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因地形似鍋,土話稱鍋田,原居民以為王姓居多,故後人取鍋諧音,並含王字,即名珂田。 珂田鄉位於石台縣城西南21公里,東經117°15′—117°23′北緯29°59′—30°06′,是秋浦河上游恭濬河的發源地。石台縣至源頭公路逆恭濬河而上,橫貫本鄉中部,東與本縣占大鎮相鄰,南於祁門縣接壤,北與本縣丁香鎮毗連,位於三縣六鄉交界處,東西長、西北寬各約11公里左右。總面積120.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國營仙寓山林場25.96平方千米)。全鄉轄11個村委會(包括雙坑村),49個村民小組,57個自然村,1627戶,6367人,均屬漢族。(2004年撤鄉並鎮後併入仙寓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珂田鄉,駐地珂田村,解放前屬占坡鄉,解放後劃鄉建設,建源(頭)橫(店)、(台)山(珂)田兩鄉,屬占大區。1956年建珂田鄉。1958年公社化時,劃為四個大隊,屬占大公社。1962年劃建珂田公社,以駐地命名,轄10個大隊,即徐村、紅旗、彭溪、珂田、新店、源頭、三合、考坑、雙坑、大山。1984年10月劃建珂田鄉,轄10個村委會(同上)。

珂田街道 珂田街道

行政區劃

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鄉位於石台縣城西南21公里,東經117°15′—117°23′北緯29°59′—30°06′,是秋浦河上游恭濬河的發源地。石台縣至源頭公路逆恭濬河而上,橫貫本鄉中部,東與本縣占大鎮相鄰,南於祁門縣接壤,北與本縣丁香鎮毗連,位於三縣六鄉交界處,東西長、西北寬各約11公里左右。總面積120.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國營仙寓山林場25.96平方千米)。全鄉轄11個村委會(包括雙坑村),49個村民小組,57個自然村,1627戶,6367人,均屬漢族。

地理環境

境內崇山峻岭,山巒疊嶂,地勢南北高,中部稍低,山峰海拔均在千米左右。最高峰仙寓山,海拔1371米,位於本鄉西南,山上終年雲遮霧繞,林木蒼翠,奇峰怪石,景色秀麗。

自然資源

珂田全境,山高林密,區域性小氣候明顯,雨量充沛,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82.9mm,全年無霜期約為234天,適宜於林、茶、糧等多種經營生產。

經濟概況

境內除恭濬河流域有少量畈田外,其餘均為深山區。全鄉土地總面積141510畝,其中農業耕地面積有4283.7畝,林地面積有129225畝,茶園面積有5677.5畝。農業主要以糧油生產為主,中稻面積占水田面積的百分之九九,93年全鄉共產糧食1649.6噸。油料總產量189.9噸。現有林木蓄積量31.95萬立方米,可伐木113705立方米。茶葉生產,93年總產量140.5噸,總產值188.58萬元。

全鄉鎮有鄉辦、村辦企業16個,其中鄉辦6個,93年總產值達593.2萬元。全鄉畜牧業和多種經營發展很快,93年生豬飼養量4306頭,年末存欄2494頭。一些農戶還由單一的家禽養殖,拓展到水產養殖、果樹種植等多種經營,且收到了較高的經濟效益。93年人均收入為674.80元。

社會事業

解放後大興水利建設,修建了南坑水庫、竹溪水庫及五個山塘。西坑、施家、彭溪、李家總庫容量115.7萬立方米。受益灌溉面積1154畝,使考坑、源頭、竹溪、大山等村增加了抗災能力。1972年10月--1976年5月,還在市里村,利用當地天然的地理優勢,興建了規模較大的市里水電站,發電機三台,裝機容量225千瓦。89年—91年間又完成了二期技改工程,裝機容量為375千瓦。蓄水量達15萬立方米,年發電量達100萬度,年發電收益17萬元。電力和機械的使用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十多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珂田鄉交通運輸業有了新的發展,全鄉修通簡易公路11條,總里程40公里,百分之九十的村委會通了汽車,每天路過汽車達11班次,客流量200人次左右,此外,1990年七月到93年11月間,鄉政府投資18萬元,投工2000個,對鄉衛生院至木竹品公司長2公里的路段進行了拓寬澆油,改變了鄉直幹部職工上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現狀。至93年底,本鄉現有大小機動車輛41部,每年貨運量達1.6萬噸,運輸業93年收入達17.5萬元。

90年鄉政府集資35萬元,開通了100門程控電話。全鄉共有6個行政村中的15個村民組接通了自來水。

文化教育衛生

珂田鄉 珂田鄉

解放前全鄉僅有少量私塾,學生不足200人,現已建有國小10所、國中1所,中國小在校學生達1147人,教職工102人。本鄉文化生活豐富,建有文化中心一個,設有閱覽室、娛樂室、錄像室等。解放前這裡缺醫少藥,而且血吸蟲病流行,鄉駐地珂田,歷史上曾有寡婦村之說,原因是血吸蟲病高發時期,村中大多青壯年勞力患病而死。解放後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原來的寡婦村變成了今天的幸福村。全鄉村有閱覽室12個,現鄉建有衛生所一個,醫護人員9人。

風景名勝

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鄉 珂田鄉

仙寓山景區、中國富硒第一村、李崧祥墓、輸山碑

著名人物

源頭李氏 李源佑、李嘉祥、李呈祥、李崧祥,竹溪王氏 王建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