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目連戲

石台目連戲

是指明代祁門清溪鄭之珍根據當時社會流行的雜劇、變文、傳說的目連戲基礎上,藉以目連救母的故事,於1579年間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農)編撰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簡稱《勸善戲文》)。

概述

石台目連戲石台目連戲

石台目連戲是指明代祁門清溪鄭之珍根據當時社會流行的雜劇變文傳說的目連戲基礎上,藉以目連救母的故事,於1579年間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農)編撰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簡稱《勸善戲文》)。

石台是目連戲的發源地,自古就有“編在剡溪、演在秋浦”的史料記載。幾百年來,石台目連戲唱遍大江南北,是人們還願驅邪的精神寄託。

戲劇內容

該戲上、中、下三卷104折。戲文中所寫的各種地名、方言、民俗習慣、故事和傳說均在當地廣為流傳,如《王婆罵雞》、《尼姑下山》、《行路施金》等。所以鄭本目連戲在石台的演出,受到廣泛喜愛,剡溪一帶紛紛建立目連戲戲班,有剡溪唐家班(後改為同樂班)、高田班、紅和班等。目連戲在石台可以三天三夜、四天四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演出數個獨立成章且相互連貫的單本戲曲,白天唱“平台”,晚上打“目連”,從天上演到地獄中,兼以各種玩、雜、耍表演,道具除服裝外全部為實物。唱腔以高腔為主,音樂表現形式為明代中葉的弋陽腔,“一人啟齒,眾人相幫,不託管弦,鑼、鼓助節”。石台目連戲有著嚴格的演出規矩和特殊的傳承方式,具有詭異的演出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自明末至解放前夕演出一直長盛不衰。

戲曲劇種

一稱“還願戲”,源於唐代目連變文,以“目連救母”故事為主要情節。明、清時流行於皖南等地。九華山及青陽、石台、貴池一帶均為其流行地,且極為興盛。明萬曆年間,徽州祁門人、劇作家鄭之珍(1518-1595)根據民間流傳的變文和說唱“目連僧(俗名‘傅羅卡’)冥間救母”的故事編寫出《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簡稱《勸善記》),分上、中、下3卷,計108折(出),歷敘傅相之妻劉青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卡救母心切,遍歷十殿地獄,終於母子團圓的過程。劇中吸收了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演出中將“唱、做、念、打”融為一體,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壇等雜技表演,在戲曲表演藝術上獨樹一幟,對其他劇種產生較大影響。劇中集儒、釋、道三教思想為一體,融會貫通,流布廣泛,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相傳,今石台縣“大演”(鄉)地名,即因明末吳應箕回故里見目連戲演出盛況,當即書下“大演”2字而得名。在青陽縣及九華山一帶,目連戲演出形式有二:一為演員直接扮演,謂之“大目連”;二為演員操木偶演唱,謂之“托目連”。一般以春、秋兩季為盛,有“稻旺戲”(秋收)、“堂會戲”(公堂辦,每5年或10年一屆)、“廟會戲”(朝九華山)、平安戲、香火戲(還願)等名目。演唱時間1、4、7、10日不等。唱腔多保留青陽腔“滾調”特點;角色分生、旦、未、淨、雜、襟;臉譜有鬼臉、標臉、花臉等5類。
目連戲集戲曲、舞蹈、雜技、武術於一身,有鋸解、磨研、吞火、噴煙、開膛、破肚帶彩特技和盤叉、滾叉、金鉤掛玉瓶、玩水蛇、挖四門等舞蹈動作,及金剛拳、武松採花拳、五龍出動拳諸多拳路,服裝、道具、化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的本來面目,唱腔初為花鼓調,明末大平調興起後,因其動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槍,雄渾豪放,適宜目連戲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為大平調。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揚表演,遊街時鼓樂齊鳴,三眼槍助陣以壯行色。
目連戲是發源於河南而又長期絕於河南的古老劇種,南宋以來,廣泛流行南國諸省,近世北方演出僅有山西,南方則以福建省莆仙戲為代表。

