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唱曲

石台唱曲

唱曲,又稱“坐唱”,一般以7—9人為班,以生、旦等行當為主,鑼、鼓等樂器伴奏,不搭台、不化裝,自打自唱的民間戲曲表演形式。石台唱曲有大戲和小戲之分,遇什麼活動,唱什麼曲目,有《四喜》、《暖房》、《長春》、《張仙送子》等百餘個。石台唱曲多用於祭祀、祝壽、婚慶、賀屋、喬遷等民俗活動。

簡介

唱曲,又稱“坐唱”,一般以7—9人為班,以生、旦等行當為主,樂器伴奏,不搭台、不化裝,自打自唱的民間戲曲表演形式。
起初出自崑曲的徽調坐唱。明代中葉,由石台縣珂田鄉的幸福村、台山村逐漸流行於全縣境內的每個村落乃至東至、祁門等地。當時有名氣的有珂田盧家班大演唐家班占大李家班等。明劇作家王驥德《曲律》中所載“兩頭蠻”即為石台唱曲。

石台唱曲是安徽石台縣特有的一種民間多人坐唱,約形成於明代中期,是石台目連戲演出“平台”節目時的主要內容之一。不過這種表演形式傳男不傳女,以至於一度面臨瀕危,目前我省將其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唱曲分類

石台唱曲有大戲和小戲之分,遇什麼活動,唱什麼曲目,有《四喜》、《暖房》、《長春》、《張仙送子》等百餘個。
曲調有徽調、涓調、江西調和石牌調,並吸收儺的高腔、道士腔和民歌、山歌等聲腔,如“二黃”、“西皮”等。器樂曲牌有[喜孜孜]、[小開門]、[大開門]等。表演分吹、拉、彈、唱等形式,並加以打擊樂伴奏。

傳承意義

石台唱曲多用於祭祀、祝壽、婚慶、賀屋、喬遷等民俗活動,表演時間不定,以宗族、家庭結成戲班,代代相傳。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匯聚了戲曲、民俗、宗教等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目前,這種傳男不傳女的古老表演形式已接近瀕危狀態,亟需保護、搶救和傳承。

歷史傳說

唱曲起始與目連戲的演出緊密結合著。大演鄉剡溪村同樂目連戲班“始建於明代,開始叫唐家班,曾創演‘曲戲’(也稱‘唱曲’),直到請鄭之珍編目連戲《勸善記》後,才改為唐家目連戲班。”據珂田鄉台山村盧家組年長者介紹,該村唱曲也較早。傳說盧家自從祖上高埠田安葬之後就開始出唱曲的了。葬墳時,風水先生拿出一袋芝麻問盧村當家人,是想代代做官,還是將官一代全部做。盧村求官心切,想將官一代全做。於是風水先生便按照家人的意願,將一袋芝麻倒在一個宕里。結果還真使盧村人過足了官癮: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不過不是在官場上,而是在曲場上,唱誰像誰,以至聲名遠揚。這是傳說,其實明清社會中,石台祭祀活動與唱曲的形成關係最為密切。

現存曲本

石台曾經發現的曲本,是清一色的手抄本。抄寫時間絕大部分為民國時期,少量為清末。紙質為竹質黃表紙和熟宣。由於唱曲活動解放後漸止,“四清”時曲本和唱曲被當作破“四舊”對待,尤其是“文革”期間,曲本毀焚嚴重。保存下來的僅有珂田鄉台山村盧家曲本、占大鎮建國村上屋陳家曲本等,總計15本。
收藏的曲目有《教子》《大保國》《滿堂福》等;曲譜有[女二黃·慢眼]、[男二黃·慢眼]等;曲牌有[金榜]、[賞宮花]、[大圓]等;賀詞有祝壽、祝開賀等。曲本中的記譜為工尺譜(高腔,直書),屬於古代聲樂譜範疇。藝人稱“箍點”,標註在詞譜的右邊,有的用紅色圈點,以用來提示。

曲班及藝人

石台歷史上每個村落都有曲班,近世名氣較大的有珂田鄉台山村盧家班,占大鎮建國村中屋裡組李家班等。陳文彬、陳文鐸等老藝人尚能演唱部分片段。縣文化局已經想方設法對石台唱曲予以挖掘、整理和保護。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已將石台唱曲收錄入編。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