐代,形成於明代三種說法。明萬曆年間(1573-1620)抄本《缽中蓮》傳奇第十四出留用“西秦腔二犯”唱調,是關於案腔聲腔的最早記載。該劇是江南無名氏之作,證明已傳播到江南。江南遠離陝西,傳播需要時間,據此.秦腔在明中葉當已形成。另據調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曾馳名甘陝一帶。後來,秦腔在陝西省內又發展成東、西、中、南四路。東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衍變為漢調桄桄,中路為西安亂彈,即今通常所稱的秦腔。
蒲劇即“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于山西晉南古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流行於山西及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內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蒲劇

山西蒲州與陝西同州(今大荔)﹑朝邑﹐河南陝州(今陝縣)﹑靈寶﹐地處黃河中游﹐居黃河激流南下而折流向東的三角地帶﹐彼此隔河相望﹐長期以來有著經濟﹑文化的密切交往﹐其風俗習慣﹑語音﹑方言也大體相同。明末清初﹐這一帶已有“亂彈”流行。後來﹐分別以蒲州和同州命名的蒲州梆子與同州梆子雖為兩個劇種﹐但實同源於此。它們唱腔相似﹐戲路相通﹐今雖各有不同發展變化﹐然兩地藝人均自稱為“亂彈”。孔尚任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平陽竹枝詞‧亂彈詞》中﹐稱道平陽(今臨汾)亂彈名小旦葵娃“花梆子”碎步異常出色﹐可知當時晉南亂彈流行的盛況。同州梆子﹐本即秦腔﹐乾隆年間嚴長明在《秦雲擷英小譜》中記述秦腔名旦祥麟﹐渡黃河“由蒲州售技至太原”﹐也可知山陝兩地的梆子腔彼此相通。蒲州﹑同州的藝人一直有相互搭班演戲的習慣。嘉慶年間﹐北京有“山陝班”演出﹐直到光緒﹑宣統年間﹐蒲州和同州藝人仍有在北京同搭梆子班演唱的﹐如名鬚生郭寶臣(元元紅﹐蒲州梆子藝人)和白長命(蓋陝西﹐旦﹐同州梆子藝人)演出《鞭打蘆花》就是一例。故京﹑津﹑直隸(河北)一向謂之“山陝梆子”。此外﹐他們還有過共同組班南下﹐在湖北襄陽老河口演戲的經歷。山陝梆子對各地梆子腔劇種的形成﹐曾起過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