發展成因

唐代宗年間,昇平公主“金枝”與汾陽王郭子儀之子郭曖婚配後,咒公罵婆,四鄰不和,拋米撒金,橫生事端。郭子儀唯恐萬歲怪罪,既不敢說,又不敢管,當了一段歷史上最窩囊的老公公,郭曖亦無良計,只須採取武暴手段多次痛打金枝。金枝驕奢蠻橫,教而不化,唐王束手無策,氣得也是整天愁眉不展,頓足捶胸。
為教育金枝,郭子儀在府宅後院建了一酆都城宮殿,設十八層地獄,中坐閻羅開子,主生殺大權;旁侍人曹官,掌人間生死簿。牛頭馬面手執鋼叉立門左右,並設無常鬼、琉璃鬼、通風鬼、報信鬼、大頭鬼、無頭鬼、赤發鬼、勾命鬼等諸般鬼怪,個個鋸齒獠牙,凶煞獰目,眈眈懾人。另設惡狗莊、螞蟻莊、望鄉台、金銀橋、剝皮廳、勾心亭等,善者死後過金銀橋,登蓮花寶座,來世脫生貴人,凡淫愚潑婦、忤逆之輩、坑拍拐騙之徙、短斤缺兩之流,死後均登碴垃山,受銅柱炮烙、剜眼割舌、剝皮扒心、油烹等酪刑,打入十八層地獄,變牛做馬,永世不得翻身。
冥宮造好之後,郭子儀揚言眾人皆可看,唯獨不讓金枝看。金枝是個叫向東偏向西,叫打狗偏攆雞的人,越不讓看她越要看,這日她偷偷打開宮門,見無常鬼手拿勾魂套板坐於正中,金枝舉步近前剛要去抓,只見無常鬼忽地站起將她套信(內設活動機關,踏上活板鬼便站起套人),這下嚇得她魂飛魄散,一個後仰躺倒在地(腳離踏板鬼便收套歸座),好半天才清醒過來。繼而又看了裡邊有關十八層地獄的許多故事,聯想自己諸多罪過,不由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自此痛改前非判若兩人,尊公敬婆,倍加賢孝。
唐王身為萬乘之尊,造下這等忤逆之女,日夜憂慮漸漸成疾,郭子儀前去控病,唐王又因女兒之事向皇兄賠情,郭子儀聽後大笑,說金枝一改前非,唐王不信,郭遂將緣由道出,並領唐王御目親睹。唐王看後茅塞頓開,無可救藥的金枝女,原來此法能令其改惡從善,不由龍心大悅。為端正社風,教化天下不良之輩,傳旨全國建城隍廟,內設地獄。後人據此便編寫了《目連救母》變文。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目連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牯牛降孕育了剡溪河,養育了剡溪村。剡溪村誕生了唐家目連戲班。唐家祖先是在唐朝被封官後,從金華遷於石台牯牛降腳下的剡溪河邊。這是一個近千人的古村,村民自古以來就愛唱民歌小調,明朝早期就成立了唐家班,主要唱雜劇。鄭之珍是祁門清溪人,他的外婆就在剡溪村。鄭之珍在外婆家長大,與唐氏家族的讀書人玩得很熟。相傳明萬曆年間,剡溪村一富戶家中要做喜事,邀請當地的一讀書人寫本戲,讀書人不加思索地答應了,哪知道理了幾天還理不出頭緒,情急之下找鄭之珍幫忙。鄭之珍欣然受命,寓居剡溪村,以石台牯牛降及剡溪村周邊的山水為場景,根據民間流傳的《目連救母》雜劇編入說唱故事,用傳奇手法寫成了《目連三本》,交唐家班排演。排演時,鄭之珍花費了大量時間與唐家班演員磋商台詞和唱腔,使之有著濃郁的剡溪地方特色。一經演出,遂引起巨大的轟動,很快在縣內外流傳。而剡溪村的唐家班一直沿用鄭之珍導演的目連劇本,保留著當時的唱腔及演出風格。

傳承意義

石台的古戲曲也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色彩,為石台的原生態增添了一份神秘。其中,石台的目連戲起源於明代,是在當時社會流行的雜劇、變文、傳說的目連戲基礎上,藉以目連救母的故事,於1579年間在石台秋浦之剡溪編撰的。目連戲有著嚴格的演出規矩和特殊的傳承方式,具有詭異的演出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自明末至解放前夕演出一直長盛不衰。現已被國家收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存完好的原生態自然資源、蜿蜒曲折的神秘古商道、依稀可見的徽派鄉村建築、悠久的採茶制茶歷史、神奇古老的傳說以及吟唱至今的古唱腔,使得石台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原生態最美山鄉”。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