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

秋老虎

秋老虎在氣象學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後短期回熱後的35℃以上的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天氣特徵是早晚清涼、午後高溫暴曬。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乾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於熱得喘不過氣來。

基本信息

定義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這種天氣因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由於空氣中的水分減少,人體容易出現“秋燥”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口鼻咽乾、胸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絲,甚至會有發熱的情況。

民間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的說法,意思就是每年的立秋當天如果沒有下雨的話,那么立秋之後的二十四天裡天氣將會很炎熱,這二十四天就被稱為二十四個秋老虎;但是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即使只是小雨,就是“順秋”。一場秋雨一場寒,這也意味著順秋後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清爽宜人。

原因

秋老虎秋老虎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秋”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入秋後雨水日漸減少,空氣濕度降至低於人們生活所需限度(相對濕度70%)以下,因而天氣乾燥,草木漸枯,人自感燥。因燥傷津,傷津而見燥症。燥是秋的主氣,屬陽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秋老虎(深秋)。

預防疾病

胃腸疾病

夏秋之交多發胃腸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飲食以溫、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吃過冷、硬、燙、辣、黏的食物,戒菸禁酒。

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大,容易著涼,著涼後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病菌乘虛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誘因。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內注意通風。身體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於預防感冒。

腦血管疾病

寒氣與燥邪相結合,使血管收縮,導致腦血管病變增多,很容易誘發中風。特別是中老年人,立秋後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預防腦血管疾病。進餐時防止過飽,晚餐以八分飽為宜。

呼吸道疾病

季節變化時,呼吸道防禦能力差的人很容易生病。因此,立秋後應特別注意防範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幼體弱者要注意鍛鍊,加強營養。此外,保持輕鬆心態也很重要,時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

手足口病

夏秋之交小兒手足口病多發,4歲以下的寶寶容易得這種病。手足口病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糞便等感染,因此應做好寶寶日常用具的消毒,教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腹瀉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爛,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同時,經炎夏消耗,入秋之後,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胃系統很容易出現功能失調的狀況,腸道抗病能力減弱,若有不慎,就會出現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甚至會引發腹瀉。

養生禁忌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秋老虎養生進補8大禁忌: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注意事項

秋老虎秋老虎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特別是秋後久晴無雨時,暑氣更加逼人,民間素有“秋老虎”之說。但只要注意飲食,“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

蓮子、芡實、薏米,對夏季煩熱失眠療效甚好。

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此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但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要注意其性味,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不利於補虛。再者,飲食營養也很重要,不能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西洋參、魚、豬瘦肉、海產品、豆製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氣,秋燥之氣最容易傷肺,應慎防秋燥。

因此,人們每日應適當多飲些白開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潤臟腑。同時,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①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燉服。有滋陰、補腎、潤肺之功。

②黑芝麻15克,搗碎,和蜂蜜適量調服,可以滋陰潤燥。

③瓜蔞根60克(研成粉)、首烏60克(洗淨用布包好),粳米200克,共煮為粥,分次食用,可以滋陰潤燥。

此外,可吃些雪梨、鴨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陰。也可服用秋梨膏、養陰清肺膏、龜苓膏等滋陰潤肺之品,均能防燥。

在“秋老虎”這樣的天氣里,人們容易放鬆對寒涼的警惕性。特別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時還是悶熱難當,但下半夜或凌晨時就有可能轉涼,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赤膊露體,防止受寒。

“秋老虎”的出現是因為:“立秋”時三伏天還沒到盡頭,暑氣仍在。所以在這段時間,雖然早晚較涼,白天依舊熱浪襲人,天氣仍很悶熱。人們常常出現口乾、鼻乾、咽乾、便秘、皮膚乾燥等症狀。

預防“秋老虎”傷人,請注意以下幾點:

一、勞逸結合,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儘量使用自然風降溫,如果開空調,時間不宜過長,注意換氣,避免直吹。

三、飲食:

秋老虎秋老虎

木瓜生魚湯性質平和,適合在乾燥季節飲用要多飲水;

多喝蓮子粥百合粥薄荷粥、淡茶、綠豆湯、豆漿、果汁等;

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但可能會傷及脾胃的寒涼飲食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飲食要加強營養:立秋後可以適當吃一些肉食,如鴨肉、泥鰍、魚、瘦豬肉、海產品等,以彌補盛夏為了清熱解暑飲食過於清淡的損耗。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多吃酸味果蔬,如橘子、檸檬、獼猴桃和西紅柿等。

秋天食物易發生霉變,提醒大家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胃腸道疾病。 四、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涼爽的早晚,選擇適合自身的鍛鍊項目:慢跑、游泳、各種球類、登山、散步、太極拳健美操、健身舞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能達到保健強身的作用。

飲食推薦

立秋後“秋老虎”肆虐,此時既要祛暑清熱,又要滋陰潤燥。一方面,立秋後暑熱未消,過多溫熱補養的東西還吃不下去。另一方面,如果還像夏季一樣多吃瓜果等寒涼飲食,又容易拉肚子傷身。因此,初秋的飲食很有講究。

主食:潤燥粥

潤燥粥潤燥粥

“秋季防燥生津最好要多喝水,多吃秋季豐收的蔬菜水果。”秋季清晨醒來喝杯水,能稀釋血液,能減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中老年脾胃虛弱之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初秋早餐宜食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

推薦飲食: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及做法: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將以上原料洗淨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配菜:雙海生津

秋季氣候多變,是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等疾病逞凶的時節。為了增強抵抗力,初秋可適當攝入牡蠣、蝦蟹魚、海帶、蜇皮等海產品,攝入蛋白質及鋅元素,改善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等問題。

推薦飲食:雙海生津

原料及做法:海帶100克,海蜇皮50克。海帶、海蜇皮洗淨,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後兩者混和加入薑末、醋、糖、麻油調製而成。

功效:潤肺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乾咳、咽喉炎等有益。

湯:

老鴨湯老鴨湯

秋季養陰最適合吃鴨子,從養生角度講,鴨子無論是油炒、煎烤、鹵醬著吃,都會有油、鹽過量的問題,所以最好是煲湯。如想在湯里加點“補藥”,建議應放具有滋陰或健脾、補氣功效的食材,例如山藥、黃芪、枸杞、沙參等。

推薦飲食:沙參百合鴨湯

原料及做法: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素各適量。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後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貼秋膘:烙餅卷肉菜

都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這烙餅卷雞蛋如果吃好了,還有健康“貼秋膘”的作用。 在伏天常吃的這幾類麵食當中,烙餅的營養保存得最好,因為不過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如果用雜糧面烙餅,卷上時令蔬菜,則更加健康。

原料及做法:麵粉、時令蔬菜、雞蛋或燻肉、油、鹽適量。麵粉加溫水揉成團,擀開成大片,淋上少量油抹勻,撒少量鹽、乾麵粉,捲起切小段,按扁後擀成餅狀,入平底鍋小火烙熟即可。捲入蔬菜及蛋或肉吃。

功效:營養全面,健康“貼秋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