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彈腔

潛山彈腔

潛山彈腔,即老徽調,是一種古老且很稀有的民間戲曲劇種,在安徽省長江以北的潛山縣及周邊地區流傳已有二百七十餘年。

簡介

潛山彈腔潛山彈腔

潛山彈腔,即老徽調。在明朝就已流傳於民間,流布地區以潛山為發祥地,周圍輻射至安慶六邑。到乾隆之初,職業性班社甚多,其中“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樂堂”等長年出演。憑藉長江水路優勢,上達四川重慶,下到南京蘇浙,並與這些地區的文化藝術廣泛交流,彈腔有了“徽調”之稱,班社亦隨之稱為“徽班”。
彈腔一直以皖江地域為核心流傳地,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長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潤,彈腔音樂唱腔中還融匯了大量的民歌小調,汲取了青陽腔以及民間音樂的多重營養。
彈腔的唱念字韻,沿用“中州韻”,並滲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潛山岳西山區的藝人,這種方音更為濃重。唱腔與“小白”全用方言,大白用方言韻白。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內,根據方言的四聲調值,產生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調,因而,彈腔鄉土氣息濃郁。

發展歷史

潛山彈腔,即老徽調,是一種古老、且很稀有的民間戲曲劇種,在安徽省長江以北的潛山縣及周邊地區流傳已有二百七十餘年。史稱:"潛山始有彈腔,至遲明末清初。

乾隆(1736-1795年)年間,境內彈腔演出頻繁,班社眾多,至道光十年(1838年)左右,潛山部分地區已出現大型職業性彈腔班社。他們走南闖北,演出為生。

同治、光緒年間,彈腔活動更為普遍。許多業餘班社忙時務農、閒時結班唱戲,皖西南廣大地區的鄉村廟會、高台、土台、戲樓乃至大戶人家的喜慶、祭祀等場合,都成為彈腔班的演出場所。可謂盛行一時,流布很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有關部門曾對坐落在大山深處的“五廟彈腔班”進行實地考察和發掘,收集了桌圍、古腳本、鑼鼓等珍貴戲曲文物,還組織彈腔老藝人作專場演出,同期錄下寶貴的影像資料,並對其聲腔、曲調進行了初步記譜整理。

反映內容

彈腔藝術絕大多數出自農民或農村手工業者,其“表現主體”和“審美主體”卻具有很強的統一性。彈腔的劇目表現了民眾生活、風土民情,反映了本地域人民的道德觀、審美觀。
彈腔劇目有著濃郁的鄉土審美風格和生活氣息,對勞動人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了積極影響。是安徽省現存的具有地產特色的劇種,有著重要的傳承價值。
“四大徽班”流寓京都後,潛山本土藝人保留著彈腔的自然特色,使這一生態藝術得以延續。

表演形式

彈腔的表演形式是以宮廷戲為主,戲台上最多時有四五十名演員同時登台,起場穿花令人目不暇接,場面壯觀,聲勢浩大。音樂伴奏為西皮二簧滾板和撥子腔,曲調柔和,爽朗流利。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